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EOSID批判
userphoto

2022.10.18 广东

关注


前言

云南的飞行员朋友问,某个机场有众多的公司在飞,每个公司的EOSID都不一样,他还给我画了个分类图,说明这么多公司的EOSID分为几大流派,每个流派的特点等。朋友的疑虑在于,管制员到底能不能记住这么多单发离场程序?能不能统一EOSID程序?今天我们来聊一聊EOSID,看看如何给管制员减负,如何让飞行员操作变得简单。

本篇结构

1、单发了为什么还要离场?
2、标准仪表程序是怎么考虑的?
3、单发后性能是怎么样的?
4、起飞阶段和爬升阶段
5、如何简化?


1、单发了为什么还要离

EOSID,俗称单发离场程序,带来一个触及灵魂的问题:起飞后发动机故障了,为什么非要场,而不返场降落呢?

取名取得不好,往往耽误人的一生。EOSID这个名字从一开始就有点问题,误导大家单发后使用特定程序离场,因为包含了EO、SID这两个词,尤其是误导了性能工程师,让他们以为爬山时受了伤,应该抬到山顶而不是撤到山底。事实上,有些EOSID程序确实会引导飞机到山上转悠,这科学吗?

FAA对同样的程序起名为OEI,即单发不工作程序;ICAO附件六则称为起飞越障限制。综合内容来看,这件事应该是“起飞后发动机故障的越障程序”,而压根不是离场

可能的话,EOSID应改名为OEI,亦或EOP,以正视听。实际上民航局发布的AC也称之为“一发失效应急程序”,而不是“单发标准离场程序”。

补充知识:

和我们不同,FAA的离场有两种,一种是ODP,另一种是SID
由于很多中小机场都不需要管制,所以ODP是只考虑障碍物的离场程序,飞机完成越障后达到某个点,才会联系上一级管制。
而繁忙机场不但有管制员,并且设定SID,不仅考虑障碍物,还考虑空管调配需求,以提高运行效率,降低管制员负荷。


2、标准仪表程序是怎么考虑的

正常情况下,程序设计要求确定两个平面,如上图所示,下面这个面不能触碰障碍物,设计梯度是2.5%;飞机爬升梯度不能触碰上面这个面,梯度3.3%,中间的0.8%算作是设计余度。


但是,有时候存在障碍物突破2.5%这个面的情况,就需要设定新的面,然后再加上余度,上图的案例中,爬升梯度就会部分变为4.6%,这个梯度会在离场图上特别标注。达不到这个梯度的飞机不可以使用这个离场图。

以上是全发正常工作的情况,程序设计也只考虑正常情况。如果发动机故障了呢?

现代常见运输飞机中,即便单发,很多时候也能保证3.3%的梯度,因此不用考虑太多,干就是了;一些特定条件下,就没法保证飞机越障了,例如接近全重起飞、高原高温起飞等,或者无法满足太高了的梯度,这个时候要不要减载呢?

答案是不一定,对于不满足3.3%的,按照121部189条,做性能分析,满足性能要求的,不需要减载。下面来看单发性能分析。


3、单发后性能是怎么样的?


本篇主要讨论双发飞机,三、四发原理相同,参数略有不同。

我们看看什么样性能的飞机才能满足出厂要求,也就是拿到25部适航证。起飞分四个阶段,其中第2、4阶段单发爬升梯度要分别达到2.4%、1.2%,才能拿证出厂。所以在AFM的适航包线内的起飞,肯定能满足这些参数。此时在这个爬升曲线上减去一个余度0.8%形成一个面,如果障碍物都在这个面以下35英尺或更低,就可以确保安全,此时虽然不满足离场图的梯度要求,还是可以正常起飞,不需要减载



不幸的是,有一个障碍物突破了底线,这时候就需要分析新的梯度,飞机单发后能达到的,无需减载;达不到的,就需要减载了。

老板说,这可不行,我还有二斤螃蟹,你一定要给我拉回来。怎么办?

这时候需要做横向机动,也就是水平轨迹绕飞,也就是我们常见的EOSID程序,往往有专门的航图来表达。其核心要义是,受伤了,找个安全的地方呆着。

这种水平轨迹的预期改变,在国内,就需要起飞前通知管制员了,不管他是不是记得住;在国外,这种山沟沟机场通常没有管制员,所以......



4、起飞阶段和爬升阶段

请注意,上节说的一切,发生在1500ft以下,也就是450米,或者飞机达到绿点速度的高度(一般也不会高太多),这是大家所熟悉的起飞四个阶段,距离机场不会很远。然后呢,飞机已经净形,且可保持绿点速度爬升,还要不要性能分析和绕飞?

首先,要确定这时候该去哪儿。飞机单发了,机组报“PANPAN”后,很少会想去别的机场落地,一般都是返场;

其次,要看飞机高度,是否达到MSA或MVA或MEA,如果已经达到,就不需要再考虑性能,自行返场或雷达引导返场即可,实在想转场的,还可以盘旋上升,规避离场航路上的障碍物;

最后,如果起飞第四阶段仍没爬到MSA或MVA或MEA,才考虑爬升性能,计算何时安全抵达MSA或MVA或MEA。


适航对起飞阶段有爬升梯度要求,之后的爬升阶段就没有了,只是要求各机型在不同条件下的爬升梯度,减去一个余度1.1%,并确保底下这个面高于障碍物。如果达不到,就需要设计水平轨迹绕飞。

为什么有的EOSID程序引导单发故障的飞机上了山呢?因为工程师该结束程序的时候没有结束,把SID一路上的障碍物都算进去了,或者把返场IAF点之前的障碍物都算进去了,障碍物的增多必然导致程序的复杂化,有时候不得不上山。

有的时候呢,复杂是因为可以多收设计费......所以,公司自己具备性能分析能力是很重要的和必须的,而且必须有机长参与。

小结:所有的单发应急程序,都在应对机场附近的障碍物,而不是对付远处的山头。远处的山头,如果非要去的话,可以通过盘旋上升来规避。


5、怎么简化?

上面分析了单发后的各种情况,只要不改变水平轨迹,对于管制员就没有任何压力,对于飞行员,相关训练都很充分,操作熟门熟路。

一旦需要改变水平轨迹,管制员就头大,对于飞行员,简直就是祸不单行,一方面要应对突发故障,一方面还要按人为改变的航迹飞行。所以EOSID对水平轨迹的改变是最大的问题,要么消灭之,要么简化之。

搞清楚前面的几点,就可以下手了:

1、单发程序,只要飞机完成起飞阶段,然后净形沿SID爬升到一个安全的高度(MSA、MVA、MEA)即可结束

2、很多EOSID程序是对更远的障碍物的分析国内相当一部分程序是这种情况,这是没必要的,都可以用盘旋上升的方法消灭之;

3、山区机场,在必须做水平轨迹绕开障碍物的情况下,也应该将轨迹设计的令飞行员易于操作,令管制员迅速明了。下面是8168原文给出的单发程序示例:


从地形图上看,瑞士日内瓦国际机场,三面环山,南向离场需要飞越地形。机场北面是湖,因此向北起飞,单发故障后不需要考虑如何越过地形,而是直接去湖上盘旋爬升即可。


果然,给出的单发程序就是飞向SPR台,加入等待,如果高度不够,在湖上右转盘旋。即便单发时机头已经转向南,也是继续回转到湖上盘旋。简单讲,就是:任何时候,飞向湖上空盘旋等待。这样的程序对飞行员很友好,不需要额外记忆;对管制员也很友好,甚至无需提前告知。

所以,简化EOSID,最好是在起飞阶段结束后,直接转向某个点,加入盘旋等待。老子云,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


多说两句

我们平常模拟机训练起飞单发的时候,经常会说“PANPAN,PANPAN,PANPAN,单发失效,申请保持一边,申请雷达引导返场”。

这里有两个致命错误:

1、保持一边是不对的,因为可能没人评估过障碍物。

此时的正确选择如下:
a.大部分情况下,SID是满足单发越障的,此时“一发失效应急程序”的轨迹和SID是相同的,机组只需沿SID爬升,直到下一步决策;
b.如果由于越障困难,设计的“一发失效应急程序”的轨迹和SID不同,则按照“一发失效应急程序”的轨迹执行;
c.有的公司设计了“TAKEOFF BASED ON LIMBING ON EXTENDED RUNWAY CENTERLINE”的“一发失效应急程序”,此时才可以保持一边,这也算b中的一种。

2、申请雷达引导是不对的,根据8168,飞机未达到一台发动机失效时能保持足够超障余度的高度之前,驾驶员不应接受雷达引导。

找个地形复杂的机场试试?

DOC8168,国内是AC-91-FS-2015-27,具体在pilot官网或云执照下载。




运控走心
飞行安心

simpler is safer
越简单,越安全




深入了解民航,请进入下列链接:

低温修正批判
NOTAM瘦身
胡焕庸切变线
PBN排名
起降标准之拍案三叹
极简NPA
指鹿为马的PB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炎炎夏日,单发安好?
数据类案例学习(三)FMC中PBN EOSID不显示问题
遇到多个复飞梯度要求时,该如何抉择?
规章中关于飘降的这些内容,你真的读懂了吗?
基于PBN的单发离场程序需要进数据库吗?
复飞梯度详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