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析古诗“捣衣”释义

中国古代文学中捣衣意象,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开始成为古代诗词中较普遍使用的文学意象,而在唐朝尤为盛行,并在诗作中被赋予家妇思念征夫游子思妻怀乡对常年征战不满的特定文化审美内涵。如:北魏温子升《捣衣诗》长安城中秋夜长,佳人锦石捣硫黄。香杵纹砧知远近,传声递响何凄凉。七夕长河烂,中秋明月光。蠮螉塞边绝候雁,鸳鸯楼上望天狼。南朝乐府民歌《子夜四时歌·秋歌》白露朝夕生,秋风凄长夜。忆郎须寒:服,乘月捣白素。最为人知详传诵的当数李白《子夜吴歌》其三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在这些诗作中,无论是温子升的传声递响何凄凉《子夜四时歌·秋歌》,的秋风凄长夜”“忆郎还是李白的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我们都不难体会出那凄凉秋夜中的凄凄相思情。而在诸多捣衣意象诗中,正如上面三首,诗人对捣衣的描写多是秋夜闻声而伤情却鲜为正面描写,这致使后人在捣衣的意象中不免对其具体描述性解释产生一定的误差。1982年版《唐代诗人咏长安》释捣衣即为洗衣,这大概也沿自1956年《文学》课本注捣衣洗衣时把衣服浸湿,放在石头上用木棒捶打。施蛰存《唐诗百话》释刘长卿五言律诗《余干旅舍》摇落暮天迥,清风霜叶稀。: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云:尾联点出了主题,在这秋暮孤独的情景中,怀乡之情正要达到极度,然而非但没有什么东西来安慰此心,反而听到不知什么地方有捣洗衣服的砧杵声,使我的乡心更加沉重。在此处,施蛰存捣洗衣服的说法也并没有做出确切性的解释。《汉语大辞典》(1994年版)释捣衣:洗衣时用木杵在砧上捶捣衣服,使其干净。而在其后的举例为北周·庾信《夜听捣衣》诗:秋夜捣衣声,飞度长城外。·贾至《答严大夫》诗:今夕秦天一雁来,梧桐坠叶捣衣催。同时收录明·杨慎《丹铅总录·捣衣》古人捣衣,两女子对立执一杵,如舂米然,:尝见六朝人画捣衣图,其制如此。以上捣衣的解释似乎很符合我们现代所了解到的社会习惯,在我小时候或者现在有些农村妇女洗衣服,尤其是在拆洗棉衣时,仍会用棒槌(捣衣棒)反复捶打,据说可更好地去除污渍,比起揉搓更省力气,去污效果更好。然而这种解释在诗句中却存在诸多疑点。通过上文举例诗句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在描写捣衣时,一是多在秋天、深秋,二是多在夜晚进行,三是多在自家的庭院中进行,四是多和征夫游子西乡有关。结合注释我们不免疑惑:既然是洗衣,为何偏偏在秋天,难道夏天、春天就没有衣物可洗吗?洗衣物为何在夜晚,在白天不是更方便么?而且古时洗衣多在河边、井边,更不可想象的是洗衣怎么会和征夫游子思乡相联系。由此可见,关于捣衣的解释有待商榷。《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袁世硕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子夜四时歌·在秋歌》中注:本诗是写秋日女子赶制寒衣送情郎。捣衣释为赶制寒衣《唐。宋词常用语例释》释捣衣拆洗寒衣”“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李《送魏万之京》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杜甫《秋兴八首》其一)。由此诗句显而易见将捣衣解作捣制寒衣是有一定道理的而却仍存在疑点。南朝谢惠连《捣衣》诗:櫩高砧响发,楹长杵声哀。微芳起两袖,轻汗染双题。纨素既已成,君子行未归。裁用笥中刀,缝为万里衣。宋词人贺铸一组《捣练子》则为我们更明确地写出了捣衣”“捣制寒衣与的关系,《捣练子·斜月下》:斜月下,北风前。万杵千砧捣欲穿。不为捣衣勤不睡,破除今夜夜如年。《捣练子·剪征袍》抛练杵,旁窗纱。巧剪征袍斗出花。想见陇头长戍客,授:衣时节也思家。由诗可见,捣衣捣制寒衣又不是同一件事,而是裁制寒衣前的一道工序,而究竟何为捣衣?我们不得不考究到古代的制衣程序。由于宋元以前,棉花在中国的栽种尚未普及,服装多为丝织品或葛麻等,而在寻常人家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大多只能穿葛麻,而葛麻的最大的缺点就是太硬,从纺织学的角度考虑,麻的靭皮纤维含有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胶质,这些胶质在对纤维素起到保护作用的同时,也使麻织物粗硬,穿着不舒服,也不利于缝制,不利于上色,而捣连就是使麻织物脱胶使其平整柔软的过程。捣练是捣衣料,所以在诗作中被诗人更形象化地称作捣衣是合情合理的,捣于是衣也成为裁制衣服前的一道必要工序。我们在《墨娥小录》(明代隆庆五年刊)可知捣衣的过程大致是:衣服(或者是旧棉衣)的衣片拆洗干净,晾干后,再用兑水的稀糨糊揉一遍,或者有时也会调和进粉末状的染料(多用黑色),衣料放到糨糊中,均匀揉上糨糊,将衣料铺平,晾到八成干,折叠,放在捣衣石上用棒槌敲打。为了使衣料各处都捣到,且不出折子,衣料要反复折叠、敲打,弄好一块衣料要不停地敲打一两个小时。捣好后的衣料平整、光滑、柔软,且将颜料和糨糊混合,通过捣衣为衣料上色,颜色亮丽、鲜艳,但由于民间用的大多是矿物或植物的各种自然色,附着力差,一般也只能保持一年,第二年拆洗便洗掉了,需年年拆洗,年年捣练捣衣又为何与征夫相连呢在唐代,《新唐书·志》载府兵制规定规定征人自带衣服武器,故寒衣常由家中做好由驿使送往驻地。正如宋词人贺铸《捣练子·砧面莹》砧面莹,杵声齐。捣就征衣泪墨题。寄到玉关应万里,戍人犹在玉关西。这也便使捣衣之意象成了联系征夫和妻儿相思的桥梁,因而也常寄托了征夫、家妇的乡思离情。捣衣大多在夜晚进行,我们知道古时农家小家庭制,夫君征戍在外,家中的妻儿老小要生活,要吃饭穿衣,要田间劳作,而妻子就成为主要的劳动力,秋忙收种,妻子白天在田间劳作,为家人征夫捣制寒衣的活只能挤时间完成,另一方面由于经济贫困,古人对燃灯油的支出也是相对的节俭,而捣衣这一工序不同于裁、缝,对光线的要求相对要低的多,白天劳累的妻子在月光下即可完成劳作,秋夜凄冷月寄思,这便使妇人在捣衣的意象中更添幽怨、相思,而在静谧的夜里,捣衣之声也相传更远,使征戍在外的征夫、游子听着这捣衣声,想起家中妻子的劳作,更添思乡之苦。相杵纹砧知近远,传声递远何凄凉。(温子升《捣衣诗》)秋夜促织鸣,南邻捣衣急。思君隔九重,夜夜空伫立。(谢朓《秋夜》)这便是其真实生活和情感的写照。由于诗人的广泛应用,捣衣在为中国古代一种服饰民俗的同时,也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被赋予了特定的审美内涵。在中国古诗文坛上诠释着浓浓的思亲怀乡情,诠释着古人对家庭情感、民生、生命的思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连棉袄都没有,唐朝人穿什么熬过寒冬
从此不闻捣衣声
唐诗中常出现的“捣衣”,是指用木棒敲打来洗衣服吗
古诗三首(二)
没有洗衣粉,古代人是怎么洗衣服,其中智慧令人佩服
古诗鉴赏规范答题导学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