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是真的自由吗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要去满足别人的要求,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没有自由?

这其实不是自不自由的问题,而更多是这一个能力和认知的问题。

举一个例子,小孩子要买一个很贵的玩具,作为父母要不要满足他的无理要求?

好像这里只有两个答案:要么你满足他的无理要求,你就是被迫的,你是不自由的;

要么你不满足他的无理要求,你拒绝了他,你好像做出了自由的选择。

但这种区分并不恰当,我们简单地进行了非此即彼的思考。

我们无法干涉别人提出要求,因为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他们的自由,“要求”本身并不存在自由或者不自由,而是我们对“要求”的理解和态度决定了你的自由。

首先,我们可以区分“要求”中的合理和不合理的成分,并且予以回应,这是你完全可以自由决定的。

所以在这个行为中,你是完全有选择的自由,你可以了解小孩的需求,是不是其他东西也可以满足,或者说等其他时间再满足等等,你可能有很多自由选择。

其次,退一步说,如果这个需求完全在我们的能力范围之内,或许就不存在强迫,或者被动满足,而可能会变成了:我有能力满足他人的需求。

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有一种“可以自由满足他人要求”的自豪感,这不是不自由,而是积极展现自我能力的自由。

所以,一件事的性质往往取决于我们理解它角度,如果我们能站到更高的角度去看它,这本身就是一种自由,就像苏格拉底说:我唯一知道的是我一无所知。

如果“无知”意味着不自由,那么对“无知的知”就意味着你摆脱了这种不自由,获得了更高的自由。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客观无知”,你可以说这是思想的不自由。

但是另外一方面,如果我们能跳出这种局限性,在更高的维度,清醒地意识到了自己的“无知”,我知道什么是知道,知道什么是不知道,我们就重新获得了更大的自由度。

因为,当我们不知道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自由地说“我不知道”,这不是一种被动的、无奈的拒绝,而是一种清醒的、主动的选择,你的思想依然是自由的。

因为,你的思维没有被局限性是“知或者不知”的二元思维框架里面。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心理学:经常做出这4件事的人,往往都是假聪明,蠢而不自知
哈佛校训的24个启示——目录
做人不能放纵,放纵是愚昧,自律的人生是智慧
现代诗|537~541《无知》《夜里八点半》《花钱买的不是自由》《歧义》《两种森林》
谁把教育推向无知
限制你想象力的不是贫穷,是达克效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