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哲学简史》(8)墨家的“知识论”和“辩证法”

《墨子》中有六篇:《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与其他各篇性质不同,特别有逻辑学的价值。《经上》、《经下》都是逻辑、道德、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定义。《经说上》、《经说下》是对前两篇中定义的解释。《大取》、《小取》讨论了若干逻辑问题。所有这六篇有一个总的目的,就是通过逻辑方式,树立墨家的观点,反驳名家的辩论。这六篇合在一起,通常叫做“墨经”。

庄子在《齐物论》里讨论了两个层次的知识。在第一个层次上,他证明了事物的相对性,达到了与惠施的结论相同的结论。但是在第二个层次上,他就超越了惠施。在第一个层次上,他同意于名家,从更高一层的观点批评了常识。但是在第二个层次上,他又转过来从再高一层的观点批评了名家。所以道家也反驳名家的辩论,不过道家所用的辩论,从逻辑上讲,比名家的辩论更高一层。道家的辩论,名家的辩论,两者都需要反思的思想做出努力,加以理解。两者的方向都是与常识的常规相反的。

可是另一方面,也有常识的哲学家,例如墨家以及某些儒家。这两家虽然在许多方面不同,但是在务实这一点上却彼此一致。在反驳名家辩论的过程中,这两家沿着大致相同的思想路线,发展了知识论和逻辑学的理论,以保卫常识。这些理论,在墨家则见之于《墨经》,在儒家则见之子《荀子》的《正名》篇。荀子是先秦时期最大的儒家之一,我们将在后面讲到他。

墨家的知识论

《墨经》认为,也就说,人都有所以知的能力,但是仅有这种能力,还未必就有知识。因为,要有知识,则认知能力还必须与认识的对象想接触。知识是,通过我们感官传入的外界事物印象,在从内心体悟并加以解释之后的产物。

墨家按知识的来源将知识分为三类:

第一类:来自认知者的亲身体验

第二类:来自权威的传授

第三类:来自推论的知识

按认知的各种对象,把知识分为四类:名的知识;实的知识;相合的知识和行为的知识。对于名与实的关系,举个例子:这是桌子。“这”就是实,而“桌子”就是名。在英文中,实是主词,而名是客词。相合的知识,就是知道哪个名与哪个实相合。也就是建立联系。行为的知识是如何做一件具体的事的知识。

关于“辩”的讨论

墨经的《小取》中,大部分内容讲到了“辩”。辩有七种方法:

“或”,表示特称命题

“尽”,表示全称命题

“假”,表示假言命题,假设一种现在还没发生的情况

“效”,就是取法,所效的,就是取以为法的,若原因与效相合,就是真的原因,否则就不是。

“辟”,的方法就是用一事物解释另外一事物

“侔”,就是系统而详尽地对比两个系统的问题

“援”,借用别人的方法

“推”,就是将相同的东西归于已知的或者未知的

其中,效和推,是两种非常重要的方法,有点类似现在的逻辑学演绎法和归纳法。在现代的逻辑推理中,若要知道某一个命题是真的或者假的,就用事实或者实验区验证,是一种从已知到未知的辩论法。比如:人都会死,而你是人,所以你也会死。

澄清兼爱说

后期墨家精通“辩”的方法,为澄清和捍卫墨家的哲学立场做了很多工作。后期的墨家遵循了功利主义哲学的传统,主张人类一切行动的目的在于取利避害。认为儒家的“义”就是“利”。关于兼爱的学说,后期的墨家认为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兼”,也就是“周”,也就是,必须爱遍一切人,才算爱人,但是不必需遍不爱一切,才算不爱人。每个人都有一些他所爱的人。例如,每个人都爱他自己的孩子。所以光凭人总会爱一些人,这个事实,不能说他爱一切人。但是在否定方面,他若害了某些人,哪怕是他自己的孩子,凭这一点就可以说他不爱人,墨家的推理就是这样。

后期的墨家也对包括儒家、道家和名家等进行了批判和辩论,尤其是对老子和庄子的言论进行了批判,在这些批判和辩论中,揭示了一些西方哲学中出现的逻辑悖论,是一种新的逻辑学,墨家富于逻辑辩论,试图创造出一个认知论和逻辑学体系,这是其他各家所不及的。也是与西方哲学比较相近的一个哲学流派。

觉得内容不错,请搜索并关·注“小播读书”公·众·号,持续更新经典图书解读版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墨经》是一本怎样的书?|强光中
《中国哲学》4
墨家思想都有哪些进步意义?对战国时期的社会有何影响
文化复兴究竟要“复兴”什么?
郭素森:儒、墨、道三家治学路径探幽
如果没有孔子,中华文明会怎样?很遗憾:文明有可能产生倒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