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萨特哲学】人赋予了世界和人生的意义

///

01/07  2021

存在先于本质?

与书相伴

美好触手可及

“存在主义”是当代非常盛行的一种价值主张或者说流行文化,可能很多人都或多或少地听过这个词,但是很多人都误解了,认为存在主义是一种崇尚,个人主义和存在主义是在上个世纪40年,也就是二战之后,慢慢流行起来的,在二战结束之后,战争的阴霾还没有完全散去,在这种充满恐慌和消极的社会大环境中,萨特关注到那些逃避现实的年轻人,他们迫切地想要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他们的生命的意义。

1945年10月,萨特在现代俱乐部做了一次:“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的演讲。演讲中萨特提出了著名的:“存在先于本质”。

在萨特看来,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是一种使人生成为可能的学说,明确了人是自由的,任何时候都可以自由做出选择,并同时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自由主义的思想,但这并不是存在主义真正的内涵,或者说不是它的全部内涵。

那什么是“存在先于本质”呢?存在主义有两种,一种是基督教的存在主义,一种是无神论的存在主义,而萨特就是无神论的存在主义的代表。

而两种存在主义的共同之处都是:存在先于本质。他们都认为哲学必须从主观开始,也就是世界的存在,世界的本质和意义,都是以人的存在为基础的。是先有人的存在,才有世界的存在和意义。这种思想在今天看来还算可以介绍,但其实在宗教盛行的欧洲,当时是非常离经叛道的,因为无论在上帝造物的有神论中,还是18世纪的无神论哲学中,不论在狄德罗、伏尔泰还是康德的哲学里面,都是:本质先于存在的。

因为当时西方世界的世界观普遍认为:上帝就是那个本质,是先有了上帝,才有了世间万物的存在和存在的意义。

萨特还举过一个例子,他说,一个医生接诊了一为发疯了的妇人,医生询问妇人为何要做出种种离经叛道、让人匪夷所思的行为时,这位妇人说,她是听从上帝的旨意,她接到了上帝的电话,并且按照上帝的命令做事。医生追问说:你怎么能肯定和你说话的人就是上帝呢?妇人回答说:因为他说他就是上帝。在很多人心中,人生的一切行为和意义都是被上帝赋予的,或者说事先被决定了的。但自从尼采喊出“上帝死了”之后,无神论存在主义者认为,应该有一个东西是先于本质就存在的,先有这个东西,然后才有什么概念来说明它,而萨特认为,这个东西就是人,或者在海德格尔的思想里面就是人的存在,或者说此在。

所以,萨特说,存在先于本质,就是说要先有人的存在,然后人给世间万物赋予了意义和目的。所以,人的本性是没有的,因为上帝不存在了,没有一个在人存在之前就存在的先天的本质,人就是人,人除了自己认为的那样之外,什么都不是,这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则,也就是:存在先于本质。

如果人的存在先于人的本质的话,那么人就要对自己是怎么样的人负责,所以,存在主义的第一个后果就是使人明白自己的本来面目,并且把自己存在的责任,完全由自己的来承担。同时,萨特把这种自由的责任扩展到了所有人,萨特说:当我们说人自己作出选择时,我们的确指我们每一个人必须亲自作出选择;但是我们这样也意味着,人在为自己做出选择时,也为所有的人做出选择。

所以,从根本上说,存在主义是一种带有悲观和忧郁气质的哲学思想,看起来人是完全自由的,是人赋予了世界意义,这是主动和积极的一面,但是同时,绝对的自由也带来了绝对的责任,这种责任是痛苦的和沉重的。人是绝对自由的,人的行为构成了人的一切,人的选择决定着所有的价值。但同时,我们永远也无法摆脱那种自由选择带来的责任感,这就表现为一种内疚和痛苦,甚至焦虑。

所以,萨特说,存在主义者是痛苦的。

这种痛苦是一种单纯的痛苦,所有承担过责任的人都熟悉这种痛苦。当我们自主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自主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伴侣的时候,我们都能深切地感受到这种痛苦,而这种痛苦的根源其实是自由。就像萨特说的:人最大的不自由,就是永远也无法摆脱自由。

好了,内容就介绍到这里,后面将继续分享这本书其他内容,我们下一篇文章见!

小播读书

微信号 :xiaobodushuhao

今日头条:小播读书

抖音快手:小播读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张图了解存在主义
萨特存在主义[无神论的存在主义]
萨特 | 存在先于本质
坤鹏论:存在主义第一原则——存在先于本质
萨特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现代西方哲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