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哲学】怎么理解道家思想的德!

///

01/12  2021

怎么理解道家思想的德!

与书相伴

美好触手可及

老子说:“生而不有,为而不shì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大概意思是说,生养却不占有,帮助他人,却不以功高自居,成就了万物,却不做万物的主宰,这是最高的德性。老子还说:“孔德之容,唯道是从”,大概意思是说,有至高德性的人,他的一切言行举止,都是按照道的方式来行事的。在庄子的《德充符》这一篇中,庄子也论述了类似的道理,“德”是一种内心的自然状态,是一种天然本性。

而在这篇中,老子对“道”的演化过程也进行了阐述,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大概意思是说,道生成世间万物,德养育万物,万物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在一切的形式背后,有一种“势”在操纵着。所以,万事万物没有不尊崇道,不珍惜德的。道之所以被尊崇,德所以被珍贵,就是由于道生长万物而不加以干涉,德畜养万物而不加以主宰,一切都是顺其自然而发生的。

这里的“道”和“德”其实不是很好理解,这里的“德”有点类似万物的自然属性或者本性的意思,比如花有花的本性,花需要阳光和雨露;鱼也有鱼的本性,鱼需要水和食物。海洋鱼和淡水鱼也有各种的特性;每种具体的花,也有它的本性,有的花喜阳一点,有的花喜阴一点,这些都是在这只花形成之前就一定决定了的,如果你把喜阳的花,让它整天不见太阳,那这样养花就违背了花的本性,或者说违背了这种花的“德性”,就不是顺其自然。

最近在解读西方近代的存在主义思想,在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中,他区分了两种存在:一种是物的存在,称之为“自在的存在”;一种是人的存在,称之为“自为的存在”。人和物的区别在于,是否具有意识。在萨特的哲学思想里面,在意识之前,物的存在是一种自在的存在,是一种无意义的存在,而正是拥有意识的人的存在之后,才赋予了万事万物以意义和价值,所以萨特说:存在先于本质。

一切世间万物的存在,都是建立在“人的存在”这样一个基础之上的。在西方思想里面,存在和本质是两个不同的层面。西方思想,自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开始,就区分了现象的世界和理念的世界,区分了现象和本质,物质和精神,他们也认为,在现象经验世界的背后,有一个更加本质的、真实的存在。这种本质的存在和现象的存在是二元对立的,而这种二元对立的思想传统,也一直延续到了近代西方哲学。萨特认为,人本身的存在和事物的存在并没有什么差别,其本身都是“自在的存在”,但是正因为有了“意识”,意识具有指向性,也是绝对自由的,人遵循着意识而行动,意识赋予了人意义和本质。

而在道家思想的“德”,有点类似于西方哲学的意识,是它赋予了万事万物意义和价值,或者说,是它区别了外在各式各样的物,就像道家思想说的:“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一样。道家思想用不一样的方式,表达了在现象经验世界的背后,有一种更加本质的属性,或者说遵循着某种无形的规律和法则,而按照这种法则行事,才是一种“德”。

好了,内容就介绍到这里,后面将继续分享这本书其他内容,我们下一篇文章见!

小播读书

微信号 :xiaobodushuhao

今日头条:小播读书

抖音快手:小播读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庄子·外篇·缮性
道德经
比较老子与庄子的思想异同
道家哲学的人性论
3.道家学说
历史上100位思想家系列:庄子的道家思想,以及他的“幸福哲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