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非遗文化传承人——詹桂溪,一片匠心为建盏,源于自然,归为自然

詹桂溪1970年出生于建阳将口,少年时期就有爱钻研、善思考的好习惯,常常会琢磨一些东西。慢慢的,詹桂溪开始痴迷建盏烧制,1998年拜师学艺,从事烧制和研究建窑建盏的工作。

后来詹桂溪又积极参加建窑建盏烧制技艺传统传承与发展,并在2004年进行收徒传艺,他先后教过了多名徒弟建盏烧制技艺,并且这些弟子都能独立掌握其烧制技艺。

2015年,詹桂溪开始另辟蹊径,致力于传统龙窑柴烧建盏的研制。根据建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不仅建立仿古龙窑,还采用传统柴窑烧制方法,努力还原古法建盏烧制技艺。采用这种传统柴窑烧制出来的建盏作品,即古朴大方,又温润如玉,可以说已经达到了仿制宋代建盏的效果。

2017年,詹桂溪在原有柴烧龙窑的基础上,又新建了一个柴烧建盏基地,修建了一条长达三十五米的柴烧龙窑,其目的就是不断摸索传统烧制工艺,让建盏烧制技术更上一层楼。

柴烧窑建成之后,詹桂溪就从水吉拉回瓷泥,揉泥、拉胚、修胚、素烧、上釉……一道道流程井然有序,但烧出来的建盏,不是釉粗糙,就是不发亮,更别说能不能烧出优质兔毫了。

不过,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屡败屡战。詹桂溪有一个信念,其他人行,他一定也可以。烧了砸,砸了烧,继续努力,永不气馁,一次又一次地完善窑具,其中艰辛不言而喻,为此还损失了几十万。

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瓷矿、粉碎、淘洗、配料、陈腐、练泥、揉泥、拉坯、修坯、素烧、上釉、装窑、焙烧,詹桂溪总算在这些工序中,摸索了出来。胎体厚重、整体乌黑、口大底小的建盏终于出炉。这些建盏作品,可谓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仅得到了业内专家们的认可,还获得许多荣誉。

而想烧出有“宋韵”之道的建盏,其难度主要还是在于火候的把握,时间和温度的控制。柴烧难以实现精准温控,因此窑位的选择及观火经验都是重中之重。


想要复兴没落几百年年的建盏文化,传承宋代建盏烧制工艺,其实没那么容易,龙窑建成后,詹桂溪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次的失败,多少次的摸索尝试,这才把烧制的经验慢慢积累了出来。

建盏有一种内敛含蓄之美,静谧斑纹,古朴造型,庄重之黑,都是这种美的重要构成。而詹桂溪对建盏宋韵的专研之路,更是与高山流水的境界不谋而合。

宋韵建盏,专注建窑建盏文化传承,想了解更多精品建盏或更多建盏相关的知识,欢迎评论私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重燃800年建盏龙窑柴烧之火,日本陶艺大师也为之折服!
【喜讯】苏乃灌入选广东省第六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半生匠心 守望传承——访建盏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杨敏
建盏烧制工艺研发有何创新?
林志明:龙泉青瓷的传承与创新探究(下
坭兴陶掌窑人张芝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