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海老字号





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有浙江人蔡正仁、卓仁兴结伴到刚刚开府建街的上海滩闯世界。凭着二人在老家饭馆学徒的手艺,在上海九江路的大陆市场内租摆了一个小饭馆,取蔡正仁的“正”字和卓仁兴的“兴”字为饭馆的名“正兴馆”,起初专卖几款家乡风味的菜肴,像什么咸肉百叶、草鱼豆腐、炒鱼粉皮、肠汤粉、糟钵头等,倒也引来不少食客。
  当时的上海刚刚通商,中、外商大量涌入。五行八作,百业乍兴,餐饮业也随之兴旺。“正兴馆”开张就把住了“货真价实、选料精细,色香形皆佳”的十三字真传。所以生意日渐红火,没几年便成为上海滩一家有名气的菜馆。
  “正兴馆”生意一好,几个学艺有成的伙计,翅膀一硬,便飞离了“正兴馆”另起炉灶,也挂起“正兴馆”的招牌做起买卖。到了民国初年,上海就有了十几个“正兴馆”。蔡卓两家掌柜为了自家的声誉和老顾客便将大陆市场内的“正兴馆”前冠以“老”字,成为“老正兴菜馆”。新老顾客慕名而来。“老正兴”是天天高朋满座、日进斗金。各地“正兴馆”一看有利可图,也纷纷易帜,到了40年代,上海冒出了140家“老正兴菜馆”、“真正老正兴”等。
  上海的“老正兴菜馆”一多,便形成了以无锡、苏州为主流的苏、锡帮派菜系,后被人们称为“上海本帮菜”,虽然经营作风烹调手艺各有千秋,但多数掌灶师傅承一门,风味款式形成自己特色。因为,苏无、常一带河湖港叉多,盛产鱼、鳖、虾、蟹等河鲜海味,故“本帮菜系”以此为原料。以甜咸适度、肥而不腻、菜品酥烂而不失其形为特色的上海菜,饮誉江南,被称为“饭店之王”。看家菜有:大汤黄鱼、油酱毛蟹、油爆虾、冰糖甲鱼、红烧肚档、青鱼划水、炒蟹黄等上百种。
  古往今来,旧社会内外祸乱不止,百多家“老正兴”纷纷倒闭,1949年仅有几家勉强支撑。解放后,大地回春,百业复苏。大约1955年的一天,周总理和陈毅元帅待客来到一家“老正兴菜馆”,他们品尝了“青鱼扒划水”和“虾子海参”等几款有名“老正兴”菜后,连连叫好。周总理思忖在北京的江南人很多何不在北京也搞个“老正兴”,让江南的同志也吃到家乡菜。1956年,北京与上海方面商定,将上海四马路的“老正兴”和上海大西洋西菜社合并迁来北京。最早的落脚点就在前门大街路西的廊房二条,1959年迁至路东前门大街区46号(现址)。
“老正兴”迁京后,不仅保持了上海菜的风味,而且多有创新。上千种海派菜肴风味独特、百余种上海小吃别具一格。因而获得过“全国烹饪大赛”的“金、银、铜奖”;“正兴汤圆”、“正兴月饼”连续多年被评为“市优产品”,“正兴系列酥点”还获得了商业部的“金鼎奖”。1997年被评为崇文区商业局“优质服务十家企业”。话说到了1999年7月,“老正兴”再次投资装修改造,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前门大街上,仿江南园林风格的檐、廊、柱、垂花门,装饰宫灯。典雅脱俗。显现出了百年老号丰富的饮食文化。
老正兴特色菜:



 







 




上左:虾子大乌参上右:草头圈子 下左:青鱼托肺下右:油爆河虾
虾籽大乌参:乌参厚实,酥糯有弹性,汁味浓稠,鲜美无比。
油爆河虾:虾壳香脆,虾肉鲜美有韧劲,鲜美口感里略带甜味。
草头圈子:鲜嫩的草头加上酥烂的圈子(猪大肠),急火快炒而成。口感独特。
红烧河鳗:形色兼备,脱骨不烂,入口即化,酱香浓郁。
(树人摘自《上海热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海老字号之餐饮系列——上海老正兴
浓油赤酱 被米其林低估的上海味道
中华老字号上海老正兴菜馆
百年老字号,上海本帮菜鼻祖——“老正兴菜馆”
【美食帖】这10道菜被本帮菜馆拉了黑名单,上海小囡快来评评理...
138年德兴菜馆品牌焕新,复原加创新重谱本帮菜“秘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