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班难,不上班就容易了吗?
文 | metro
关于不上班,我一开始被动的。作为一个普通社畜,我刚怀孕就有流产征兆,常往医院跑,于是直接办了休假。生完孩子后,和老公商量,决定自己带小孩,工作的事暂时放一边。等在家待了几年,已经适应了这种“不上班”的生活,我再也没回去上过班。
对于工作,我有喜欢的部分,也有讨厌的部分。我喜欢从努力工作中获得的成就感和报酬。但透支工作的同时,也丢失了休息时间,再加上北京浑浊的空气,拥挤而煎熬的地铁通勤,消耗在人事上无意义的蹉跎,甚至连走在路上,人们阴郁不快乐的脸,这些不愉快的部分太强烈,都冲淡了我从工作中得到的快乐。

《我在他乡挺好的》剧照
孩子四岁那年,我们全家从北京搬回老家,和我爸我妈一起住在乡下。顺便说一下,从那时起,老公也辞职不上班了。
算一算,从三十岁到现在,居然有整整十年没上班。时间如此漫长,连自己都不可思议。
很久不见面的朋友,总有人会好奇地问:“你不上班,每天都在做什么?”我支支吾吾,不知道怎么回答。有人帮忙解释:“她写文章。”也有人说:“不是忙着种花种菜吗?”还有人说:“在陪孩子。”
他们说的都对,也不全对。不上班的生活真是一言难尽。上班很忙,不上班也很忙;上班很难,不上班也很难。职场上有那么多指导丛书,却没有一本《不上班指南》。一个人,想过好“不上班”的日子,没有教材辅导,没有老师指引,只能靠自己慢慢摸索。

《82年生的金智英》剧照
那么具体来说,不上班时,我在忙的事情有哪些,又“难”在哪儿呢?

什么事都得自己做

不上班后,意识到要一个重要问题,许多原来忽略不做的事,现在不得不做了。
首先,是吃饭这件大事。
上班好说,一天至少有一顿在外面解决,忙起来,天天吃外食,管饱不管健康。不上班了,怎么也要对自己好一点,不管经济上的原因还是营养上,大部分时间还是得自己做饭。
自己做饭的好处是,想吃什么就做什么,喜欢的菜式,上网查方子,基本能做出个大概;还可以控制热量,也比较新鲜和健康。
但是,没想到做饭那么麻烦,要是给一家人做饭,更费功夫。洗锅洗米煮饭、洗菜切菜炒菜,吃完了还得洗碗刷锅清理厨房……筋疲力尽,如同坐了一趟早高峰地铁。
《逃避虽可耻但有用》剧照
家务也同样如此。
一个家庭,为什么每天会产生那么多的家务(尤其是有小孩的家庭)?一个人如果从早做到晚,家务的数量恐怕只会越来越多,不上班就会变成以做家务为生,想想都可怜。
这方面只能一点点摸索,互相磨合。
吃方面降低要求,吃得开心,其它方面随意。比如说,我负责做早午饭,老公做晚饭,前两顿图省事,孩子晚上放学回来,晚饭这顿就吃得隆重点。自己做的面包,揉不出手套膜没关系,烤出奇怪的样子也没关系,——“嘿嘿,怎么出来这个啊”,心里想,算了,下次再烤好一点。就算偷懒不想做面包,偶尔去店里买一袋嘛,这样也是可以的,不要太跟自己过不去。

《继母与女儿的蓝调》剧照
家务上, 我和老公各负责一半家务。比如晾被子换床单这种力气活,他做,刷马桶归我;他做饭,我洗碗,我做饭,他就洗碗,收碗筷擦桌子交给孩子。这样每个人分担一部分,会轻松很多。
除了在分配上下工夫,数量上也“做减法”,能偷懒,就偷懒。地板有点灰,谁都不想扫,桌子有点乱,那就都忍忍,脏一点死不了人的啦。面对做饭和家务难题,放弃追求完美,这就是我们的应对方法。

人际交往的趋近与远离

上班时,每天基本和同事在一起,面对的是工作关系。不上班以后,“同事”这类人群逐渐消失,不必再维护职场关系,与家人的距离更近了。
这不仅仅是一种物理空间上的趋近。
我们终于可以花很多时间和家人在一起,去买菜、散步、逛公园、看电影、短途旅行。建立家庭的意义,也许就在于,想和自己爱的人待得更久一点,待得更久,我们彼此会理解更深刻。

《比海更深》剧照

当全家人一起享用丰盛的晚餐,在饭桌上分享种种快乐;当我们带着孩子,在落日余晖下,沿山边小道散步,去慢慢感知大自然和四季变化;当我一边读书,一边欣赏窗外的碧绿景色,孩子和老公在嬉笑打闹,我这发现,原来这些事情会让人感到满足和幸福,以前脚步匆匆,却不知身边有这般可爱的事物。
生活可能本该如此。
另一方面,也有烦恼。
我每天都能见到我爸我妈,原本是一个礼拜打电话问候的频率,现在是天天见。我妈问:“怎么又躺下了?”“今天怎么不出去走走?”“我看你老闲着没事干。”我好像又回到了叛逆的青春期,心想,妈,你少管我。
《春潮》剧照
老公也是,二十四小时几乎处在同一个空间里,整天大眼瞪小眼,并没有那么多话要倾诉。
而且,不太出门,如果跟家里人也聊得不多,很快就会因为话说得少,变得沟通困难,之间更容易产生摩擦。
很多时候我希望一个人呆着,可是我也明白,正因为希望能增加彼此陪伴的机会,才选择了不上班,留在家里。
我们非常清楚,我们都需要保持独立,也同样需要亲密感。这门课程,要学习一辈子。

上班有钱,不上班没钱

不上班最大的难题,就是钱少,甚至没钱。
我和老公比较节省,工作时攒了一些钱,加上在北京房价很低的时候,在郊区买了套小房子,努力还了十年房贷以后,可以每个月领几千块房租。钱不多,勉强够一家人生活开支。
我们不愿再成为生产线上的一颗螺丝钉,但没想到自己当老板,更难。当员工也许只需要把自己负责的工作做好,当老板方方面面什么都得考虑到。有时候一个月一分收入也没有,就很怀念以前每个月按时领工资,连假期都带薪,多好。

《东京女子图鉴》剧照
这些年,想过办农场、开民宿、做网店,能试的都试过,最后花了不少力气,钱也没挣多少,得到一个领悟:像我们这样的人,也许并不适合创业,想要富裕稳定的生活,还是老老实实去上班才是正确之路。
但我们现在选择在不上班的路上走下去,继续寻找能养活自己并喜欢去做的工作。
另一方面,有多少钱就过多少钱的日子。不化妆、不抽烟喝酒、不买奢侈品,很少买衣服,最大的支出是小孩教育。要是跟别人比,肯定穷。但是,我们不比。穷就穷吧,穷也不丢脸。
欲望不会随着不上班就消失,只会比以前显现得更清楚。你得学会观察它们,了解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控制或减少物质上的欲望,把更多欲望转向精神层面(毕竟不太花钱)。

时间太多,时间又太少

回想刚刚不上班的日子,突然之间,从早到晚,二十四小时,每分每秒都属于我,仿佛一个一贫如洗的人,怀里突然多了一袋金币。手机没人找,邮箱静悄悄,大忙人转眼成了大闲人,工作日的白天,当我出现在空荡荡的商场,感觉自己像一个刚降落地球的外星人。
那时还没生小孩,我痛痛快快地干了以下这些事:蒙头大睡补觉、熬夜刷剧、通宵读小说……都是以前放假才做的美事。另外,我还一整天不洗脸不梳头,穿着家居服,门也不出,以床和沙发为据点,在房间里龟速移动。
这种短期行为产生的多巴胺,的确让人感到短暂的快乐,曾经被工作绑架的人生,看起来得到了释放。
《凪的新生活》剧照
但很快,因为日夜颠倒作息混乱,身体浮肿,人也没精神,最关键的是,手里的那些剧和小说,时间一长,都看腻了,我不知道还能做些别的什么。
我妈说,我一个不上班的人,怎么脸色像加了几天班一样。
明明有空了,还在做喜欢的事情,为什么不能一直快乐下去?究竟什么事情才值得去做呢?
曾经那么渴望的自由,忽然变成了一张让人痛苦的网。当学生时习惯了被教育要当好学生,工作时被要求当好员工,而当一个人真正面对生活时,反而不知道,应该如何生活,如何安排时间。这是不上班后,我遇到的第一个难题。
《我的事说来话长》剧照
于是,如何在“不上班的日子”,找到人生的意义和生活的乐趣,我做了很多尝试。我对财富和名利没有野心,成为一个有生活才能的人,我想变成那样的人。
生完孩子,经历过一段繁忙的养育生活,孩子上学后,我又开始摸索和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我重新学习。一个曾经在学海痛苦挣扎的人,开始认真学习。感兴趣学什么就学什么,学外语、书法、舞蹈、种花种菜、做饭……甚至有时候觉得化妆也是一门学问,有机会好好研究一下。
也开始恢复写作,谁曾想到,以前上班时天天叫苦不迭的工作,现在又重新做起来了,写不出来,继续喊苦,也想继续写下去。还要看电影、读书、听音乐、跑步……这些曾经为了工作牺牲的乐趣,原本属于人生的重要体验,正一点点回到我的生活中来。

《我们由奇迹构成》剧照
渐渐的,我遇到第二个难题,时间不够用。在书桌前、花园里、田间小路上,时间跑得飞快,过去上班时看表让人煎熬,如今看表却感叹“怎么过得那么快”。早上六点起床,中午偶尔小憩,晚上也要忙到十一点不肯睡觉。
没办法,只好化身时间管理大师。柳比歇夫时间记录法、一万个小时定律、番茄工作法……哪个效率高就用哪个,当年做项目管理的表格也建起来,项目目标、周总结、月总结,进度慢的要赶一赶,年终完成得好的,奖自己一个小礼物。朋友约见面吃饭,——不好意思太忙了,有个项目要结项。
老公看着我每年厚厚一本记事本说,你这辛苦程度跟上班有什么两样?

虽然看起来一样忙碌,一样被时间折磨得团团转,但不上班后的我,是在享受时间带来的忙碌和充实,我认为人生没有被浪费,是我在掌控着时间。

精选留言

  • Helen

    269

    今年我也不上班了,感觉文中的每一片段都能对号入座,目前还在寻找新的生活方向,可以没有作者的这个写作能力,感谢说出了我的心声

  • 煤球是只大灰猫

    194

    同样不上班7年....除了钱少,什么都好

  • 陈榴信Adam

    167

    不上班对自控力的要求更高。很容易变成什么都不干的无业游民状态。不过上班真是很需要勇气的事啊。觉得很多人能适应,但是我就是适应不了。

  • 家莉的向日葵

    138

    强烈赞同。毕竟以后我们也会老去,到了不能工作的那天,那我们要怎样去过我们的生活呢?用什么去充实,我想精神层面和平凡简单的幸福是很重要的

  • Kitty斯

    131

    我觉得只有上了班才能体会到放假休息的来之不易、才能让我去珍惜可以休闲放松的时光。(当然了如果大家都能像作者这样不上班也有钱花的话,那谁还会想当社畜呢

  • Alicia

    119

    这叫自由职业,严格来说还在上班,只是老板是自己。

  • 维小猫

    111

    为什么会有人觉得不上班会无聊呢?像我,六点半起床做早餐,七点半送娃去学校,买菜打扫卫生,读书锻炼,到了下午再去接娃,天呐,感觉时间都不够!

  • 88

    刚刚辞职了,不上班的第二天。

  • LH

    75

    留下羡慕的眼泪

  • Helen吉明📖🚲🚗🎨🌵

    66

    不上班的日子需要更自律,才有自由

  • Jeni

    59

    刚刚裸辞,想做时间的主人。

  • Mia 蜜娅🌸

    40

    生活在上海的社畜,工作日从早七点到晚八点,忙的像个小陀螺。周末在家休息,也要忙打扫喂猫三餐,也是不得闲。应了那句歌词:终日奔波苦 一刻不得闲。

  • Minimalism

    40

    写得真好

  • 永春

    40

    我要像作者学习,目前度过了短期多巴胺的状态,正处于不上班应该做点什么有意思事情的寻找中

  • Yang

    39

    不上班一年,调整了之后再上班,发现身心跟以前不一样了,上班显得快乐了很多。

  • 啊罗小葩-不说话会死星人

    35

    完全没人管的时候,自制力是极大的考验。还有生活意义之类的问题,没有了KPI这些外在的东西,它就浮现出来了。

  • 34

    三联总是这么了解我们

  • ivy chen

    32

    也是怀孕不上班了,现在宝宝7个月了,想上班又不想上班,焦虑和你忙中。

  • 想我的梦

    28

    虽然还在上班,但正在往作者的方向一步步靠近

  • ONLY

    24

    真准备提前退休带娃的爷们看了此文虎躯一震

  • 云云

    24

    三年了,总是因为没存款有贷款有两个吞金兽的原因想辞职在家看书考证的,全部放弃了。今年又增加了一个车贷,真的是不能提,好想辞职回家安心看书考证再顺便带个孩子

  • 清欢

    23

    规划不上班的时间很有难度

  • 22

    生活是自己的,自己决定别太在意他人的看法。

  • Sue

    22

    自从带孩子也不上班了。跟文章写得一模一样。偶尔也发点儿小商品朋友圈卖卖,但还是一头扎在孩子的、家务、自己发呆的时间里

  • 21

    感同身受!

  • inin

    20

    赋闲9个月,还在努力适应中。希望能像作者一样,不为家务所生,找到人生的真正的意义和乐趣。给自己加油

  • 文汶

    20

    做了我想做的事。

  • 盼盼妈-双双

    19

    时间太容易飞走,如果有本事,不上班就有钱,谁不想呢?我还是想开店,也想上班。还想陪孩子。人生就是不断的加法减法,找到当下最契合的最适合的自己。

  • 脆皮

    19

    宝宝现在8个月,我和她已经分开三个月,分分钟想辞工,分分钟又不敢辞,头疼啊

  • 钟良玲

    19

    我也刚不上班一周,要休起码四个月的病假,每天除了接送孩子上学,其他时间还不知道怎么打发。好想做点有意义的喜欢的事儿!求大家分享吧

  • 淡淡春风

    18

    我什么时候才能拥有这样的生活呢。掌控自己的生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感情里,男人说“我养你”是什么心态?
“我,只是一个女人!”:这封自白书看哭无数人
家长是该醒醒了,孩子十岁了还不会做这些简单的事,你的爱太片面
如果死亡明天来临
高情商的父母都这样给孩子零花钱!是时候学学了!
“做事”之前,要先“懂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