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莫扎特到坂本龙一 ,8部伟大音乐家传记佳作

《克劳迪奥·阿巴多》

Mahler - Symphony No.6 - II. Andante moderatoClaudio Abbado - 马勒第六交响曲
音乐发烧友必读!阿巴多是一位既超越时代,又超越音乐的伟大艺术家。他是欧洲古典音乐伟大传统的继承者,全面而脉络清晰地把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现当代音乐经典呈现给听众;他把文学、美术、戏剧、电影等艺术融入自己的音乐艺术实践,使音乐鲜活而生动地存在于当时、当世的文化生活。

本书作者沃尔夫冈·施莱伯,1978-2002年任《南德意志报》副刊音乐编辑,并为该报供稿至今。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他一直密切关注克劳迪奥·阿巴多的音乐艺术发展,多次采访过阿巴多。
“一本好的传记能让我们在更加深入地了解音乐家的同时,为我们的聆听带来更多的专注、灵感和热情。蕾娜特·瓦格纳在她为此书撰写的书评认为,对于艺术活动如此多面而丰富的阿巴多而言,施莱伯的传记作为“快速回望”十分有益。我作为第一本中文版阿巴多传“先睹为快”的读者,在此有勇气对翻开此书的诸位读者朋友们说:沃尔夫冈·施莱伯的《克劳迪奥·阿巴多》将让我们在更多地了解这位指挥家的同时,以更大的热情步入他的浩瀚音乐世界。”
——王纪宴

《克劳迪奥·阿巴多》


The Last Emperor坂本龙一 - The Last Emperor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
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 Main Theme坂本龙一 - Ryuichi Sakamoto - Music For Film
这是日本音乐大师坂本龙一唯一自传。从坂本龙一幼时接触音乐与作曲,一直讲述到他近年的音乐思想。书中全面讲述了他如何“走上音乐道路”,如何“成为了现在的自己”,充满了对音乐的体悟和感恩之情。

在本书中,坂本龙一不断回望自己的成长与音乐创作,以期看清现在的自我。书中还穿插着他不同时期的30余张珍藏私人照片,展现了这位音乐大师充满魅力的人生历程。

《音乐即自由》

回溯自己的道路描述真实的自己 


La CaliffaEnnio Morricone - The Platinum Collection

继意、西、法、波兰、捷克等语言版本后,中文引进出版

详细梳理六十余年创作历程,深度剖析创作理念

深入讨论电影中音乐乃到声音,在能量、时间、空间方面的表达价值

畅谈与大导演们的合作交往,侧面记录来自“私人视角”的世界电影史

摘引珍贵乐谱手稿,特邀合作导演、专家学者亲撰长文提供专业视角

本书记录了莫里康内与青年作曲家德罗萨于2013—2016年间的对话,呈现了大师毕生音乐理念,也是一次深刻的自传式生平回顾。从在罗马的音乐学院接受正统教育到在德国受到先锋音乐洗礼,从立志于投身绝对音乐到为电影服务,“双重音乐人格”的莫里康内,在与莱昂内、托尔纳托雷、塔伦蒂诺等导演长达半个世纪的合作中,不断探索音乐在能量、空间、时间方面的表达价值。一直以来,莫里康内力求重新创造电影的声音,这一次,我们将听到他为自己发声。

Morricone: Love ThemeDaniel Hope;Royal Stockholm Philharmonic Orchestra;Alexander Shelley - The Art of Ennio Morricone
他先后荣膺威尼斯电影节、奥斯卡金像奖终身成就奖;他与国际影坛多位大师级导演长期合作,《天堂电影院》《美国往事》《黄金三镖客》等500余部配乐作品,横跨半个世纪的电影史;其他获奖纪录,还包括11次银缎带奖、10次大卫奖、6次英国电影学院奖、4次格莱美奖、4次ASCAP奖、3次金球奖……他曾来华举办“电影往事交响音乐会”,在人民大会堂亲自挥起指挥棒。当莫里康内逝世的消息公布,电影界、音乐界、文化界,人们无不为之惋惜悼念。

 “要做好现在的事,我必须走过之前的路,因为那段路程撑起了我的文化、我的音乐个性,还有我的人格和自我。”作为莫里康内*后的口述,本书是一次深刻的自传式生平回顾,渗透着生活、音乐以及二者之间奇妙而难以预测的相互影响。全书以问答形式展开对话,在与青年作曲家德罗萨的“对弈”中,大师深入剖析了自己音乐思想的核心,以音乐的语言揭开了电影故事背后的真实画面。

《追逐那声音》

莫里康内口述自传


作者毛切里先生幸运地拥有三位导师:伦纳德·伯恩斯坦、莱奥波德·斯托科夫斯基和卡洛·马里亚·朱里尼。而他所受到的训练跨越了数个世纪,承继了师徒相承的遗产和传统。

他活跃于国际乐坛五十余年,灌录了五十多张唱片,获得格莱美奖、托尼奖等各项大奖,曾任四家歌剧公司、三家交响乐团总监。

他分享多位音乐大师的风格技艺、曲目观点、后台故事,带我们探索一个少有人真正了解的世界——这里面有些什么,它是什么样子,以及他从大师身上和魔法中学到了什么。

他为读者描摹唱片里那些指挥大师鲜活的模样——斯托科夫斯基、朱里尼、伯恩斯坦、托斯卡尼尼、索尔蒂、马泽尔、小泽征尔……一连串闪闪发亮的名字——并讲述他所认识的大师们说过的故事。

《指挥大师与他们的音乐》


在此英勇的队伍里,我把首席给予坚强与纯洁的贝多芬。经过了多少年超人的斗争与努力,克服了他的苦难,他在痛苦中间即曾祝望他的榜样能支持别的受难者。他曾回答一个向他提及上帝的朋友时说道:“噢,人啊,你当自助!”我们对他这句豪语应当有所感悟。依着他的先例,我们应当重新鼓起对生命对人类的信仰! 

——罗曼·罗兰 

疗治我青年时世纪病的是贝多芬,扶植我在人生中的战斗意志的是贝多芬,在我灵智的成长中给我大影响的是贝多芬,多少次的颠扑曾由他搀扶,多少的创伤曾由他抚慰——且不说引我进音乐王国的这件次要恩泽。 
——傅雷 
莫扎特的作品跟他的生活是相反的,他的生活只有痛苦,但他的作品差不多整个儿只叫人快乐。他的作品是他灵魂的小影。这样,所有别的和谐都归纳到这个和谐,而且都融化在这个和谐中间。 
——傅雷
费里克斯·胡赫(1884—1952)出生于德国一个文学世家,原为医生,但酷爱音乐与文学。1927年和1931年,他先后他创作了传记小说《贝多芬》*一部《贝多芬的青少年时代》和第二部《贝多芬的成熟年代》;在四十年代又完成了以莫扎特为主人公的另一部传记文学作品《莫扎特》。这两部作品使他声名显赫,先后重版多次,并被译成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他还撰有《德累斯顿随想曲》等作品。
 
译者: 
高中甫,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1933年出生于山东省蓬莱县,1953年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1978年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从事德国文学研究。著有《德国伟大诗人——歌德》《歌德接受史》《德国二十世纪文学史》(与人合著)等。翻译有歌德长篇小说《亲和力》,传记小说《贝多芬》《莫扎特》,以及《马勒——未来的同时代人》《莱辛寓言》《海涅评传》等,此外还译有茨威格、施尼茨勒、雷马克等人的作品。 

《音乐天才 贝多芬&莫扎特传》


Piano Sonata No. 3 in F Minor, Op. 5: II. Andante espressivoGrigory Sokolov - Brahms: Piano Sonata No. 3, Op. 5 & Ballades Op. 10
“你喜欢勃拉姆斯吗?”

法国女作家佛朗索瓦丝·萨冈(Françoise Sagan)小说中的追问,在当今古典音乐圈顶尖专业媒介人的诠释中,有了答案。他们将告诉我们——怎么听懂勃拉姆斯,怎么去爱他。

《你喜欢勃拉姆斯吗》, 是由全球古典音乐权威媒体——英国《留声机》(GRAMOPHONE)杂志在历年乐评中精选而出的,关于古典音乐巨匠约翰内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1833-1897)作品的经典乐评集。

全书精选18篇评论文章,从作曲家、演奏者、评论者、听众等不同维度,对勃拉姆斯的音乐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并在历史影响和当代价值上,重新认识和确立了勃拉姆斯对音乐史的意义和影响。

参与讨论的皆为当今古典音乐业内极具声望的指挥家、演奏家、声乐家、乐评人和研究学者,如指挥家里卡多·夏伊、伯纳德·海丁克、约翰·艾略特·加德纳、钢琴家尼尔森·弗莱雷、斯蒂芬·科瓦切维奇、伊蒂儿·比芮、小提琴家伊萨克·斯特恩、大提琴家斯蒂文·伊瑟利斯、女高音歌唱家芭芭拉·邦尼……

全球古典音乐权威媒体《留声机》(GRAMOPHONE)杂志

中国大陆独家授权,首次呈现

勃拉姆斯作品经典乐评精选集

30位当代古典音乐大咖

18篇极致评论

50张伟大录音

讲述勃拉姆斯的深邃,宏大,温暖,沉重,绝望,幻想,忧郁,激情,透明……

《 留声机》致中国读者:

《 留声机》杂志成立于1923年,在这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我们致力于探索和颂扬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古典音乐。我们通过评介新唱片,把读者的注意力吸引到最佳专辑上并激励他们去聆听;我们也通过采访伟大的艺术家,拉近读者与音乐创作的距离。与此同时,探索著名作曲家的生活和作品,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他们经久不衰的音乐。在整个过程中,我们的目标自始至终是鼓励相关主题的作者奉献最有知识性和最具吸引力的文章。

本书汇集了来自《留声机》杂志有关勃拉姆斯的最佳的文章,我们希望通过与演绎勃拉姆斯音乐的一些最杰出的演奏家的讨论,让你对勃拉姆斯许多重要的作品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音乐厅或歌剧院听古典音乐当然是一种美妙而非凡的体验,这是不可替代的。但录音不仅使我们能够随时随地聆听任何作品,深入地探索作品,而且极易比较不同演奏者对同一部音乐作品的演绎方法,从而进一步丰富我们对作品的理解。这也意味着,我们还是可以聆听那些离我们远去的伟大音乐家的音乐演绎。作为《留声机》的编辑,能让自己沉浸在古典音乐中,仍然是一种荣幸和灵感的源泉,像所有热爱艺术的人一样,我对音乐的欣赏也在不断加深,我听得越多,发现得也越多——我希望接下来的内容也能启发你,开启你一生聆听世界上最伟大的古典音乐的旅程。

马丁·卡林福德 Martin Cullingford

英国《留声机》(Gramophone)杂志主编

《你喜欢勃拉姆斯吗?》



Berlioz: Elégie en prose H.47 ,Op.2/9 "Irlande" - AdagioJohn Aler;Cord Garben - Berlioz - Great Recordings
《柏辽兹回忆录》是一部首开西方音乐家自传之先河的作品,六十万字的长篇记述,记载了一个时代及其最佳心灵。 

在本书中,柏辽兹回忆了自己作为艺术家的一生,从童年的艺术启蒙、青年时代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到中晚年对艺术创作的坚持,其中也穿插了他的家庭生活和爱情经历等等,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艺术家传记,也是一部永不止息的生命之书;另外,柏辽兹讲述了他与许多文艺界友人的交往,以及他在欧洲各地的游览经历,因此本书又可说是一部时代文艺的见闻录。

柏辽兹不是那种典型的音乐家,因此会以文学回忆录的形式表达一生。他以感性而热烈的语言写道,他如何自小对旋律和文字有着双重的敏锐,如何经历坎坷和荣耀,如何像浮士德、哈罗尔德一样在大地上浪游,结识各种各样的人。柏辽兹不经意地就把时代的样貌编织进了个体的生命中,他是那个艺术与文学紧密结合时代的真正代表。

法国《读书》杂志权威遴选之《理想藏书》音乐类榜首 

柏辽兹已经为艺术打开了一条宽阔的路子,他已经给法国的音乐指出了一条天才该怎样走的路子,他已经指出了先前从未梦想过的可能性。

——罗曼·罗兰

柏辽兹富有想象、激情和个性的写作,是许多职业作家难以企及的。

——戈蒂埃

柏辽兹有天赋的文笔,因此他的写作常常显得生机勃勃,充满了感情……他的回忆录可以说是一切艺术家极少写过那么感人的著作之一。

——陈原(著名学者、翻译家、出版家)

埃克托尔·柏辽兹(Hector Berlioz,1803—1869)

十九世纪法国音乐家,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之一,同时具有文学天赋,将文学与音乐融合,创作出《幻想交响曲》《浮士德的沉沦》《罗密欧与朱丽叶》《哈罗尔德在意大利》等著名乐曲。柏辽兹为配器法和标题音乐奠定了基础,影响了李斯特、瓦格纳、门德尔松等大师,与雨果、德拉克洛瓦一起被誉为法国浪漫主义三杰。

《柏辽兹回忆录》


Pt. 2: Final Scene From Goethe's "Faust" - "Alles Vergängliche"Tamara Wilson;Leah Crocetto;Mihoko Fujimura;Tamara Mumford;Simon O'Neill;Ryan McKinny;morris robinson;Los Angeles Master Chorale;Pacific Chorale;Los Angeles Children's Chorus;National Children’s Chorus;Los Angeles Philharmonic;Gustavo Dudamel - Mahler: Symphony No. 8 in E Flat Major "Symphony of a Thousand"

在那个“群星闪耀”的时代,他的名字是音乐界无比耀眼的存在!

第八交响曲1910年9月12日的首演,标志马勒时代的大幕的开启。本书作者正是以这个历史时刻为节点,向读者讲述了马勒在1910年到1911年去世那段时间的生活与创作,详细分析、解读马勒第八交响曲的音乐与文本,更以作曲家的眼光和角度,逐乐章分析马勒最后一部作品第十交响曲——这部被作者视为与第八交响曲“是同一整体的两个部分”的、“未完成”的伟大交响篇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曲推荐】世界著名交响曲介绍
古典音乐欣赏目录
播放列表:备受欢迎的古典与浪漫作品
纵览音乐300年,名曲和背后的故事 | BBC纪录片《交响乐历史》
一生必听的10部交响曲
音乐家的“朋友圈”里,藏着哪些秘密 | 辛丰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