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外来的大师,会留给乐队什么呢?——从两款日本乐团演出布鲁克纳的录音谈起

        文:张可驹

       这篇是差不多一年前写的,彼时对于国内的演出市场,对于很多事情的预期,都比现在乐观很多。换成现在,倒未必会写这篇,但或许,如今读来比一年前还更合适些。

       前几天,有人讨论倘若国内演出市场的“内循环”,不能随着生活的“正常化”而结束,那将会有怎样的影响和变化?何时恢复到以往认识中的“正常”,这个问题且另说。关于内循环长期化......或许,预测一种状况的好办法,不是去推演其发展,而是去观察它的对立面?那么,以下:

       无论聆听唱片还是现场,人们往往首先倾向于大师指挥顶尖乐队的组合。原因也不用多说,而看到另一种情况,顶尖指挥面对一支非一流乐团,乐迷的兴趣往往会低落不少。

       其实聆听这样的演出,真会不时让你领略不一样的精彩,以及种种精湛之处。同样,此类演出也会引导我们思考一个问题:既然世界上是非一流的乐队占大多数,那么邀请一位非凡的指挥家同这样的团体合作,究竟能为后者带来什么呢?

       前段时间,先后欣赏两张由日本乐团演出布鲁克纳交响曲的唱片,让我重新想到这个问题。

       一张是1975年,朝比奈隆指挥亲兵大阪爱乐,在布鲁克纳的安息地,圣弗洛里安教堂演出的布鲁克纳《第七交响曲》;另一张是1999年,斯克洛瓦切夫斯基(Stanislaw Skrowaczewski)指挥NHK交响乐团,演出同一作品的录音。

       它们都取自现场演出,又仿佛构成某种对应——前者体现了日本音乐家们“自给自足”地走向高水平,后者则是日本乐团以高度的热情,邀请西方大师前来指挥的缩影。

       二战后,日本的乐队迎来全新的发展,不难发现,演出布鲁克纳交响曲成为他们的传统之一。朝比奈隆在圣弗洛里安的这次“布七”,历来称为名演,得到布鲁克纳专家哈斯的推崇。斯克洛瓦切夫斯基被日本乐迷称为“斯先生”,是一位低调的大师,对传统经典与现代作品的演绎,却都享誉国际乐坛,布鲁克纳属于他曲目的核心。

斯坦尼斯拉夫·斯克洛瓦切夫斯基

       就《第七交响曲》这个作品而言,除了布鲁克纳一贯对乐队提出的能力挑战之外,该作的1、2乐章与3、4乐章,在长度与分量方面,也如同被分为两组。演绎者对于整体的诠释能否建立,很多取决于他是否能在这两个部分之间做出平衡的考量?

       朝比奈隆的圣弗洛里安版与斯克洛瓦切夫斯基的NHK版,各自展现出指挥家精熟的结构理念。对比之下,70年代中期的大阪爱乐的能力短板较明显,却在指挥家气息长却又步调紧凑的控制力之中,被(尽可能地)悄悄藏起。

       朝比奈隆后期一些极端化的慢速,或动态对比还未出现,对乐队的考验也还没有那么剧烈。

朝比奈隆

       斯先生的NHK版,就是让人惊叹于乐队的完成度了。这位指挥家原本也不是大开大阖的布鲁克纳演绎者,他在线条的尺寸,力度变化的范围之中,又都仿佛对NHK的能量和潜力,有了最深一层的了解。

       简言之,该团演绎布鲁克纳“第七”,此时让你感到并无遗憾,不会希望指挥家还是带一个欧洲团之类。斯先生于精简结构之中的流畅美学,既有横向的投射(气息),又牵扯到很多纵向的音响结构——不刻意“撑”,却也希望带动乐队在某些关键点,做出120%的发挥。

       最好的体现,或许就是指挥家对于收尾两个乐章中,铜管高潮段落。第一乐章中,铜管乐手稍有一丝顶不上去,指挥就把高潮收掉。待到末乐章,乐手们不仅没有疲态,相反还是状态完全出来了。此时,斯先生就再无保留,让铜管满宫满调地顶到毫无遗憾了。

       然而光有一位能够把握分寸,又深谙作品的指挥家,要演得出色或许还行,可要演得光彩夺目,录了音也值得反复聆听,却是不够的。听了NHK这版“布七”,再对比弗洛里安版,除了感到二十多年中,日本乐队的能力有了明显进步之外(虽不是同一乐队,但总归都是日本真正有代表性的团体),更深感NHK对于指挥家的风格传输的那种“回馈”,确实了不起。

朝比奈隆在圣弗洛里安指挥的“布七”

       这直接体现为他们对于音质的塑造,对于布鲁克纳独特的音响需要,那种声部分明,又浑然一体的效果,都有着相当惊艳的表现。

       邀请一位非凡的指挥家同并非一流的演奏团体合作,究竟能为后者带来什么呢?其中很多是即时的,我们会看到某些顶尖大师展现“魔法”,让乐队突破极限,又将现有的资源做出意想不到的运用等等。但还有许多东西,其实有待时间来显明。

       至90年代末,NHK交响乐团展现出这般水平,既非偶然之事,也不是斯先生一人通过排练所能达到。这是乐队长期邀请指挥大师们登台的结果,如今那些演出陆陆续续发行了唱片。稍作观察,我们会发现指挥台上的阵容,根本就是20世纪下半叶的(至少)半部指挥史。

       由此不时让我感叹的,是很多国内乐队虽然也注重于邀请大师级指挥家来演出,却多少是晚了一个时代。

       我第一次访谈钢琴家德慕斯的时候,他与马里纳指挥的上海交响乐图合作演出莫扎特专场。钢琴家弹《第12钢琴协奏曲》,之前是《第35交响曲》,下半场是《第40交响曲》。

       因为下半场要访谈,无法聆听。单就上半场的听感来说,马里纳精致且个性鲜明地塑造乐队音响的能力,可谓立竿见影。很多精细的弦乐美声,至今也难忘却,如果由这样的指挥家在20多年中,陆续同乐队合作,那么这支乐队的底蕴也势必有明显的深化。可惜那次演出之后不久,马里纳爵士就去世了。

       而日本的很多团体,在他们有系统,有远见的经营之下,已然从各路大师,乃至巨匠指挥家哪里汲取了许多年,由此获得的益处,是单纯引进优秀乐手、培养杰出的合奏精度等等无法替代的。

马里纳是一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塑造乐队的大师

       指挥家的风格传输能力的强弱,其最直接的反应之一,自然是能得到乐队多少的回馈。尤其是面对跨越文化的演奏团体,如何传递音乐表现中某些难以量化的、细腻的部分?

       当一位大师对乐手有足够的激发,后者的回馈也会渐渐沉淀下来,渐渐构成乐队风格表现传统的一部分。然而,这样“激发—反馈—沉淀”的正向循环,在一个新生代指挥家越来越难真正引导乐队,把握演出的风格、走向的时代,显然会不断受到冲击。

       一段时间以前,指挥家穆蒂的一次访谈激起争议。具体的争论焦点不去说它,很关键的一点,就是他指出现在的指挥家里面,能做出足够精细的排练的人,已经不多了。当然就好的一方面来看,这些年中,国内的乐团还是陆续做出一些良好的安排。

       上交与梵志登的合作就是最好的例子,一方面是能够切实激发乐队深层潜能的指挥,另一方面,就是这种合作的长期化。由于目前的特殊状况,这样的合作被阻断了,期待尽快恢复。

       原载《音乐周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布鲁克纳第七交响曲:云端上的光芒
音乐大师切利比达克给我留下的美好回忆
不眠之夜!维爱 “布八” ,一演倾城!
布鲁克纳交响曲8部
布鲁克纳A大调第六交响曲·切利比达克, 慕尼黑爱乐乐团
布鲁克纳《第五交响曲》(蒂勒曼/维也纳爱乐乐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