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重庆爱乐五周年庆典音乐会曲目导赏(1)马勒《第一交响曲》
2022年7月,重庆爱乐乐团满五岁。乐团为了庆祝生日,将在7月29日(周五)晚在重庆爱乐乐团自己的音乐厅(重庆爱乐音乐厅)举办一场自我挑战性巨大的音乐盛会。本场音乐会将演出马勒的《D大调第一交响曲》(演奏时长58分钟左右)和德沃夏克的《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演奏时长45分钟左右)。
长按扫描以下二维码购票
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重庆爱乐乐团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本场音乐会的相关信息。
为了让乐迷朋友们更好地欣赏这场音乐会,我特别编译整理了两篇音乐会曲目导赏文字,供大家参考。以下是第一篇——马勒《D大调第一交响曲》曲目导赏。
马勒是谁?
马勒是西方音乐史上非常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在听众市场上,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许无法与巴赫、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比。但在音乐学术界,他的影响是深远的。马勒是西方传统古典音乐的最后传承人,是西方传统古典音乐过渡到二十世纪现代音乐的桥梁。
纪录片《音符里面的马勒》此片由洛杉矶爱乐乐团制作在网上分享,作为推广古典音乐的宣传片
01:49:55
马勒从小学习钢琴、作曲和指挥,拥有非凡的音乐才能,他一生的音乐创作基本上是声乐作品和交响曲,在不到51年的人生中,他刻苦学习、积极工作和努力创作,留下了九部完整的交响曲和一部未完成的单乐章第十交响曲,以及几套十分著名的优秀声乐套曲,以及其他形式的声乐作品和少量其他体裁音乐作品。
马勒是一位以乐队指挥开启音乐事业,以作曲为生并以其原创音乐作品流芳于世的伟大作曲家。作为作曲家,马勒很好地传承了西方古典音乐的创作与指挥艺术,他是瓦格纳迷,成功地指挥了瓦格纳的很多歌剧演出,两次指挥瓦格纳的巨著《尼伯龙根指环》。与冯·彪洛和汉斯·里赫特一样,马勒是较早的瓦格纳权威指挥家。作为作曲家,马勒将西方交响曲推到了空前的规模。无论从配器、乐队编制、音乐语言的发展以及作品演奏时长来看,马勒的交响曲都是空前的。马勒所处时代的社会形态和他个人的人生经历,决定了他的音乐作品思想内容和风格。他的音乐思想就是他对人生的诘问,对生与死的思考和理解。
马勒是一位游离于国家和民族之外的音乐公民。他1860年出生于奥地利帝国时期波希米亚的卡里什特(现属捷克),他和他的家人属于波西米亚人中讲德语的少数民族。他6岁时,奥地利与匈牙利联盟成为奥匈帝国。马勒自己说他一生去哪里都不受待见。在波西米亚,他被视为说德语的奥地利少数民族;在奥地利,他被认为是波西米亚少数民族;在大德国地区,他被视为奥地利人;在世界各地,他被反犹太的人歧视。反犹太激进分子和极端保守的宗教人对马勒都很排斥,他们无法接受一个信犹太教的人去做天主教信徒的文化和艺术。马勒为了生存和安全,最后改信了天主教,成了一个只相信生死的无神论者。即便这样,他还是一生被反犹太极端主义分子攻击。马勒最受欢迎和最被认可的地方是音乐王国。在音乐王国里,马勒是最受欢迎的音乐信徒和世界公民。他用音乐带领人们逃离人间精神地狱,升天到天堂。马勒的音乐是人间苦难的掘墓愚公,是引领众人走向精神天堂的向导。马勒的《D大调第一交响曲》就是他的命运交响曲,记录了他的命运,表现了他脱离苦海升天的幻想。
1878年马勒从维也纳音乐学院毕业,只获得一个毕业文凭,没有优异成绩证书。1880年,20岁的马勒出版了他的第一个正式出版的作品,大合唱《悲歌》。马勒1897上任维也纳宫廷歌剧院音乐总监,担任了10年,期间尽管他为了回避被反犹太势力排斥,他信奉了天主教。马勒排练作品要求极高,对乐员要求演奏要求苛刻,还经常增加排练时间,因此导致他与乐团和应邀演出歌唱家的冲突不断,给他带来很多麻烦,影响了他的事业发展。
马勒28岁时(1888年)完成了他的《第一交响曲》。第一部交响曲就如此庞大并且非常成熟。1890年30岁时上任汉堡歌剧院音乐总监,上任后的6年任期内指挥了744场歌剧演出,演出了66部歌剧,其中36部是他首次指挥演出,都大获成功,可见他非凡的指挥才能。因为马勒是犹太人,二战期间,德国纳粹政府禁止演出他的作品,直到1945年后才逐渐恢复。在今天,马勒的音乐已经成了世界各大一流乐团的主要演出曲目,也是广大古典音乐乐迷很钟爱的音乐。2016年《BBC音乐杂志》让151位世界著名指挥家列出他们心目中的10大交响曲,马勒的交响曲占了三部,可见马勒的交响曲在今天的地位和影响。
受马勒影响的作曲家:新维也纳乐派三人(勋伯格、贝尔格、韦伯恩)、肖斯塔科维奇和本杰明·布里顿。中国90后天才作曲家和钢琴家龚天鹏是马勒的重度粉丝。他对马勒的音乐有很深的研究,并在交响曲的写作上深受马勒的影响。1955年,为了纪念马勒对人类音乐艺术的贡献,欧洲创建了马勒国际学术学院。
马勒生平
马勒的母亲生了14个孩子(活到成年的只有7个),老大在婴儿期夭折,马勒是老二(1860年7月7日生)。
马勒4岁时看到祖母的钢琴,迷上了钢琴和音乐,开始学习钢琴,进步神速,被认为是神童,10岁举办音乐会。马勒酷爱音乐,而在学校读书很不用心,成绩不好。父亲并不愿意让马勒走音乐家这条路,但最后还是被马勒的音乐天赋和对音乐的狂热征服,送他进了音乐学院。
马勒学生时代已经写过不少作品,后来因为不满意被他毁了。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他的第一交响曲听起来就如此成熟。之前,他应该写过不少,被他当练习作业毁了。
德国作曲家雨果·沃尔夫是马勒的同学和挚友,沃尔夫因为不守校规被学校开除。
瓦格纳对德国哲学也颇有研究,他的好友齐格弗里德·里皮纳介绍他读了大量叔本华、尼采、科学家和心理学家古斯塔夫·费希纳、心理学家赫尔曼·洛采等人的书。这些人的思想对瓦格纳的人生影响很大。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是马勒的好友,妻子阿尔玛出轨后,马勒十分抓狂,是弗洛伊德开导他,让他平静了下来。
马勒经历过的亲人的生离死别
马勒的母亲比父亲小19岁,马勒的妻子阿尔马也比马勒小19岁。
马勒的母亲1857年和马勒的父亲(小商贩)结婚,一生生了14个孩子,1858年 马勒的母亲生的第一个男孩伊索多在婴儿期得病夭折。1860年7月7日(两年后),马勒出生,12月全家搬到吉拉瓦市,成功地做起了酿酒和开客栈的生意。吉拉瓦当时人口2万多人,算不小的商业城市,经济很发达。马勒的母亲在这里先后再生了12个孩子,六个活过了婴儿期。马勒在童年就目睹了弟妹的夭折,给他留下了很大的阴影。
马勒出生的基拉瓦市
1875年4月13日,马勒的弟弟恩斯特(生于1862年3月18日)病死,对马勒打击很大,恩斯特是家里的老三。马勒只能借音乐排泄内心的悲伤,在朋友约瑟夫·斯坦纳的帮助下,马勒写了一部名为《士瓦本公爵》来悼念他的弟弟恩斯特。遗憾这部作品的音乐和剧本都没有留传下来。
1889年马勒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痛苦。1889年2月18日,马勒的父亲本哈德·马勒病逝,9月27日妹妹列奥伯丁病逝,10月11日母亲病逝,马勒这一年几乎都在忙着办丧事。祸不单行,马勒的健康也在这一年出现很多问题。在失去亲人的悲伤中和忍受疾病折磨的同时,他还要承担起抚养四个弟妹(亚罗伊斯、奥托、贾斯丁、艾玛)的重任。马勒在维也纳租了公寓,和四个弟妹住在一起。音乐事业上也极不顺利,11月20日,他的第一交响曲在布达佩斯首演,基本属于失败。
1895年2月6日,弟弟Otto自杀,马勒继续忍痛接受失去亲人的痛苦。
1907年夏季,马勒全家外出度假时,妻子和大女儿玛莉亚都染上了心红热病了两,爱尔玛病了两个星期康复了,而女儿玛莉亚没有挺过来,死了。马勒与阿尔玛生的两个女儿是马勒的精神支柱,马勒非常爱两个女儿。失去大女儿对马勒的打击非常大。不久,他自己也检查出严重的心脏病。
1911年5月18日马勒病逝,差两个月满51岁。
马勒的恋情、婚姻、疾病与离世
马勒的第一次恋情是1884—1885年在德国卡塞尔指挥当地乐队认识的女高音约翰娜·里赫特,一阵热恋后,约翰娜·里赫特离开了马勒,马勒伤心之下,自己作词作曲写下了他的一套声乐套曲《青年流浪者之歌》(Eines Fahrenden Gesellen)。套曲由5首单曲组成,2和4的旋律用在了马勒1888年完成的第一交响曲中。
马勒第二次恋情是1888年与德国作曲家玛利亚·冯·韦伯的孙子卡尔·冯·韦伯合作上演他父亲的一部遗腹作品时与小韦伯的妻子玛丽安·马蒂尔德(1857–1931)恋爱。
玛丽安·马蒂尔德
第三次恋情是与维也纳宫廷歌剧院的女中提琴手娜塔莉·鲍尔-莱克纳(1858-1921)。1890-1901年她与马勒保持着一种既是音乐知己朋友又是生活伴侣的关系。娜塔莉很耐心的照顾马勒,音乐上与马勒也有很多话题能愉快分享。他俩的关系一直保持到1901年11月,马勒与比自己小19岁的作曲学生阿尔玛恋爱上为止。
娜塔莉·鲍尔-莱克纳
第四次恋情就是马勒与阿尔玛的闪电结婚和闪电速度生孩子。马勒只和阿尔玛有过两个女儿,大女儿后来得病夭折了,二女儿后来长大成了一名非常有名的雕塑家,活到1988年。
阿尔玛与她和马勒生的两个女儿
马勒全家福
1901年11月,马勒在一个社交聚会上认识了他后来的妻子阿尔玛·辛德勒(也是一位很有才华的女作曲家,泽姆林斯基的学生)。阿尔玛之前听说过马勒借用他的特权潜规则每个来应聘歌剧院的年轻女歌唱家,她因此对马勒没有好感,并对马勒持有戒心。聚会上,马勒与阿尔玛就她老师泽姆林斯基的一部芭蕾舞的音乐争论不休。二人约了第二天在维也纳宫廷歌剧院见面。这次见面,一见钟情,两人立即坠入了爱河,1902年3月9日,马勒与阿尔玛低调地举办了一个私密婚礼,阿尔玛当时已经怀上了马勒的第一个孩子,这个孩子1902年11月3日出生,名叫玛莉亚·马勒,1904年第二个女儿安娜·马勒出生。
阿尔玛与马勒结婚时的样子(比马勒小19岁)
很多马勒和阿尔玛的共同朋友都对他俩的婚姻说三道四,不少朋友认为阿尔玛中邪嫁给了马勒,是鲜花插在牛粪上。音乐家布克哈德说马勒是一个堕落的瘪三犹太鬼,配不上这位出生豪门才貌双全的美女作曲家。而马勒的弟妹们对阿尔玛也没有好感,认为阿尔玛水性杨花,不靠谱,喜欢年轻美男子挑逗和追求她。马勒的性格则是天生情绪化,而且很霸道,强迫感严重。在阿尔玛之前,一直和马勒一起生活并对马勒的事业给予了极大支持和帮助的奥地利女中提琴演奏家娜塔莉·鲍尔·莱克纳这样评价马勒:“和他生活在一起就如乘坐一艘小船在波涛翻滚的大海里航行。”  婚后不久,阿尔玛和马勒就发生了冲突。马勒要求妻子放弃她很有前途的音乐事业。马勒对阿尔玛说一个家庭里不应该出现两个作曲家,让她做一个贤妻良母,相夫教子。马勒对阿尔玛说:“这个家里,我是作曲家、我是一家之主,我是主力劳动。你的职责就是乐于做一个心怀爱意和善解人意的伴侣。我的要求听起来似乎很过分,但是,作为报答,我也会尽责尽力,做好我应该做的一切。” 阿尔玛在日记里写道:“最无情的莫过于剥夺走我心中最想要的东西。” 马勒对婚姻的要求让阿尔玛极其反感,点燃了阿尔玛心中的报复之火。在很多不知情的外人看来,马勒和阿尔玛的婚姻男才女貌,充满激情和美好,尤其从马勒的表现和自我感觉看是如此。
1907年夏天,马勒在维也纳的工作四处碰壁,他带着一家人到了迈尔尼格别墅度假,刚到没几天,阿尔玛和两个女儿就染上了猩红热和白喉病,阿尔玛和二女儿后来康复了,而大女儿玛莉亚病了两周后于7月12日死了。祸不单行,马勒还深陷在失去爱女的悲痛中时,自己体检查出有严重的心脏病。医生要求马勒静养,只是马勒无法做到。阿尔玛在日记中写道,连续发生的两件事等于给马勒送来了死刑判决书。同年8月30日马勒给阿尔玛的信中说自己会很快恢复正常的,让他不要担心,他只需要避免过度疲劳。然而,马勒的健康每况愈下。这个夏天后,马勒在迈尔尼格的别墅就锁上门,再也没有回去过。
1908年1月1日,马勒首次登台纽约演出,第一次指挥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演出,演出的作品是瓦格纳的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马勒与大都会第一季度的合作演出很成功,获得音乐家和听众的赞赏,尤其是他于3月20日指挥演出的贝多芬歌剧《费德里奥》非常成功。1908年夏天,马勒换了一个夏季度假的地方(马勒的第三个作曲小屋),来到了奥地利西部与意大利北部接壤属的蒂罗尔地区特布拉赫(在意大利境内)。在这个暑期,马勒采用汉斯·贝特格(hans bethge)翻译的德文版《中国之笛》七首中国唐诗为歌词创作了《大地之歌》。如果按照作品创作顺序排列,这部作品是马勒的“第九交响曲”。而马勒因为连续遭遇家人病逝,以及自己健康出现严重问题,对死亡有恐惧,特别忌讳“第九交响曲”,因为他之前很多作曲家就是写了“第九交响曲”去世了。1908年9月19日,马勒的《第七交响曲》在布拉格首演,阿尔玛说这次演出谈不上真正的成功,负面的评价不少。
纽约大都会歌剧院1908—1909年演出季再聘请了一位新的指挥,当时41岁的意大利指挥家托斯卡尼尼,与马勒一起轮流指挥大都会歌剧院的演出。马勒这个演出季只有19场演出,其余的演出都是托斯卡尼尼指挥。马勒在这个演出季最成功的演出是1909年2月19日由他指挥上演的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的歌剧《被出卖的新嫁娘》。在这个演出季,马勒还指挥纽约交响乐团演出了三场音乐会。马勒在此之前已经有很久没有指挥纯交响乐作品的演出,再次回来指挥交响乐给他带来了很多灵感和新鲜感。他辞去了大都会演出的职务,转身与改制后的纽约交响乐团“纽约爱乐乐团”合作。但是,他与大都会歌剧院还是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以客座指挥身份不定期合作。马勒与大都会歌剧院合作的最后一次演出是1910年3月5日演出柴可夫斯基的歌剧《黑桃皇后》。
1909年马勒回欧洲后开始创作他的“第九交响曲”,同时到荷兰指挥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演出。马勒与纽约爱乐1909—1910年演出季的合作,举办了46场音乐会,而且上演的曲目都是大作品,排练非常辛苦。1909年12月16日,马勒指挥纽约爱乐乐团演出了他的《第一交响曲》(美国的首演)。乐评和听众反应都很冷淡,这个演出季以乐团严重亏损而告终。
1910年9月12日,马勒的《第八交响曲》在德国慕尼黑首演获得巨大成功,是马勒所有交响曲首演最成功的一部。这也是马勒生前最后一次指挥演奏自己的交响曲。而伴随《第八交响曲》成功首演的“喜悦”则是妻子爱尔玛红杏出墙,与年轻建筑师瓦尔特·格罗庇乌斯的偷情。马勒因妻子出轨备受打击和深感羞辱,非常抓狂,他去找心理专家齐格蒙德·弗洛伊德治疗,得到了一定疗效。弗洛伊德的诊断结果是:马勒让爱尔玛放弃作曲事业而造成爱尔玛出轨。马勒对弗洛伊德的诊断表示认同,回家后开始鼓励爱尔玛拾起放下了多年的作曲事业,哪怕是替他的作品校对或做一些配器工作也好。马勒答应协助推广爱尔玛的作品。见到丈夫态度的转变,爱尔玛同意继续和马勒一起生活下去。但是,爱尔玛与年轻建筑师格罗庇乌斯的偷情关系始终没有断,让马勒把这顶绿帽子稳稳地戴着度余生。为了表达自己对爱尔玛的歉意和爱,马勒将《第八交响曲》题赠给了妻子爱尔玛。实际上阿尔玛同时还与奥地利表现主义画家、诗人兼剧作家奥斯卡·柯克西卡(1886-1980)在偷情。
尽管遭遇了妻子对婚姻的背叛,马勒还是努力集中精力创作。1910年夏天,他开始着手《第十交响曲》的创作,写完了一个柔板乐章,起草了其他四个乐章。同年10月,他和爱尔玛回到纽约,随即马勒就投入与纽约爱乐乐团的繁忙工作和外出演出。圣诞节前,他觉得喉咙疼痛不消。1911年2月21日,马勒高烧烧到40度。即便这样,他还试图坚持工作,心里想着他即将在卡内基音乐厅指挥的一场演出,曲目中包括首演布索尼的《忧伤摇篮曲》。这是马勒生前最后一次演出。卧床休息几个星期后,马勒查出来感染上了细菌性内膜炎,这是一种导致心率不正常的病,症状严重会死人。马勒没有放弃治疗,并希望在新的音乐季里继续工作。当他听说妻子爱尔玛的新作品3月3日公开演出,他还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4月8日,马勒一家和他们的佣人乘坐美国号邮轮离开纽约前往欧洲,10天后到达巴黎,马勒随即住进了巴黎西北郊塞纳河畔纳伊的一家诊所,但是治疗没有起什么作用。5月11日他乘坐火车到了维也纳,入住一家疗养院。在那里,他的病情恶化,发展成了严重肺炎,出现了休克。马勒的很多朋友和拥趸听说他病重入院,都来看望他,络绎不绝的来访者多达上百人。医生给他进行了放射性治疗,减少了他的疼痛,抑制了很多并发症的出现。不幸的是,马勒最终还是没有抗过去,于1911年5月18日死于维也纳这家疗养院,享年不到51岁(差两个月满51岁)。
按照马勒临终前的遗愿,1911年5月22日他的灵柩在维也纳格林津公墓下葬。马勒的墓紧紧挨着他大女儿玛利亚的墓。马勒要求墓碑上只写他的名字即可,其他什么都不写。他临终前说:“来看我的人看到我的名字就知道我是谁。看了名字不知道我是谁的也没必要让他们知道我是谁。” 医生建议阿尔玛不要参加马勒的葬礼。马勒的葬礼办得很简朴。前来参加马勒葬礼的有作曲家勋伯格,勋伯格在他送的花圈挽联上写道:“神圣的马勒”。他的学生和助理,匈牙利指挥家布鲁诺·瓦尔特、奥地利著名画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以及欧洲各大歌剧院的代表都来参加了马勒的葬礼。马勒死讯传开后,世界各大媒体都争先恐后地报道了马勒不幸去世的消息,大家都为失去一位杰出的指挥家和名声渐起的作曲家而深感惋惜。
马勒的墓
马勒的妻子阿尔玛比马勒多活了50多年,于1964年去世。背着马勒偷情多年后,阿尔玛于1915年与情人瓦尔特·格鲁比乌斯(Walter Gropius,1883-1969)结婚,婚后一起生了两个孩子:女儿曼侬·格鲁比乌斯(1916-1935),儿子马丁·约翰尼斯·格鲁比乌斯(1918-1919)。儿子马丁不到一岁就生病夭折,留下了女儿曼侬,所以夫妻俩对唯一的孩子倍加关爱。女儿曼侬·格鲁比乌斯在马勒和瓦尔特的知名人士朋友圈中深受爱戴,大家都称她为小天使。但她不幸在一次去意大利威尼斯旅游时感染上了脊髓灰質炎,回奥地利后采用极端治疗导致死亡。这个女儿的死让格鲁比乌斯和阿尔玛伤心欲绝,她们的朋友们也一同伤心不已。当时年轻的作曲家阿尔班·贝尔格为了纪念曼侬,在曼侬病死的当年创作了小提琴协奏曲(献给一位天使),这部小提琴协奏曲今天非常出名,经常被演奏,录音也很多。阿尔玛一生生了四个孩子,与马勒生了两个,玛丽亚(5岁时死于心红热)和安娜(1988年去世),与二婚丈夫格鲁比乌斯生了女儿曼侬。就在与格鲁比乌斯的婚姻生活期间,阿尔玛又与比她小11岁的奥地利作家弗朗茨·韦尔弗(1890-1945)偷情怀上了孩子,1918年8月生下了一个男孩取名马丁。由于阿尔玛当时与格鲁比乌斯还在婚姻内,儿子就跟随格鲁比乌斯姓。马丁没有活到一岁也得病夭折了。与韦尔弗偷情生子让阿尔玛对格鲁比乌斯内疚,阿尔玛提出了离婚,格鲁比乌斯很不情愿地与阿尔玛在1920年离了婚。但是阿尔玛则没有马上跟韦尔弗结婚,而是帮助韦尔弗发展事业,最后成了知名作家,直到九年后的1929年7月6日(马勒生日前一天)才与韦尔弗正式结婚。建议读者去百度一下弗朗茨·韦尔弗(最好看维基网站上的英文信息更详细),非常值得深入了解的奥地利作家。
阿尔玛,格鲁比乌斯与女儿曼侬
阿尔班·贝尔格《小提琴协奏曲“献给一位天使”》
小提琴演奏:弗朗克·彼德·齐默尔曼
协奏乐团:德国广播交响乐团
指挥:阿兰·阿尔迪诺格鲁
演出地点和时间:法兰克福歌剧院音乐厅 2021年9月10日
28:19
1924年,阿尔玛与她的第三任丈夫弗朗茨·韦尔弗和女儿安娜(阿尔玛与马勒所生)
1940年,阿尔玛出版了她写的《马勒回忆录与书信》,讲述了她与马勒生活的日子。阿尔玛这本回忆录后来受到马勒不同传记作者的批评,他们说阿尔玛书中详述的东西缺乏可信度,她把自己写得很好,对马勒的报道带有个人怨气和偏见,丑化了马勒的形象。马勒和阿尔玛的第二个孩子安娜·马勒后来成了一名非常出名的雕塑家,于1988年过世。
阿尔玛与第三任丈夫威尔弗为了逃避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1940年经过西班牙和葡萄牙,各种死里逃生后,于同年10月13日抵达美国。威尔弗1945年死于心衰竭。阿尔玛1946年加入美国籍后不久搬到了纽约,在指挥家波恩斯坦的帮助下,阿尔玛成了纽约文化圈的名人,她和伯恩斯坦一起为推广马勒的音乐做出了不小贡献。阿尔玛活到85岁,于1964年12月11日病逝纽约。按照她生前的遗嘱,她的骨灰于1965年2月8日运回了维纳安葬在女儿马丽娅的墓旁,不远处是马勒的墓地。
在马勒的学生布鲁诺·瓦尔特的筹划下,于1955年在维也纳创建了马勒国际协会,布鲁诺·瓦尔特担任第一任会长,马勒的遗孀阿尔玛是协会会员。协会的使命是整理、编辑和出版马勒的所有音乐作品和书信,全面和详实介绍马勒的一生和马勒的音乐艺术。如今协会今天依旧在运作,其官方网站上有对马勒非常详尽的介绍,网站地址:www.mahlerfoundation.org
马勒的作曲小屋
马勒一生有三个作曲小屋。第一个作曲小屋是1893年在奥地利阿特湖湖边建的,他在那里他创作了第二、第三交响曲和其他声乐作品,那时与他在一起的恋人是乐队里的中提琴手。阿特湖附近还有钢琴家德姆斯的故居和钢琴家古尔达的故居及墓地。
马勒的第一个作曲小屋
第二个作曲小屋在奥地利卡林西亚州的韦尔特湖,马勒夏季都带着妻子阿尔玛和两个女儿到这里度假。马勒在这里创作了他的 5,6,7,8交响曲(1901-1905)和很多声乐作品,包括《亡儿之歌》声乐套曲。
马勒的第二个作曲小屋
第三个作曲小屋是1908年夏天,马勒在奥地利西部与意大利北部接壤属的蒂罗尔地区特布拉赫(在意大利境内)购置的。在1908年暑期,马勒采用汉斯·贝特格(hans bethge)翻译的德文版《中国之笛》七首中国唐诗为歌词创作了《大地之歌》。
马勒的第三个作曲小屋
马勒与维也纳爱乐乐团的故事
马勒在维也纳宫廷歌剧院(后来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工作了十年,让这个剧院走上了辉煌并支付完了之前积累下的所有债务。马勒上任维也纳宫廷歌剧院的第一年,因为乐员经常抱怨他排练要求高和拖时间,加上反犹太人风气很猖狂,他写好了辞呈,随时都准备辞职。但是,维也纳是欧洲的音乐中心之一,而且待遇不错。他的辞呈在抽屉里放了10年,直到1907年才用上。马勒1907年辞去了歌剧院音乐总监,签约美国纽约大都会4个演出季的指挥工作。
马勒时代的维也纳宫廷歌剧院(今天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
当时在德奥音乐界最走红的指挥家汉斯·里赫特1898年9月辞去维也纳爱乐乐团的总监后,乐团成员匿名推荐马勒为新的音乐总监。当时,维也纳反犹太人比较严重,很多人质疑一个犹太人是否适合指挥德奥作曲家的作品。马勒与维也纳爱乐合作的第一个演出季,票房非常好,但是乐队演奏员对马勒意见很大,马勒总给一些德奥作曲家的经典作品重新配器,随意增加排练时间,而且排练质量要求很高。1899年,乐团试图请回汉斯·里赫特,里赫特拒绝了。马勒从此与乐团的交往和工作变得越来越困难。1900年,他带维也纳爱乐去巴黎在国际博览会上演出,票卖得很差,演出大亏,马勒找了金融大亨罗斯查尔德借钱作为乐团回国的交通和食宿费。1901年4月,马勒的健康出现严重问题,维也纳爱乐对他的怨言也剧增,他只好辞去维也纳爱乐的音乐总监和首席指挥。
马勒的音乐源泉
童年时代在街道、镇上、军队里听到的各种音乐。这些音乐后来都在他音乐创作的灵感和素材。马勒是一位善于学习的音乐天才,前辈作曲家,巴赫、贝多芬、布鲁克纳和瓦格纳对他都有积极的影响。
马勒音乐的体裁与风格
马勒的音乐基本上都是交响乐队伴奏的声乐作品(也有钢琴伴奏的艺术歌曲)和交响曲,交响曲中有多部是带声乐的。马勒的歌曲如盛开在他交响曲作品中的鲜花。马勒经常将同一个音乐主题用在不同的作品中,尤其是将其声乐作品中的音乐大量在交响曲中引用。所以,要了解马勒的交响曲,就要认真了解他的所有声乐作品。马勒的音乐风格,总体上是个人浪漫主义风格,充满了悲剧色彩。他将生视为死的前奏,将死视为前往天堂的旅行。
马勒的音乐总体属于浪漫主义风格。在创作中,马勒一切以音乐的需求所了算,音乐表达需要什么样的技术和风格,他就用什么样的技术和风格。
马勒《D大调第一交响曲》
马勒28岁时创作了他的《第一交响曲》,于1888年2—3月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写完这部交响曲,当时是五个乐章。也是在创作第一交响曲期间,马勒发现了德国民间诗歌集《少年的魔术号角》,这部诗集影响了马勒之后12年的音乐创作。第一部交响曲《D大调第一交响曲》头三次演出,马勒都没有称这部作品为交响曲,而称是“交响曲形式的音诗”。他经过多次修改后在出版时才正式称其为交响曲。
马勒《D大调第一交响曲》
演奏:德国德累斯顿国立管弦乐团
指挥:法比奥·路易西
演出地点:慕尼黑嘉斯苔文化中心音乐厅
58:14
马勒的第一部声乐套曲叫《青年流浪者之歌》(也有译为《青年旅行者之歌》),一共五首。他在《第一交响曲》中引用了这部声乐套曲中的第二和第四首。马勒创作《第一交响曲》时正与德国作曲家韦伯的孙子媳妇玛丽安·玛蒂尔德(Marion Mathilde)偷情,一些情感和经历也写进了这部交响曲。
荷兰著名指挥家门格尔贝格认为马勒在写第一交响曲之前一定写过不少交响乐作品,他认为一个作曲家的第一部交响曲就如此成熟是不可能的。1938年,门格尔贝格从马勒之前的恋人玛丽安·冯·韦伯(就是玛丽安·玛蒂尔德)那里搞来了马勒早期的一些音乐手稿,证明了他的推论。遗憾这些手稿1945年在英美联军毁灭性轰炸德累斯顿时给毁了(备注:肖斯塔科维奇的第十交响曲就是写1945年英美联军轰炸德累斯顿的)。
1892年,马勒在英国指挥演出瓦格纳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年轻的英国作曲家沃翰·威廉姆斯去听了后,感动得连续两个晚上失眠。
1893年10月27日,马勒在汉堡音乐厅指挥演出了他修订的《第一交响曲》,当时是五个乐章(含了“花“之乐章)。这部作品最初的三次演出都不是以交响曲命名,而是叫“交响曲形式的音诗”。马勒真正以他的交响曲出名是1895年12月13日在柏林指挥演出他的第二交响曲,当时(后来在美国出名)年轻的匈牙利指挥家布鲁诺·瓦尔特是马勒的助理。布鲁诺多年后回忆说,这一天是马勒作为作曲家出名的日子。也在这年的2月6日,马勒的弟弟奥托自杀,马勒再次遭遇了与亲人生死离别的痛苦。
马勒的《D大调第一交响曲》为何有一个别名《泰坦》?
马勒在创作这部作品时深受他之前读过的德国浪漫主义作家让·保尔的小说《泰坦》的影响,所以给这部交响曲取名“泰坦”,以感谢这部小说给他带来的无数灵感。“泰坦”是书名,并非有暗示这部交响曲如巨人一样庞大或者是表现巨人,与“泰坦”这本书里的任何内容无关。
《第一交响曲》的首版有五个乐章,马勒当时给这个作品取的标题是“由两个章节组成的交响诗”。首版于1889年由马勒指挥,在匈牙利的布达佩斯维嘉多音乐厅首演,听众对首演的反应非常冷淡。马勒对这部作品进行了很大的改动,三年后在汉堡举办了第二次演出。在1899年正式出版之前,马勒一直对这部交响曲进行反复修改。最终的版本就是今天普遍演奏的四月章版本(去掉了初稿五月章版本的第二乐章“花”之乐章),演出时长55分钟左右,与马勒其他交响曲相比,《第一交响曲》的演奏时长算短的。
马勒在他的《第一交响曲》中引用了不少他之前作品中的音乐
《青年流浪者之歌》(1884—885)第二首和第四首
《赛京根的小号手》(1884年6月,马勒在卡塞尔为约瑟夫·维克托·冯·谢费尔的剧作《塞京根的小号手》创作的七首配乐曲)
《亨策尔与克莱泰尔》
《马丁兄弟,你睡了吗?》(民歌)第一交响曲第三乐章里低音提琴独奏独奏那个主题。
另外,马勒还从李斯特的《但丁交响曲》和瓦格纳的歌剧《帕西法尔》中也引用了音乐。
马勒创作第一交响曲是给她演奏中提琴的女友娜塔丽写信说:“写交响曲就如搭积木,建了拆,拆了又建,而使用的始终是相同的那些木块。这些音乐木块来自我的童年时代。童年才是我收集木块和设计积木的时间。”
马勒《D大调第一交响曲》如何构思的?
1885年马勒第一次在莱比锡指挥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也就是这个时候开始构思他的第一交响曲。也许,这就是为何马勒第一交响曲第一乐章开始酷似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开始。
1887年,原本与尼基什一起指挥演出瓦格纳的指环全套,不幸的是,尼基什生病,最后由马勒一个人指挥演出,这是马勒第一次指挥演出这套作品(不为什么,这次演出没有演《神界黄昏》)。那次演出大获成功。演出成功并没有让乐队喜欢上马勒,马勒严格排练乐队让乐员对他很反感,他和乐队的关系一直不好,但大家又觉得他非常优秀,讨厌他,管理层的人还是继续与他合作。十年后的1897年8月24-27日马勒在维也纳宫廷歌剧院第二次指挥瓦格纳的指环全套,获得了轰动性的成功。
《D大调第一交响曲》乐章的布局和音乐寓意
第一乐章:春天的晨曦
生命的孕育如晨曦,生命的诞生如日出,永恒的春天
缓慢、从头到尾都很克制, D大调。
第二乐章:满帆航行  象征青春的活力
有力地,速度不要太快,克制,三声插部是连德勒舞 ,A大调。
第三乐章:葬礼
经历人生的磨难,生离死别,先为他人送葬,最后自己给自己送葬。
庄严肃穆,如民歌一样简朴,以民歌《马丁兄弟,你睡了吗?》为素材写的葬礼进行曲,d小调。
第四乐章:从地狱到天堂
死亡是重生,重生就是要逃离人间地狱前往超越凡尘的天堂。
活力十足,f小调(D大调结束)。通过死亡逃离地狱,奔向天堂。解脱!解脱!彻底解脱!乐章以地狱大门轰然打开开始,以升入天堂结束。
第一乐章  永恒的春天
引子(01-61小节)
01-09小节:慢悠悠地(Langsam, Schleppend),下行四度音阶的大自然主题(引子)
09-15小节:稍快(Più mosso),单簧管演奏出万物啼鸣,大地苏醒的乐句
16-21小节:速度1(tempoI)下行四度音乐的大自然乐句
22-27小节:稍快(Più mosso)小号重复单簧管的黎明报晓的乐句
28-29小节:速度1(    Tempo I)下行四度音乐的大自然乐句
30-31小节:稍快(Più mosso)布谷鸟啼鸣
32-35小节:速度1(Tempo I)圆号吹出甜美舒缓的旋律
36-39小节:稍快(Più mosso)小号再次吹出大地苏醒的乐句
40-43小节:速度1(Tempo I)圆号吹出甜美舒缓的旋律
44-46小节:稍快(Più mosso)小号再次吹出大地苏醒的乐句和布谷鸟的啼鸣
47-61小节:速度1(Tempo I)低音提琴半音阶下行四度大自然主题
第一乐章从弦乐声部轻轻演奏A音(7个八度)开始,小提琴用人工泛音持续弱奏,奏出小提琴上的最高A音,动机是A和E两个音(下行四度),然后过度到木管乐声部。这个开始让人想起贝多芬d小调第九交响曲的第一乐章的开始。马勒在创作第一交响曲前一年刚好指挥演奏了贝多芬的第一交响曲。第一乐章的音乐象征大地在慢慢苏醒,画面感极强。
之后,弦乐描写晨曦的音乐被单簧管象征雄鸡啼鸣的演奏打断,然后台后远方小号加弱音器重复了这个乐句(乐谱上写的是小号演奏者要离乐队很远)。
圆号柔美地吟唱除了舒缓和甜美的旋律,描写清晨的美与宁静。
小号重复了单簧管的啼鸣乐句后,低音提琴和大提琴演奏出了上行的半音阶动机,高音声部小号继续演奏大自然苏醒的旋律。
引子以布谷鸟啼鸣的两个下行音符(e和b)直接过度到第一乐章的主题(即呈示部的开始)。
呈示部(62-162小节)
062-074小节:  歌谣主题
075-108小节:旋律引自作曲家之前创作的声乐套曲《青年流浪者之歌》第二首的第三句。
马勒 声乐套曲《青年流浪者之歌》
1:《当我心爱的人出嫁时》
2:《清晨我走过田野》
3:《我有一把闪亮的刀》
4:《心爱的人有一双蓝眼睛》)
演唱:迪特里希·菲舍尔-迪斯考
16:23
109-135小节:重复075-108小节的主旋律
136-162小节:呈示部结束句(表现雀鸟的啁啾)
呈示部的音乐就没有之前引子的音乐那么紧张,显得舒缓、自由和轻松。马勒用了他之前创作的声乐套曲《旅行者之歌》第二首“清晨,我走过田野”的旋律作为第一乐章的主题和呈示部的主题,这首歌开始的歌词是:“世界是否变美好了?啾啾!啾啾!光明正大!世界让我多开心!”
这段旋律先由大提琴声部奏出,然后渐强进入其它声部重复,最后由整个铜管乐声部演奏出。呈示部的尾声出现了新的鸟鸣声,木管乐组先奏出,然后是弦乐组演奏。
展开部(163-357小节)
163-206小节:第一部分,第一乐章引子演变而来,减慢而不是之前那样保持原速度,这里省去了单簧管和小号演奏那段唤醒大自然的旋律,但是布谷鸟啼鸣的声还在。
207-304小节:第二部分
209-220小节:圆号号角旋律
221-229小节:大提琴声部如歌的旋律(第二主题)
225-304小节:歌谣旋律重复和变化发展,包括大提琴如歌的旋律乐句
305-357小节:第三部分,暗示地狱的降临(引用了574-628的一段旋律)
352-357小节:爆棚乐句,小号、木管组和圆号齐鸣。
再现部+结束
358-442小节:再现部
443-450小节:尾声(结束句)
展开部以一段引子第一乐章引子变化的乐句开始,长音A和布谷鸟啼鸣保持不变,单簧管和小号那个报晓的旋律往后延。再现部以鸟啼鸣开始,但是发生了新的变化。大提琴声部主题旋律是第二主题。
歌谣主题再现时是一首变奏曲,配器、力度和色彩都发生了变化。尾声描写地狱音乐主题也先在这里登场,营造出一种恐怖的黑暗,随即进入地狱之门轰然打开的尾声。
第二乐章 扬帆全速行驶(Mit vollen Segeln)
第二乐章是一个变形的小步舞曲+三声插部。3/4拍的连德勒舞取代了小步舞曲。连德勒舞是源于奥地利兰德尔地区的一种三拍子民间舞曲。这个乐章仿佛把听众带到了一个乡村酒吧。这个乐章标记的是谐谑曲,而听来是十足的农民舞曲,音乐充满了真实日常生活的活力,铜管演奏刺啦声、小提琴和单簧管的尖叫都生动地描写了农民舞蹈的声音和场面。
第二乐章可以分为两部分:开始和主题部分与三声插部。乐章以连德勒舞开始,然后演化成圆舞曲。三声插部是慢速连德勒舞和圆舞曲的混合体。
001-174小节:开始及主题,速度为二分音符=66
175-358 小节:三声插部,速度为二分音符=54
第二乐章以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相隔一个八度奏出以下乐句开始:
然后在低音提琴和大提琴的衬托下,木管乐组奏出以下这个连德勒舞主题:
这个连德勒舞主题不断反复,出现在不同声部,直到强有力的结束。这样的处理,马勒在1880年写的《亨策尔与格蕾泰尔》中也出现过。下面这种节奏型几乎贯穿整个第二乐章:
第二乐章第二部分是三声插部,是慢速的圆舞曲,与第一部分形成对比,连德勒舞在三声插部中反复时已经是变型了的连德勒舞,比较短,配器密度也要大得多。
马勒在第二乐章的和声也用得特别,尤其是53-107小节那一段,马勒用了不谐和的和声和粗糙的音效来突出连德勒舞的土气(农民乡土气息)。
第三乐章  葬礼
第三乐章是慢板乐章。这个乐章的音乐灵感来自奥地利家喻户晓的一首古老童话故事“猎人的葬礼。” 根据这个故事,奥地利画家莫里兹·冯·施温德(1804-1871)还制作了一个木刻画(如下)。
马勒1900年11月在与她多年前的恋人,奥地利女中提琴家娜塔莉·鲍尔·莱克纳谈论第一交响曲时说:“表面听来,这个乐章会给人这样的印象:一个送葬的队伍从我们英雄的身边走过。他则从送葬的队伍中感受到了世人的磨难与痛苦。根据故事里的描述,这音乐“马丁兄弟”的葬礼进行曲,来演奏的不可能是什么优秀的乐手,所以一定是五音不全的乏味演奏。这些波西米亚音乐家演奏的音乐也反应了这个世界的粗糙、快乐和平庸,夹杂着这位英雄痛苦的呻吟。这种反讽和随意的多重含义有一种惊人的效果,尤其是当这段葬礼进行曲再次出现(中间优美乐段之后),奏起了非同寻常的欢乐小调。” 1901年马勒在给本哈德·舒斯特的信中写道:“第三乐章的音乐令人伤心不已,是悲剧性的,应该被理解为末乐章表现伤心欲绝彻底爆发的前兆。”
第三乐章从定音鼓轻轻敲响四个孤零零的音开始:
马勒在乐谱上写的是“庄严而紧凑”,两个小节后,构成本乐章基调的主旋律在低音提琴上奏出,让这个在乐队里一直不起眼的乐器成了主角。这个旋律就是在中国大家所熟悉的《两只老虎》的旋律。
这句朗朗上口的旋律是马勒引用的一首民歌《马丁兄弟,你睡了吗?》。不知何时,这首德国民歌也流传到中国,填上了歌词,歌名叫《两只老虎》。这个旋律以卡农的形式,由不同声部的乐器重复演奏,音乐画面如一个疲惫无聊的送葬队伍缓缓前行,永远走不到墓地。
01:23
低音提琴从第3小节进入
加了弱音器的大提琴从第11小节进入
低音号从第15小节进入
第一把松和第一单簧管从第17小节进入
加弱音器的中提琴从第19小节加入
第一圆号从第21小节加入
四支长笛从第23小节加入
英国管、两只单簧管和低音单簧管从第25小节加入
中提琴和大提琴以相隔一个八度从第27小节加入
四把加弱音器的圆号和竖琴从第29小节加入
马勒对娜塔莉·鲍尔莱克纳说:“每近来一个新的声部都以独特的音色引人瞩目。”
双簧管在第19小节时吹出了下面这个呼应的旋律,然后降E大调单簧管在第29小节再次吹出。这里是降E大调单簧管第一次出现在这部作品中的演奏。
马勒在39—44小节引入了一段新的音乐,由两支双簧管演奏出3度、4度和6度的双音摇摆旋律,下方由小号演奏一个对应的旋律呼应。
45—49小节及57—60小节那种突如其来的仿拟乐句和配器让人自然想起犹太人克莱兹梅尔乐队演奏的音乐,在70-81小节的卡农乐段再次隐约出现,这里马勒引用《旅行者之歌》中“我爱人那双蓝色的眼睛”(81-112小节)。以卡农反复(113小节进入)时是降E小调而不是在乐章开始处出现的d小调,最后在139小节回到其远关系调(d小调)。
马勒在该乐章倒数第二部分那里表现了他独特的对位技术,他把之前用过的三个主题元素同时使用(139小节进入),他在这里写着:“突然很快”。“马丁兄弟”卡农与一段欢快的旋律同时出现,暗示出生活中琐事与悲剧并存带来的痛苦和纠结,这是马勒音乐中常出现的情绪。
马勒第一交响曲的慢乐章音乐从一种极端的情绪没有切换痕迹地自然切换到到另一个极端的情绪,这是马勒的妙笔之一。从这个乐章的音乐中,我们可以窥视到马勒娴熟和富有创新的作曲技术。
第四乐章   从地狱到天堂
这个乐章的音乐生动地表达了这个乐章的标题“从地狱到天堂”。马勒用f小调象征地狱,用远关系调的D大调代表天堂。尽管马勒不如传统作曲那样在末乐章使用快板的奏鸣曲式,我们也可以把它当快板奏鸣曲式来分析,将其分成三部分:呈示、发展、再现。第四乐章中使用了前三个乐章的音乐元素,还是用了李斯特和瓦格纳的音乐。
第四乐章引子 ( 1-54小节):
01-05小节:非常不和谐的声音。马勒称这段音乐为“撕心裂肺的痛苦呐喊”
06-08小节:象征十字架的小调
08-18小节:象征地狱的三连音+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有连线)
19-21小节:主题动机的出现
21-24小节:象征地狱的三连音+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有连线)
25-32小节:哭泣 (引用了马勒的《悲伤之歌》)
32-39小节:象征地狱的三连音+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有连线)
39-54小节:象征十字架的小调(四重)
第四乐章以一声(四分音符)铙钹剧烈(力度为fff)敲打声奏响,接着,在定音鼓强有力的烘托下,木管组、铜管乐组和弦乐组有力地奏出了不和谐的和弦。乐章以一个刺耳的巨响开奏,仿佛地狱闪现在眼前。马勒说: “第三乐章直接过度到第四乐章,中间没有停顿。第四乐章以一个歇斯底里的呐喊开始。英雄完全被抛弃,人类陷入了一场与所有痛苦博弈的鏖战。英雄的主题时不时出现,但都一次次被命运打下去,只有死他才能战胜自己,才能获得胜利。然后,第一乐章中生命的希望和青春的活力再次浮现眼前。”  德国音乐学家和马勒专家康斯坦丁·弗洛罗斯说:“这个乐章中的各种力度表现的是竭尽力量逃脱地狱而前往天堂。”
几个描写地狱的动机是马勒从李斯特的但丁交响曲(创作于1856年)中引用的,比如第6-8小节这个十字架动机就是例子。
这个十字架音乐动机,李斯特也是从格里高利圣咏音乐中引用来的。这个动机在这个乐章中以不同的面目出现了两次。马勒用这个动机表现逃离地狱,奔向天堂。
这个表现地狱的半音下行三连音第一次是出现在8-18小节,这个动机也是来自于李斯特的但丁交响曲。
呈示部 ( 55-253小节)
001-054小节:引子(f小调)地狱之门轰然打开
055-142小节:第一组主题亮相(f小调)
143-166小节:铜管乐演奏如洪水冲击,这是地狱的景象。
167-174小节:连接部
175-237小节:如歌的第二主题(降D大调)
238-253小节:尾声(降D大调,缓慢),音乐回荡着主部主题缓慢的开始和地狱动机。
引子后是铜管组和木管组演奏出的小调主题(从55小节进入)。
这个主题不断发展,直到演变成铜管乐声部宏亮的演奏出来(143小节开始),然后一个简短的甜美乐句将音乐引入优美和抒情的降D大调第二主题。
呈示部的结尾部分(238-253)是55小节出现的第一主题与地狱三连音的组合。
展开部(254-457小节)
254-289小节:第一主题(g小调)
290-316小节:胜利动机的首次呈现,非常弱(C大调)
317-369小节:第二主题(c小调)
370-427小节:胜利动机第二次出现(从C大调转到D大调),然后是D大调圣咏主题(代表天堂)
428-457小节:主部主题动机(速度非常慢),英雄回忆他美好的青春时光。
展开部以另外一个地狱动机开始,这个动机也是从李斯特的但丁交响曲(254小节)引用来的,由圆号、单簧管和双环管演奏。
C大调胜利动机从290小节开始,十字架动机第一次出现(296小节进),由小号以最弱的音演奏出。这个段落还有一个动机如下:
上面这个主题是引用了瓦格纳歌剧《帕西法尔》中的圣杯主题,节奏做了变化。
展开部的第二主题开始于317小节,c小调。胜利主题在370-375小节重现,但是力度发生了巨大变化,第一次出现是极弱,这里重现是极强,感觉是英雄获胜了。第二主题以C大调开始,然后转到D大调,这里表现的是天堂。
1893年,马勒就展开部的第二主题对他的恋人娜塔莉·鲍尔·莱克纳说:“我觉得写连接部不好写,尤其是第一交响曲里的连接部。我在想如何将胜利的欢庆一直延续下去,而不是闪现短暂的希望后,又跌回到绝望的深渊。经过长时间探索后,我发现只能用转调,从C大调转到D大调(这部交响曲的主调)。当然,用小二度转调更容易,比如说从C大调转到升C大调,然后再到D大调。但是,这种转调,倾向性太明显,人人都能预料下一个转调转什么调。所以,我的D大调和弦听起来要如从天堂掉下来的,来自另一个世界。如这样自由和大胆的转调,我很长时间来都不想用。如果这部交响曲有什么可圈可点之处,那就是这个段落,真的写的很无敌,我对其非常肯定。”
描写天堂的D大调圣咏主题包含了第一乐章中描写大自然的音乐,只是出现在这里时进行了处理。第一乐章描写大自然的主题(18-21小节)如下:
圣咏主题(388-391小节)是这样的:
428-457小节:这段是展开部的结束,速度缓慢。第一乐章中出现的很多动机和主题在这里都闪现了,仿佛是主人翁回忆他无忧无虑的青春岁月:大自然主题、报晓的号角声、各种鸟儿清晨的啼鸣,低声部的半音动机。这些在线的动机和主题不是原模原样的重复,而是换了面目出现,如地狱三连音(433-434小节)。
再现部(458-695小节)
458-532小节:带F大调连接部的第二主题
533-573 小节:第一乐章主部主题再现(f小调,速度1),远处回荡着描写地狱的音乐(以ppp力度轻轻演奏)。
574-622小节:第一乐章主部主题的强化表现。
623-695小节:全力爆发,胜利主题第三次出现,然后进入D大调圣咏段落(象征 天堂)。
尾声(696-731小节)
再现部的音乐表现了主人翁已经逃离了地狱,地狱的主题是以ppp的力度演奏,表是已经把地狱扔在身后远远的地方。整部交响曲在623小节达到高潮,胜利的动机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出现,伴随着辉煌的天堂主题和早先的三连音号角动机。
演奏《D大调第一交响曲》的乐队编制(大型交响乐队演奏编制)
木管组
长笛4支(3,4长笛兼吹短笛,2长笛在1,4乐章里也要兼吹短笛)
双簧管4支(第3双簧管兼演奏英国管,第4双簧管只在第四乐章出现)
单簧管4支(B♭, A, C和E♭四种不同调的管子)
巴松管3支(含一把低音巴松管)
铜管乐组
圆号4支
小号5支
长号4支
打击乐组
6面定音鼓(需要两位演奏者)
1面低音大鼓
铙钹一组
三角铁
铜锣
弦乐组
小提琴组(第一小提琴组12人和第二小提琴组14人)
中提琴组(8人)
大提琴组(10人)
低音提琴组(6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部交响曲将不断产生谜团”丨​聆听马勒《第六交响曲》
最浪漫的“音乐情书”——马勒《第五交响曲》第四乐章
悲剧,是一种宿命丨马勒《第六交响曲》的灵感来源
他相信来世,相信每个人会经历很多次来世丨伯恩斯坦指挥马勒《第二交响曲“复活”》
【欧美经典音乐】马勒《第五交响曲-第四乐章》
音乐导赏系列——马勒《第五交响曲》之“小柔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