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听 音乐厅外的音乐会

也许你习惯了

在安静肃穆、环境高雅的音乐厅里

享受由不同音乐家、不同乐团

以不同主题演奏的音乐会,

习惯了那密不透风的厅墙

紧紧把旋律包裹在你的四周,

习惯了无人打扰独自陶醉。

但也有这样的音乐会,

充满了野性,

它们打破了音乐会和

音乐厅的固有搭配,

也跨越了高雅音乐和人们之间的藩篱。

它们可能会出现在任何一个地方,

包括我们随时可以抵达的和

我们难以抵达的那些目的地。

在森林里聆听一场音乐会

千年冰川上的巅峰之乐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海螺沟是贡嘎山国家级风景区的核心景区,也是目前为数极少的融现代冰川、原始森林、温泉为一体的旅游区,已有 1600 多年。拥有比黄果树瀑布还要大 21 倍的大冰瀑布的四号营地,海拔 3600 米,是整个景区的精华所在。

2016 年 1 月 1 日,新年首日,就在四号营地的千年冰川之上,就在这常年高寒、生物极少的地方,来自四川省交响乐团的 58 名乐手一同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巅峰音乐会。

在宽 500 到 1100 米、落差达 1080 米、冰层厚 30 米以上的大冰瀑布前,乐手们从《草原上升起不落的红太阳》《康定情歌》等民族风乐曲演奏到《铁匠波尔卡》《拉德斯基进行曲》等世界经典交响乐曲,让中国与世界、历史与现代的声音在雪山之巅交融。音乐或柔美或激昂地从乐手们的指尖传递到现场游客的耳中,环绕于雪山间,与云雾构成一幅壮丽的画面。

当然,这里气温低、空气稀薄,无论是手指的演奏、气息的把控还是对于乐器的调试保护,对于乐手们来说都是一种挑战。但当音乐在古老的冰川上奏鸣、当游客们驻足倾听的时候,就像乐手马丽园所说 :“虽然说气温很低、条件比较艰苦,但是大家心里还是暖暖的。”

 兵马俑遗址前的乐声 

2019 年 5 月 18 日晚,恰逢国际博物馆日与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开馆 40 周年,一场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和西安交响乐团联合主办的博物馆音乐会在位于西安临潼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一号坑遗址前奏响。这是西安交响乐团和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首次达成的奇妙合作,也是后者响应“作为文化的博物馆 :传统的未来”这一国际博物馆日主题的特别策划。 

为了更好地完成这场主题为“奇妙之夜”的音乐会,乐团乐手和合唱团团员穿上了兵马俑的铠甲服饰,从装扮上让音乐会更有历史韵味;早已将西安视为第二故乡的西安交响乐团首席指挥戴恩·兰姆则在选曲上慎之又慎既要突出历史进程中一代帝国开疆拓土的磅礴宏大,也要在更长的时间维度中,以全人类的视角理解历史与文明。

因此,整场音乐会在穆索尔斯基《基辅的大门》与西安作曲家赵麟《大秦帝国》组曲营造的军队出征与帝国雄风中拉开序幕;以《伊戈尔王》的波罗维茨舞曲传递无与伦比的热情与力量;随后,配乐吟诵《诗经》的《国风·秦风·蒹葭》,带领观众穿越千年时光;并以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为制高点的终结——标志性的命运主题叩响胜利结局的大门。 

这一晚,背靠巍巍山脉,面对历史博物馆,整场音乐会以音乐为媒介,促成了千名观众与先祖、与历史的对话。悠悠两千年的历史的两端,就在这一晚齐声共振,这也是当晚所有人向人类文明的虔诚致意。

     帐篷里的音乐会     

2010 年夏天,上海音乐学院砾石遍地的停车场上,十几天之内,国内第一个为古典音乐节搭建的帐篷音乐厅横空出世。

帐篷音乐厅拥有 500 平方米的前厅和 1500平方米的演奏厅,搭建之时在砾石之上定点钻眼,然后在上面搭建十厘米高的钢筋脚手架,此后再铺设地板,最后在地板上再铺一层地毯,再加上采用古典音乐专用的音响器材,使用 16 对进口扩音设备还原演奏原声,尽可能保证了良好的音响效果。而在这个帐篷演奏厅中,除了舞台,还设有阶梯式的看台,使观众能够像在音乐厅里一样既享受优质的声音,也拥有开阔的视野。

同时,面对炎炎夏日,为了保证帐篷中温度适宜,同济大学研究空调的专家专门设计了降温方案,一改传统剧院从上到下的送风方式,提出了国内音乐舞台上罕见的降温手段:冷风由下而上送出,将低温空气直接从底部送到舞台上,以确保舞台上的凉爽。

和帐篷带给人那种闲适与自然感相似的是,来这里听音乐的人不需要礼服伴身,完全可以尽可能按自己的惬意选择服装。

乐队演奏员也摒弃了传统的燕尾服,轻装上阵。11 天之中,余隆和瑞士指挥家迪图瓦带领上海交响乐团和英国皇家爱乐乐团担纲“驻节乐团”,和多位艺术家一起,为市民带来了十场音乐会和多场名人讲堂、大师课。

一个炎热喧闹的夏天,就在这个帐篷里有了特别的模样。

到森林深处听古典音乐

在德国首都柏林西郊外有一座露天森林剧场——瓦尔德尼森林剧场。剧场所在地原来是一片森林,但由于自然生态的推移变化,逐渐形成了一块约 30 米深的盆地,并于 1935 年被人创意改造为可以容纳几万人的露天剧场。

1982 年,这一露天舞台被装上了一个巨大的双塔型白色顶棚,设有 88 排环型座席,可同时容纳 22000 名观众就座,成为可以举行大型户外音乐会的理想场地。1989 年,柏林爱乐乐团在此创办一年一度的“柏林森林音乐会”。来听音乐会的人带着毛毯、野餐盒来到剧场,或躺或坐。

虽然音乐会在露天剧场举行,但音乐效果依然上乘。由于先进的音响扩声技术的保障,通过音箱所发出的声音不仅能够很好地还原舞台的真实声音效果,而且还音后的声压感与层次感也非常出色。坐在远离舞台的最后一排,不会因距离而感觉声压不足,坐在距离音箱很近的地方,也不会感到震耳欲聋。

夕阳西下,观众们听着世界著名乐团的精彩演奏与森林中的鸟鸣虫叫交融而成的音乐。当夜幕降临,观众席中甚至会燃起一束束小烟花,共同营造一个浪漫的森林之夜。

古典音乐登上飞驰列车

2018 年 5 月,正值“复兴号”列车运营将满一周年,这月 22 日下午,从北京南站登上C2061 次复兴号列车 2 车厢的乘客,发现今天的车厢有些不同:车厢中贴着“五月音乐节”的标志,还架起两台音响——这里已经被布置成国家大剧院“五月音乐节·弓弦盛宴”公益音乐会的现场。

小提琴家陈曦在列车上演奏《沉思曲》


随着列车的启动,小提琴演奏家陈曦从座位上站起来,将小提琴架在脖颈处,拉动琴弓,《沉思曲》的旋律从琴弦之上流淌而出,小提琴家刘霄随后起身相和。转瞬之间,嘈杂的车厢变成了安静的音乐厅。短短 35 分钟的行程中,两位小提琴家和四位来自中央音乐学院的学生为乘客们带来了《沉思曲》《查尔达什》《梁祝》《我的祖国》等中外名曲,曲目或沉静如水、或热烈如火、或缠绵悱恻、或一腔深情,风格多样。来自铁路文工团的歌唱家龚爽、张卫东还为乘客演唱了《咱们的复兴号》《追梦飞翔》两首歌曲。 

伴着列车飞驰的声音,琴声与歌喉各展风采。以往远在舞台之上、和观众席远远隔开的音乐家和音乐,此刻近在身边、近在耳畔。有人跟着音乐哼唱了起来,前后车厢的乘客也都闻声而来,加入这美妙时刻。

半个小时后,列车抵达天津站,和恋恋不舍的乘客告别,音乐家们提起琴盒直奔 7 号车厢,为回程的 C2230 次列车上的乘客奏响了第二场音乐会。

在这个不可能的场所,音乐家们做了一次有意义的音乐尝试,而这并不是国家大剧院“五月音乐节”的唯一尝试。从 2012 年起,音乐节就开始走出剧院,走近百姓,在医院、福利院、故宫、特教学校等多地开展公益演出。一切的音乐尝试都展现着音乐节的一个长远期待:让室内乐流淌在城市的血脉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真正的古典乐迷,都不错过弦乐四重奏
【音乐百科】欣赏音乐会时,你不好意思问的那些小问题
高冷古典音乐家享受网红生活
挥舞指挥棒 倾情六十春
一个乐团和一座城市
追乐|杨松斯大师74岁生日快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