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Op.43)

日复一日的思念
年复一年的等待
一期一部的经典

1917年,十月革命后,拉赫玛尼诺夫(1873-1943)携家人乘坐一辆四面透风的雪棍逃离俄罗斯,他随身只携带了少许现金、一些作品草稿和两部歌剧曲谱:自己未完成的《摩纳.瓦娜》(Monna Vanna)和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金鸡》(Tbe Golden Cockerel)。一路向北,他们穿过芬兰,抵达斯德哥尔摩,次年搬到哥本哈根,随后又匆忙起身前往纽约,最终在自己去世的前一年(1942年)来到洛杉矶定居。“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南宋·文天祥《过金陵驿》),拉赫玛尼诺夫从此再没有回到故乡,因此他晚期的作品里充满了浓浓乡愁。

过金陵驿(其一) 南宋·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拉赫玛尼诺夫在流亡期间并没有创作出太多作品。随着二十世纪初现代主义大行其道,评论家对他那种醇美丰厚、直白露骨的浪漫主义钢琴作品已经味同嚼蜡,几乎提不起兴趣。他在1926年创作的《第四钢琴协奏曲》就曾惨遭失败。迫于经济压力,拉赫玛尼诺夫不得不身兼钢琴家和指挥,行程安排繁重辛劳,就更没有多少时间留给谱写新作。

直到在瑞士依照故乡老宅建起一幢别墅后,拉赫玛尼诺夫才又能重新找到创作的快乐。于是在1934年7月3日,在琉森湖畔的这栋别墅里,他开始着手创作这部将成为他经久不衰、最受欢迎的作品——《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Op.43)。

顾名思义,《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取材于比自己年长九十一岁的帕格尼尼(1782-1840)所作的《小提琴二十四首随想曲》,利用其中最著名的第二十四首音乐主题,写成了单乐章钢琴与乐队作品。整部作品气势恢宏,技巧精神,无疑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炫技的绝响。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虽不及他的《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Op.18)那般炙手可热,但无论是庙堂之上(权威认可),还是临泉之间(乐迷所爱)都算得上是自己的巅峰之作。全曲包含帕格尼尼《第二十四首随想曲》的主题以及二十四个变奏,整体呈现出“快”“慢”“快”的协奏曲样式,表现内容大致如下:第一部分,“粉墨登场”的引子-主题-第一至第六变奏,其中九个小节的引子为这首狂想曲确立和声基调;第二部分,“邪恶力量发展”的第七至第十五变奏;第三部分,“情感流露”的第十六至第十八变奏,其中第十八变奏最为人所钟爱,并随着电影《时光倒流七十年》走进千千万万人的心房;第四部分,“末日审判”的第十九至第二十四变奏。如此标新立异的创作结构让这部作品充满魔法,当创作第十八变奏时,拉赫玛尼诺夫自己都十分清楚地意识到它必将一鸣惊人。“这段,”拉赫玛尼诺夫打趣道:“是给我的经纪人特别的礼物。”其实,第十八变奏的主旋律是帕格尼尼《第二十四首小提琴随想曲》主旋律的倒置,一般会出现在整部作品演奏时的第十五分钟左右。

文/茶茶斑竹

知乐古典音乐 41 
曲名: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Rhapsody on a Theme of Paganini) 作曲: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Sergei Vassilievitch Rachmaninov,1873-1943) 钢琴:米哈伊尔·普雷特涅夫(Mikhail Vasilievich Pletnev) 指挥:克劳迪奥·阿巴多(Claudio Abbado,1933-2014) 乐团:柏林爱乐 (Berlin Philharmonic) 时间:1997年12月31日 除夕音乐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拉赫玛尼诺夫《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
【拉赫玛尼诺夫《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
拉赫玛尼诺夫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
拉赫玛尼诺夫《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丹尼尔·特里夫诺夫演奏
阿芙蒂耶娃演奏拉赫玛尼诺夫《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Op.43
马斯列夫演奏拉赫玛尼诺夫《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第18变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