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揭秘《红楼梦》第一集:无才补苍天的顽石经一僧一道人携带开启间富贵温柔乡的梦幻之旅

大爱好,欢迎关注云硕读书之暖暖的书房。

《红楼梦》作为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小说,鲁迅先生曾经评价:“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正如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一千个中国人心中也会有一千个《红楼梦》。

研究《红楼梦》的学派和理论有很多,统称为“红学”,红学迷遍布世界各地。作为个人爱好的我们如何探秘《红楼梦》呢?我们就在前辈红学家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两个方向来开始我们的探秘《红楼梦》之旅。

首先,《红楼梦》这本书,有自传性、自叙性、家族史的特点,里面的许多人物都是有真实生活原型的;它在艺术创作上的宗旨是“真事隐 ”“假语存”,就是把真实的事情隐藏起来,隐藏到假设的小说叙述当中,但是他的目的还是要保存他要倾诉的真事儿。

也就是说他的真实目的,还是要表达真实事情情况,而不是艺术创作的虚构。把这一点搞通,对于我们精读红楼梦至关重要,否则很多小说情节会读不通,无法理顺。所以在我们解读《红楼梦》的过程中,遇到很难理解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时,需要寻找生活原型,并运用“真事隐 ”“假语存”的创作手法,来解读红楼梦的文本,理解曹雪芹的通篇布局、伏线千里、人物刻画的精妙、现实与艺术加工的完美结合,从而享受经典巨著带来的艺术享受。

第二,《红楼梦》在小说艺术、美学、哲学、美食、诗词等方面的成就相当高,我们会选择很多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性的篇章来解读红楼梦的艺术性,来探讨和研究红楼梦这部伟大著作的艺术创作、美学和哲学带给我们的启发和熏陶。

《红楼梦》原著第一回,一段神话开篇: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说来虽近荒唐,细按则深有趣味。却说那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十二丈、见方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那娲皇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单单剩下一块未用,弃在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锻炼之后,灵性已通,自去自来,可大可小。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得入选,遂自怨自愧,日夜悲哀。

作者用的“大荒”“无稽”,带我们进入一个荒唐无可查考的神话世界,引领我们回溯到宇宙的初始,一片混沌、烟雾弥漫。那个世界,好像一片洪荒,没有历史,没有文明,连人类出现了没有也不能确定。

“女娲”是一个女人吗?“娲”的发音和“娃”近似,从字面上来看,似乎自然联想到女性。“娲”这个字又有点儿联想到古怪的爬虫类,使人想到慢慢攀爬的蜗牛。但我后来看到的“女娲”造型,是女人的头,下面拖着长长的蛇的身体,并不是蜗牛。

女娲是中国古代神话里创造人类的神,据说她用黄土捏出一个一个人形,就像陶匠们用手捏陶一样。女娲捏塑的土偶,一个一个,被赋予生命变成可以行走活动的人。

在《红楼梦》原著里,将女娲“炼石补天”的神话作为整部小说的开篇,因为“炼石补天”多出来一块石头,并不是这一块石头有啥问题,仅仅是因为怕不够多炼了一块而已。

《山海经》记载水神“共工”和黄帝之子“颛(zhuan)顼(xu)”争夺统治的权力,引发大战。混乱的打斗中,共工触断了“不周山”。古代人认为我们头顶的天是由四根天柱支撑着的,而不周山正是其中一根天柱。因为不周山被撞断了,天地失去了平衡,而北边的天空破了一个大洞,就像屋顶破了洞,少了屏障,人民无法生活。于是,充满了母性慈悲的女娲就想办法来补天。

女娲补天的方法很特别,她采集了各种颜色的石头,用大火熬炼,煮成液体状,就用这种色彩鲜艳的岩浆来补天。

古代的中国神话,相信“天空”是破碎过的,经过女娲大神的修补。各种颜色的石头,熬炼之后,就像油画颜料,涂抹修补在西北边的天空上,便是每一天黄昏时分在西边出现的灿烂晚霞的彩色。

神话故事使每一天发生在身边的事,忽然有了时间的意义。

不知道《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不是也常在黄昏时凝望西边漫天霞彩,感觉到繁华里瞬息之间幻灭的荒凉,他竟用了“女娲补天”的神话作为一部小说的开始。

《红楼梦》原著第一回:“女娲炼石,炼了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敏感的读者当然意识到这个数字有特别的隐喻。三六五是“年岁”的日子,作者“女娲补天”的故事多了一层岁月的沧桑。

除了岁月的隐喻,作者也悬疑地留下一块没有用来补天的顽石。因为没有用,就被丢弃在“青埂峰”下。“青埂”,有人认为“青’是“情”的谐音,“埂”是“根”,青埂也就是“情根”。

东方的哲学相信“万物有情”,“情”是对自己存在的一种意识,因为这一点意识,也就有了生命的喜悦与忧伤。

石头是没有生命的,没有意识,没有情感,但是,《红楼梦》的作者相信石头也可以修行,“灵性已通,自去自来,可大可小”。
洪荒里一块孤独的石头,因为没有用来补天,自怨自愧,日夜悲哀,它要寻找自己存在的意义。

大概是少年时迷上《红楼梦》缘故,我总是喜欢收集各种个样的石头,一块海岸边的石头,被海浪磨得圆润光滑;或者一块山上崩塌的石头,透露峥嵘的尖角;或者路旁一块毫不起眼的石头。觉得石头里似乎躲藏囚禁着一个生命的意念,它要修行成人,它要到人间来经历一次生死爱恨。

有一天,一名和尚、一名道士,走到了大荒山、无稽崖,在青梗峰下闲坐,看到了这块石头。

这一僧一道,好像生命的指点者,他们看到具有灵性的石头,可以缩小到像扇子上的玉坠一样,托在手掌中。鲜莹明洁,便有了奇想,觉得应该在石头上镌刻几个字,带到人间文明昌盛的地方,投身成长于有教养的官宦家庭,经历花柳繁华、温柔富贵。

这一块无缘补天的石头要到人世,去经历生死爱恨了,经历繁华与喧嚣,美好与衰落。因此最早的红楼梦叫做《石头记》,记录的是这块石头的故事。

“石头的故事”是从一僧一道开始。一僧一道是叙述故事的人,是冷眼旁观的读者;一僧一道是痴迷与领悟的点醒者,在《红楼梦》全书中,他们常常出现。他们有时候是癞头和尚,有时候是跛脚道人,有时候是渺渺真人,有时候是茫茫大士。他们“癞头”或“跛足”,在身体上有残疾,但似乎正是肉体“残缺”才看得到生命的真相。

他们总是四处流浪,行踪飘忽。总是在人生的热闹繁华处忽然出现,唱一些大家听了之后似懂非懂的歌,装疯卖傻、衣衫褴褛。听完他们唱的歌,领悟的人自然领悟了,痴迷的人却依旧痴迷。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这就是跛脚道人唱的《好了歌》,是唱给一个叫“甄士隐”的有钱人听的。“甄士隐”是“真事隐去”的谐音,《红楼梦》的是作者在写自传小说,小说里都是有人物原型的,但是改换了人名,把“真事隐去”,并不是不说真事,而是说把真事隐藏起来。

《红楼梦》里,这一僧一道,像乞丐,又像先知;像疯子,又像预言家。在繁华世界来去匆匆,冷眼旁观众生的贪、嗔、痴、爱、恨、情、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鉴赏《红楼梦》的“文备众体”(一)(整合)
《红楼梦》中的两个神话,搞晕了多少红学家
读书|《红楼梦》批注式精读Vol.002:第一回精读②
红楼梦为什么又叫“石头记”的各种离奇解说
[品评红楼]论《红楼梦》第一回的楔子功能
红学新发现:通灵宝玉的出身之地就是关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