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一篇博士论文的盲审意见

最近,评阅了一篇博士论文盲审稿,从中读出了同类文章的许多通病,不妨罗列于次,以期对于此类写作有一个提醒。

论文视野宏观,思路清晰,文字干练,全没有学生腔,一看便知出自一个习惯于写作议论文字的媒体老手。但是,博士论文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它要求围绕一个核心问题层层剥笋,既要有理论智慧,又要有方法切入,如果只是从研究对象的一般属性入手,做并列式的空洞的哲学思辨,以达致提升评论的舆论引导力,进而提炼出新闻评论的说服是什么、说服的主客体间是什么关系、如何在实践中展开评论的说服等三个维度的结论,则极有可能是在重复已有研究的结论。具体说来,其不足主要表现为:

一、学术思维陈旧。从论文标题可以看出,作者以“穿靴戴帽”的方式写作论文,意图用一个大概念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去嵌套研究对象,这是一种典型的印证式思维,是硬套理论的作法,其结果往往导致理论与研究对象的“两张皮”现象。

二、论文中多处说,以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作为全文理论红线,但事实上,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只是文中三大理论之一,除此之外,还有修辞理论、系统科学理论。许多论文总是写着写着就忘记了自己已经写过一些什么。该文正是如此。

三、在论文中,将“新闻评论”置换成“所有说理文章”或“一切评论”都说得通,亦即,文中所论,是所有评论性文章的共通特性,没有体现“新闻”评论的特性。这样,一些概念和提法,显得大而空,缺乏解决具体问题的意识。由此可见,一些论文作者,在破题功夫和抓关键词能力上总是令人堪忧。

四、绪论中所言三个研究问题是常识性问题,没有新意,即,论文的问题意识不佳。没有问题意识或问题意识不强,是博士、硕士论文的“卡脖子工程”。虽然文中总有那么一些提问,但多是没有新意的问题,或者不是研究对象本身所蕴含的有意思或有意义的问题。

五、论文最后应该针对前文所提“现实困境”提出具体的应对之策,特别是“说服”方面的应对之策,而不应该是三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哲学话语。可是,它又一次犯了所有学位论文的一个毛病:策略大而空,路径不切题。

六、文中的历史分期中的特点概括,太规整化。简单化思维必定导致准确性上存在不足。这也是许多论文的通病。作者希望讲清楚历史脉络,或者交待研究对象的背景,但缺乏应有的历史感和对事物本质的了解,因此常常以政治分期代替具体事物的发展分期。

新儒家代表人物牟宗三说过,做学问必须进到生命核心里去;做人必须把生命提一提,说话、做事都要提起来说、提起来做(《为学与为人》)。前者难以做到,后者却可以尝试,且作为前者的基础。作为理论研究的博士学位论文,应该做到往上“提一提”,即便以具体、实在为目标,也要促人思考,——或在方法中,或在角度上,或在材料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先达:学术不玩弄概念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的具体内容
《博士论文》第20期李荣山:读书如砍柴
哲学观的颠覆——从再度发言到传播学科的奠定:胡翼青副教授畅谈学术研究心路历程
关于博士论文选题的思考 陈洪捷
黄枬森:创造性是博士论文的灵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