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乐鉴史最长节目发布 | 从死到爱——纪念拉赫玛尼诺夫


从死到爱

            ——纪念拉赫玛尼诺夫

文案、选曲:Kether
主播、设计(摄影):钟炼

序曲

01 Sergei Rachmaninoff - Morceaux de fantaisie Prelude in C sharp Minor, Op. 3 No.2

02 Ruth Slenczynska – Preludes in G Major , Op. 32 No. 5

03 Vladimir Horowitz - Prelude in G Minor Op. 23 No. 5

BGM1

第154期极品乐鉴:从死到爱——纪念拉赫玛尼诺夫

为什么要写这期节目呢?在二月份的时候,KETHER去听了一场钢琴独奏音乐会,演奏肖邦和拉赫玛尼诺夫。这场钢琴独奏本应该在去年十二月,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推迟到了今年二月。不过也算是错有错着,今年正好是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的诞辰150周年及逝世80周年。国内外纪念拉赫的活动也很多,像王羽佳就在美国搞了一场连演拉赫的四首钢琴协奏曲和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一共五部大型钢琴与管弦乐队作品,堪称壮举。

本期节目的三首前奏序曲,升C小调前奏曲是来自作曲家本人的演奏。拉赫除了是伟大的作曲家外也是伟大的钢琴家,只可惜那时候的录音技术限制了我们今天听到的效果,不过仍无损这演奏的伟大。G大调前奏曲来自拉赫最后一位——也是还存世的唯一一位弟子Ruth Slenczynska去年发的新专辑《My Life in Music》,很难想象这是一位97岁钢琴家的演奏,简直就是奇迹,是生命在音乐中的燃烧。然而,能像她那样热爱音乐超过九十年还能继续热爱,无疑也是一种幸运。G小调前奏曲来自拉赫的朋友,也是唯一和拉赫组过四手联弹的钢琴家霍洛维兹。

我前面说音乐会演奏的是肖邦和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了,其实俄罗斯人很喜爱肖邦,很多作曲家也深受肖邦的影响,包括我们今天说的拉赫还有斯克里亚宾。俄罗斯钢琴家也很喜欢弹肖邦,比如下面这首肖邦《第二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葬礼进行曲》,即来自拉赫玛尼诺夫的演奏,这是拉赫本人很喜欢的曲子,他最后一场独奏会就弹了这首奏鸣曲——这是大作曲家之于大音乐家的诠释,拉赫的演奏虽不那么忠实于肖邦,但却是极为有力极具说服力的演奏。我们可以听到在庄严的行进之后,引入了一段如夜曲一样温柔美好的旋律,恍神的一瞬追忆起与逝者相处过的某段美好旧时光。然而,美好永远是短暂的,回过神来我们依然处在那行进的葬礼队列中。

04 Sergei Rachmaninoff - Piano Sonata No. 2 in B-Flat Minor III

BGM2

听完了拉赫演奏的肖邦,我们来听拉赫本人的作品。说起他的音乐我们首先会想到什么呢?当然是钢琴协奏曲,再进一步的说是《第二钢琴协奏曲》,这是拉赫在他的《第一交响曲》首演失败后,走出低谷的作品;也是他最优美、最受欢迎、以及他本人演奏的最多的协奏曲。我记得有人说肖邦的音乐总是带着甜苦交织的意味,其实这话放在拉赫身上也完全合适。他的音乐总是忧郁与热情的矛盾体,辅以真正大旋律家的功力,作品旋律之优美毋庸置疑。但要说明的是,拉赫的悲伤绝不是廉价的感伤,那是一段段极为高贵极有力量的旋律。

《第二钢琴协奏曲》受欢迎可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它并不那么协奏曲,不像通常的浪漫主义协奏曲那样在钢琴和乐队之间凸显钢琴,大段的钢琴独奏;钢琴和乐队间的进奏性也没那么强,更像是加入了钢琴的交响诗。

接下来,经天纬地般存在的《第二钢琴协奏曲》...

05 Arthur Rubinstein - Piano Concerto No. 2 in C Minor Op. 18, I

06 Arthur Rubinstein - Piano Concerto No. 2 in C Minor Op. 18, II

07 Arthur Rubinstein - Piano Concerto No. 2 in C Minor Op. 18, III

BGM3

你是我路上最后一个过客,最后一个春天,最后一场雪,最后一次求生的战争”。

我一直觉得如果有一天,为了某个人,或者为了一种无望的爱,我们要去打那场注定失败的名为求生实为求死的战争的时候,我会听下面这首曲子——“为了和你一起穿越世界的荒芜,为了和你一起面对死亡的恐怖,为了目睹真理,为了丢掉怯懦,我与你同行”。

08 Cologne Gürzenich Orchestra - Symphony No. 2 in E minor Op. 27

BGM4

《第二交响曲》第三乐章,也是拉赫最美的慢乐章。爱与死可以说是永恒的主题,不过这里有一些区别。如果说其他大作曲家是从爱走向死,如瓦格纳;拉赫则是从死走向爱。这是在死的恐怖中滋生的无限扩展的爱,是拥抱在一起向深渊的坠落。

拉赫是一位出生和成长在俄罗斯的作曲家,后来因为革命成为了流亡者,后半生的大多数时间在美国度过。这里我不免感叹当今世界的日趋割裂,今年各地都在纪念拉赫,但是美国人只强调他在美国的经历,俄罗斯人之把他当做一位俄罗斯作曲家,两边的纪念活动完全自说自话,这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

来听一首拉赫在美国创作的作品吧,也是他最后的作品《交响舞曲》。名曰舞曲,却远远不是舞曲那么简单,我们可以听到贯穿拉赫后期作品的一个《震怒之日》也就是《末日经》的主题,这音乐是对生死和命运的思考。即使要说是舞曲,那也是一种为宇宙驱力下的舞蹈而伴奏的宏大舞曲。

09 Mariss Jansons - Symphonic Dances, Op. 45 - III

BGM2

拉赫最伟大的《第三钢琴协奏曲》,悲剧的顶峰。按拉赫本人的说法“这是大象的力量”。听这曲子的时候尤其应该注意拉赫音乐中长大的音乐线条,大家可以想象俄罗斯那一望无际的旷野,长风浩荡,从目力不及的远方吹刮到地平线的尽头。按拉赫的说法,要弹给音乐厅最后一排的人听,要想象声音从钢琴传到最后一排的感觉,所谓“长音乐线条,大音乐家。短音乐线条,小音乐家”,一起来听。

010 RCA Victor Symphony Orchestra - Piano Concerto No. 3 Op. 30, I

011 RCA Victor Symphony Orchestra - Piano Concerto No. 3 Op. 30, II

012 RCA Victor Symphony Orchestra - Piano Concerto No. 3 Op. 30, III

BGM4

说起拉赫,我前面提到在他的后期作品里一再出现的《末日经》主题,其实还有一个也可以说贯穿了拉赫一生的主题,那是一个类似钟声的音形,其可能来自作曲家对童年的回忆,和祖母一起参加的东正教仪式。

今天最后一首拉赫作品,交响合唱曲《钟声》,文本来自爱伦·坡同名诗歌。这是莫斯科的钟声和爱伦坡的钟声的一次不经意间的相遇...黄昏将尽,钟声敲响,唯我逗留。

013 Tatiana Pavlovskaya - The Bells, Op. 35 - II. Len

曲目

01 Morceaux de fantaisie Prelude in C-sharp Minor, Op. 3 No.2

Sergei Rachmaninoff

02 Preludes in G Major , Op. 32 No. 5

Sergei Rachmaninoff

Ruth Slenczynska

03 Prelude in G Minor Op. 23 No. 5

Sergei Rachmaninoff

Vladimir Horowitz

04 Piano Sonata No. 2 in B-Flat Minor III

F. F. Chopin

Sergei Rachmaninoff

Piano Concerto No. 2 in C Minor Op. 18

Sergei Rachmaninoff

Arthur Rubinstein

Eugene Ormandy

The Philadelphia Orchestra

05 I. Moderato

06 II. Adagio sostenuto

07 III. Allegro scherzando

08 Symphony No. 2 in E minor Op. 27 III Adagio

Sergei Rachmaninoff

Dmitri Kitayenko

Cologne Gürzenich Orchestra

09 Symphonic Dances, Op. 45 - III.

Sergei Rachmaninoff

Mariss Jansons

Bavarian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

Piano Concerto No. 3 in D Minor, Op. 30

Sergei Rachmaninoff

Vladimir Horowitz

Fritz Reiner

RCA Victor Symphony Orchestra

010 I. Allegro ma non tanto

011 II. Intermezzo: Adagio

012 III. Finale: Alla breve

013 The Bells, Op. 35 - II. Len

Sergei Rachmaninoff

Mariss Jansons

Tatiana Pavlovskaya

Bavarian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 Chor des Bayerischen Rundfunks

BGM1: Die Ruinen von Athen (The Ruins of Athens), Op. 113: Turkish March (arr. Anton Rubinstein for piano)

Ludwig van Beethoven &Anton Rubinstein

Sergei Rachmaninoff

BGM2: Vocalise, Op. 34, No. 14

Sergei Rachmaninoff

Lukas Brandt

Melanie Ortmann

BGM3: 14 Songs, Vocalise Op. 34 No. 14.ogg

Sergei Rachmaninoff

Dmitri Kitayenko

Valer Sabadus

Cologne Gürzenich Orchestra

BGM4: Vocalise Op.34 No.14

   Sergei Rachmaninoff


后记:

我一直倾向于把拉赫作为俄罗斯音乐家之穹顶,尽管柴、肖皓若恒星,但以绝对深沉以至灵魂震颤论,唯第二钢琴协奏曲无数次给与——其弦乐之齐鸣,仿佛来自英灵宫殿的呼喊,不逊任何形式的洗礼。

若要我做一位古典音乐家的专辑,巴赫之外,一定是拉赫。但其难度,对现今凡务所绕之我,宛如登千尺之壑。所幸,Kether在我之前完成此艰巨任务,通力协作,了却一桩人生选项,也就此诞生乐鉴史上时间最长之果:136分钟

我想,恐怕这次真的需借诸君一长长之时,共赴拉赫那遥远的绝响!

这期节目上传到公众号一直没下文,可能是因为太长的原因。所以,收听本期节目请大家点击“阅读原文”,或去网易云音乐收听,谢谢!(By 钟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虾米歌单 | 实力演绎拉赫
【拉赫玛尼诺夫】在人生的谷底,谱写希望的乐章!
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
全场回放:2022年柏林爱乐森林音乐会
拉赫马尼诺夫(Sergei Rachmaninoff)古典音乐作品
拉赫帕格尼尼主题、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迪图瓦/圣彼得堡爱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