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朝要自带翻译?明清皇帝上朝时说的是北京话还是满语?
北京方言历史悠久,影响巨大,普通话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但北京话是怎么形成的?它又是如何影响到全国的?明清皇帝上朝时说北京话吗?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面奏慈禧时,说的是湖南湘乡话吗?慈禧能听懂吗?又有什么话在老北京面前不能说呢?

北京话的历史

其实,真正北京话的历史并不长,只有400年左右。中国国土广阔,各地都有方言,为交流、行政、管理等需要,四千年前夏代便产生了“雅言”,不同时代的“雅言”都不一样,特别是晋代、宋代两次衣冠南渡,变化尤多,但原则上都以中原伊洛地区方言为标准,比如金代的北京人,就以洛阳读书音为正音。也就是说可能当时全国流行的都是现在的河南话.

标准汉语的演变

恢复古人的“雅言”,今人恐怕一句都听不懂。在日语、朝鲜语中,我们会发现不少读音与汉语近似,从中略可体会不同时代“雅言”的痕迹。

元代北京成了首都,但官方场合所用仍是中原口音,只是与本地方言有所结合,形成了大都话。朱元璋灭元后,各地移民大量入京,大都话日渐式微,由于河北移入人口较多,所以北京民间方言以河北口音为主,而官方则使用“雅言”,即河南官话。

到朱棣迁都北京,江淮官话等也对北京方言产生了一定影响。清入关后,前期和中期上朝均用满洲话,汉臣必须学习满语,但民间则出现了旗下话、土话、官话三者杂糅的趋势,北京话正是这三者结合的产物,北京话音调高,即受东北话影响,此外很多方言来自东北土话。清代北京话分文读、白读两种,文读是旧的标准音,读书人多用,但到了清后期,基本失传,只剩下了白读。

上个朝还要自带翻译

清中期,随着对汉臣的倚重,且为提高办公效率,清廷上朝一律改用北京话,满语仍是国语,但不再充当官话。1728年,雍正设“正音书馆”,在全国推行北京话,规定读书人听不懂北京话就不能参加科举考试,甚至童生不得考秀才。虽然推广力度甚大,但各地敷衍推诿,到嘉庆时,“正音书馆”纷纷关闭,基本上没有什么遗存了。

缺乏统一的语言标准,给沟通带来了巨大麻烦,比如晚清名臣曾国藩是湘乡人,可湘乡话却是全国最难懂的方言之一,再比如康有为被召见时,光绪皇帝怎么也听不懂他说的南海方言。

为避免难堪,清末两宫太后召见地方官员时,不得不破坏历来的规矩,允许从领侍卫内大臣中挑选一人随同召见,充当“翻译”,而此前清代的召见,除军机大臣,一般只能是君臣二人,室内不得有任何闲杂人等。

▎张之洞的英明决定

1902年,张之洞、张百熙上疏提倡全国使用统一语言,1909年清政府资政院开会,议员江谦正式提出把“官话”正名为“国语”。

民国时,教育界提出以北京音为国语标准音,但未获批准。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全国文字改革会议最终确定了北京话的地位。

   


 北京话有哪些忌讳?

语言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方言也不例外。除了旧有的方言,近些年,北京又冒出了许多新方言,特别是被年轻人广泛使用。如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震了”、“盖了”、“栽了”、“没治了”;现在的“倍儿铁”、“瓷气”、“派”、“酷”、“飒”、“款”等,说出来一串一串的,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当然了,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有一些话在老北京人面前可是有忌讳的,您绝不能说,否则后果真的不堪设想,轻的人家臊着你不再搭理你,重的揍你一顿你都不知道为什么。


在全国各地的方言中,"老北京话"被认为是最具有代表性方言特征的地方语言。因而,受到世界各地人们的广泛追捧。其实,这些还都只是外在形式上的,而北京话语言中所蕴含的智慧能量却不仅仅是光会说几句:您吃了吗?那样简单和直接,这需要您长期和北京人生活在一起并全身心的融入北京人的生活,才能领会和掌握北京话的精髓,也才能真正听得懂话里话外的北京话。

▎京腔京韵化尴尬     

电视剧《大宅门》是一部满溢着浓浓京腔京韵的作品,编导郭宝昌自然对演员们的台词要求很高,大到一句话,小到一个字音都要求“必须是老宅门儿里传出来的”。于是,导演经常和大家一起手捧剧本一个字一个字地“过”台词。

有一天,导演感觉人艺演员雷恪生的一句台词与自己要求的效果还有较大出入,就一遍一遍耐心地亲口示范。时间已经很晚了,白天拍了一天戏的大家都有些疲乏了。导演实在不好意思屡次三番的要求一个老演员当着全剧组上上下下人的面鹦鹉学舌般地念台词。于是,就换了个口吻对大家说:“大家伙儿都知道咱“雷爷”(老北京人通常把在某些方面怀有一技之长的人尊成为“爷”。)的台词功夫好,刚才那几遍没听够。您再给咱来几遍。大伙说,好不好呀?”众人纷纷附和着说好。

您看,这尴尬而又难堪的局面就在这京腔京韵里得以轻松化解了。

▎您听得懂这些不带脏字的骂人话吗?   

当然了,北京人说话还极善讽刺、挖苦,甚至是不带脏字的骂人。说话有几位北京人,去驾校学车的时候,没少挨教练这种骂。教开车的师傅是位北京人,你开慢了,他说你“肉”、“面瓜”;开快了,他又说:“开那么快干嘛,急着去药铺抓药呀!”。可这帮学员也都不是善茬,有一天,师傅布置完教练科目,学员们立刻就对师傅表态:“没问题,您说怎么练咱就怎么练,我们是磨房的磨,全听您的了!”气得师傅直翻白眼。

还有一次,有一位骑车去办事,就叫他小张吧,街上骑车的人很多,突然前边一辆自行车急拐弯,小张急忙一个急刹车,但他刹得太死,只听“呯”的一声,后面撞上来一位。小张急忙道歉。后面那位骑车的还真客气,说:“没事,没事,但是劳驾,我问您个事行吗?”小张忙说:“您问。”“您这车闸是在哪儿修的?它怎那么灵呀?”这小张知道这是在损他呢,但人家是堆着一副笑脸说的,让你一点没脾气。

还有一次是去医院看病,诊室里候诊的人极多,有一位便耍了个机灵,说:“诸位,对不起,我就开点药,开完我就走。”这时,旁边一位老兄说了一句:“谁都是开点药就走,今天哪位也没打算住在这儿。”弄了这人一个大窝脖,乖乖后头排队去了。

部分图片文字来自网络,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有版权异议及其他任何问题,请权利人通过后台留言及时告知,我们会尽快妥善处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京出歌了!京腔京韵太好听,连听三遍都不过瘾!
北京出的新歌!京腔京韵太好听,连听三遍都不过瘾!
北京出的新歌!京腔京韵太好听,连听三遍都不过瘾
●北京出的新歌!京腔京韵太好听,连听三遍都不过瘾!
北京出的新歌!京腔京韵太好听!
京腔京韵北京话 - 中华文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