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些考上清华同学的“公因式”

2023年,长沙市雅礼中学多位同学被清华大学录取。或许在很多人眼里能考上清北的同学都是“天之骄子”,但其实通过新生访谈来回顾他们朝着梦想进发的历程,就会发现,绝大部分所谓的“天之骄子”,其实从来就不是被老天宠出来的。他们并不是同学们想象的那样,一直顺风顺水。他们也会有“独自走暗巷”“对峙上绝望”的时候。但他们最终克服了重重艰难险阻,终于在“旧我”的废墟之上重新建造起了“新我”的城邦。

希望这篇推文能帮助那些还在辛苦泅渡,感觉自己永远看不到岸以至于想要放弃的同学。请你们相信——

所有在放弃之后重新坚持的过程,所有在怀疑之后重新相信自己的过程,所有在孤独之后重新拾起勇气找寻同伴的过程,都是蝴蝶破茧凤凰涅槃的过程。而这个过程里,恰恰蕴藏着人类最强大的精神力量。

所有在风暴中坚持不懈的人,终究会冲破一切藩篱和阻遏,一鸣从此始,相望青云端。

褚轩宇

褚轩宇:清华大学2023级致理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新生

我也曾深深地怀疑过自己。

我发现,现实常常很有幽默感,参与学科竞赛的同学里信息组停课最多,而高考中却压根没有名为“信息”的考试科目。在信竞“高考”——NOI2022上铩羽而归的我终究还是回归了高考赛道。一时间陌生的知识点、复杂的题目、挥之不去的对竞赛失利的遗憾,同时对我进行冷酷的围剿,让我喘不过气来。望着我的分数与历年清华录取线的巨大差距,我的心忍不住地下坠。

那时候我会不时偷偷溜进已空无一人的机房,或在脑中回忆那些精妙的OI题,拼命想抓住自己曾为OIer的痕迹;我也曾在晚自习后独坐于黑暗的操场角落,望向教学楼5、6层逐渐熄灭的灯光,试图让自己再度认清现实——我没有什么时间伤春悲秋了,我必须拔足狂奔。

所幸我并不是孤身奋斗,我身边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能够互相陪伴、携手进步;还有学长们给我提供了很多的经验与指导;竞赛教练更是时刻关注着我们,给我们加油。最更让我感到幸运的是雅礼真的是一个特别能培养和激发人生长出内驱力的地方,这里有一个极强大的正能量场,我可以从中源源不断地汲取鼓励与信任,在我迷茫时为我指引方向。就算在时间紧迫的高三时期,老师们也会指引我们保持思考的习惯,寻找高远的人生追求。

我的目光逐渐能够看得更远,“上清华”的执念,随之变成了一场奔赴山海的许诺,以及随之而来的不竭动力。

有歌词说“孤独是可耻的”,可我发现,目标坚定“知止而后有定”的我却开始慢慢能够享受“孤独”——享受独自听着音乐、踩着节奏走在教学楼走廊的时刻,享受在早上6点到校时独自将教室点亮的时刻,享受一人研究数学题、夕阳洒在课桌上的时刻……

如今回望,高三就像是一场短暂而盛大的梦,那些煎熬、痛苦的时光终而变成了梦中最让我感觉热血滚烫的时刻。

周晋楠

周晋楠:清华大学2023级致理书院化学专业新生

当我得知自己无缘省队的那天晚上,我感觉自己似乎被压向了深海的海底,直到我看到教室的灯光和班里的同学。

虽然他们都没有主动找我说话,但是我知道他们那是怕我尴尬。看着他们如常地对待我的平静,我发现沉默有时也是一种温暖的体贴。周涛老师说“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很幸运,我有这样一群带着“自散热”属性的同学——他们就是我的战友,只要知道有这样一群人,我自会安心。

其实我是从小城市考到长沙的,很早我就认识到失败只会让我更加强大,我也是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后才考入雅礼的。

我总感觉,幸运往往还是会偏爱那些不信命的人。省队后来又增加了4个名额,我终究还是进入了省队,并拿到了全国银奖。

竞赛结束之后,我很快调整状态投入文化课学习。尽管我刚开始只是年级四百名,但是我并没有感到焦虑,我想一方面是因为老师们精心煲炖的“鸡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另一方面更是因为我坚信自己能做到。而后,在一模前的一个月,我逐渐调整作息与学习方法,进而到了自己的节奏感,最后高考也是得以稳定发挥。

其实,我在考试前也想过没考好怎么办,我会变成什么样,我到底能不能实现进入清华致理书院的梦想。但是真的经历过就会发现,考不上并没有那么可怕——就像“破冰”一样,“破”不开冰并不是一件丢脸的事情,丢脸的是,还没开始“破”就计较上了得失,从而让自己手软心慌到不能自持。我很记得在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男主在参加面试时说:“如果我不知道,我就会告诉你我不知道,但是我向你保证,我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我想,这也是我必须锻炼出来的心态。

眼前做不到并不可耻,只要方向把握准,脚步不停息。

你被击倒了多少次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多少次你会选择再爬起来——

要知道,每一次的爬起都是一次蜕变。

吴雨萱

吴雨萱:清华大学2023级美术学院设计学类新生

想当初,我本是抱着周日放松心情的态度报名了美术兴趣小组,没成想却因为深受陶微玲老师的感染,兴趣与日俱增,最终走上了美术生的道路。

虽说长期的画画姿势使我腰酸背痛,双手也总是染着洗不掉的铅灰与颜料,但万千艰难都抵不过一个热爱,从始至终我都甘之如饴。

联考时我深知作为半路出家的美术生自己的基础有多薄弱,所以我尽可能地汲取老师课堂里每一句话的精华,并会主动在课后寻求老师指导,积极思考,积极与同学交流。

专业校考期间,我来到了北京,这里汇聚了全国各省的高手。然而越看别人的画,我就越心惊,尤其是自己的速写画所呈现出来的那种感觉更是畏畏缩缩,有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焦虑得头发掉了一地。我不知不觉地落入到对每一根线条都斤斤计较的死局,几乎每画一笔就擦一次,发抖的手仿佛中了“下笔必歪”的魔咒。

幸好我哪怕觉得自己再“菜”,也从来没放弃与老师沟通。当我三番五次鼓起勇气去找老师评画时,老师终于向我点明:其实我并不是能力有问题,而是因为缺少自信导致画画时放不开。他领着我点评了许多同学的优秀作品,让我发现他们很多人其实并非结构有多讲究线条多好看,只是他们都有一股子“我画的就是牛”的自信与潇洒,一股“舍我其谁”的气魄。而后,我就开始搜集往届高分卷,学习他们画画的“感觉”,同时不断提醒自己不要过分拘泥细节。没成想,这样做了之后只短短几天,效果就突飞猛进,作品多次从最后一档分到一档。

复试又是一道坎,可以说是时间紧要求高。记得那时候在杭州备考的我还哭着打电话跟我妈说,我不想考设计了,然后她就说好啊不要放在心上那我们就当是来旅游的。我挂了电话之后却并没有如释重负,反而感觉到了一种强烈的不甘。发泄后我慢慢平静下来,默默咬牙继续画。第一次画稿子我花了六小时,第二次四小时,第三次三小时,最后一次我终于在考试时间内完成了它。完全没想到,只学了三天设计的我居然拿到了校考合格证。被通知合格的那一刻我简直要手舞足蹈了。

我发现,从困惑到顿悟,除了靠高人点拨之外,还得靠着自己那股子不服输的蛮劲。

咬咬牙再坚持一下,没准就成了。或许我们真的会做到曾经不敢想象的事情呢?

田宇星

田宇星:清华大学2023级丘成桐数学领军计划新生

等待清华面试选拔的结果无疑是一个焦灼的过程。但我发现驱赶焦灼的最有效的法子就是——让自己忙起来。

那时候学校的一轮复习已经完毕,就高考复习进度而言,我已然被甩下了两个多月。而我,必须同时补着之前的进度,跟着现在的复习,赶着之后的内容。所以一本复习册,硬生生,要从三处同时动笔。

那时候,我紧绷得,像是稍有不慎便会断开来的一根弦。

那时候,我忙到什么都不敢想。可即便我再专注,再努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绩排名也没见到丝毫变化。

彼时我所面对的,是无处不在的压力。

可我,又是怎么挺下来的呢?

我想,是自信,是我对自己最清楚的认知,给予了我勇气与毅力。

从始至终,我明白自己的实力。这份认知,支撑起了我最强大的心理承受力。几个月备考的敲敲打打、起起伏伏,于我而言,声势虽大,却未曾动摇我分毫。纵使惊风骇雨,依旧坚如磐石。

经过三个月的“多线作战”,我又重新回到年级前三十。

而紧接着,我就接到了入围清华丘成桐数学领军计划的通知。

看着录取通知书,我想,或许青春看上去就像是一曲跌宕多彩的乐曲——

因为跌宕,所以多彩。

郑玄晔

郑玄晔:清华大学2023级计算机类新生

高二的信息竞赛联赛中,我获得了第31名。这是一个很差的成绩,因为它距离只有14个名额的省队及格线距离是如此遥远。而在联赛中有了如此大的劣势,进入省队的希望似乎就更加渺茫了。

成绩远不如预期,伤心与无助之余,我开始有些怀疑自己。

我更深地感受到了无助。而在冬令营和部分模拟考试中,我依旧得到的是十分不理想的成绩,并且失误往往出于一念之差。大家都说,失误是难免的,在竞技场上运气成分无法消除。这让我好不容易调整好的情绪又决堤了,我在妈妈面前大哭着说:“既然总有那么多的不确定性,那努力又有什么意义呢?面对这些无法消除的不确定性,岂不是只有躺平了吗?”

这个问题我没有立刻想清楚,但妈妈给了我一个足以让我宽心的解释:找准了努力的方向后,我们的努力能缩小和控制这些不确定性的负面影响,哪怕有影响也会是微乎其微的。后来,妈妈将她平时了解到的学习方法、阅读的收获讲给我听。我慢慢了解到,考试策略是可以通过复盘而改进的,甚至连“心态”“状态”这些玄之又玄的因素也是有科学方法来进行调整的。我挑选了一些与我比较合拍的方法,并尽可能地坚持执行。在不断改进自己的过程之中,我切实体会到了自己的进步——而这些正向反馈,更加让我体会到了自己潜在的丰富且饱满的能量。

省选如期而至,在第一场考试中,我又没能正常发挥。然而这时的我不再为运气不佳而愤懑,也不再害怕发挥失常而退役。我十分清楚自己的努力与能力,并确信已经做到了最好的自己。若仍然无法得偿所愿,那我也没有遗憾和抱怨。

最终,我取得了省选的省内第 1 名,并以总分第 2 名的成绩进入省队。

这样的逆袭,似乎是一个奇迹。然而,我相信这绝非偶然,这个成果蕴含了教练的指导,同学的鼓励,家长的支持和帮助,以及我自己的不断训练与改进。

我终于发现,通过克服内心的恐惧,琢磨正确的方法而生长出来的自信,比起天赋异禀带来的自信,更让我有踏实感和成就感。

徐享哲

徐享哲:清华大学2023级经济、金融与管理类新生

高三之前,我的数学一直保持在130+的水平,可在高三的几次重要的联考中,我的数学成绩居然时不时跌到了100+,那种挫败感至今回想起来都让我嘴里发苦。值得庆幸的是,雅礼有一个比较奇妙的氛围——同学之间从来就不会肤浅地攀比成绩,更不会用成绩来作为人际交往的砝码,而是会彼此体谅付出之后收获不如人意的失落,会彼此交流和借鉴,彼此帮衬和扶助。

这样的一种氛围,会让我比较容易静下心来分析自身学习瓶颈的成因,而不是把情绪和精力内耗在自我怀疑和否定上

另外,我必须表达对数学老师汤汤的感激之情(老师本名汤芳,我们都喜欢称呼她为汤汤),是她特别提醒我要多多注意落实基础。由此,我的注意力从刷难题转移到了整理基础知识笔记上,最后竟然集合了整整五大本。而在这些笔记里,我把所有版块的知识点都进行了逻辑梳理,并对易错点反复推敲记忆。这个看似笨拙的过程,让我在成绩不够理想的那段时间里,内心越来越有底。对每一个基础知识版块的扫荡式落实,让我越来越相信自己这种“培本固基”的做法一定能让自己生长出“凌云枝”来。而汤汤教给我的各种学习法,以及反复叮咛我们要注重细节规范答题,对我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建构良好的数学思维都有着莫大的助益。   

其实,在我看来,求知的过程就像是一个追光的过程。所谓追光不懈,就是每一节课的认真听讲认真思索,就是日复一日不曾间断的分秒必争的晚自习,就是认真地做好每一件看似无用的小事。相信我,经历三年的日积月累,你的这种“行动力”和“持续力”终会成为你考场上最坚实的后盾。

拼尽全力,不留遗憾。我想这才是一位青年学生应该引以为豪的气质与态度吧。

刘家瑜

刘家瑜:清华大学2023级计算机类新生

能以大满贯拿到国际奥赛金牌,诚然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情。很多人都觉得这很“神”,我也知道同学们背后都称呼我“学神”。但就我个人而言,回望自己这一路,其实我也跟所有人一样,经历过失败和迷茫,我不过也就是个普通人。说起来,如果当初竞赛失利到了一个程度,我可能就会被迫放弃竞赛了,所以我并不觉得自己身上有什么非同凡响的力量。

如果非要说我有什么不一样,我想我可能得益于自己“选择性记忆”的能力。也就是,我很快会忘记那些让我感觉不顺心的事情,同时牢牢记住那些可以给我赋能的事情。

比方,之前申东教练在我情绪低迷的时候给我讲了一个事例,说是一位学长在临高考前最后一次模拟考试上考砸了,可他并不慌张,而是不断告诉自己说,这是在为最后的“决战”积攒运气。同时他会仔细深入地分析问题的症结,一个一个老老实实地解决问题,最后自然是考上了自己的梦中情校。这个故事我就牢牢记着,每当自己感觉有点焦虑的时候就讲给自己听。我会反复告诉自己说,所有的坏事都是在为好事的来临积攒运气,事情不会一直坏下去,只要不断尝试解决疑难,前面总会有盼头的。

再者,我可能算是“自愈”能力比较强的人吧。我不会对结果有太高的期待,所以我会把自己遇到的每件好事都看成是大好事,而对再坏的事情我都基本有个心理准备,所以于我而言,再坏的事也坏不到哪里去。

我想,或许恰恰是这种心态给我搭建了一个“舒适区”,让我的情绪一直比较平静,所以临场发挥相对来说就会稳定许多。

小编的话:

或许相聚清华的同学天南海北千差万别,但从上面这些同学的访谈中可以看到,他们身上或许还是有着一些可以被提取出来的“公因式”——

聆听环境中有益的声音,汲取环境中的力量,同时,坚定地相信自己,不停地调整心态,不停地磋磨自己。

简而言之就是,倘若能做到“好风凭借力”,同时,“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相信你也一定会跟他们一样长出最有力量的翅膀,飞向最高远的天空。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我们在清华等你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4岁清华新生李宣佑火了,初一时做高考数学卷:145分以上
清华大学校长亲自迎接的大一新生,背后故事更感人!带母上学
黄家琪:14岁考进清华靠的是自信与勇闯
“我不需要清华保送名额”,少年直言要享受高考过程,最后考哪了
你好一字班|李成蹊、费昕、王溢寒:从南湖之畔到水木清华
3、因式分解基础训练题,一提公因式,二套乘法公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