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萨尔茨堡:音乐之声
在很多人心中,萨尔茨堡这座小镇是与“音乐”相联系的,这里是莫扎特出生和度过童年的地方,也是经典好莱坞电影《音乐之声》的拍摄地。1997年,萨尔茨堡正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小镇随处可见的莫扎特雕像,莫扎特出生地和居住地两栋小房子,以及电影的取景地都成为了萨尔茨堡吸引游客的“卖点”。自米拉贝尔宫出发,经过爱情索桥到莫扎特出生地,最后一路上要塞的路线是如今最热门的一日游路线,也是我们在萨尔茨堡的旅游路线。

本着在萨尔茨堡度假的念头,我们一觉睡到了自然醒,并且因为不想太过劳累而没有带相机出门,虽然仅仅在一个小时后,我们便因为这个决定追悔莫及。语歌从本科起就靠起床喝一杯咖啡续命,几年不见这个习惯依旧不改,出国后第一次喝星巴克,我发现最大的问题在于咖啡店有很多专门的英语词汇,甚至于有些东西用中文我都不太熟悉,仰仗语歌的解释,我得以顺利喝到一杯还不错的咖啡。有时候也在想国内的英语教育有多么脱离实际,语言的本质是交流的工具,而大多数人却在基本的生活场景中捉襟见肘,开不了口,不得不说是很奇怪的。
在游客中心购买了萨尔茨堡24小时卡,凭借这张卡可以免费乘坐公共交通、参观大部分景点,包括莫扎特出生地、居住地、萨尔茨堡要塞缆车等,一天下来我们觉得还是相当划算。我们是从小红书上了解到这张卡的,而在游玩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外国人似乎是不知道萨尔茨堡卡的,这么说来,了解信息的渠道也是相当重要的。
和司机叔叔互道了“have a nice day”,我们到达了第一站:米拉贝尔宫。建筑内部当天并没有开放参观,走过两进院落,映入眼帘的是一尊青铜的飞马雕像,这里是大花园的起点,参加萨尔茨堡“the original tour of music”的游客也在这里开启了他们的音乐之旅。大花园以一个喷泉为中心,四面对称布置了不同颜色的花,我以为会设计一个音符图案,但后来看了航拍图发现纯粹是我浪漫的设想。喷泉水柱造型像一朵紫荆花,当时我俩都在说南京,等黄昏重新坐在喷泉面前我俩才想起南京的地铁图案是梅花,香港的特区旗上才是紫荆花。
花园旁边种了两排树,夏季枝繁叶茂造出一条阴凉的走廊,很多人坐在树下和家人、朋友聊天,我们找不到一个空座,但也免去了蚊虫叮咬的烦恼。花园内有很多以希腊神话故事为蓝本做成的雕像,在绣球花的掩映中还能看到一尊神秘雕像,据说它是根据大主教的情人莎乐美·阿尔特雕刻而成。大主教为养情妇修成米拉贝尔宫,住宅与山顶主教的住处遥相呼应,而现在米拉贝尔宫却成了萨尔茨堡的婚姻登记处,尽管打着“世界最美婚姻登记处”的旗号,我怎么想都觉得有些奇怪。我们到的时候是周日,因此没能进到建筑内部参观,也就错过了扶梯上形态各异的小天使。

顺着花园的中轴线出米拉贝尔宫,本可以先去参观莫扎特居住地,但是我们盲目地跟着参加the original tour of music的人群,直接走到了爱情锁桥。桥上挂满了各种各样的锁,这种现象在欧洲随处可见,只要是能挂锁的地方不出意外都能找到几把锁。说实话我并不觉得在桥上挂锁是多么浪漫的行为,长久的感情不需要一把锁来锁住,而这么多锁挂在桥上也增加了很多维护负担。我想起来以前看到的巴黎“艺术桥”(pont des arts)因为挂满了锁而不堪重负,最终政府出面把桥上的锁全撤掉并且换上了不能挂锁的玻璃板。
不过爱情锁桥是观景的好地方,salzch河在桥下奔腾而过,两岸一边是斜坡草坪,另一边是碎石河滩,我们在那里跑着,大喊“太美了萨尔茨堡”,我们遇到了久久不愿上岸的金毛,语歌展现打水漂能力失败。小镇的建筑在岸边排开,尽管整体低矮,但依靠地形地势还生出了一些层次,电车在稍远处穿城而过,再远处是阿尔卑斯山夏日的面容。萨尔茨堡是阿尔卑斯山的门户,这次远眺阿尔卑斯山的感觉和在苏黎世湖的感觉完全不一样,要说在交换期间最遗憾的事情,可能是我无数次离阿尔卑斯山那么近,却未曾接近一窥它真正的容颜。
穿过百年“粮食胡同”,我们的面前出现了一栋黄色的建筑,这里是莫扎特的出生地。整个游览路线详细地回顾了莫扎特的生平,展出的藏品包括各种书信手稿、莫扎特的小提琴、黑白键反置的钢琴复制品等,其中甚至还有一撮莫扎特的头发,最后是著名音乐剧《魔笛》的场景布置。在莫扎特居住地还能看到,一把提琴究竟是不是莫扎特用过的都需要经过无数考证,果然名垂千古的人,但凡与他沾点边的东西都很珍贵。展览既突出了莫扎特的天赋与努力,也不避讳他作为人而不可避免的缺点,在维也纳功成名就的莫扎特收入颇高,但他却沉迷赌博,所欠的赌债一直到死后才还清。而我最为感慨的是,莫扎特的父亲和小儿子在音乐方面都颇有造诣,但又因为莫扎特这样一颗璀璨的明珠,让他父亲和儿子的才华略显黯淡了,这种感觉就像看三苏父子。

莫扎特小提琴

头发

钢琴复制品

在参观莫扎特家族的起居室时,我隐隐听到了《爱的悲伤》,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首小提琴曲,但并不是莫扎特创作,所以我有点疑惑为什么会在此处听到。参观结束后我们才看到有个姐姐在门口拉小提琴。她穿了一身黑色套装,金色的秀发在穿堂的凉风中翻飞,我只觉得好听,语歌评价说:“这都该是个首席预备的程度了。”姐姐拉的曲目自然是不限于莫扎特所创作,提琴盒上立的纸牌写着“为去伦敦深造筹钱中”,驻足过的路人几乎都给了小小的“帮助”,我们也不例外。选在莫扎特出生地门口拉琴,姐姐的自信、勇敢和与之相匹配的能力真是让人感叹,而我们在纪念品商店选购还能听到她的琴声,这就是音乐之都的氛围吗!

我并非古典乐发烧友,虽然也听过不少,但并不如有些人那种如数家珍的程度。不过漫步在萨尔茨堡,会在不知不觉间被音乐的氛围所包裹,街头表演在路上随处可见,包括大提琴、小提琴、手风琴等等,一般不会扎堆聚集,“艺术家”们都保持了不必互相竞技的友好距离,而令人印象深刻的自然是这位姐姐,希望她最后筹到了足够的钱去伦敦进修,也许有机会还能再遇到她的琴声。
在小镇的胡同里穿行,我们溜达到了王宫广场,正午的太阳烘烤着没有任何遮掩的石子路,再混合马车的味道,实在令人晕厥。不同于维也纳随处可见的接水口,我们一整个上午都没有看到一个接水处,那两天又恰好是整个七月最热的两天,我们顶着烈日参观了公共墓地,终于忍不住在要塞脚下买了两瓶号称是“阿尔卑斯山矿泉水”的昂贵矿泉水,结果没走出100米就在缆车入口看到了接水口,原来这就是绊倒在成功门口的感觉。
萨尔茨堡卡可以免费乘坐要塞缆车,缆车缓缓上升,萨尔茨堡的景色逐渐在眼前铺开,骑车的人飞驰而过,游客在景点前驻足,绿色的屋顶和维也纳风格相似。要塞上的风吹得头发打结,我俩靠在城墙上聊天,偶然发现延伸出去的“出水口”上堆满了硬币,丢硬币的习俗果然是全世界的共通爱好。吃过午饭,我俩在要塞的躺椅上昏昏欲睡,旁边一对夫妇和一个韩国男生聊得甚欢,这个男生暑假一个人来奥匈捷三国玩,我微眯着眼看他走远,看到他脚上那双人字拖,我才确定“确实是个韩国人”。
从要塞下来后,天气越发炎热,我俩躲进了萨尔茨堡大教堂。在门口遇到了一家中国人,检票的大叔问小男孩我是她姐姐吗,结果被人家妈妈误认为是在问她是不是他姐姐,后来检票大叔问我多少岁,我说我今年24了,他面露震惊表示:“我以为你只有十四五岁,我是想说低于18岁可以免票。”欧洲人分辨不清亚洲人的年龄,一如我认不清欧洲人的脸。教堂的设计很是奇妙,既能满足基本的采光,使得室内光线充足,也能在夏天保持凉爽,有如空调房。我们坐在教堂里久久不愿出门,几乎又快要睡着,直到整点的钟声催促着我们重新出发。
过河后我们去了莫扎特的居住地,所讲的内容和出生地大同小异,但是展览最后的白墙颇为有趣,通过几组数字介绍了有关莫扎特的小细节,比如他花了3720天旅行,他在五岁之前学习一首小步舞曲只需要30分钟,现在没有莫扎特的直系后代在世,他死前留下了21120欧元的债务等。
一天的行程已近尾声,我和语歌牵着手散步在salzch河畔,我们打包了炸鸡,坐在河边,看着晚霞聊着天,路过的小狗馋得流下了口水。当暮色渐渐笼罩这个小镇的时候,我们坐上了我们以为的“电车”回到酒店,结果当车停在火车站我们才意识到:“怎么坐了一个三分钟的火车回家哈哈哈哈。”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第二天我们去吃了猪肘,上菜之前互相写了明信片,后来不出意料德铁又晚点。我们在Esslingen分别,并且约定下半年又要在南京相见。我给语歌的明信片里说:“我想起我们本科毕业的时候也没有好好道别,因为在我看来好好道别只属于那些以后很可能再也不会相见的人,而你我是一定会再见的。”

 正如我看“爱在”的时候没有想到会到维也纳,知道男朋友喜欢皇马的时候没有想到会到伯纳乌,本科毕业的时候我也没有想到我会和语歌以这样一种方式再见。和老朋友在新地方相聚,沿途的所有风景在增添新体验的同时,也勾起了以前最温暖的回忆,希望有机会可以和我的朋友们在世界各地再见,也希望每到一地寄出的明信片都能记录和传递我当下最为鲜活的感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萨尔茨堡】音乐天才莫扎特为啥不是维也纳人?!
【德奥纪行】醉美萨尔茨堡
【心晴周末】影像中的足迹•穿行莫扎特故乡
走进梦幻的奥地利—— 世界最美小镇和电影《音乐之声》拍摄地
跟着电影去旅行 感受奥地利之美【奥地利ToGo】
世界遗产萨尔茨堡-2018瑞德奥行20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