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命中有风吹过

                    生命中有风吹过

生命的故事有奖征文之73

  行医20年了,总有些人和事令人难以忘怀。治愈了,医患同欢;无效时,黯然神伤。但我们依旧抱着“医者救人”的信念,继续前行。

  可敬的老人

  我刚工作没多久,接诊了一位晚期食管癌的老人。老人家是位老革命,衣着朴素,谈吐平和。由于处于癌症晚期,遭受了很多病痛,人也消瘦很多。

  在询问病情时,照例把家属请进办公室交代病情。家属说:“老人都知道,他不希望有什么隐瞒着他。”这种情况不多见,家属对绝症患者经常是一直隐瞒着,因为有些患者虽然表现得坚强,一旦病情知晓后往往迅速恶化。

  我每天查房、制订治疗方案,也不时和老人聊聊天。老人十分冷静,他说:“我自始至终都知道自己的病情,手术、化疗、复发,一切自己做决定,家人也要听我的,所以有什么情况你尽管和我说。疾病打不垮我,我不会屈服,要笑着面对死亡。”他眼里的坚韧让人钦佩。

  癌症后期疼痛越来越剧烈,可他很少要求打止痛针,只是自己默默地忍着,要保持清醒。他很少挑剔医护人员的行为,不抱怨护士多扎了几针,也很少埋怨为什么病越来越重。我们大家在治疗他的时候都充满敬意。

  最后的时刻,我到床边看的时候,他在下颌式呼吸,神志不清,马上要不行了,家属跑出去打电话通知其他家庭成员。我独自守在床边,看着他的呼吸逐渐停止,然后将他的嘴巴并拢,合上眼睛,守护着他。病房里只有我们两个人,非常静谧。这是我为数不多的几次,守护在患者床旁,衷心地、满怀敬意地为老人送别。

  这位意志坚强、敢于面对困难、面对死神的老人,让我学到很多东西。世间总有些困难,有时我们过得去,有时过不去,但是不能逃避、妥协,我们要昂起头颅去迎接挑战,即使失败也要留下尊严。

  可惜的逝者

  另一个病人是肝癌晚期,接诊他时还笑眯眯的,由家人陪着,却在住院的当天晚上从六楼纵身跃下,以这种惨烈的方式结束了生命。我半夜接到电话赶到医院,他侧卧在缓台上,好像在酣睡,只是身边有一摊血迹,光着一只脚,鞋子不知哪里去了。

  这个患者是经受了怎样的苦痛,让他冷静地避开众人,勘察地形,找到那么一个地点,攀上窗台,然后纵身跃下,没有一丝对生命的留恋,不留给我们治疗的机会。

  对他,我有着作为医生的愧疚。或许我们可以早点发现他的情绪异常,多多劝解,或者药物干预。肿瘤可怕,但更可怕的是预期。或许他希望有良好的生活质量,希望没有痛苦地死去。他家族中有肝癌病史,当他知晓病情,可能会想象如亲属那样痛苦地离开,心中充满恐惧。但如果我们早点介入,借助药物治疗,让他在家人的陪伴下度过人生的最后时光,走得不那么孤单、不那么恐惧,就好了。

  后来才知道,这件事对他家人的打击有多大。他老伴说,每晚到那个时候都会惊醒,根本睡不好觉。如果他能顺其自然、坦然地面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也许亲人不至于这样吧。

  可贵的“谢谢”

  经历了这么多的生死,很多事情看开了许多。健康的生活,是老天赐予的最好的礼物。金钱、名利、地位都是浮云,活着、开心、让其他人开心,是最好不过的事情。

  有一个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50多岁。一天晚上突然大呕血,我被紧急叫到医院,患者已经休克了。我们赶紧抢救,输血、输液、升压、纠正酸中毒补充电解质……在他清醒的那一刻,看着周围的医护人员,露出了虚弱的笑容,说:“我捡了一条命,谢谢。”

  不管工作多忙碌,心情多紧张,身体多疲惫,看到患者疾病好转,是对我们最大的安慰。那声轻轻的发自内心的“谢谢”就是最大的酬劳和回报。

  有句话说:“不为良相,便为名医。”医生在诊治疑难病症时,要小心谨慎、权衡利弊、考虑周到,还要医术高明、病人为本,最重要的还要有医者仁心,对生命充满敬畏。名医难当,但那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文/北京市第六医院消化内科 吴作艳

  微博反馈

  小凡:以前常看《北京青年报》,近一年多来,由于母亲患上了肺癌,家里人心情都不好,也就很少看报了。最近,偶然看到了《被动锻炼 抗癌八年》的报道,很是兴奋。如果是这样,母亲也会有希 望的。

  我连看了几遍,又迫不及待地给母亲读了。母亲听了,也很高兴,让我上网帮她看看,她也想去看看这位医术高明的章大夫。

  看到母亲眼中重新燃起了求生的目光,我也信心大增。像章大夫这样耐心对待一个从农村来、没有任何背景的穷病人的大夫令人敬佩!

  非常感谢北青报把这样一位心中有病人的大夫推荐给大家。

  李云:看《握手》一文感触颇深。患者与医护握手,传递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爱,是心灵的撞击,是震撼。

  ABM:市场经济条件下,医患关系日趋紧张,一方面有病人投诉、殴打甚至杀死医务人员的事件发生,另一方面医务人员也多有抱怨。重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维护正常的医疗服务秩序,成为需要全社会共同来关注的一项严峻的课题。《信任》一文令人深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活不下去的时候,就去医院ICU看看
医生问诊 要把患者当自家人
一个年轻大夫眼中妇科主任的一天
给医院大夫的感谢信范文
名医导航|妙手仁心好大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陈爱琴主任
如何护理老年痴呆患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