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吃透原作何谈改编?


前不久,在北京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听了海内外纪念近代音乐家刘天华诞辰
120周年两岸四地巡回音乐会光明行,音乐会演奏的大多都是对刘天华原作的改编,并以此为特色,着意强调纪念音乐会的非凡意义。改编,在音乐创作中稀松平常,但是改好了相得益彰,改不好则是吃力不讨好,颇有对原著的不敬之嫌。因此,无论是创作技法,还是二者相互关系等创作美学理念上都值得讨论。

当晚的改编曲中给人印象较深的有《月夜》和《烛影摇红》中的协奏改编,其对西洋乐协奏曲的借鉴还是很成功的,乐曲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表现性,却又不失中国音乐的神韵。尤其是对二胡的魅力展示,可谓相得益彰。也许由于《月夜》的改编者本身就是演奏家,在处理二胡与乐队的关系上更倾向于独奏的音乐表现。却也正因为如此,使得音乐具备了二胡协奏曲的独特品格,契合了传统民族音乐审美的情趣。改编原作,作曲家们通常在保持原作的精神气韵的基础上将原作拓展,展示音乐的发展潜力。然而,改编原作与对民间音乐曲调的采用应当有明显区别,其创作的自由更受原作的制约。因此,改编也会有许多误区,在对技术崇拜的影响下,容易将原作的基本乐思和结构逻辑做改变,却又无法建立新的合理结构,未能超越原作,反而有矮化的危险。譬如,在戏剧性方面,常常会听到很无厘头、神经质的戏剧性情节安排。在音乐创作中,戏剧性冲突不是一定能赢的手法,是需要在创作美学上做谨慎思索的。  

窃以为,改编曲首先要对原作有足够的尊重。对于古曲的改编,须得对古曲有自己的心得,也要今人对音乐的审美有所追求,还得有连接古今的核心基石,做到风筝不断线,否则食古不化,就没有必要做改编。西洋音乐也一样,洋为中用,也需吃透原作的意趣,抽象出胸中意象,方能出新。所谓出新,不是简单的不同,或者是对原作的复杂化,而是音乐必须焕发新的生命,予人以新的审美体验。当然,这很难。不见得比无中生有的创作容易,改编曲需要技术上具有更高的修养。技术和艺术一定要作曲家在二者之间融通,即要求一种通古今之变,成中西之美的一种化境。我们看吴冠中的绘画便是一种融汇中西的化境,以高超的技法化传统中国题材为清澈明丽的结构元素,中国文人独特的孱弱之美,江南水乡的摇曳灵姿跃然纸上。  

在当代创编作品中,殷承宗等的钢琴协奏曲《黄河》对《黄河大合唱》的改编,吴祖强对二胡曲《二泉映月》的改编无疑都是成功的范例,这成功不是因为体裁上演奏方式的改变,而是音乐重新展现新的魅力。由于创作目的的不同,有些改编是难以做艺术水平的比较的。前些年,法国钢琴家就以流行音乐的方式大肆改编古典音乐,引起争议。就笔者的认识而言,克氏对贝多芬的改编就矮化了,这是肯定的。但是其积极意义是大面积地普及了贝多芬,因为简化版的贝多芬以一种流行的方式得到普遍接受,不可谓徒劳无功。李斯特对古典作曲家有过数量庞大的改编,如将贝多芬所有交响曲改编为钢琴曲,这只是简单的移植,试图以钢琴来表现交响曲而已,是试图逼近原作的改编。二者之间难说高低。当然,如果相较于声音的魅力和多数人的审美需求而言,李斯特仍然是矮化了贝多芬的。好在李斯特改编的目的并非以此为新曲,只是为钢琴练习提供曲目而已。当年彭修文对西方交响曲的移植也是一种尝试,时间证明没有取得满意的效果。新近的钢琴协奏曲《红楼梦》,在音乐上大大拓展了音乐的思维,可惜囿于原作的歌唱性,旋律总是让给乐队,钢琴的发挥有限,也很难超越原作。

当今中国音乐的创作问题,首先是音乐美学问题。改编是一条路子,我们的传统土壤曾经生长优秀的音乐曲调,确实是创编新乐的源泉。在方法上尽可以借鉴西方的古典、浪漫传统,乃至五花八门的现代技法。然而,对西方技法的借鉴只能解决音乐形式上与西洋音乐的靠拢,真正具有中国精神气韵的音乐还是要在传统文化中寻求模因,人们的音乐审美追求与之血脉相连。情、趣、意、象值得反复玩味,切不可过分倚重所谓的戏剧性冲突和展开,不然常常会弄巧成拙。

                          文  / 麦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二泉映月___最令人感动的演奏是谁?
第一二胡协奏曲 <红梅>第二部分
贝多芬《G大调第四钢琴协奏曲》(伯恩斯坦指挥、齐默尔曼演奏)
没有二胡不敢盘的音乐,这要让贝多芬听到,结果会怎样?
【音乐典藏】王一婧二胡协奏曲<梁祝>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名曲欣赏:贝多芬《C大调第一号钢琴协奏曲》Op.15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