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雅的音乐,朴素的人 ——记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徐宜先生


徐宜先生给人的印象却是那样的“素朴”、“平易”。这是一种艰难困苦后的玉汝于成, 这是一种洗尽铅华后的清纯芳芬, 这是一种返朴归真后的 天籁和童心。无论是从人生还是从艺术的意义上讲, 这都是一种审美的化境。



在上海淮海路、汾阳路一带繁华的大道上,在路边光怪陆离的商店橱窗前,在熙熙攘攘、光鲜亮丽的人群中,人们常会看到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太太的身影。她穿一件灰不溜秋的半大风衣, 戴一副黑色细边的大眼镜,迈着与她那斑白的头发颇不应的矫健步伐 ,有时,手里还拿着一张大饼 , 边走边吃,仿佛在赶火车一般, 一路疾行。
她的女儿说: 妈妈像是一个扫大街的清洁工人。
其实, 她就是上海音乐学院的教授徐宜先生, 一位精通俄语和英语,熟悉法语、德语、意大利语,享誉国内外、桃李满天下的声乐教授。

徐宜先生于1931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她出身名门,母亲是一位画家。1949年上海刚刚解放, 她便加入上海广播乐团担任演员,同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师从洪达琦,周小燕教授。1954年由国家选派到苏联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深造,其间跟随著名音乐教育家妮·列·朵尔里娅克教授,主攻俄罗斯艺术歌曲,歌剧、室内乐; 同时也学习巴赫、亨德尔、莫扎特、勃拉姆斯等音乐家的作品。朵尔里娅克的丈夫是世界著名的钢琴大师斯·李赫特,由于她聪慧好学,这对教授夫妇格外喜欢这位来自东方的小姑娘,经常带她到家里做客。徐宜先生回忆说:在巨匠面前,使我开启了多扇音乐艺术的世界之窗。在苏联留学期间,她不但观看了许多大师们精湛的演出,古典的、浪漫的以及民族乐派的作品。同时,她还参加了许多音乐会的公演活动,演出过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撒尔坦王的故事》、《水仙女》等。
自1960年回国后,徐宜先生在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 ,教授声乐和室内乐课程,并一度担任声乐系的副主任。数十年来,在她的辛勤培育呵护下,她的许多学生由此走上成材之路, 从这座神圣的音乐 殿堂飞向祖国各地, 飞向美国、日本, 飞向法国、瑞士、奥地利 ,在那里的音乐厅 、歌剧院演出 《图兰朵》《阿依达》《罗米欧与朱丽叶》《波希米亚人》 。在世界舞台上展现中国青年歌手的光彩和魅力。1994 年, 徐宜先生受国务院文化部委派,率团赴莫 斯科参加第十届柴可夫斯基国际声乐比赛, 我国选手获得金质奖章, 再 度为祖国争得荣誉。


徐宜先生不但是一位成就卓著的歌唱家、音乐教育家,同时她还具有精湛的文字功底,是一位硕果累累的音乐作品、 音乐理论翻译家。在繁忙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之余, 她曾译介了许多外国作曲家的声乐作品, 如歌剧《叶·奥涅金》《西方神剧 和歌剧咏叹调集 》《法尔斯塔夫》《费加罗的婚礼》《浮士德》《沙皇未婚妻》《丑角》《 蝙蝠 》《 唐·乔凡尼 》《伊戈尔王》等; 她还翻译了舒伯特、沃尔夫马勒、柏辽兹、穆索尔斯基、普罗科菲耶夫、肖斯塔柯维奇等19位作曲家的歌曲共500余首, 汇编成十多册, 已经陆续出版。此外, 她 还曾翻译了大量的外国作曲家的介绍及其作品的分析, 达十部之多.。她的这些翻译成 果 , 有的 已经全剧公演 , 有的则作为教材被音乐院校的学生们广泛使用。

当然, 徐宜先生的人生道路远不是一 帆风顺的 , 其中也曾有过荆棘密布 , 有过坎坷崎岖。

1963年, 正当徐宜先生由苏联归国不久, 所谓的“反修斗争”愈演愈烈, 上级提出文艺 应 该走民族化 、革命化 、群众化的道路 , 徐宜这个受“西洋音乐流毒 ”太深的留学生自然就成了改造对象。于是她被下放到广州军区政治部歌舞团做声乐教员, 不久又进一步下放到广州部队海上文化工作队。既做教员, 编剧, 又兼做独唱 演员, 手风琴演奏员。在那里, 徐宜无怨无悔, 随遇而安 , 干一行爱一行。 她把这次“下放 ”, 看作一次深入基层 、贴近 民 众 、 学习民间艺术的机会, 以弥补自己知识结 构上的缺欠。几年的时间里, 她的足迹踏 遍了广东、广西、江苏、江西、海南, 河南等地。每到一个地方, 她都认真地学习当地 的民歌和戏曲。在广东, 她向当地的戏曲 演员学习粤剧 ; 在江西 , 她向当地的 戏 曲 演员学习赣剧; 到河南, 她向豫剧演员陈素真学《 捡柴》, 向马金风学习《 穆桂英挂帅》。她还亲自来到 豫剧《朝阳沟))的诞生地——登封县曹村体 验生活, 在那个偏僻的山沟沟里结识了现实生活中的“ 王银环 ”.。时至今日 , 40年过去, 徐宜先生还能原汁原味地说一口豫西方言 , 能唱豫剧《朝阳沟》中 的 许 多 精彩唱段。在徐宜和她的战友们的共同努 力下, 这个海上文化工作队成了与草原上的乌兰牧骑队齐名的两面旗帜, 在那个文 化艺术无比贫瘠的年代, 给广大普通民众送去了精神的食粮。1966 年徐宜随海上 文化工作队到北京大会堂汇报演出, 受到了周总理及中央首长的亲切接见。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 徐宜先生的音乐 生涯又一次跌入低谷。这一次, 她遇到的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1969 年 , 在教育界所谓“斗 、批 、改 ”的 声浪中 , 徐宜被分到上海中国 钟厂当工人 , 一干就是十年, 直到1978年才又回到上海音乐学院, 恢复了教学工作 。 中国 钟厂生产的是“555 牌时钟”, 这是当时国内的著名品牌产品, 对于生产技术要求很高。徐宜负责的是制作钟表的心脏——机芯零件部分, 工艺水平要求严格。但她这双在钢琴上灵活自如的手, 一开始怎么也拿不好钳子, 但她不服输 , 一方面虚心向师傅们求教, 一方面自己细心琢磨, 不到三个月, 她就能够高质量地完成定额。即使在钟厂当工人期间, 徐宜先生也没有放弃自己的专 业, 从工厂下班 , 她就利用一 切空余时间 自修德语、法语。在那个坚决摧毁人类一切精神文化的疯狂年代里,徐宜竟还私下翻译了大量国外的音乐作品

  


从20 世纪40年代末期走上音乐舞台, 走上音乐教育的殿堂 , 大半个世纪的风雨、坎坷尽管已经染白了她的“少年头”, 但却丝毫没有销蚀她对音乐的热爱、对事业的信守、对生命的执著。尽管她已经年逾古稀, 她身体里依然流动着青春的血液, 依然跳动着年轻的心。 她虽然已经超过了国家法定的退休的年龄, 却依然 在上课、教学、指导研究生, 甚至比起年轻 教师来更有一种紧迫感。于是, 我们才看 到本文开头的那幕激情燃烧的壮丽情景。 徐宜先生的专业是西洋音乐, 她任教的工作单位是中国最高的音乐殿堂, 她本人是国内屈指可数的声乐教授, 她指导的学生曾在声乐大赛中频频获奖, 所有这些,用一个“高雅”的字眼表述,该不为过分。然而,徐宜先生给人的印象却是那样的“素朴”、“平易”。这是一种艰难困苦后的玉汝于成, 这是一种洗尽铅华后的清纯芳芬, 这是一种返朴归真后的 天籁和童心。无论是从人生还是从艺术的意义上讲, 这都是一种审美的化境。

徐宜先生虽然是“高雅音乐”的拥 有者和传播人, 同时她又拥有一颗素朴、平易的心。

徐宜先生的生活是简朴的, 真如孔夫子赞扬颜回时所说 的 :“ 一箪食 , 一瓢饮, 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 乐。”半天繁重的课堂教学下来, 一块烧饼、一碗面条就是她果腹的“美餐”。 有时, 你也会看到徐宜教授突然穿一件颜色鲜艳的衣衫,那肯定是女儿打下来 的“二手货”,近乎废物利用。

徐宜先生个人的生活虽然俭朴, 但对于别人、尤其是对于贫困学生的资助却是异常慷慨大方的。这倒不是由于什么“助人为乐”的号召 , 而是出于她天性中对人的友善与慈爱。一位河南来的学生, 家庭生活十分困难, 不但学费有问题, 就连一日三餐也难以保证。徐宜 先生想多给他一些资助, 又怕伤了学生的自尊心, 于是她便让他住在自己家中, 以教自己的女儿弹钢琴的名义, 解决了他多年的生活费用。现在, 这位学生已经成为一位知名的男中音歌唱家。

徐宜先生在国内声乐教学界虽然享有崇高的声誉, 但她待人接物又是异常谦和平易的。对于同行的学者, 她总 是首先看人家的成就, 谈人家的长处; 对于自己的学生, 她也总是当成自己的 孩子、朋友看待。课堂授课, 她丝毫不乏教授的威严; 课下相处 ,她往往流露出慈母般的溺爱。一旦学生把某一乐句唱准了, 唱对了,她便会由衷地竖起拇 指:“宝贝, 谢谢你!”

老子和孔子在他们的著述中都赞美过 “被褐怀玉”的人, 那也是一种“素朴的人”。在徐宜先生近于寒伧的衣着里, 包裹的是一片冰心秋月。作为一个“高雅”而又“素朴”的人, 她的人生是幸福的。同时, 她也为我们的治学和做人提供了一个弥足珍贵的楷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教你学声乐
撑起了中国男中、低音的一片天地 | 著名男低音歌唱家杨比德教授演唱的六首经典歌曲
哀悼| 中国“夜莺”周小燕先生涅槃而去
葛朝祉:不可忘却的“上音”声乐奠基人之一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网 | NEWS of RUC
沉痛悼念陈敏庄先生 | 乘着歌声的翅膀,去到我们心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