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演出预告#谭盾与斯特拉文斯基的“四祭”
音乐,是人类最重要的信仰之一。它是人与大自然、人与神、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最不可缺的言语和精神寄托。自古以来,人类在艺术上的创造力,通过音乐、舞蹈和绘画,传承和发展了人类最灿烂的文明史,也使人类在认识宇宙和自身存在的哲学意义中,找到了永恒的依据。大自然的声音和颜色,以及春、夏、秋、冬四季的变换和交融,让人类听到和看到自己,也许这正是为什么艺术史上传承至今的经典佳作都表现了大自然的四季以及人与自然的精神理解和感悟。从维瓦尔第到柴可夫斯基的《四季》,从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到谭盾的《大自然的眼泪》,从过去到当代,从西方到东方,人类的生存欲望和灵魂深处的表达,都和大自然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这次音乐会的主题“谭盾与斯特拉文斯基的四祭”就是通过跨越东、西文化时空的二位作曲家的对话,和观众一起去探索人与大自然在21世纪的对话…如果说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写的是人与神,那谭盾的《夏之祭》、《秋之祭》、《冬之祭》写的则是人与大自然。

打击乐协奏曲《大自然的眼泪》是谭盾应德国NDR交响乐团,为庆祝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逝世一百周年而创作的。创作过程中,谭盾曾告诉马丁:这部作品是想探索大自然美妙无比的声音,更想破译大自然到底和人类在讲什么?在作品写成之前,作曲家还专为马丁录制了各种大自然之声的演奏示范,以及如何演绎打击乐新的技巧和音色的录像。

打击乐丰富的声响可以说是最适合用来表现大自然的灵性以及发挥乐器的性能了。大自然并非仅指一年中的四季变迁,也包含了以各种形式存在的动物之声,有的美丽,有的具威胁性,有的友善,有的充满了爱和神秘。《大自然的眼泪》由三部打击乐协奏曲构成,是谭盾专为表达和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的对话而创作的。谭盾在这部作品的手稿扉页曾写道:“与《春之祭》的对话,以及向现代音乐乐神斯特拉夫斯基的致敬,是我音乐里表达人与神、人与大自然的一种永恒情结。”

《夏之祭》(定音鼓协奏曲)——总谱上写着:“大自然的威胁”,写作契机来自于谭盾心中不可磨灭、无可言喻的悲怆记忆:发生于2008年、夺走无数生命的汶川大地震。曲中由定音鼓来描绘,表现时而温柔,时而充满爆发力威胁的大自然的不同神态样貌。定音鼓从乐章一开始就吸引了注意力:从使用鼓槌到只有手指手掌的轻叩与轮弹,展现了各种深具变化的不同技巧,象征着大自然的不同面貌。在整场演出中,打击乐独奏家马丁·格鲁宾格与乐队的互动,如四川羌族的巫师一般在乐队中穿梭舞蹈,震慑人心。这首曲子献给所有在地震中,被大自然突如其来的威吓力、摧毁力所冲击的遇难者。这是一首《夏之祭》。

《秋之祭》(马林巴协奏曲)——总谱上写着:“大自然的眼泪”,源于作曲家从电视荧幕上看着那令人胆战心惊的2011年日本海啸的新闻画面时,所生发得巨大到令人无法承受的伤痛感。每一次巨浪掀起,卷走了多少条生命?每一次海潮的起伏,又让多少生灵跟着消失?作曲家相信当大自然突然任性地闯祸之后,紧接而来的必定是悔恨——大自然悔恨的眼泪。在这个乐章中,悲欢般的马林巴独奏代表着因海啸而受苦难的生命;颤音奏法以及瀑布般连续下行的线条则象征着大自然里水的意象,也就是大自然的眼泪:雨水、河水,以及海洋。这是一首《秋之祭》。

《冬之祭》(打击乐协奏曲)——总谱上写着:“大自然的祭舞”,来自于作曲家对纽约这座城市和居民的敬畏以及情感。作曲家热爱纽约,因为纽约不沉溺于泪水之中。“桑迪”大风暴重创曼哈顿人,但是纽约却从不丧失活力与信心。“大自然的祭舞”组合了十几种打击乐器,排列成一个圆。前两个协奏曲的影子都在圆中隐约出现,之前出现过的所有音乐动机都被有机混合,并组成新的旋律。独奏家敲打着围成一圈的乐器,左抡右转,像舞蹈着的巫师。这个圆形的音环,象征着大自然和人类心灵共同起舞的四季轮回。谭盾说:“这令我想起纽约以及她那能够在失去的痛苦中仍保持崛起与舞动的能力!”这是一首《冬之祭》。

《春之祭》——斯特拉文斯基的这部芭蕾舞剧音乐作于1911至1912年,1913年5月29日在巴黎首演。一般认为,《春之祭》的首演标志着“现代音乐时代”真正的到来。这很可能是因为那场芭蕾演出是音乐史上最著名的一次骚乱事件。观众明显感到震惊,在剧场内大声争执,甚至大打出手。芭蕾舞团团长佳吉列夫不断开关场灯,试图让观众安静下来,指挥蒙特听不到乐队的演奏,编舞尼金斯基在后台依靠向舞者喊数字来保持节奏,警察也出动了,演出奇迹般地进行到最后。结束后,斯特拉文斯基在大街上愤怒地暴走。如今,距《春之祭》首演已过百年,但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听起来仍充满新鲜感。伯恩斯坦说:“它有着古往今来最出色的噪音、最出色的不对称性、多调性、复节奏等等——你说有什么就有什么。”

这部具有革命性作品的主要情节是,古老的异教仪式中,众人选中一个女孩作为献祭,她在最后跳舞至死。音乐的效果非常切合主题,表现了史前俄罗斯的萧索早春以及不加修饰的原始主义,让人几乎能看到非常具象的画面,乐器的性能被拓展到极限。引子的大管独奏,如圣—桑所言,完全不像大管。这是全曲中斯特拉文斯基曾宣称的唯一一处运用了俄国民歌旋律的地方。其他管乐器很快加入,但完全没有色彩,也没有明显的节奏,而是一片冰雪初融的流动感。接着是一阵一阵狂野的声音,充满粗犷的节拍和不规则的重音,仿佛整个乐队成了一个庞大的打击乐组。各声部逐渐叠加,形成一次次狂乱的高潮。第二部分像一首夜曲。在引子的开头,双簧管和圆号的d小调背景之上,长笛交替吹出升D和升C小三和弦——斯特拉文斯基告诉我们,两个很悦耳的和弦拼在一起就可以形成混沌的色彩。

《春之祭》是一部横空出世的作品。如今的观众已经习惯了这样狂野、原始而富有动感的音响,有人认为它是向年轻人普及古典音乐的上佳选择,因为它更接近摇滚。这部作品拥有完全超越传统和声规则的配器、复杂的节奏以及情感上的客观和淡漠。因此,无论从技巧上还是从情感上,它都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现代作品。

结语:尽管斯特拉文斯基曾宣称,《春之祭》开头的大管独奏是唯一引用了俄罗斯民间音乐的地方,但后来研究证明,其实《春之祭》的全篇,引用了很多俄罗斯、乌克兰、立陶宛的民间音乐。在这一点上,谭盾与之对话的《大自然的眼泪》,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谭盾的音乐里,深埋了很多民间音乐素材和音调,受到了很多民间音乐的影响,但他们二者在这两部作品中均没有直接引用民歌,而是交融转化成了一种自我的表达。另外,斯特拉文斯基曾说,他在最开始创作《春之祭》时,仅会在钢琴上弹奏,后来花了很多时间琢磨,最终才把乐谱写了下来。谭盾也是这样:最开始他仅会在各类打击乐器上演奏出各种奇妙的“自然之声”,并把它们录像,交给打击乐独奏练习、模仿,最后花了很多时间琢磨后,才终于写成了乐谱。谭盾在一百年后写出《大自然的眼泪》向“现代音乐之神”致敬,然而无论在创作方法、音响结构,还是民间与现代的派生与进化中,这两部作品都显现出东方与西方的呼应、晚辈对前辈的崇敬与传承,为东、西方音乐美学的对比研究,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听音寻路  彭博  编辑)

谭盾/作曲·指挥
刚由谭盾指挥的上海迪士尼开幕式全球转播音乐会,获得了五千五百万人的点击量和收视率,取得了世界性的成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亲善大使,国际知名指挥家/作曲家谭盾现任中国国家交响乐团艺术指导,荷兰尼德兰交响乐团荣誉指挥和中国青年交响乐团艺术总监指挥。谭盾的音乐对世界乐坛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他的音乐常被世界最重要的交响乐团、歌剧院、艺术节、电台和电视台广泛演播。他历时五年创作的《微电影交响诗:女书》,无论从历史的深度和创新的广度上,都将是一座中国音乐的里程碑,更是一座女性文化的纪念碑。他已赢得多项当今世界最具影响的音乐大奖,其中包括格莱美大奖、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和格文美尔(Grawemeyer Award)大奖、德国巴赫奖和俄国的肖斯塔克维奇大奖,纽约时报还评其为“国际乐坛最重要的十位音乐家之一”。谭盾还被中国文化部授予“二十世纪经典作曲家”的称号,并被凤凰卫视等全球最重要的十家华文媒体评为2006年影响世界的十位华人之一。2014年被CCTV“中华之光”评选为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中国现代传播“国家精神造就者荣誉奖”。他作为中国唯一的将指挥和作曲融为一身的艺术家,经常执棒世界众多最著名乐团,其中包括:费城交响乐团、荷兰皇家音乐厅乐团、伦敦交响乐团、波士顿交响乐团、纽约爱乐、柏林爱乐、法国国家交响乐团、英国BBC交响乐团、米兰斯卡拉歌剧院乐团、慕尼黑爱乐、意大利Santa Cecilia交响乐团、美国大都会歌剧院乐团和香港管弦乐团、新加坡交响乐团、台湾爱乐乐团、上海交响乐团、中国爱乐和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及上海、杭州爱乐乐团,青岛、深圳交响乐团和中国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等。他与墨尔本交响乐团合作的“欢乐春节”新年音乐会成为世界和中国的文化名片。他与Google/YouTube合作的世界首部网络交响乐《英雄》拥有高达二千五百万人次在线欣赏量。他的“有机音乐三部曲”——《水乐》《纸乐》《垚乐》和《武侠三部曲》经常上演于世界各大音乐厅。他的多媒体代表作品《地图》,由马友友和波士顿交响乐团作世界首演,作品手稿已被纽约卡内基音乐厅世界作曲大师手稿廊永久收藏并展出,他是第一位东方获此殊荣的音乐家。他的歌剧《秦始皇》由世界男高音巨星多明戈首演于纽约大都会歌剧院。2008年他应邀创作中国奥运会徽标LOGO音乐和颁奖音乐。他的打击乐协奏曲《水》和钢琴协奏曲《火》由Chris Lamb、郎朗及纽约爱乐首演。2010年,谭盾应邀担任中国上海世博会全球文化大使,他为世博创作的环保艺术《水乐堂》及实景昆曲《牡丹亭》已成功演出六年,并获得国内外观众的一致好评。

马丁·格鲁宾格/打击乐独奏
奥地利打击乐手马丁·格鲁宾格,被一位维也纳评论家称为“打击乐巫师”,他游刃有余地演奏各种打击乐器,让他的个人打击乐独奏会成为了一场真正“不得不看” 的盛事。他定期担任许多世界一流乐团的客席演奏家,并且频频在首屈一指的音乐场馆中登台亮相。格鲁宾格演奏曲目十分广泛,独奏曲目、与他人(包括他自己的行星地球打击乐合奏团)合作的室内乐,以及打击乐协奏曲都囊括其中。

在 2014-2015 乐季,格鲁宾格首次与中国爱乐乐团、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管弦乐团、法国广播爱乐乐团、罗马国立圣西西里亚学院管弦乐团、科隆古泽尼希管弦乐团以及西德广播交响乐团联袂演出。他是辛辛那提交响乐团和韩国统营音乐节的驻团艺术家。格鲁宾格与男中音歌唱家托马斯·汉普森合作,推出了一个崭新的独奏音乐会节目。该节目最初在慕尼黑的葛斯泰格音乐厅、维也纳音乐厅以及米兰的斯卡拉歌剧院上演。 他震撼人心的打击乐秀名叫《让我自由》,其中包括跑酷表演和霹雳舞蹈。这场秀已经进入了第二个年头,将会在波恩的贝多芬音乐节和其他场馆演出。 

2008-2009 乐季,格鲁宾格成为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的驻团艺术家,与他携手合作过的乐团有:NHK交响乐团、奥斯陆爱乐乐团、台湾 “国立”交响乐团、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 汉堡北德广播交响乐团、慕尼黑爱乐乐团、德累斯顿爱乐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班贝格交响乐团以及 BBC 交响乐团等。此外他还定期担任洛杉矶爱乐乐团、匹兹堡交响乐团和华盛顿国家交 响乐团的客座艺术家。 不断有作曲家为格鲁宾格定制音乐作品,其中包括阿芙内尔·多尔曼的《时间凝结》(2007); 弗雷德里希·策哈的《协奏曲》,该作品由彼得·埃特沃斯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在开罗演奏录制;以及谭盾的《自然之泪》协奏曲。

2014年春,他与马勒室内乐团合作演出了埃特沃斯的作品《鼓 语》,这场演出由作曲家亲自指挥演奏。他著名的打击乐项目“打击乐星球”以及新近首演的作品《加勒比对决》,充分证明了格鲁宾格的多才多艺。 格鲁宾格定期参演的艺术节演出包括:莱茵高地区音乐节、石勒苏益格 - 赫尔斯坦音乐节、 布雷根茨音乐节、波恩的贝多芬音乐节、萨尔茨堡音乐节、芝加哥的格兰特公园音乐节等。2013 年,他担任了卢塞恩音乐节的“明星艺术家”, 并获得了石勒苏益格 - 赫尔斯坦音乐节的伯恩斯坦奖,以及著名的法国青年音乐节伍尔特奖。他发行的第一张唱片《鼓之音》和接下来的现场 DVD 录音《打击乐星球》,都是为德意志唱片公司(DG)录制的。此后,他为不同的唱片厂牌录制了一系列录音。 

马丁·格鲁宾格出生于萨尔茨堡,就读于林茨的布鲁克纳音乐学院和萨尔茨堡音乐大学。他在参加了数场国际大赛之后,迅速地吸引了各方的注意,其中包括在日本冈谷举办的第二届世界木琴大赛,以及挪威举办的 EBU 大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8谭盾新年音乐会
卡尔加里爱乐乐团演奏斯特拉文斯基 春之祭 The Rite of Spring
视频: 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 西蒙·拉特 柏林爱乐
柏林爱乐乐团:斯特拉文斯基“三乐章交响曲”
专访​:上音小提琴教授 | 小提琴才女王之炅
萨洛宁与洛杉矶爱乐管弦乐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