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借班上课”缘何不休

近年来我被某教育局聘请为中小学音乐教师培训指导专家,多次参与他们借班上的观摩课。看到陈茴茴发表在《音乐周报》的文章《“借班上课”何时休?》,对该文前言中提到的现象也很熟知。不过我的发现不是靠“眼尖”而是通过“耳听”。记得第一次去听课,课刚开始我就嘀咕了一句:“这课提前训练过。”坐在我身边的老师神秘地问我:“你怎么知道的啊?”我说:“这戏曲唱得比我还好还让我来指导什么啊?”那位老师捂着嘴笑到:“这都是为你们这些专家特意准备的。”我反问到:“你怎么知道的啊?”“吴老师,这是'潜规则’喽,谁不知道啊?!”不仅如此,还有一个“潜规则”,有些老师为了上好公开课还在之前送学生小礼物。难怪现在一提“借班上课”就“骂”声不断。但真正要废止“借班上课”还真得要三思。  

陈文谴责“借班上课”的种种弊端,我认为最主要的症结可能还不完全在于此。实际上,造成弊端的核心原因在于评价问题。

1.作为评委,教唱课如果只看学生已经唱得怎样是不合适的。学生的素质存在个体差异、班级差异、学校差异甚至地区差异。这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只看上述,借个好班当然讨巧了。我认为,不管你借什么班,应重点看教师教给了学生多少(指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了多少),怎么教的(重点考察教师智慧,即临场处理教学事件的经验)。如果一个班对所教的歌已经唱得较好了,你还能给他们什么呢?我在文章开头交待的那节课就是这样,一出口的演唱水平跟老师教完的演唱水平基本上没有差距。这样的教学没有意义,只是表演走过场,不应该赞赏。如果我们的评委能及时指出,我相信没有哪个老师敢花那么多成本去造那个很容易被识破的假。如果一个老师教了一个陌生的班,一出口唱得参差不齐,但经过教师的教学,学生有了明显的提高,尽管没有达到很理想的水平,但也应及时给予肯定性评价。有哪个老师不愿投入这种原生态的“借班上课”呢? 

2.作为教师群体,我们应该有“集体良知”。我参与的课堂中,“借班上课”的“潜规则”几乎无人不知,但没有人觉得这种作假羞耻。如果我们的教师文化本身就缺乏一个诚实的评价氛围,即使换一种方式又能有什么改变呢?我们应该要像对待“假唱”一样出台规定,规范“借班上课”,明确让广大教师对“借班上课”的丑恶现象说“不”,我相信,遵纪守法的人应该还是多的。此外,增加群体教师参与评价环节,如果没有群体教师参与的监督,就像禁烟一样,即使有法律也很难禁止。  

3.我们口口声声地说为了每一个孩子,但却在孩子面前公开造假。事实上,新课标也清清楚楚地写着要重视学生评价。真正想制止这种造假行为还是有招的,就看我们用不用。孩子心里很清楚,我上小学时的情景几乎都想不起来了,但老师开公开课让我们协助造假,就连谁应该回答错都事前安排好,那情景至今历历在目。爱因斯坦说,教育就是多年后什么都忘了,剩下来的那个就是教育。想想我们的孩子吧,造假也许使某教师的那堂课成功了,但你丢掉的是你整个人格,危害的也许是孩子的一生。  

其实,“借班上课”作为一种教研形式,这本身并没有错。它之所以长期活跃在教研领域,这本身也说明其有受欢迎的一面。如果说“借班上课”就容易产生“作假”行为的话,不借班上课恐怕更容易产生作假行为。自己教的班作起假来更方便吧。“借班上课”主要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小学教研活动的活跃而兴起的。新课改后,“借班上课”由原来重在展示逐渐增加了研究的含量。尽管有弊端,但这是一种重要的历史资源。要彻底抛弃并不一定就是明智的选择。要抛弃很容易,但要构建一种新的教研形式就难了。

                          文 | 吴跃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生走班,老师走心
诸城市实验中学教师工作考核评价方案
立足研究促发展 努力实践创特色
学校2023年教学质量再提升方案
教学研究:评课,要突出个性化
QQ群民间教研新尝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