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齐尔品与中国音乐文化(三)
内容提要
作者从齐尔品的生平与创作的文化背景,齐尔品举办的中国风格的钢琴作品比赛、创作的中国作品、有关歌剧《红楼梦》的创作构想等方面探讨了齐尔品对中国音乐文化的传扬及影响。

关键词

齐尔品;中国音乐;钢琴作品;歌剧 

(续)

四、有关歌剧《红楼梦》的创作构想

在中国工作时,齐尔品曾想以中国题材写作歌剧。卡拉别尔尼科娃继续写道:

 

有一次从美国返回中国后,在上海俄语报(Shanghaiskaya Zaria ,1936年5月21 日)刊登了一篇题为《欧洲关注中国和日本的音乐》的对齐尔品采访的文章。作曲家这样说:“我在德国、法国、英国、荷兰、美国等地演出中国和日本作曲家的作品时,明显能看出当地的音乐圈子对这些作品有特别高的兴趣和新鲜感”在这次谈话中我们看到他的另一些创作构想,然后一个大标题《天才的俄国作曲家准备同中国有关的歌剧》。

 

“中国歌剧”他后来才写的,这是45分钟的两个场景的完整的作品:1952年写的《仙女和农夫》(作品72),歌剧里只有两个角色。同《敬献中华》一样,这是他最最鲜明的“中国作品”,音乐优美流畅。仙女咏叹调是切列普宁创作中最优美的旋律之一。[1]

 

事实上齐尔品在报纸上谈到的歌剧不是《仙女和农夫》,他指的完全是另一部歌剧,这是不久前我们才知道的。

 

研究中国20世纪伟大作家鲁迅创作的学者在他的日记里(1936年5月28日)发现了这样一句话:《收到了齐尔品的信》。学者们猜想齐尔品能给鲁迅写什么?在20世纪90 年代著名中国音乐学家廖辅叔先生知道这信息后,追忆了50年前,在1930 年代的事:

 

当时他在上海音专工作并同音专校长萧友梅关系很密切,有一次萧友梅同齐尔品交谈时,他正好在场。齐尔品说很想写一部中国题材的,用中文唱的歌剧,他问谁能帮他写剧本。廖先生认为给鲁迅的信是同这件事有关的,而且说了这样一句话:“要知道这件事的水落石出,要找齐尔品寡妇李献敏”。[2] 但李献敏于1991年11月11日去世了。

 

现在这件事已经不是个谜了,答案我们可以在《贺绿汀全集》里找到 [3]。书里写得很详细:“在众所周知的比赛以后,贺绿汀同齐尔品的交往很密切。有一次他来到齐尔品家,谈起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 ——有关著名的中国17世纪伟大文学作品《红楼梦》。开始谈到的是这个作品的艺术性,然后慢慢话题转到了这部古典作品的哲学思想。就这样齐尔品产生了创作以这部作品为题材的歌剧的想法。切列普宁认为歌剧主要要讲述贾宝玉和林黛玉两个主人公的爱情悲剧,他说些这样的歌剧非需好的剧本,于是他们商量谁能胜任这工作,齐尔品说他已经有这样的人选了,这就是鲁迅。然后贺绿汀亲自把齐尔品的信送给了鲁迅”。有关鲁迅的回信我们继续看《贺绿汀传》,“齐尔品向我挥着一封信说:‘你看鲁迅先生给我回信了,他答应给我写剧本,只是要等他病愈了后。’”[4]

 

但不久后,1936年10月19日重病后鲁迅去世了。歌剧《红楼梦》没能在中国诞生,到今天为止也没能有作曲家能写出这部歌剧(1990年中国曾出现过芭蕾舞剧)。《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世界名著,他的意义相当于俄国的《战争与和平》或《叶夫根尼·奥涅金》,作为作曲家,齐尔品具有的才能,并有他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完全有能力胜任这一任务,然能出现一部伟大的音乐作品,由中国作家曹雪芹,鲁迅与俄国作曲家创作的世界伟大作品。至今在中国还有不少人感慨齐尔品同鲁迅的合作没有成功。[5]

  

五、齐尔品对中国音乐文化的传扬

如前所述,齐尔品会在自己的每一场独奏中,在室内乐音乐会上演奏中国作品,其中几场在中国音乐界引起特别的关注。1935年1月19日,在北京协和礼堂举办了“国立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音乐系欢送齐尔品先生音乐演奏会”,齐尔品上半场首先演奏了黄自的《山在虚无飘渺间》,然后是周淑安的《佛曲》,然后是琵琶独奏、昆曲表演、琵琶、二胡。下半场由齐尔品的学生表演,每人弹奏了一首自己创作的献给老师的作品,这样的作品有10个!最后齐尔品上台演奏了《牧童短笛》《牧童之乐》和《敬献中华》。[6]

 

这场音乐会把东方传统音乐同西方音乐合并在一起演出,引起了中国音乐界的极大反响,在中国可谓史无前例。一些大报社如《晨报》《大公报》《益报》《庸报》和一些外文报纸如World Daily等都纷纷以相当大的篇幅报道与评论这场音乐会 。

 

1935年齐尔品去美国,在NBC 电台(5月23日)演奏了台湾作曲家江文也和日本作曲家清濑保二的作品。10月22日,在德国慕尼黑举办了以“今天的中国与日本”为主题的音乐座谈会。10月24日,他在维也纳广播电台演奏了日本作曲家和他本人的作品。11月22日在巴黎的肖邦音乐厅演奏了贺绿汀、老志诚和日本作曲家的作品。

 

还有一场值得回望的音乐会。那是1936年11月28日在北京,由北平文化教育界主办的“赈灾音乐会”,齐尔品并不计较音乐会节目十分庞杂(口琴、琵琶、舞蹈、独唱、二胡、粤乐等节目),情愿在第9个节目中弹奏了包括《敬献中华》等3首钢琴曲。 张已任先生说:“以当时齐尔品在欧洲乐坛所享有的地位与声望,以及他身为‘洋人’,在当时身份之‘尊’,却在中国有此作为,诚然令人感动!”。而著名中国音乐家杨仲子在当时介绍齐尔品时,语气激昂地说:“君爱吾华,尤爱吾与俄相友善之民族,吾华艺术见弃于国人着,反为友邦人士所尊崇于此极,黄帝子孙,盍兴乎来。”[7]

 

1937年4月齐尔品离开了中国,之后再也没有回来过。不久,他同在上海音专认识的中国女钢琴家李献敏结婚,缔结了一段美好姻缘。

 

当齐尔品1934年刚来上海时,他在上海音专第一次见到了李献敏,马上被吸引。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在音乐学院只有4位学生毕业,其中一位是很有天才的,是扎哈罗夫的学生李献敏小姐。”[8]后来她成了齐尔品的妻子和他三个孩子的母亲以及他的创作的传扬者。在齐尔品离开中国后,李献敏赴巴黎深造时他们结了婚。李献敏的钢琴老师菲利普也曾是齐尔品的老师,后来又拜著名法国钢琴家阿·科尔托为师。1948年一家人在搬到美国居住后,李献敏同丈夫一起在芝加哥大学任教。她是第一个中国在海外演出的钢琴家。

 

在欧洲、美国,齐尔品夫妇经常一起演出。音乐会上,除了俄罗斯音乐、齐尔品作品外,他们一定会演奏中国作曲家的作品,传播中国音乐。当时(1940年代末),西方对中国现代音乐的了解,包括同中国年轻一代的音乐家的接触,基本上都以齐尔品夫妇为纽带。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经常邀请中国女高音歌唱家周小燕一起同台演出中国作曲家的声乐作品。最重要的一场,是1947年在“布拉格之春”音乐节上演出的中国现代音乐的专场。李献敏在和齐尔品一起生活的40年中,不管在哪里,都会对中国青年音乐家给予极大的帮助,他们一直对中国的音乐与文化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对中国的音乐生活的关注从未间断过。

 

齐尔品夫妇俩有3个儿子,其中两位成了音乐家:伊凡·齐尔品(中文名齐以文)谢尔盖·齐尔品(齐思贤)。天才的伊凡·齐尔品(1943~1998)成了美国著名作曲家,写作了许多管弦乐和室内乐作品,曾是美国哈佛大学电子音乐工作室主任。

注释:

[1]同9。

[2]廖辅叔:《有关齐尔品》,载《廖辅叔文集——乐苑谈话》, 华东出版社,1996。 

[3]贺绿汀:《怀念齐尔品先生》,载《贺绿汀全集》第五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4]申铃:《歌剧<红楼>成遗梦》,载台湾《乐览》,2004年第63期,第10~13页。 

[5]同13。

[6]同4,第102页。

[7] A. Tcherepnine ,“Music in Modern China”,  Music Quarterly, Vol. XXI, 1935, pp.391~400.

[8]同16。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鲁迅改编过歌剧版《红楼梦》?为一个混血帅哥?
贺绿汀的《牧童短笛》
中国著名作曲家
《牧童短笛》背后的创作故事丨第一个飞向世界的中国钢琴曲
你一定听过他写的歌,大师诞辰120周年特展开幕!
上海文化名人和故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