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你一定要懂点心理学,真相惊人!

先让我们来想象一下这样的一个场景。
上海虹桥机场。你正目光四处搜寻洗手间。
拔剑环顾四望,一眼看到了绿色的双人标志。走过去发现有两人在排队。
你抬起手表看了看时间,登机还早,便走过去站在了队尾。

其实在这个貌似普通的日常场景中,充斥着大量频繁的心理活动。“视知觉”帮你感受周围的指示标志;“注意”帮你锁定卫生间的图标;“记忆”中的信息告诉你图标指示的意思;“推理”则是帮你作出时间充裕的判断;于是最终,你做出排队的“决策”。

而这些一整套信息加工运转的机制,就是著名心理学经典《心理学大全》所说上的 认知心理学 。

    

相信全中国人都在谈论这件事,前不久在杭州一个高档小区内,有一家人请了一个保姆。这家人很善良,对保姆也很好,不仅给保姆的孩子买衣服,还借钱给她买房子。但就是这个保姆恩将仇报,最后竟然纵火把女主人和三个孩子活活烧死。

在令人愤慨之余,一些人不由自主暗自揣测自己家中的保姆:她会不会像“她”?

几乎是一夜之间,“保姆”这个词被笼罩上了一层邪恶的意味,令人忧心忡忡,心有余悸,诚惶诚恐,毛骨悚然。

其实,无论是地震、海啸、龙卷风,还是山体滑坡,都是有预兆的。
同样,一个人要干邪恶的事情之前,也有很多蛛丝马迹露出来。
如果你懂点心理学,对人性有足够的了解,相信是可以避免的。

成绩优秀的女儿却莫名其妙地患上了饮食失调症;礼貌懂事的儿子不可思议地出现暴力倾向;乖巧听话的女孩儿居然早恋甚至早孕!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孩子为什么会突然变“坏”?世界大乱了吗?

   

父母教育孩子最难之处便在于对孩子心理上的忽视和无知。若家长不了解一些心理学方面的常识,而总是抱着成年人的心态去看待孩子的所作所为,则必然会产生误解,甚至发生矛盾、冲突,让孩子委屈、受伤。

目前最急需做的恐怕是,我们作为父母,必须先掌握一点心理学知识和脑神经科学知识,无知难免蛮干,更会让人感情用事。

如果你不懂心理学,当起码的沟通都存在障碍时,也就无从谈起正确教育了。最后,受伤的只能是整个家庭来。

当你和恋人吵架时,不要把过多的责任怪罪于他/她为什么不安慰你?为什么不处处为你着想,为什么不处处护着你?为什么总是对你忽冷忽热?

其实原本的生活小事,只要你用心观察,而不是由着性子跟他生气,很多时候你的生气就是因为你太爱他,太在乎他,想要在他身上也得到同样的更多的爱,结果却因为表达方式的不对,造成两人更大的伤害。

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告诉每个人要懂点心理学的缘由了,不仅为了你舒服,为了和另一个人相处愉悦,为了和公公婆婆相处幸福,更是为了你有一个好的生活态度和面对社会动荡的心态。否则你的感情和家庭随时都有危机。  

相信大家已经深有感触,随着年岁渐长,我们的生活开始过得纠结:曾经哭着喊着要过积极向上的日子,但是现在仍旧任由自己懒癌晚期放弃治疗;一边说着“不瘦,毋宁死”,一边又对甜品美食趋之若鹜……

于是我们总在盼望着有一个契机,能给我们理由揭竿而起改变现状,不久之后发现自己竟无形中被游说了——“安贫乐道才能天长地久”“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胖瘦自有天命”……这些与此前完全相悖的结论仿佛是解救我们人生的福音,指引我们继续堕落的活下去。

针对这种心理现象,美国的科学家们则做了这么一个实验。
给A、B两组人同样的任务。请他们一边去做很无聊的事情(比如说抄数字),一边说服其他人认同他手中的工作很有趣。两组不同的是,A组可以得到20美元的报酬,而B组的酬劳只有可怜的1美元。

两组人同时面临必须心口不一的局面,你猜,究竟哪组人完成任务的积极性比较高?告诉你吧,答案是 B组 。
实验结果的解释是这样的:在明知道行为很无聊,却要违心说出相反的观点的情况下,A组有20美元的酬金来平衡心中的失调状态。他们认为,自己是为了20美元的酬劳,才说了违心的言论。但是同样情况下,B组没有A组的好待遇,1美元不足以平衡他们心口不一的失调状态,为了自我调节,他们便暗示自己“我是真心觉得这个任务很有趣才做的”,这样,在说服其他人的过程中,B组就表现得更真心真意。
是不是有一种很犯贱的感觉?!
其实,这是《心理学大全》中最著名的 认知失调理论 。
人类会本能的寻求行为与态度的协调一致。当态度行为不一致时,人会产生紧张情绪,进入认知失调状态,为了减轻这种失调状态,人们要么改变行为,要么改变态度。
这几个案例故事告诉我们,谁也无法一眼读穿人的心事,但只要你产生了想法,就会一定程度的影响行为。只要熟知这之中的奥秘,人心,就有迹可循。
这就是心理学的终极奥义。
 
所以说,我们每个人必须要懂一点心理学,就如同透过一个长焦镜头,能够看用户更清楚一点,看自己更清晰一点。
 
在探索自我和世界这件事上,真相不只有一个。多一个角度解读,就多一份豁达的心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儿童教育心理学5
引狼入室,导致“保姆纵火案”发生
【父母课堂】让孩子未来拥有健康心灵的七大教育态度
心理学:骨子里“看不起你”的人,往往对你会有这6种行为
每天学一点心理学‖阿伦森效应
孩子怕阿姨,究竟是为什么?(真相,警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