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谁发明了指挥棒?

每次看到交响乐团气势恢弘的演出,都不由地佩服指挥。指挥棒在空中挥舞的每个瞬间,乐手们如军队的士兵般千军万马,乐器中争先恐后地蹦跳出无数个音符,汇集成一段段美妙的篇章。指挥棒仿佛有着神奇的魔力,让不同的乐器和谐地奏响让人如痴如醉的华丽乐曲。那么,这根神奇的指挥棒是从什么时候启用的呢?

在记谱法还没有问世之前,欧洲的音乐都是靠口头传授的。在祭祀舞蹈活动中,领唱者为了向歌手们指挥旋律,用手在空中划出旋律线来。这种最早的指挥法在当时叫“手势术”。

到了17世纪的希腊,有的乐队指挥用脚蹬地,或挥动着手绢,还有的用手杖敲击地板指挥。指挥歌剧的人更是别致,他坐在钢琴旁,手拿木棍,按着节奏敲击桌子,发出“砰砰砰”的声音,因而称之为“伐木者”。后来的法国指挥家卢利,就是因用铁杖指挥演奏,不慎击伤自己的脚背,最后溃烂不治。

而到了18世纪初,歌剧作曲家哈赛在德国用大键琴指挥演奏,收到了意外的效果。接着又有人用谱纸卷成棒状指挥乐队。1802年,德国小提琴家史博在伦敦演奏时,首先使用了指挥捧。指挥有了这根“魔棒”,挥舞起来得心应手,于是指挥棒很快地风靡世界各地。

另一种说法是,门德尔松为了让庞大的乐团成员们能够更清楚的看见指挥的手势,便在晚餐后拿了一根包裹着皮革的鲸鱼骨头来指挥乐队,没想到这一“利器”的效果十分出众,成员们更加卖命地演奏,完美地演奏完整场音乐。

至此,一根细长的棒子也就成为了指挥家们的象征。
当然,被称为“抒情风景画大师”的门德尔松不仅仅贡献了指挥棒,还留下了无数以“精美、优雅、华丽”著称的经典作品,比如首创的“无词歌”《仲夏夜之梦》序曲、举世公认的精品《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等等。而这部《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更是让这位伟大作曲家花了整整六年时间才创作完成,华丽的技巧与甜美的旋律相得益彰,让人久久不能忘怀。这部作品首创于1838年,门德尔松正在担任莱比锡格万特豪斯管弦乐团的指挥,这部作品是为当时乐团的小提琴首席斐迪南·大卫而创作的。然而在创作过程中却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门德尔松觉得自己没有信心创作出一部满意的作品,于是一直被搁置。直到1844年,门德尔松访问英格兰归来之后突然有了灵感,才最终完成了这部经典之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世界著名四大小提琴协奏曲经典版本
如何欣赏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
指挥只是“工具人”?指挥泰斗郑小瑛告诉你指挥到底有什么作用!
小提琴协奏曲中的“女王”之作——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钢琴自弹:G弦上的咏叹调 (附曲谱)
【音乐百科】谁发明了指挥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