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嘘!这里有让孩子看病不害怕的各国秘籍
最近流感肆虐,不少孩子中招,各大医院从早到晚都人满为患,孩子哭泣,家长担心。然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有些许不同,马上就要轮到一名五岁的小患者做手术,本来孩子还在害怕,可当她坐进“宝马”玩具小汽车里,在护士的陪伴下,一路“开”进手术室时,瞬间忘了紧张,还乖乖地仰头跟医生打招呼。

让孩子住院就跟在家里和幼儿园一样,这样的目标是所有医生和家长所期盼的,带孩子去看病是为了治病,而不是为了让孩子更恐惧。那么,除了开“宝马”玩具小汽车外,各国医院还有什么秘籍能让孩子不害怕呢?

英国 每个孩子都是“小飞侠”
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600位英国的医生和护士组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他们代表了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其中有许多医生和护士来自伦敦大奥蒙德街儿童医院,该医院是英国最大的儿科心脏病研究医院,戴安娜王妃曾担任医院院长。

“小飞侠”彼得潘是这家医院最著名的雕塑,由原作者詹姆斯·巴利授权,《彼得潘》一书的版权收入直接用于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临床医学研究。当初詹姆斯·巴利选择授权时曾表示:“我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尽快康复,像彼得潘一样自由自在,享受美好快乐的童年。”于是,“自由”就成为了这家儿童医院的主题。

医院的挂号处被设计成了一艘船,墙壁则被绘成了蔚蓝色的大海,大海中的小鱼、水母、海马等生物都是由小患者们亲笔画上去,尽管笔触青涩,但护士们非常欢迎小朋友们来画画,她们早早地准备好画笔和颜料,让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医院还专门为孩子们设置了一个休息室,里面装点了孩子们最爱动画形象,墙壁上贴着白雪公主和蓝精灵,电视机里有许多动画片,以供住院的孩子们来到休息室里玩耍。

医院还为孩子们准备了卡通记事簿,让孩子给他们提意见,其中一条意见得到了院方的采纳:“我觉得指示牌冷冰冰的,没有我喜欢的蓝精灵,真是一点都不可爱。”随后,院方重新设计了楼层指示牌,按照孩子们喜欢的动物来命名,并配有卡通形象。

韩国 看病有糖吃 吃药如吃糖
“护士阿姨,我想要葡萄味的棒棒糖。”韩国医院的分诊台处,孩子去了就会向护士要一支棒棒糖,护士挑出葡萄味的糖发给孩子后,孩子高高兴兴地一边吃糖,一边等待看病。哪怕看病的队伍很长,孩子也不着急,因为吃完一支棒棒糖后,还可以再去要一支。事实上,韩国每家儿童医院都会精心准备孩子们喜欢吃的糖果,他们认为,糖果能让孩子们开心起来,有利于安抚他们的情绪。

看病不怕,韩国的孩子吃药也不怕。韩国的儿童药品味道都偏甜,比如止咳药粉开始冲泡后是樱桃口味,感冒药片则是苹果味道,所以,孩子们并不害怕吃药,对于他们来说,吃药就像吃糖。孩子们还有收藏药盒的习惯,只因药盒上印有卡通的花草树木,因此药盒就像玩具,许多孩子把这些药盒还当积木玩,搭建出一个造型后,还能在幼儿园或学校参加手工制作比赛,以药盒为原材料,既环保又漂亮。

美国 让玩具陪自己上手术台
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在全美儿童医院综合排名中常年位列第一,是世界上最大的以儿童医院为背景的研究机构,最有名的研究人员是1954年诺贝尔奖得主、脊髓灰质炎疫苗的奠基人约翰·恩德。由于儿童病患很多,医院经常安排演员、歌手、导演等名人来看望生病的孩子们,他们带来的礼物以玩具为主,小男孩们能得到蜘蛛侠、超人等玩具,小女孩们能得到兔子、猫咪等玩具,这些玩具生动逼真,很受欢迎。

为什么礼物以玩具为主呢?这是院方与名人提前协商的结果。院方发现,生病的孩子们很怕做手术,缓解恐惧的最佳方式是让孩子带上自己最喜欢的玩具一起上手术台。当然,玩具不能被摆在手术台上,而是被放在一个孩子能看见的位置,医生会对孩子说:“你看,你的好朋友小白兔很勇敢,你呢?”通常孩子都会说自己也不害怕,即使被麻醉后闭上眼睛,孩子也知道玩具和自己在一起,等手术结束,被推入病房后苏醒,孩子会再次看见自己熟悉的玩具。护理科负责人说:“我们不仅要为儿童提供高质量的医疗,也要关注儿童的想法,为小病人提供开心和特别的服务。”

比利时 人工智能是孩子的好朋友
“你好,我是罗博,你叫什么名字?”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一家医院,一个名为罗博的人工智能正在和一位小患者聊天,小患者起初被这个会说话的毛绒玩具吓了一跳,见其外形憨态可掬,便大胆地摸了摸罗博的头,罗博立刻说:“我也很喜欢你,你几岁了?”

比利时的科学家设计制作了罗博,罗博是人工智能,外形是一头长鼻子的绿色毛绒小象,可爱的模样颇受孩子们的欢迎。罗博的头部有一个传感器,内部有20多个可控装置,身上还有一个电子小屏幕,它会跑会走,能对孩子们的话语和触碰做出回应,不仅可以和各个年龄段的孩子对话,还能和婴儿一样咿咿呀呀地说话,甚至能根据不同孩子的手术医疗方案讲解基础的医疗常识,以及手术后身体会有哪些变化。

罗博的设计团队负责人说:“我们经常接触儿童癌症患者,希望能在医院给孩子们营造良好的环境,帮他们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我们设计罗博,就是希望罗博成为孩子们的好朋友,让孩子们不紧张,不害怕。”目前,设计团队致力于开发更多新功能,并制作出不同毛绒玩具形象的人工智能,让人工智能与小患者们有更自然的交流。

荷兰 在病房里给家长准备一张折叠床
在荷兰,孩子生病后首先要看家庭医生,如果家庭医生觉得孩子病情严重,则会推荐某家医院。这种情况下,父母不仅可以随时申请探视,还能与孩子同屋,以方便照顾孩子。

医院会在孩子的病房里准备好一张折叠床,专供家长使用。孩子住院期间,家长可以在医院职工食堂吃饭,通常医院附近也有超市,方便家长购买生活日用品。如果担心孩子因为生病耽误功课,家长可以向院方申请辅导老师,病房就成为了临时学习的教室,当然,医院也有心理医生,提供专业的心理疏导服务。当孩子病情好转后,家长则可以带孩子去医院的图书馆、娱乐室、小花棚,让孩子在医院康复期间如同在家里生活,不会有陌生的感觉。

荷兰许多院方在设计医院室内装潢时,都是以温馨舒适的家为标准,不少设计团队都非常认同“医院如家”的理念,该理念由荷兰儿童基金会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该基金会发言人表示:“转移儿童对打针、手术的注意力非常重要,而家是能让孩子们感到放松的地方,如果医院都像家一样,孩子就不会有那么大的压力,这样就能预防焦虑,有助于伤口愈合。”

法国 让孩子体验当医生
法国一所大学的医学院有个名为“模拟医生”的公益项目,每逢周末就对小朋友们开放。这时,家长会带孩子来到医学院,让孩子体验当医生的感觉。

如果孩子是医生,谁是病人呢?答案是毛绒玩具。于是,孩子们的病人五花八门,有小狗、小猫、小猪、小老虎等,作为医生,孩子们要耐心地对待这些病人。在医学院学生的指导下,孩子们学会使用听诊器、血压计和温度计,像模像样地给毛绒玩具检查身体,当然孩子们还要学会像医生一样说话:“还难受吗?不要害怕,你的体温已经正常了,很快就能和小伙伴一起玩了。”

“模拟医生”公益项目负责人说:“病患都是毛绒玩具,孩子们会觉得很亲切,所以我们希望本地的孩子都来接触下医生这个职业,了解后他们对医院就不会那么害怕了,甚至有的孩子告诉我,他长大后想成为一名医生。”

德国 让孩子体验当家长
2008年,德国科隆大学附属医院开设了一家泰迪熊诊所,每个季度的最后一个周末,院方会在医院外的草坪上搭建帐篷,邀请孩子们带着生病的毛绒玩具去泰迪熊诊所看病。孩子们不仅要体验当毛绒玩具的家长,还要辅助医生,参与整个治疗过程,以此更好地了解普通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泰迪熊诊所的医生是科隆大学医学院学生,他们都是志愿者,一大清早,这些志愿者就在挂号处、门诊、放射科和外科等待孩子们的到来。孩子首先要带着毛绒玩具去挂号,志愿者会认真地询问:“你好,小熊的家长,你叫什么名字?你的小熊多大了?小熊哪里不舒服?”有的孩子会说“小熊胃疼”,有的孩子则说“不知道”,这时,孩子会得到一本病历,上面写着小熊的基本信息,比如身高、体重、是否有过敏记录等。

接下来,孩子就要带小熊去看门诊,门诊处的志愿者会对小熊进行常规检查,边检查边给孩子解释每一步骤的意义。对于胃疼的小熊,志愿者会给小熊做一个CT检查,这时,孩子就要帮忙把小熊放进仪器里,和志愿者看着X光片。为了让孩子了解外科手术的过程,通常志愿者都会说:“你看,这里有异物,是必须取出的,你愿意和外科医生一起去给小熊做手术吗?”

到了外科,孩子要戴上无菌帽,才能进入手术室。小熊还被志愿者戴上了氧气罩,志愿者边打麻药边给孩子解释:“这样小熊就不会感觉到疼痛了,它睡一觉,手术就做完了。”孩子需要在手术过程中帮志愿者按压氧气泵,等志愿者给小熊开刀取出异物后,由孩子贴纱布,手术这才结束。结束后,孩子要为小熊去药房取药,并且得到叮嘱:“你千万别让小熊乱吃东西,这是非常不健康的。”孩子拿到的药就是软糖,这也是泰迪熊诊所对孩子们参与活动的奖励。

泰迪熊诊所的负责人认为这种角色扮演非常必要,他说:“角色扮演有助于孩子们的成长,他们会更了解就医过程,在体验中提高实践能力。”

新西兰 孩子玩起了“临时文身”
在新西兰奥克兰的一家儿童医院,每位小病患都有一条布满文身的手臂或者腿,这些纹身图像有参天大树,还有海底生物,都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事物。而给他们进行文身喷绘的,是奥克兰有名的文身师本·罗德。

本·罗德所选用的涂料对皮肤没有刺激性,是他自己研发的一种颜料,防水又耐磨,当然,如果孩子不喜欢了,也能用专门的清洗液洗干净。最初,本·罗德发明这种颜料是为了自己的孩子,他的儿子烫伤手臂后,皮肤上留有许多疤痕,孩子很伤心还有点自卑,本·罗德就决定在儿子的手臂上喷绘文身。由于孩子喜欢爬山和攀岩这种户外运动,所以,本·罗德在儿子手臂上喷绘的文身就是连绵不绝的山峰。自从有了文身,他的儿子在学校立刻成为了焦点,其他同学都羡慕他的爸爸是文身师,他也变得开朗自信。

正因如此,本·罗德觉得自己可以利用文身喷绘,让医院里更多孩子开心起来。每个月第一个周一,本·罗德都会放下手中的工作,专门来到奥克兰这家儿童医院,为孩子们带来免费的临时文身体验。有一名小女孩的腿在火灾中受了伤,等她的腿痊愈后,本·罗德喷绘了挥着翅膀的小天使,小女孩很喜欢这样的祝福方式。还有一名小男孩是慢性疾病患者,他的情绪很不稳定,但自从本·罗德在他的手臂上喷绘了狮子和老虎后,他整个人都平静了许多,按时吃饭和睡觉,让照顾他的护士都惊叹不已。除此之外,本·罗德还组织孩子们去他的文身工作室参观,孩子们对文身的机器很好奇,本·罗德一一解释,大家才明白了临时喷绘文身和真正文身的区别。

瑞士 职业插画师让孩子在探险中学到生理知识
瑞士著名插画师赛睿·弗雷受到日内瓦一家儿童医院的邀请,为医院的墙壁画插画。院方希望赛睿·弗雷通过插画,向孩子们解释看病是怎么回事,以及人为什么会生病。

赛睿·弗雷首先设计出一个亲切的讲解员,负责解释人体骨骼系统和内部器官。随后,她设计出男女人体模型,笔下的线条生动,医生和护士觉得血管和肌肉尤其真实。她还画了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旅程,让孩子跟着墙壁上的插画一起去探险,看看红细胞和白细胞在人体中的作用。由于这次插画任务重,赛睿·弗雷带领团队,用了将近一年才完成。

插画的效果非常好,许多孩子看完病后都不愿走,一定要把“红细胞的旅程”这组插画看完才回家。赛睿·弗雷说:“我很高兴,有趣的插画能让孩子们在探险中学到生理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也就忘了看病的恐惧。”

澳大利亚 医生扮小丑 清洁工扮蜘蛛侠
澳大利亚悉尼西郊的一家儿童医院是新南威尔士州最大的儿科中心,院方以“家庭和小患者”的感受为关注点,每周五都会开展许多有趣的活动。例如,医生打扮成小丑,医院还专门请了魔术师,培训医生学习简单的魔术;清洁工打扮成蜘蛛侠,他们也要掌握蜘蛛侠的标志动作。当孩子们聚集到休息区,医生和清洁工就开始表演节目,伴随着精彩的节目,孩子们还会得到许多礼物,这让孩子们的家长十分满意,其中一名五岁小病患的母亲说:“我女儿光顾着看魔术了,都忘了自己还在住院,她觉得医院像是游乐园,她还希望她的主治医生每天都打扮成小丑的模样。”

                           ◎音乐水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爱佑慈善基金会携手香格里拉酒店集团为孤贫患儿提供治疗
还好,一切都还没有太迟!
大公开!儿童医院都有哪些奇葩的哄娃操作?
都知道儿童不能吃含激素的食物,可是,有些玩具也含激素你知道吗?
这才是威胁幼儿生命健康的“大杀手”!医生告诫:家有孩童务必注意这些事!
白血病“盯上”孩子,医生:惹不起躲得起,远离这3种元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