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探一探疑病症的14个微妙迹象
疑病症又称做疑病性神经症,主要指本人担心或相信患有一种或多种严重躯体疾病,会不断诉说躯体症状,反复就医,虽然经反复医学检查诊断也不能打消顾虑,常常伴有焦虑或抑郁。这种人的人格特征为敏感,多疑,主观,固执,谨小慎微,对身体过分地关注,要求十全十美。婚姻的改变,子女的离别,朋友交往减少,孤独,生活的稳定性受到影响,缺乏安全感等等,均可成为发病的诱因。

你是否把疾控中心的官网作为浏览器的主页?每天都上网查看流感的发病趋势?这些表现有可能是疑病症的迹象。疑病症相当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美国一家文摘媒体网站近日盘点了疑病症的14个微妙迹象,也就改善疑病的困扰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1 就餐时谈论的主题都围绕着寨卡病毒
对医学学科有浓厚的兴趣与直截了当的痴迷是有明显界限的。洛杉矶饮食紊乱诊所的心理学家劳伦·米莱姆博士认为,当一个人如此专注于健康问题而无法专注于其他任何事情时,这就是疑病症的典型表现。健康担忧会垄断疑病症患者每一次谈话的主题,很难让他们停止谈论这种痴迷。她建议患者每天留出20分钟写下或说出烦恼,不要等到第二天再这样做。

2 反复征求多位专家的意见
即使多名医生给你下了健康无恙的明确诊断,但你仍然相信自己得了癌症,那么这种担忧更多的是精神层面上的问题,而不是身体层面的问题。为了平息恐惧感,米莱姆医生建议患者练习挑战可怕或灾难性的想法,例如,问问自己,“我得癌症有什么确凿的证据”“医生怎么说”和“最有可能的解释是什么?”

3 谷歌医生是你最好的朋友
如果你发现自己在网上持续研究某一特定的健康问题,那么你可能是一位疑病症患者。米莱姆医生认为解决办法就是避免在网上搜索相关症状,这样做只会增加焦虑,因为你可以在网上找到任何证据。

4 随身携带体温表
不断扫描身体,寻找疾病的迹象,如“我的身体是不是发热了?”“我的便便看起来是棕色的吗?”和“我的脚发痒,是不是因为刚吃了蛤蜊?”这些就是疑病症的迹象。要克制住检查身体的冲动,因为它们会变成自我实现的预言,产生根本不存在的症状。

5 朋友得感冒对你来说如同麻风病
你认为所有的小孩都是细菌制造工厂吗?只要朋友一打喷嚏,你就远远躲开他们吗?避免任何可能让你生病的情况就是疑病症的一个警告信号。不要被恐惧感所限制,掌握平静内心和冥想的技巧,控制焦虑情绪。

6 对症状反复询问相同的问题
“我看上去是不是发烧了?”“你看我这根脚趾是不是弯曲得不正常?”向身边的人寻求帮助是很自然的,但如果你不断地向亲朋好友提出问题,让他们来证实你认为自己存在的健康问题,那么你很有可能是个疑病症患者。

7 你在医生的频繁求诊名单中位居首位
去医院看病是一种快速的解决方法,让你对健康的担忧得到安慰;然而,对于疑病症患者来说,这会变成一种忧虑和没完没了的去就诊的恶性循环。提醒自己,生活中没有什么因素是确定的;即使你有强烈的冲动,你也无需检查每一种鸡毛蒜皮的“症状”。

8 问最好的朋友他们的便便是什么样子的?
不断地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感受,并把你的症状与其他人进行比较,这是一条通往疑病症的快车道。你可以采用其他方法来控制这种担忧,比如散步或者去健身房锻炼。

9 在医生休假的时候询问你的皮赘
大部分医生习惯于在休息的时候接受病人的咨询,并保持一定的容忍度。然而,如果你在医生休假的时候还反复唠叨无关大碍的症状,很有可能进入了疑病症的阶段。认知行为疗法是对疑病症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它能帮助患者消除无用的信念,纠正非理性的想法,改变有问题的行为。

10 喉咙一发痒就想到得了肺炎
加州福尔松心理服务中心的心理治疗师福里斯特·塔利博士认为,疑病症患者以灾难性的想法而闻名,即使是最轻微的症状也让他们想到最糟糕的结局。这些恐惧很快就会不受理性和逻辑的影响,因此,你需要有亲朋好友时常与你交流。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能说服你摆脱症状,而是简单地提醒你,你有疑病症的倾向,必要时需要去看心理医生。

11 总是感觉不舒服
你是否不断地从一种健康担忧转移到另一种健康担忧,从来没感觉过良好?总有一堆模糊的症状,但并没有明确的原因,这可能是疑病症的一种迹象。下一次当你发现自己特别在意虚无缥缈的痛苦时,试着把注意力集中在感官上,保持当下的状态,以此来转移注意力。

12 没有任何事情和任何人能让你感觉更好
朋友告诉你没事,配偶说你看起来很棒,医生也给你开了健康证明。然而,如果在这一切之后你仍然感到不舒服,那么你很有可能患的不是隐匿疾病,而是疑病症。不要陷入这种消极的循环。记录一本感恩日记,它能帮助你看到并专注于生活中所有积极的方面。

13 一直重复做相同的检测
疾病焦虑障碍是疑病症一个更准确的术语,患者很难相信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检测结果,他们可能会不断要求进行额外的检查或测试,甚至重复先前的检查。如果你总是专注于疾病,就错过了生活中最精彩的部分。

14 像躲避瘟疫一样避开医生
虽然这似乎违反了直觉,但确实有些疑病症患者避免去看专业医生或预约常规检查,因为他们非常担心可能会收到坏消息。平和地接受诊断和检查结果,逃避医生会使潜在的问题更糟。

                  文 / 王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总怀疑自己得了大病,检查又都正常,这是怎么回事?
不焦虑的健康生活(10步骤帮你实现无忧人生)[连载]
男子得疑病症 一年做100多次B超“找”胃癌
总是怀疑自己有病?你可能真的病了!
本来无一病,疑心一身病
识别蛛丝马迹,及时安排就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