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华大学2019级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第一课

2019年9月21日,清华大学2019级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正式开课了,来自8个班级的200多名同学缘聚清华大学和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共同开启了充实且多彩的工程博士学习生活。

学校高度重视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培养,秉持跨界交叉、融合创新、特色培养的原则将2019级235名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按照跨领域平行随机原则组建班级,并为每个班级配置2名具有丰富工程经验、较高学术造诣的责任教授和1名具有丰富教学管理经验的班主任。

在培养模式上,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培养强调学科交叉创新,培养研究生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进行工程技术创新、组织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工作的能力,引导学生在工程领域做出具有创新性和工程应用实效的成果。

学校根据创新领军工程博士学生的需要,考虑到非全日制工程博士边工作边学习的特点,集中利用周末组织课程教学。课程设置包含创新模块、工程领域专业课程、领导力及职业素养模块等。2019级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首次课程聚焦于《工程领域前沿讲座》与《工程领域重大专题研讨》课程。《工程领域前沿讲座》围绕当前工程领域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由授课教师邀请工程领域校内外院士和知名专家为工程博士讲授行业前沿、工程案例、管理理念和案例分析等。《工程领域重大专题研讨》课程要求学生结合自己工作实践,通过师生共同研讨工程领域中的重要议题,让学生站在不同学科视角了解和思考工程领域重大问题,寻求和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课程旨在开阔工程博士视野,培养工程博士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以下为2019级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首次上课风采剪辑:

独立思考 自由碰撞

——2019级创新领军工程博士1班

《工程领域前沿讲座》课上,授课教师朱煜教授特邀郝吉明院士、孙伟教授和尤肖虎教授为1班学生专业开讲。

郝吉明院士给1班和2班同学们带来了题为《科技创新支撑引领蓝天保卫战》的前沿讲座。他从自己博士生选题与大气污染治理结缘开始,将自己中国空气污染控制研究40余年的心路历程一一与同学分享:从全国酸沉降控制规划与对策开始,到城市机动车污染控制,再到特大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理论与技术方法与实践,穿插北京奥运会空气质量保障措施等众多研究、政策建议、行业论战等。郝老师娓娓道来,讲座历时2个半小时,让学生们亲身见证了“为国家健康工作50年”的学者样板。

郝吉明院士与师生合影

孙伟、尤肖虎两位教授关于3D打印和5G技术的讲座,让同学们认识到第四次工业革命将极大地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

尤肖虎介绍5G 

孙伟介绍3D打印

《工程领域重大专题研讨》课上,授课教师王雪教授引领同学们结合各自研究方向,提炼相关行业工程里的科学问题;鼓励同学们从多维视角、颠覆性的思维去看人工智能、大数据、3D打印、5G等社会热点技术,才可能找到跨专业融合的蹊径。

王雪与学生合影
1班同学课上发言

交叉融合 教学相长

——2019级创新领军工程博士2班

《工程领域前沿讲座》授课教师左剑恶教授特邀了王浩院士、郝吉明院士和任天令教授为同学们作专题讲座,让来自各行各业、奋斗在工程领域一线的同学们极大地拓宽了视野,深刻感受到了多学科融合的必要性及其对创新的重要性。

左剑恶主持讲座

 王浩院士主讲《中国水资源现状、问题及对策》,以石羊河流域的变迁引出了决定着生态系统格局与演变的水的重要性,并系统性的阐述了中国水资源状况、所面临的危机、应对策略及水资源学科前沿问题。

王浩院士讲现场

任天令“智能传感技术”讲座则从传感器的重要意义讲起,从通用传感器到智能传感器向同学们做了分类介绍,与同学们分享了智能传感器的制造技术等,并就未来信息社会发展与同学们进行了展望。

任天令讲座现场

石永久授课现场

《工程领域重大专题研讨》授课教师石永久教授从PHD++为引,系统阐述了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的培养要求,研讨课的定位、课程安排与考核要求,并做了《建筑金属围护系统抗风减灾》的专题报告。

课上来自不同方向的14位同学率先给大家分享了各自领域的重大专题研讨议题,分享的同学准备充分、演讲精彩,主动剖析当前工程领域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多视角了解和思考工程领域的重大问题;聆听的同学积极提问、问题纷呈,课堂成为了多领域知识交汇、创新思想碰撞的乐园,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同学们批判性思维能力、思辨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

同学们课上踊跃研讨

勇于突破 引领创新

——2019级创新领军工程博士4班

《工程领域前沿讲座》授课教师吕俊复教授特邀了倪维斗院士、欧阳明高院士、杨华中教授、李广贺教授以及雷增光、唐飞两位教授级高工在清华大学能动系学术报告厅为同学们带来了一系列高水平、深广度、众彩纷呈、精彩绝伦的学术讲座盛宴。

倪维斗院士讲座现场及课后合影

课程由欧阳明高院士和倪维斗院士领衔,多位教授及教授级高工不仅带来了关于移动能源系统、芯片、新能源、清洁煤利用、土壤污染等广域知识的深度思考和激情演讲,还以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给同学们以极大的启发,睿智的话语让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欧阳明高院士讲座现场及课后合影

欧阳明高院士和倪维斗院士勉励大家在学科交叉融合中引领创新,勇于突破边界,敢于探索未知领域,不断迈向新的学术高度,成就人生新的篇章。

课后同学们热情邀请讲座的老师进行了课后研讨、合影留念,并进行了和谐有爱的班级建设。

4班同学课后研讨与班级合影

缘聚清华 协同创新

——2019级创新领军工程博士5、6班

《工程领域前沿讲座》5班授课教师武永卫教授、6班授课教师邱彤教授协同合作特邀了杨万泰院士、周济院士、理财魔方创始人袁雨来和陈康教授4名不同工程领域的专家,在六教6A311室分别针对高分子材料研究、超材料应用、金融科技发展、区块链解读等重大工程前沿问题进行专题讲座和专题研讨,极大地拓展了两个班级同学的视野及其对前沿科技的交叉了解。

两班同学齐听讲座 
杨万泰院士等合影

《工程领域重大专题研讨》5班授课教师顾明教授对工程博士的定位、研读方法以及跨学科的两化融合问题进行了深入讲解,引导同学们以不同学科的视角了解和思考工程领域的重大问题、尝试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同学们围绕当前工程领域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结合自身工作的实践,分别发言后分组研讨了工程领域中本学科和跨学科的重要议题。  

《工程领域重大专题研讨》6班授课教师刘伟教授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科研经历引导6班同学从自身工作领域、工作岗位出发针对一系列工程领域的重大问题展开了卓有成效的讨论与对话思考,从氢能源产业到绿色建筑,再到应急救援,每位发言的同学都将本行业需要深入研究的工程问题带来与大家分享,兼具广度与深度,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获益良多。

5班师生课上研讨
6班师生课上研讨

医工结合 健康齐伴

——2019级创新领军工程博士7班

7班同学均来自创新领军工程博士未来健康交叉项目,其中1/2同学来自科技企业、1/3同学来自医疗机构。

《工程领域前沿讲座》特邀嘉宾赵继宗院士讲授医工结合推动神经外科发展,他从脑解剖与认识发展、生物医学影像跨越和外科器械设备创新等三个维度介绍了神经外科百年发展史,用大量案例论证了影像学是医工结合的典范,展示了脑科学为医工结合提供的新机遇。

赵继宗院士与师生合影

《工程领域前沿讲座》授课教师李路明教授为同学们主讲《从脑起搏器到神经调控》,他从治疗帕金森病谈到脑起搏器的发明,经过20年的努力,自主研发系列脑起搏器的技术、工程和临床系统,并向同学们介绍脑科学研究应用情况和未来发展。

《工程领域前沿讲座》特邀嘉宾季林红教授向同学们讲授生物机械技术设计及其发展应用,他从神经康复与康复机器人、助老助残、竞技体育等方面举例,介绍用物理和工程学方法解决临床康复、运动能力恢复等技术问题。

季林红讲座

《工程领域重大专题研讨》授课教师王广志教授引领同学们围绕医疗器械创新、医疗健康大数据等重大专题开展热烈研讨和充分交流。

学生们纷纷表示,学校为未来健康交叉项目精心安排了优秀教师,课程设计紧密围绕医工结合,内容关注医学前沿,针对性强、启发性大,对未来学习充满期待。

共建粤港澳 攻坚大湾区

——2019级创新领军工程博士8班

8班同学均来自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粤港澳大湾区项目,学习地点为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9月21-22日,同学们共同开启了《工程领域前沿讲座》、《工程伦理》和《工程领域重大专题研讨》3门课程学习。

《工程领域前沿讲座》授课教师李勃教授特邀钱易院士、隋少春副总经理为学生们开讲。钱易院士就绿色创新和生态文明建设主题从工业生态学、生态效率、循环经济等角度为大家阐述了绿色创新的真谛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讲座后钱易院士还围绕国内重大工程港珠澳大桥、三峡工程、核电等展开了如何在创新同时保护生态环境的交流;来自航空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隋少春副总经理,围绕我国航空工业的现状和发展,全面阐述了数字化实践和智能化探索,以及用复杂方法解决复杂问题的思路与途径,内容丰富、视角宽广、剖析深刻。

钱易院士讲座发言
8班师生课上研讨

《工程领域重大专题研讨》授课教师王好谦教授就国产化替代战略探讨主题,以中美贸易冲突对深圳的影响为背景,切实提出国产化替代的思考,引导同学们结合自身工作领域进行国产化战略研讨。

《工程伦理》授课教师王蒲生教授以思想实验为开头,讲解道德、伦理以及伦理学的概念、理论和原则,课程中通过多部引人思考的电影故事就伦理原则等方面展开了讨论,让同学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深刻体会到伦理等问题的复杂性与重要性。

蒲生授课现场

历时2天的课程结束之后,各班同学纷纷表示收获满满、信心十足,对后续的课程学习生活充满期待。2019级工程博士全体同学将继续不忘初心、厚德笃行、创新融合、攻坚领军,争做有理想、有使命、有自信、有融合的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师节特辑:你不知道的钱学森
要開工了!造福中華千年的工程!中國六位院士、十二位教授多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张首晟做客清华 跨界畅谈科学、创新与投资
施一公:结构之美
南科大学子与诺贝尔奖的“距离”有多远?
我的深情为你守候 ——成都七中高2023级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夏令营第二期活动纪实(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