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科研万人敌,是什么境界?

科研工作者,该是国士。习屠龙之术,乃万人敌。这是清华大学物理系的朱邦芬在《读1947年4月黄昆给杨振宁的一封信有感》中提到的科研工作者该有的样子。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青年项羽说“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项羽的“万人敌”是指战略,他学得并不好,最后只好“霸王别姬”。

1942-1944年间,黄昆和杨振宁是东北联大研究院的同学,师从吴大猷和王竹溪老师。他们都非常的有天赋,整天讨论各种问题,放学后在一起形影不离。

黄昆在信中把他的博士导师莫特比作“万人敌”,黄昆用“万人敌”还隐含另外一层意义,即莫特是有计谋眼力的学术带头人:科学界需要这样一位头脑清醒的科学家,向同事们指出科学的发展方向和需要为之做的工作。

                                


                            黄昆1941年从燕京大学毕业时的照片

“万人敌”不等同于“天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黄昆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天才”,“没有甚么远大目标,只不过按部就班、一步一步地做得还可以”。在黄昆心目中,莫特、玻恩这样的大师都不是“天才”;在所接触过的人中间,他认为真正属于“天才”的,也只有杨振宁。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万人敌”莫特自然对黄昆研究方向的选定和学术风格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50年代初,黄昆提出中国要大力发展半导体科学技术,80年代初,他大力倡导开展半导体超晶格微结构物理的研究,这些都表明出他的战略眼光。近10年来,我国科研整体水平进步十分显著,中国存在着大量聪明优秀的年轻人,目前制约我国科学研究发展更上一层楼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缺少莫特这样的“万人敌”。

为何我们身边会缺乏科研大牛的“万人敌”呢?这个问题可能与到底什么样的人适合做科研有关。经常有学生问,自己适不适合做科研,要不要考博。

根据以往经验,适合做科研的人,应该具有以下几条品质。这几条基本能判断今后在科研路上是否顺利。


                        



一个科研学者健全成熟强壮的心智等于自制力、抗压力和能动性
首先,应该明确指出,做科学研究与智商没有什么关系。只要你能拿到学士学位,你的智商不会太差,你已经达到了博士学位的智力门槛。科学研究需要的不是智商,而是头脑。做科学研究,最需要的是一个健全、成熟、坚强的头脑。

自我控制是科学研究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做科研学术意味着没有上级强迫你工作,也没有严格的时间表来约束你。你所有的行动都是按你自己的意愿计划和执行的。

博士毕业的最低要求是平均每天5个小时,这是指纯粹的工作量,不包括浏览网页之外的大量输入。一个优秀的学者平均每天的工作量需要超过8小时。

        

在繁忙的工作中,经常工作和休息,坚持锻炼,保持身体健康。下班后,要处理好家庭、生活、孩子等几件事,在一堆家务中挤出足够的时间进行科研。这需要极强的自我控制和执行能力。

因此,自我控制是科学研究的最基本要求。那些阅读了半个小时的书的人就忍不住要刷微信,看朋友们忍不住要出去玩耍的人,不适合科研。

在科学研究中,“拒绝服从”的传播和学术同行的批评是最基本的日常活动。平均每个博士生在论文开始时发一篇论文,平均3到5次返回。为了继续投稿,每年可以同时撰写和投稿几篇文章。换句话说,在最坏的情况下,一名博士生可能每年收到超过十打的回函。

而在每一篇论文提交前,从理念状态来看,都需要经过导师、同行和学术朋友的一轮批评和挑战,然后以工作论文的形式参加几次学术会议,面对同行的另一轮批评。这是一个自我否定和自我革命的过程。

面对不断的退出和批评,几乎每一位年轻的学者都会问自己,他所做的主题是否有效,这篇文章是否需要投稿,甚至他是否适合学术工作。很多优秀的青年学者搞科研不下去,不是因为学术水平,而是因为心理崩溃。

因此,玻璃心不适合学术研究。学习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没有人会教你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问题的解决取决于你自己。

此外,在现代学术界,要做好学术工作,不仅要解决学术问题,还要解决学术之外的无休止的其他层面技术问题,这是实现持续高速输出的重要保证,需要学者随时保持足够的好奇心、积极性动机和主动性。

例如,合格的学术研究人员应迅速全面地掌握各种最新的文献和学术发展,这就要求他们具备搜索、管理信息和数据的熟练技能。

学术研究者应不断学习新知识,吸收和消化新的理论框架,有时自己学习各种统计、编程和外语,甚至文字和图片排版技术。

        

学术研究人员还建立了自己的学术网络,并考虑如何主动沟通,并计划参加学术会议和讲座。
学术研究者还应统筹规划各种学术任务,考虑如何做出最有效的持续贡献,如何申请项目资金支持科学研究。

以上工作不能通过参加阅读和做实验获得,而是要求学者有大量的精力、积极的思维,更重要的是非常高的主动性。

此外,拥有成熟的心智很重要。很多时候,搞科研更多看重的是你有没有一个成熟的心智。很多时候你在科研路上的付出并不代表你一定会有回报,很有可能你处理了一个月的数据到头来发现是无效的数据,这都是很常见的事。这时候,你还能稳住心态继续去处理新的数据么?

好的科研“万人敌”需要有高效的自学能力。在做科研的路上,有很多的知识并不是你本来就会的,这时候就需要你去自己学,自己看文献。搞科研这件事是一份很苦的差事。你可能会被同行评价为研究成果过于普通,家人也可能无法理解你的事业。如果不是那一份发自内心的热爱,又有几人能坚持在科研道路上呢?

最后从反面说说什么样的人不适合搞科研
从博士毕业后继续从事科研的比例可以看出,数字是最无情也是最客观的,即便能力足够,也会因为面临各种打击而把“不适合的”筛选淘汰出去。

投资收益比低,承受风险能力弱的人,不适合搞科研。现代社会中的科研是“赢者通吃”、“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传统行当,面临着高投入、高风险而中低回报率。如果仅仅只是为了拿个博士学位的话,距离搞科研还有很长的距离。因此,好的科研工作者要有承担搞科研失败,转行从头再来的机会成本。

愿每一位有心科研的同行都可以一帆风顺,向死而生。

参考文献:
黄昆给杨振宁的一封信:物理研究大多时间是做日常工作——纪念黄昆先生100诞辰,中国科协,
什么样的人适合搞科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他是我国半导体宗师,培养无数人才,却拒绝国家颁奖给自己
追忆伟大的物理学家黄昆先生——访中国科学院院士朱邦芬
【物理巨人】科苑中的一棵常青树——记固体物理学家黄昆教授
请问杨振宁对中国有什么贡献?
院士身份对杨振宁只能是荣誉而非利益
杨振宁:做科研,一生有两个最困难的时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