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师说”:博导对博士生到底有何影响?

(这是社论团队2016年第S26次推送)                                                

摘要

韩愈有言: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导师功能的经典性定义。不过,在西方,导师,尤其是博士生导师,到底有什么作用?这主要不是一个规范性问题,而是一个实证问题。

      本期推送克拉克大学的Nicola Curtin等人发表在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2016年第5期)上的“Mentoring the Next Generation of Faculty: Supporting Academic Career Aspirations Among Doctoral Students”一文。诸多研究表明博导对博士生的学术成就有较大影响。本文基于对美国中西部一所研究型大学848名博士生的网络问卷调查,来研究博导的工具性指导、社会心理性指导和推荐性指导(sponsorship)对其博士生的学术自我效能(完成学术研究的信心)和学术兴趣的影响,并分析了指导获得在不同性别、不同种族和不同学科的群体间差异。研究发现,博导的三种类型指导均对博士生的自我效能和学术兴趣有显著影响,并且三种指导通过影响博士生的自我效能间接影响了其学术兴趣。男性和非URM(未被充分代表的少数群体)群体会获得更多的工具性指导和推荐性指导,非STEM学科的学生虽然会获得较少的工具性指导和推荐性指导,但会获得更多社会心理指导。

研究问题

       诸多研究表明博导对博士生的学术成就有较大影响。博导可以给博士生提供其自身表现的反馈,在必要的时候给予其鼓励,并教给博士生在特定研究领域立足所需的具体技能。但以往研究多笼统地探讨博导的指导对博士生自我效能、学术兴趣等方面的影响,并未将博导的指导进行分类,分别研究各类型指导对博士生产生的影响。本文在以往文献的基础上,将博导的指导分为工具性指导(博导给博士生完成研究的具体知识、方法、程序)社会心理性指导(博导给予博士生在日后工作关系和工作环境等方面的支持、鼓励和建议)推荐性指导(博导将博士生推荐给该研究领域的其他人,帮助其建立在研究领域的关系网)三类,分别研究三类指导对博士生的学术自我效能(完成学术研究的信心)和学术兴趣的影响。此外,本文也探讨了性别、种族、学科与指导获得的关系,对不同群体间获得指导的情况进行了比较。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博导的指导对博士生的满意度、学术产量,甚至以后的教师生涯都有重要影响。Cameron 和Blackburn的研究发现,那些在博士期间得到导师推荐性指导的教授有更广泛的专业关系网、更高的论文发表量和更多专利。Tenenbaum等也发现,博导的工具性指导和推荐性指导与博士生的专业成果有关,而社会心理指导与博士生个人有关,如满意度等。此外,Ostrove等的研究表明,博士的学术自我效能与是否完成学术目标相关。因此,本文进一步研究自我效能是否在指导和学术兴趣之间起中介作用。基于以上研究,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假设1:工具性指导、社会心理指导和推荐性指导与自我效能和兴趣相关。
      假设2:自我效能在三种指导和学术兴趣之间起中介作用。

      性别、种族等人口学因素也会影响博士生指导的获得。Nolan等研究发现,美国物理学科的女性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后,相较于男性来说,获得的指导较少。但也有学者表示,与男性相比,女性会获得更少的工具性指导,但会获得更多社会心理指导。此外,白色人种在指导获得上会更有优势,那些未被充分代表的少数群体(underrepresented minority,URM)则占劣势地位。性别和种族均会影响指导的获得,因此,有色人种的女性在指导获得上处于最劣势位置。基于此,本研究除研究性别、种族分别对指导获得的影响外,进一步研究性别-种族交互项对指导获得的影响。此外,学科领域也会影响指导的获得。部分学者通过研究已经发现了物理学科与人文社科间的指导获得的差异,但并未具体到每一类指导获得的差异。由于相关文献的缺乏,对于性别、种族和学科领域对指导获得的影响,本研究不提出强假设。本研究将分别探讨性别、种族、学科领域以及性别-种族交互项对指导获得的影响。

数据、变量与方法
数据
       本研究通过对美国中西部一所研究型大学26个不同专业848名博士生的网络问卷调查获得数据。其中,37%的被访者为女性,63%的被访者来自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专业。
变量
       因变量为学术兴趣和自我效能。学术兴趣通过被访者对一系列职业目标的被吸引程度来衡量,1表示“非常无吸引力”,4表示“非常有吸引力”。职业目标包括“成为一个顶尖研究型大学的教授”、“成为一个普通院校的教授”、“工厂的科研岗位”等内容。自我效能通过被访者对特定职业目标的信心程度来衡量,1表示“完全不正确”,4表示“非常正确”,问卷内容有“我可以成为顶尖研究型大学的教授”等。自变量包括工具性指导、社会心理指导和推荐性指导。我们在Golde和Dore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形成19个问题,让被访者表达自己的同意程度,1表示“非常不同意”,5表示“非常同意”。工具性指导包括“教我好的研究的细节”、“论文发表的建议”等7个问题,社会心理指导包括“建立我的信心”、“将我当成一个完整的人,而不仅仅是一个研究者”等9个问题,推荐性指导包括“帮助我建立在专业圈的关系网络”、“在必要时向其他人推荐我”等3个问题。控制变量包括学科领域、种族-性别组等。
方法

       本研究通过建立2个路径分析模型(path analysis models)来分别探讨三种指导与自我效能、学术兴趣之间的关系。不同性别和不同种族组的组间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同学术领域间的组间差异采用方差分析,种族-性别交互项对指导获得的影响采用组群分析(groups analysis)的方法。

研究结论

      研究发现,在指导获得方面,男性和非URM(未被充分代表的少数群体)群体会获得更多的工具性指导和推荐性指导,非STEM学科的学生虽然会获得较少的工具性指导和推荐性指导,但会获得更多社会心理指导。这可能就解释了为什么女性在科研界的相对“缺席”。自我效能和学术兴趣方面,男性的自我效能明显高于女性,但两者在学术兴趣上并无显著差异;不同种族的学生在自我效能和学术兴趣上无显著差异;非STEM学科的学生的自我效能和学术兴趣高于STEM学科的学生,这可能是因为STEM学科的学生更容易找到专业对口的和薪水较高的工作;与URM女性和非URM女性相比,非URM男性的自我效能显著较高,但非URM男性和URM男性间无显著差异;与其他3类相比,URM女性的学术兴趣显著较低,其他3类群体间无显著差异。

       路径分析模型结果显示,博导的工具性指导、社会心理指导和推荐性指导对博士生的自我效能和学术兴趣均有显著影响,博士生的自我效能也对其学术兴趣有显著影响,博导的3类指导通过影响博士生的自我效能进而影响到了其学术兴趣,即自我效能在指导和学术兴趣间起中介作用。假设1和假设2均得到证实。组群分析结果显示,在工具性指导和社会心理性指导上,URM男性、非URM男性、URM女性和非URM女性4类群体获得的指导与自我效能、学术兴趣并无显著关系;在推荐性指导上,只有非URM女性和URM男性获得的指导和学术兴趣有显著关系。此外,3类指导、自我效能和学术兴趣间的关系在STEM学科和非STEM学科间并无显著差异。

点评
        本文将博导的指导细分为工具性指导、社会心理指导和推荐性指导,分别研究3种指导对博士生自我效能和学术兴趣的影响,弥补了当前笼统探讨博导指导对博士生影响等研究的不足。但本研究仍有不足之处。首先,博士生有不同的职业发展方向,本文的研究结论可能并不适用除学术研究外的其他发展方向;此外,研究不能过高估计博导的指导对博士生的学术成就的影响,因为劳动力市场的机会等因素也对博士生的职业发展有重要影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经验!北大博导指导研究生10年的体会!
社科院博导指导博士论文选题的体会
博士生导师遴选制度的改革、成效和思考 ——基于北京大学的探索与实践
简议博士论文综述、博士、博士生导师的基本标准
我是博士生,我有精神病
博士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