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类何时能消灭战争?


“民族国家的终结,以及与之相关的民族主义情感的终结,都会对此有所推进。”

在整个人类历史中,因暴力活动早夭者占总人口的比例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自17、18世纪以来,这一比值更是急剧下降——这两个世纪是属于启蒙运动的世纪。人们引用了各种数据来解释它。

根据某些人的估算,1250年时,100人中有1个是谋杀的受害者;而到了1600年,这一比例下降到了1/300;到了1950年,则是1/3000。

但请各位注意,这些是凶杀方面的数据,而非战死者方面的,这一变化更该被归功于治理手段的进步、教育的普及以及经济方面的繁荣,而不太应该被归功于人类本性的改变。

不过战死者占人口的百分比也在急剧下降,人们注意到,这一比例不仅仅是从中世纪开始下降的,而是在整个历史长河中都呈现下降趋势。

这是不是莫里斯所认为的,战争的一种有利影响?

这问题可不像莫里斯宣称的那样好回答。

自中世纪以来,战争的数量也在下降,但杀伤力却在急剧增强。因此,尽管世界人口在迅速增长,而战死者的占比也在下降,但战死者的绝对数量却已大大增加。

对过去四百年间战死者的一个统计数据告诉我们,16世纪时,大国之间有22场战争,17世纪有11场,18世纪有8场,19世纪有5场,20世纪有6场。

战争的数量为何会下降?

这个时代大战一场也死不了多少人

一个标准而又令人信服的理由是:它的成本在上升,破坏力也在上升。

16世纪至今,常备军的花销和火力都在提升,这抑制了人们发动战争的冲动。

因此毫不奇怪的是,20世纪战争的死亡数字,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死亡数字,应该是令人震惊的。

同时也会抹去战死者占人口比重下降给人们带来的满足感。

这些战争的死亡数字必须包括平民的死亡数字,以及与战争状态相关的一切死亡。

近代战争使得每个人都被推上了“前线”。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估计为2000万人,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4000万到8500万人死亡,其几何平均值为5800万人。

另外我们还要加上其他一些战争和内战——至少有2000万人因为这些战争而死亡。

总体而言,在20世纪这个充满暴力的世纪中,保守估计有1亿人因为战争而死。

而自有记录的历史开始以来,总共有大约5亿人因为战争而死。这使得20世纪战争的死亡总人数几乎占到历史上所有战死人数的20%。

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

它使莫里斯的论点,以及平克等人对人类进步方面的乐观态度变得不那么可靠。

我们在这里谈论的是死亡,但请各位不要忘记,现代战争的破坏力变得更强,会破坏那些对人们至关重要的东西——房屋、工作地点、文化设施、基础设施、农田和农作物等都会遭殃。

中世纪狂热的十字军战士们可能会在所经之处破坏城镇和农场,但他们的破坏范围比今日的一个配备导弹的轰炸机—战斗机中队要小多了。

因此,战争的后果,诸如杀人、摧毁其重要财产等,不仅没有改变,而且还恶化了。即使战斗平息,战争的后果仍不会消散。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4000万欧洲人沦为了难民。

2012年初开始的叙利亚内战仍在继续,但1200万叙利亚人已成为难民。

任何一场战争都会让一些人背井离乡,就算大部分人在和平来临之后能回归故土,但还是有很多人回不来。

在我写到这里时,联合国难民署(UNHCR)还在忙着帮助20世纪90年代巴尔干冲突留下来的那50多万难民。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哥伦比亚和“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进行了五十多年的冲突, 400万人流离失所占到该国总人口的10%。

从这些方面看,战争大大地延长了问题存在的时间,给新的冲突留下了伏笔。

巴以冲突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战争还会给人带来创伤。过去一百年间,由于各种武器造成了更多明显的影响,战争对战斗和非战斗人员造成的影响这一问题被更多的人所研究,人们也对此有了更深的了解。

越是接近今天,发达国家部队中的士兵所遭遇到的战争创伤就越清晰、越常见,这是因为护甲的进步,战场上的医疗条件也在改善,所以他们中越来越多的人得以保全性命。

在创伤后应激障碍、重度抑郁症、外伤性脑损伤的研究中,精神疾病和认知受损问题被看作两个“无形的伤口"。

创伤后应激障碍一般被看作对创伤的反应;重度抑郁症被看作对失去某物的反应,比如说对战友过世的反应;而外伤性脑损伤则被看作受到爆炸袭击,或者在头部和头盔遭到冲击性撞击后引发的疾病。

尽管拳击、美式橄榄球、足球、英式橄榄球,甚至连板球和棒球,都可以导致外伤性脑损伤的发生,但一颗子弹或一片弹片击中头盔,或者接近爆炸区域,无疑会产生更大的影响。

由于朋友、亲人或家人逝去而产生的抑郁,是一种常见而普遍的现象,但这样并不会让这种感觉更容易忍受。

因此,在和那些由非战争因素引发的疾病作对比时,由战争引发的那些疾病,就很容易被人理解了。

所以当我们问到战争的影响时,必须问这样一个问题:

它那些所谓的积极影响——促使技术和社会进步、被压迫人群的解放、腐朽政权的垮台——是否能抵消建筑、城市和文化产物的毁灭,以及人类遭受的苦难(这点更重要)等负面影响?

有时候积极影响是否会比这还有效?

在某些时候,它们是否能证明战争的正当性?

我们可以就“战争”这个一般概念提出这个问题,也可以就某场具体的战争提出这个问题。

在对具体的某场战争提出这个问题时,可以回首历史上做出的决定,思考是否应该发动战争的国家领导人们也可以着眼于未来。

我们还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对战争本身提出问题:战争究竟是什么,到底是好是坏,战争到底有没有得到过正当化?

影片《西线无战事》中,德国学生保罗·鲍曼及他的同学们受到老师的爱国主义鼓动,纷纷投笔从戎

某位见证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有着一流作家的敏锐的观察力及思想家的机警思维的人,在很久之前已经给出了一种答案:

“当这样的事情成为可能时,一切能说、写、做的事情都是无意义的。几千年的文化都无法阻止血流成河,这种残酷就存在于他们百年千年的历史中,那一切肯定都是谎言,也都毫不重要了。医院里的惨状,就足够让人明白战争是怎么一回事。

这段话引自《西线无战事》,作者是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 

有没有一条通往答案的、更具前途的道路?

也许使用间接手段会更好:通过寻求和平的原因,从而了解战争的来源。

仅从帝国内部的和平角度来看,我们能从罗马帝国和大不列颠帝国统治下的和平中学到些什么呢?

犬儒主义者至少在后一种情况下会说,帝国镇压了反对派。而且他们会注意到,这些帝国的边境地区可完全算不上和平。

一个更乐观的答案可以从1945年后欧洲的大规模和平中推断出来,此时欧洲各国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程度日益加深,使和平成为可能。

在这种情况下,事实上也是在所有这些和平的案例中,起作用的因素似乎都是相互依存和互惠共利。

而在另一方面,战争因素包括了各国间的熟悉程度和可能存在的煽动性因素,还包括民主主义、理念差异、经济与领土竞争,以及存在疑心等。

通过采取密尔五法人们或许能把后面这些因素视为“战争的起因”,当发现它们确实是战争的起因时也不会感到惊讶。

假如这种思维方式正确,则会有种着实耐人寻味,同时也不让人感到惊讶的成果,那就是:经济上故意创造的相互依赖关系,以及政治上的相互联系,是针对战争的一剂良药。

这反过来表明,战争的起因存在于政治关系的结构中。

这是个社会问题,来自政治和社会组织中;也来自各种利益的创立中,某个特定组织对这些利益有着自我认同感;这些利益同样也受到另一个组织的类似利益的挑战。

人们会发现,当对话和外交手段失败、一切困难都难以解决时,国家的出现是如何让利益冲突演变为战争的。

因此,要解决战争这一人类问题,需要进行一体化,在各国间建立切实而互惠的联系,消除各国间的利益分歧。

在我看来,民族国家的终结,以及与之相关的民族主义情感的终结,都会对此有所推进。

就在我写下这番话的时候,我才刚从萨格勒布回来,在萨格勒布时,招待我的是一位律师,他说克罗地亚人曾拒绝被奥匈帝国吞并,而当奥匈帝国解体的时候,他们又因为再也无法成为其中的一部分而感到遗憾。

人们都熟悉这种常常循环的情感,以及它在历史条件下的一切含义。

阜姆的海港(今克罗地亚城市里耶卡),出自“奥匈帝国的风光”影集

文化中那些造就了伟大进步的东西——比如说工程学、文学、教育和培训、社会结构、法律、科技等事物——也造就了战争。

更重要的经验教训是,文明能像消灭小儿麻痹症一样消灭战争,只要它能贯彻这一意志,使用合适手段。但这会涉及合作,会非常艰难。

20世纪中,人类至少尝试过两次,都遭受了严重失败(如国联以及现在的联合国),但人们必须合作起来。

“必须”一词都难以描述其急迫性。我们这个世界之中,各国都配备了毁灭性武器,足以摧毁身为战争之母的文明,所以合作绝对是必要的,因为这关乎世界的生死存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欧洲的故事15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史1 德国崛起的源头:普鲁士
贡比涅森林断想
浪漫电影中是茜茜公主的丈夫身份,现实中是奥匈帝国摇摆的帝王
书评A185:战争与和平——读《20世纪简史:从无线电到柏林墙》
王妃传奇15: 挚爱一世却"分离"了67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