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问君能有几多愁(上)

 舒伯特《岩石上的牧羊人》· 上

回眸那一眼 

伞下的少年

                 

1828年11月19日,舒伯特在维也纳与世长辞,享年31岁。三十一年的短暂岁月里,他总共创作了一百四十小时的音乐。如果从十三岁起开始创作到三十一岁辞世,也只有十八年的时间。平均每年他要写出八个多小时的音乐。在音乐史上,能用这样速度创作音乐的只有天才莫扎特了(巴赫、亨德尔、贝多芬、海顿这些如数家珍的名字远远不及),仅歌曲创作一项舒伯特就写出了六百多首,毫无争议的“歌曲之王”。

料想舒伯特这样早逝又多产的作曲家,一定会坚持创作到最后时刻,若死神已经向他挥舞镰刀,他会不会感到些许征兆呢?他的天鹅之歌《岩石上的牧羊人》究竟会体现怎样的心境呢?

                      

音乐比起书画、雕塑更能展现“心声”。有人说莫扎特一生不幸,但他从来不在音乐中流露半分。傅雷先生就持这样的观点,他在《独一无二的莫扎特》一文中这样说:

在这样悲惨的生活中,莫扎特还是终身不断地创作。贫穷、疾病、嫉妒、倾轧,日常生活中一切琐碎困扰都不能使其消沉;乐天的心情一丝一毫没有受到损害。所以他的作品从来不透露痛苦讯息,非但没有愤怒和反抗,连挣扎的气息都找不到。后世单听她的音乐,万万想象不到他的遭遇;而只能认识他的心灵——多么明智、多么高贵、多么纯洁的心灵!

                    

傅雷先生这一观点并非独创,而是来自西方音乐评论家。至少在1955年3月27日,他给自己钢琴家儿子傅聪的信中附带了Camille Bellaique著的《莫扎特》一书中的段落:

莫扎特的作品跟生活完全相反。生活只有痛苦,但作品差不多整个儿只叫人感到快乐。他的作品是灵魂的缩影……他从来没有把自己的艺术用来当作倾吐心腹的对象,也没有用自己的艺术给我们留下一个证据,让后人知道他的痛苦。他的作品只表现自己长期的耐性和天使般的温柔。他把自己的艺术保持着笑容可掬和清明平静的面貌,绝不让人生的考验打上哪怕一个烙印,绝不让眼泪把它们沾湿。莫扎特从来没有把自己的艺术当做泄愤工具,来反攻上帝;他觉得从上帝那里得来的艺术应当用作安慰,而不是用作报复。

                    


对于莫扎特,一般人几乎都会持如此观点,但听过他最后作品,比如《安魂曲》(Requiem K.626)、《单簧管协奏曲》(Clarinet Concerto in A Major,K.622)便会产生质疑——莫扎特的作品表达了他的“心灵”或“灵魂”自然未错,但“从未透露内心痛苦”就不合适了。未完成的那部《安魂曲》比起佛瑞的《安魂曲》要阴暗痛苦的多。35岁的莫扎特毫无疑问嗅到了死亡气息,即便在离世前两个多月创作的《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是“平静”、“清明”的主题,但第二乐章的“平静”却是“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明显是用音乐同这个充满矛盾、争斗、痛苦的世界告别。

在早些的作品中,莫扎特音乐的主调虽然是乐天派,但“丝毫不透露痛苦”却太过武断,那首在他23岁那年(1779年)创作的《小提琴、中提琴交响协奏曲》(Sinfonia Concertante,K.364)明显是个孤证。整首乐曲充满阴郁,尤其是中提琴独奏,让人落泪。或许那年是莫扎特最悲伤的一年,最爱的母亲陪伴他巡演欧洲,在巴黎不幸客死他乡……

              

与莫扎特相比,舒伯特的创作却是另一番景象——他的作品就是自己内心的直接映射,音乐中的明亮、欢愉是一面,主流却是忧郁、愁苦的基调。舒伯特31年的生命中,命运对他如此不公:有生之年,才华得不到认可,要靠朋友接济度日;25岁那年得了不治之症——梅毒;室内乐大都只在家庭成员或友人之间演奏过,公众从未有机会欣赏;他的九部交响曲,对于自己来说都是“纸上谈兵”,有生之年从未有哪个乐队上演过——即便是《未完成交响曲》(Symphony No.8,“Unfinished”)这样的杰作都是去世后由舒曼发掘问世的。面对这样的残酷现实,舒伯特的音乐如何能掩饰忧伤?

             

在1960年2月1日的《傅雷家书》中,傅雷先生附上了法国保尔·郎陶尔的一篇《论舒伯特》,开头一段很精彩地概括了舒伯特音乐的特征:

“了解舒伯特,不能以他平易近人的外表为准。在妩媚的帷幕之下,往往包裹着非常深刻的烙印。那个儿童般的心灵藏着可惊、可怖的内容,骇人怪异的幻象,无边无际的悲哀、断肠心碎的沉痛。”

                


幸亏舒伯特创作了一个不属于人间的乐园,他的音乐中不只是愁苦、悲哀,也有美好、明亮,但那属于另一个世界。舒伯特对现世已经失去信心,他憧憬的是另一个伊甸园,通过音乐沉浸在自己打造的梦中。保尔·郎陶尔说:

“舒伯特心灵深处有忧郁的念头、悲伤、绝望,甚至有种悲剧成分。这颗高尚、纯洁、富有想象的灵魂不能以现世的幸福为满足。就因此,他有一种向往其他世界的惆怅(nostalgy)使得所有的感情都染上了这种特殊色调。

舒伯特对于人间的幸福抱有洒脱的态度,的确有种悲剧味道,但并非是贝多芬式的悲剧。贝多芬首先在尘世间追求幸福,而且只追求幸福。贝多芬相信终有一日天下为家,幸福就会降临这个现实的世界。舒伯特却预感到另外一个世界,这个神秘的幻象令舒伯特不相信自身所求能在自身所处的世界中得到满足:自己只是一个过客——对旅途中遇到的一切都不必当真。就因为此,舒伯特一生都没有强烈的热情。”

                                                   编  /  茶茶斑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这些名曲的“八卦”你听说过吗?
“音乐巨人”贝多芬只有1米58?扒一扒古典音乐家的真实身高!
舒伯特——伟大的欢乐和伟大的痛苦并肩而行
一九六○年二月一日夜
12分钟,古典音乐100首,你能听出几首?
贝多芬到底是怎么死的?莫扎特的安魂曲居然不是他写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