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5部《第六交响曲》,每部都荡气回肠

在西方交响曲创作史上

有着“第九魔咒”的说法

许多作曲家的“第九”

都是生命尽头的豁然升华

“第五”都是命运的大转折

比如贝多芬柴可夫斯基肖斯塔科维奇



“第六”,往往是

命运激烈转弯过程中的一次骤变

通常都有着非常荡气回肠的感觉

今天,我们来重温 5部

荡气回肠的《第六交响曲》






01
回荡苍穹间的心音

贝多芬《第六“田园”交响曲》



让人非常惊异的是,贝多芬《第六“田园”交响曲》与《第五“命运”交响曲》这两部大相径庭的作品写于同时。事实上,一向给人以“严肃”印象的贝多芬十分热爱大自然,并为此频常地离开维也纳,去到偏远的乡郊工作。

“田园交响曲”是贝多芬少数的各乐章均有标题的作品之一,也是贝多芬9大交响曲中标题性最为明确的一部。此时的贝多芬已完全失聪,这部作品正表现了他在这种情况下对大自然的依恋之情,是一部体现回忆的作品。


第五乐章“暴风雨过后的愉快和感恩的情绪”无疑是“田园交响曲”中最感人肺腑、最荡气回肠的。它描绘了雨过天晴,大地又恢复宁静,随后传来了一支牧歌风的感恩歌——这便是这个乐章最重要的第一主题。

贝多芬称这个主题所表现的是“自然神论,因崇敬大自然的威严而带来的狂喜,人的幸福和内心安宁的感觉”。乐章主题自由发展变化,像春日光辉一样普照着整个乐章,最后以安宁的颂歌作为结束。

▼贝多芬《“田园”交响曲》第五乐章




02
凝望深渊时的心悸

老柴《第六“悲怆”交响曲》



柴可夫斯基《第六“悲怆”交响曲》,是老柴1893年逝世前的最后一部巨作。在前两部交响曲中,老柴分别通过“走到人民中间去,让自己的苦难淹没于人们的狂欢”和带有贝多芬性质的努力去与命运抗争而取得了暂时的“胜利”。

“悲怆交响曲”可说是柴可夫斯基带有总结性的代表作,是他全部创作活动的终结。其中对于内心痛楚、灰心绝望、郁郁寡欢、愁肠百结的描写,可谓是淋漓尽致。“我把我的整个心灵都放进这部交响曲了”,老柴如是说。


“悲怆交响曲”虽然沿用了古典交响曲的四乐章结构,但老柴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破天荒地以慢乐章作为结束,这一点全然有别于传统古典交响曲。该乐章充分体现了绝望与死亡等悲剧性形象。

带有抗议般激情的第一主题充满着巨大而紧张的戏剧性力量,而听上去稍显明朗与抒情色彩的第二主题却蕴藏着更深的悲剧性。最后,在持续低音背景上,响起了乐章第二主题沮丧消沉的音调,然后渐轻渐弱,在悲惨氛围中收束,余音绕梁,荡气回肠。

▼老柴《“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




03
扑向命运之槌的绝望

马勒《第六“悲剧”交响曲》



在老柴的“悲怆交响曲”问世10年后,马勒的《第六交响曲》也以“悲”主题。不过,这部作品的副标题并非马勒本人所加。据说,曾有朋友问马勒为何写这样一部充满悲伤与阴郁的交响曲。马勒答曰:“我一生所忍受的不如意的遭遇,都集中在了这部作品里。”后来,这部作品就又被称为“悲剧交响曲”

马勒曾说:“我的《第六交响曲》将不断产生谜团。”他又一次预言成功了,时至今日,除了音乐本身的博大深邃外,这部交响曲还有比马勒其他作品都要多的令世人津津乐道的八卦。


比如:马勒的两位得意弟子——瓦尔特和克伦佩勒都没有指挥过老师的这部杰作;作为第二或第三乐章的谐谑曲和行板到底孰前孰后?最著名的还属末乐章里的“命运之锤”到底该砸几次?又是否真的代表了作曲家自己的宿命?

这个长达30分钟的末乐章是音乐史上立意最黑暗、情感最浓重的乐章之一,也是马勒交响曲当中最令人感到胆寒的一个乐章。聆听这个乐章的人,宛如目睹马勒创造的一个与命运争斗的“英雄”是怎样一步步走向毁灭的

而为了体现斗争的惨烈和命运的压倒性力量,马勒在这个乐章创造性地安排了三下锤击(这是真正的大锤,由一名打击乐手重重地砸向木箱。初版乐谱上有三下锤击,再版后马勒删去了最后一击)。乐曲最后,“英雄”被彻底击倒,留给听者无尽的叹息。

▼马勒《第六交响曲》第四乐章中的两次“锤击”




04
戴着镣铐起舞的悲歌

肖斯塔科维奇《第六交响曲》



和贝多芬夹在“英雄”和“命运”之间的《第四交响曲》时常被忽略的情况类似,肖斯塔科维奇夹在著名的《第五交响曲》和更著名的“列宁格勒交响曲”中的《第六交响曲》,也常被轻视,甚至被遗忘

作为一部交响曲,“肖六”罕见地只有三个乐章,并且呈现出一种“失衡的”结构,第一乐章是个接近20分钟的悲剧性广板,二、三乐章加起来才10多分钟,音乐性格上也呈现出与第一乐章截然不同的轻快——甚至可以说是轻浮。


关于《第六交响曲》,肖斯塔科维奇曾对媒体说“我想表达春天、欢乐、青春的情绪”,但我们绝不能忘了,作曲家还有句名言:“如果是音乐在微笑,那么,不要相信它”。如果把这两句话联系起来,似乎就可理解那缓慢深沉的首乐章之后为什么会接两个快速、活泼却总感觉有股子“怪味道”的乐章了。

第一乐章显然是全曲的核心,老肖真正想说的话也都在其中。在这个乐章中,你可以听到巴赫音调在20世纪的回响,以及马勒那种心酸的悲愁咏叹,还可以感受到一种具有古希腊式悲剧气质的巨大张力,摄人心魄、荡气回肠。

▼肖斯塔科维奇《第六交响曲》第一乐章

Symphony No. 6 In B Minor, Op. 54: I. LargoGennady Rozhdestvensky - Shostakovich Symphony No. 6




05
通往极致巅峰的阶梯

西贝柳斯《第六交响曲》



又与老肖的情况类似,西贝柳斯的《第六交响曲》比起它前后的“第五”和“第七”来无论上演率还是接受度都低了许多,但它仍不失为一部优秀之作。由于音乐呈现出一定的宗教和自然情怀,因此有时候也被人称为西贝柳斯的“田园交响曲”

如果把西贝柳斯的《第七交响曲》比为作曲家同类作品中的颠峰,那么,《第六交响曲》则是一部通往巅峰的尝试之作。这两部交响曲是同一时间里构思,写作也几乎是并进的。“第七”是最终的成果,“第六”则是攀登的阶梯。


在《第六交响曲》中,西贝柳斯谨慎而熟练地避免了各种极端倾向:配器不太复杂也不太简单;速度既不太快也不太慢;力度对比也不过于强烈和尖锐。听上去,音乐整体的色彩和光线都是柔和而舒适的。作曲家用芬兰乡土特征和北欧民谣色彩,呈现真挚而温暖的民族情感

第四乐章奠定在柔和的基调之上,但时而也闪烁出耀眼的光彩。乐章的尾声特别值得一提,音乐在渐渐走向弦乐高音区之后,反向趋于平静。在定音鼓微弱的震音背景上,宁静地回忆了一遍过往的主题,仿佛一个人回顾自己的一生

▼西贝柳斯《第六交响曲》第四乐章
Sibelius : Symphony No.6 in D minor Op.104 : IV Allegro moltoPaavo Berglund;Chamber Orchestra of Europe - Sibelius : Symphonies 4 & 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BBC新近票选出的“十大交响曲”
BBC新鲜出炉的“十大交响曲”,这十部作品哪些才是你的真爱?
这些音乐,没有标题,却让音乐爱好者沉迷其中
周五直播|听费城交响奏响冰与火的“田园之歌”
说到交响乐,不是只有海顿贝多芬和莫扎特~
发烧试音天碟推荐---交响曲发烧天碟推荐(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