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评:陈林侠|文本挪用与强行阐释(上)——评齐泽克《享受你的症状——好莱坞内外的拉康》

斯拉沃热·齐泽克(斯洛文尼亚语原名:Slavoj Žižek,公元1949年3月21日-),斯洛文尼亚作家、学者,出生于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现任教于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担任伯贝克学院人文研究所所长。

Shirley ART LIFE文本挪用与阐释过度·1来自Shirley ART LIFE00:0025:12
(黄莎莉试读2020. 10.11)
齐泽克的论著,无论是深奥晦涩的《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还是相对通俗的学术读物《欢迎来到实在界这个大荒漠》《事件》等,关于电影的论述成为必不可少的内容,这已构成当下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道特殊景观...关于本书的主旨,齐泽克在“导言”中明确写道“本书的目的就是让大众注意到犬儒主义距离的无效”,并对副标题做出解释:“好莱坞内”指的是用好莱坞或大众文化的例子来讨论拉康的概念或理论,“好莱坞外”指的是“自在且自为的阐释”这个概念(第4页)。《症状》在六个疑问中,将好莱坞电影、欧洲电影、小说、歌剧、绘画、教育剧等纳入自由联想的论述,用主客倒置的思维方式撕开了文本的同一性,在细节的裂缝中纵横捭阖,展开思辨与话语的狂欢,其中有许多发人深思的精彩论断。
    
...本文并不特别关注齐泽克的细节错误。当齐泽克如此大量使用电影阐释自身的理论时,更值得电影研究者深思的问题浮现出来③:他的论断与电影内容是否妥帖?电影在何种程度上能够以及为什么成为齐泽克的理论注脚?这种追求思辨的深度范式在当下电影研究中是否真正有效?这些问题显然更具意义,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一、有哪些电影?
    
齐泽克对电影涉猎极广,在理论阐释时无论生僻与热门的电影,皆能信手拈来。仅在《症状》一书中,涉及的电影就达到了121部/次,且分布在每个章节。...在论述中,他并不专注于某一具体文本,而是强调某一文化现象,视野开阔,极具理论抽象性与思辨性。
    
从类型来说,《症状》所涉及的电影,尤其是齐泽克所热衷阐释的文本,集中于悬疑、惊悚类型(事实上,这两种类型极为相似,均强调主观的心理体验,前者17部/次,后者41部/次,共58部/次),以希区柯克的影片为最(如《群鸟》《夺魂索》《后窗》《火车怪客》《惊魂记》在多个章节中反复出现,成为重点论述对象)。其次是剧情(29部/次)与爱情(21部/次)类型,同样涉及人物心理与欲望,强调分析自我意识与主体身份。...齐泽克对电影的选择标准,即是强调心理。...概言之,这种类型的分布与齐泽克的论述主题密切相关:从弗洛伊德、拉康延续而来的精神分析专注于人物心理与内在欲望。
    
有意思的是,出版于1992年的《症状》并没有过多地论及当下的电影。20年代电影3部/次,详细阐释2部/次(1925年《歌剧魅影》、《战舰波将金号》);30年代3部/次,详细阐释2部/次(1931年《都市之光》、1937年《慈母心》);40年代34部/次,详细阐释7部/次(1941年《马耳他之鹰》、1942年《扬帆》、1946年《美人计》、1948年《夺魂索》《德意志零年》,其中,《扬帆》《夺魂索》出现两次);50年代23部/次,详细阐释9部/次(1950年《火山边缘之恋》、1952年《舞台春秋》《一九五一年的欧洲》,1954年《后窗》《狂想曲》、1956年《擒凶记》、1959年《罗维雷将军》;其中,《舞台春秋》《后窗》出现两次);60年代15部/次,详细阐释2部/次(1960年《惊魂记》、1969年《黄宝石》);70年代20部/次,详细阐释5部/次(1974年《窃听大阴谋》、1975年《大白鲨》、1976年《迷情记》、1979年《惊呼狂叫》《告别昨日》);80年代11部/次,详细阐释2部/次(1982年《苏菲的选择》、1987年《天使之心》);90年代11部/次,详细阐释3部/次(1992年《大河恋》、1998年《楚门的世界》、1999年《黑客帝国》)。可见,20世纪40、50年代好莱坞黄金时期电影在《症状》中占据突出地位。
    
二、为什么是电影?
    
然而,齐泽克显然不是专事电影研究的权威。...电影不过是为我所用的体现自身理论的“片段”,那么,就存在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为什么齐泽克如此热衷于用电影案例替换现实分析?
    
在我看来,答案绝非“电影是大众艺术”这么简单(对当下读者来说,《症状》中除了《黑客帝国》《楚门的世界》等少数电影外,大多属于冷门电影;即便是希区柯克的作品,在众多深度理论阐释中也已成为精英电影)。一个突出的现象是,齐泽克对电影的分析仅仅停留在故事层面;在对人物、情节的文字重述中,电影实际上与小说、歌剧等一般无二。...不仅是《症状》,在齐泽克所有的论著中皆如此。联系到他在文本选择中格外重视情节曲折的侦探悬疑、惊悚类型,我认为,齐泽克如此热衷电影故事,有着如下原因:
   
 (一)情节性强的电影故事具有简化现实的功能,以结尾的方式将现实的无序整饬为有序。如上所说,与其他哲学家喜欢具有思想深度的文本不同,齐泽克选择的电影文本无一例外地具有谨严的情节结构。希区柯克、爱伦·坡、钱德勒、菲利普·迪克等悬疑、侦探、惊悚、科幻的文本成为重点对象(即便如爱情、传记这类通常故事性较弱的类型,齐泽克的选择也是这样,如《美人计》《狂想曲》《吉尔达》《我心狂野》的故事性都很强)。这当然事出有因。在反本质主义的后现代思潮中,现实是一种永远的开始,处于无序而开放的状态,对它的预见显然是虚妄的。...他更明确地论述拉康关于“成因概念”的终极悖论:成因,作为真实(real),是由它自身的后果产生(分泌/藏匿)(第157页)。...齐泽克在《症状》一书中,特别注重分析电影故事的结尾。...
    
...作为当下拉康理论的权威阐释者,齐泽克选择此类文本,恰恰为了否认完整的结构、明确的意义、统一的结论以及自发性理解方式;我们通常所理解的那些显见意义,不过是影片设置的“陷阱”(第50页),我们都被“不可避免地误导了”(第43页)。...电影对于齐泽克之所以这么重要,是因为它具有明确的目的论与有序、确切、简单的意义内涵,正好充当了他犀利的解构的理论靶子;否则,在本来就是无序、开放、多义的现实中,哪里去寻找意义如此明确的解构对象?
   
 (二)与相对精英化的小说等相比,电影强调异乎寻常的极端心理状态。这成为齐泽克选择的重要因素。侦探、悬疑、惊悚、爱情等类型故事具有极端化的主观经验,远远超出日常生活的常态。...概括起来,齐泽克使用的电影故事的极端性可分为以下四种:
    
第一,凸显偶然因素,强调事件的极端性。...  
第二,浓缩、提炼邪恶的欲望,人物病态的心理成为精神分析的典型案例。...
第三,故事情境的极端型,突出两难选择的伦理困境...    
第四,极端性体现在矛盾冲突的解决方式上。...
    
与小说等其他叙事艺术相比,电影,尤其在20世纪40、50年代,经历了编剧的提炼与增强过程,注重叙述与众不同的离奇故事,人物、行为、欲望、心理发生了极端的异化,具有现实生活所难以相提并论的典型性。这给齐泽克的精神分析理论提供了最佳案例。
    
(三)与小说注重叙述语调相比,电影更关注特殊的故事内容。齐泽克在《症状》中提及的其他艺术,如瓦格纳的歌剧《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漂泊的荷兰人》,蒙克的《尖叫》《卡尔·约翰大街的傍晚》等绘画,钱德勒的剧本《重播》,等等,都是在一段极其特殊的情境中展开一段特殊的人生,体现了后现代的微观叙事特征...齐泽克的话说,这种强调特殊性的微观叙事,就是大他者、实在界符号化的残余,就是主体被剥离的“客体小a”,标志着象征回路的中断;电影中的特殊人物成功地悬置了大他者的空洞的普适性,以幻象的方式构成了撕破普适性并令人产生视线之差的污点。
    
...齐泽克用特殊性来区分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在他看来,一部典型的现代主义电影,存在主、次两个对立的故事,副文本的特殊性颠覆了宣扬普适性的主文本(第152页)。但在后现代主义中,副文本是具有颠覆力量的特殊性(“异物”),并已经占据了中心(第155页)。齐泽克显然是一个发挥边缘、特殊性的后现代哲学家,他之所以强调曲折的故事情节、离奇极端的经验内容、特殊的微观形态,是其自身对抗、颠覆的理论思路所决定的。...
    
齐泽克认为“事件”是带有某种奇迹甚至有些神性的、日常生活的意外,是一种超出原因的结果⑦。...作为大众艺术的电影故事在逻辑性、极端性、特殊性方面越来越突出。因此,齐泽克对这类电影的热衷存在理论上的必然性。
    
三、分析确切吗?
    
在具体论述中,黑格尔辩证法成为齐泽克精于思辨的利器。他采用主客互换及其现象、本质的颠倒,偏执地质疑“正确”解读、唯一的可能、显见的常识。这确实让我们获得了新颖的视角及其精妙的洞见。但是,这种颠倒的论述往往偏离电影的客观形态,甚至悖逆于电影发展的基本趋势。
    
该书从声音介入电影这个公案开始,论述声音带来的破坏性后果。声音毁掉了沉默的崇高维度(第6页注释1)。齐泽克以《城市之光》《西北偏北》由声音引发的指认误会,来论述声音建构了拉康意义上的污点形象/幻想形象,使电影从卓别林式(充满活力的世俗欲望的天堂)变成固执、冷血、恋物的希区柯克式(第2页)。在他看来,声音的破坏性源于自身的抽象,这带来符号化的幻想空间。它使原本粗俗但充满活力的视觉空间变成充满诱惑的欲望。作者以卓别林入论,无视声音促进视听经验完善的基本事实,流露出对有声电影的偏见。...
    
然而,这种尖叫/声音的分类及对其文化意义的赋予,与具体故事存在明显出入。作为视听语言的重要元素,电影的声音已与单纯的声音不同,需要与画面结合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具有一种想象的表现性。这尤其表现在无声片中。由于硬件的限制,当人物需要发声的时候,只能通过画面来暗示、联想地传达。齐泽克认为《战舰波将金号》中“敖德萨阶梯”的母亲尖叫,是所谓拒绝“割断”母子脐带、沉溺于实在界之享乐的“沉默的尖叫”。那显然是不准确的。...
    
而在第二种类型中,《擒凶记》的麦肯纳夫人之所以能够“发出声音的尖叫”,无非因为它是一部有声片。如果说无声片只能通过画面表现一种想象的尖叫/声音,那么,在20世纪30年代有声电影成为主流后,声音在台词、音响与音乐的发展中迅速成熟,成为电影叙事中不可或缺也难以舍弃的表现力量。...
    
齐泽克论述中的不准确,同样表现在第三种“被延迟”的尖叫上。《教父3》的案例与其说是停滞、掏空的“被延迟”的尖叫,毋宁说是声音的表演使然。如上所述,电影中的声音需要画面、演员的表演。在极大的伤痛突然来临时,欲哭无泪的内心悲恸,在先沉默而后倾情释放的刹那间,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
 
内容介绍:
本书是齐泽克通过好莱坞电影来分析美国大众文化,进而介绍拉康的学说的一本文化批评著作。...他将拉康的理论深化和发展,并使之驰骋于以好莱坞电影为代表的美国大众文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齐泽克演讲:虚拟的现实与拉康的三界
无法归类的齐泽克(斜目而视)书评
汤拥华︱福柯还是拉康:一个有关凝视的考察
对实在界的斜目而视
实在界之快感:齐泽克电影批评对拉康理论的应用(2)
当今世界最危险的哲学家——齐泽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