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Nature发布博士调查报告:大多博士是不甘心平庸的理想主义者

2020年过去,2021年已经来临图片

新年伊始,读博读硕的科研打工人们似乎又迎来一个轮回:测体温、扫健康码、戴口罩、做检测,冬季里新一波疫情再度紧张,校园再度重新封闭。套用2020年最流行文学“凡尔赛体”的模式说法就是:

一个喜大普奔的消息,今年大家一开年就有笔额外的小收入。这个消息的真相是,本着“省钱就是赚钱”的原理,因为疫情的影响,大家有理由减少各种必要以及不必要的活动,可以省点路费、交际费了,虽然可能会因为不能赴约相亲会导致损失个把未来的另一半。

2020一过,整个2010年代就距离我们开始越来越远,这几年读博读研的生活真是让我们如此刺激澎湃又感慨万千,大家的生活如同一场轮回。

照道理,读书都读到博士的人,都是很有主见且智商不低的人了,想做的可以义无反顾地努力奋斗,不想做的就毫不犹豫地放弃付出,但很多事情就像枷锁一样,套在大家的头上。Nature曾在2019年发布了第五次全球博士调查报告,在2021年的我们一样可以照着报告毫无违和感地对号入座。

这次博士生生态状态调查是Nature与伦敦一家市场研究公司Shift Learning合作完成的。这次调查有史以来首次以四种语言(西班牙语、汉语、法语和葡萄牙语)以及英语进行,以增加国际参与。超过三分之一(36%)的受访者来自欧洲,28%来自亚洲,27%来自北美或中美洲,9%来自非洲、南美和澳大拉西亚。在6800多份问卷中,约有700份来自中国博士生的回复。

在这些在读博士的匿名答卷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有趣的问卷答案,比如以下这个很典型的问题。

自从你开始攻读博士学位以来,有什么事情让你担心吗?

全球的博士问卷的整个答案统计结果是这样的:

     


如果分区域统计,那么在不同地理单元读博的博士生担心的关注点即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的。

非洲:获得资助的困难,读博时的财政担忧,不能按时完成学业,所在国家的局势不佳。

澳大拉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和邻近的太平洋岛屿):学术界研究工作的职位数量,不确定性关于职业前景,保持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亚洲:职业前景的不确定性,读博期间经济压力的担忧,博士学位价值的不确定性,对家庭、家人的支持不足,没有尽到照顾责任。

欧洲:与导师关系不佳的影响,维持工作-生活平衡,关注心理健康,冒名顶替综合症(意思是由于自我怀疑和缺乏自信而感觉自己像个冒牌货)。

北美或中美洲:冒名顶替综合征,高校教师的职位。

南美洲:职业前景的不确定性,高校的教师及科研岗位工作的数量。

除了以上的这些问卷中的固定选项,意犹未尽的被调查的在读博士们也在“其他“选项中倾述了自己从攻读博士学位开始最焦虑的问题。最常见的问题是论文发表的压力(10%),缺乏导师的支持、指导(7%)、财务压力(7%)以及科研项目的进度和质量(7%),博士生果然就是博士生,大家最关心的还是自己的学业问题。

那700份来自中国的博士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非常有代表性,其中答案的大部分和日常学业有关系,也是大家普遍担心的。

比如:

”导师什么都不懂,需要非常刻苦努力的自学“、

”博士选题不明确,研究得不到支持,无法完成学业“、

”科研没有进展“、

“担心不能顺利发表相对质量高的文章来证明自己和对社会的价值”、

“学校对于博士毕业论文发表的相关要求,指定级别的期刊,相关期刊数量不足并且存在较长的排队发表时间,并需要支付昂贵的版面费”、

“在PHD的研究方向以后是否还会是热门方向以及导师的毕业要求有点高“、

“担心自己的价值不够得到别人的青睐;担心自己的能力不足以驾驭课题”、

“导师卡着不让毕业”、“担心其他学者抢先发表相同的发现”、

“导师对自己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毫不上心,而且热衷于企业合作而不是科学探究”、

“付出代价后没有结果”、

“大量的实验工作而没有理想的实验结果“

“担心与导师之间的关系”、

“导师无法给予学术和实验环境的帮助”、

“期刊论文成果产出达不到预期”、

“花了很多时间也发不了顶尖杂志”……

处于问卷第二位的答案和个人情感或家庭有关

仍然是母胎单身者会回答“感情没有放时间“、“没有对象”、“能否在攻读博士期间,找到心仪的另一半”、”担心读博士影响婚姻质量“、“错过最佳婚育年龄” 、“没有机会找到合适的伴侣”、“恋爱问题”、“找不到对象”、“社交圈窄,找配偶难“、”女性生育年龄,博士毕业将近30le“、”婚恋、单身问题不好解决。“、”找不到对象”、”成家的问题”、“怕毕业以后嫁不出去“、”是否能够找到自己人生伴侣“、”担心实验试剂毒性影响生育” ……

那些结束了单身者们也是不快乐的,因为成了家就有了更多的牵挂,诸如”结婚,因为住在学校宿舍里结婚不方便,在外面租不起房,但是时间飞逝,我越来越老了“、”配偶异地问题“、”为了能早点毕业,完全顾不了孩子的教育“……

有的同学担心是自己的身体,如“脱发“、”脱发影响形象(脱发导致脱单更加困难)“、“个人身体健康以及心理健康”、“身体健康(腰椎、颈椎、视力等)”、” 担心长期熬夜对自己身体健康的影响”、“工作压力导致的个人健康问题” ……

中国博士们和全世界博士们都一样,其中很多人非常担心的是就业,特别博士生毕业后一般没有多少工作经验,而年龄又偏大,如“毕业后的年龄对找工作的影响“、“找工作的薪资和学位不成正比”、“学制太长,导致很大年纪才能找工作”、“担心领域太窄,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生物行业将来就业问题,包括地域性差异等“、”因年龄偏大毕业后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许多的高校招聘时会有年龄的限制,而且优先考虑拥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求职者,这对于在国内完成学业的博士带来很大的竞争劣势“……

还有答案有关父母与原生家庭

“家庭期待与实际落差“、”家人年纪大了,不能及时照顾”、“父母老去,年华已逝,毫无建树” ……

有的答案干脆对自己选择读博产生了怀疑,如“担心读博这一步做错了选择,浪费了光阴“、”年龄增大,同龄人都开始挣钱养家了,但自己依旧在温饱线上挣扎“、”当下环境,能力不能决定自身的价值,决定自己价值的是经历“、”读博能不能提升我的科学研究技能“、”攻读PhD期间的收入不足以维持生活“、“收入远低于同龄人,生活质量差;做课题缺乏自由度,成为廉价劳动力” ……

继续回到整个全球视野,应该说Nature第五次大调查还是非常准确地提取到世界在读博士生们的生存状态。对于“总的来说,根据你目前的博士经验,你如何描述学术体系?“这个问题,只有23%的博士生们认为是好的,大部分人持消极态度。学术体系最底层的科研民工们因为“论文要么发表或要么灭亡”的心态而压力重重。

一些学者为了只关注论文发表和短平快的结果而忽视了科学研究的完整性,对此,

博士生们也在这种环境中也深有体会。以下是在调查中不满足于仅仅做选择选项的博士生的畅所欲言:

博士生一:
“学术体系并不总是有助于博士生的生存状态。博士学生非常依赖他们的导师,这意味着一个好的与你的导师的关系是一个愉快的博士经历的必要条件。幸运的是,我有一个很好的师生关系,但我看到了很多例子不是这样的。”

博士生二:
“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师/PI。一个好的导师要么能让你快乐或者毁掉你的生活/事业。”

博士生三:
“学术体系需要彻底改革。”

博士生四:
“人们压力很大,许多人似乎处于精神崩溃的边缘。工作时间长,工作效率高,压力很大。论文发表的压力似乎导致了更加浮躁的科研。

博士生五:
“大家关注点是怎么能发表更多的论文,而不是真正做好做精做透本专业本方向的科研工作。有太多的博士生骄傲于自己论文发表的数量。这个数字决定了你将获得哪些补助金或奖学金,以及毕业后你将得到的职位。对于那些在博士生生涯中没有取得论文发表数量上胜利的学生,只用2-3年时间就可以使他们受到了学术上的伤害。”

你对你的博士生经历满意吗?

虽然理想比现实丰满,但全球的博士们对未来还是充满了信心。Nature的第五次博士国际大调查结果显示,74%的受访者对自己攻读博士学位的决定表示满意;71%的受访者对自己的博士经历感到满意,与满意度密切相关的因素包括与导师/PI(principalinvestigator,项目负责人)的关系、论文的数量、科研工作时间、导师的指导。

      

有24%的受访者表示,如果有机会重新开始,他们会重新选择导师/PI,而有8%的受访者表示如果时光倒流,ta将根本不会再选择攻读博士学位。

从以上这些调查数据来看,大家虽然平时怨声载道,实际内心还是对读博很认同,对博士毕业后憧憬着很多美好的想象。

不过要出成果,还是需要努力工作的,这个工作的努力程度直接与自己的科研所花费的时间有关。

27%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每周在科研上花费41-50小时,2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每周花费51-60小时。在每周花费41小时以上攻读博士学位的受访者中,有85%的对自己的工作时间不满意(结合很多人发出活动空间狭窄、没空找另一半、家人照顾不周的抱怨,这个抱怨应该不是嫌弃自己不够努力,在实验室里待的时间太短了)。

36%的受访者曾因焦虑或抑郁寻求帮助。49%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所在的大学有长时间进行科研工作的文化,“996“的福报还没出校门就有了。

对于大多数普通博士生来说,读博是为了在毕业后能找个好工作。有56%的受访者将学术界列为完成博士学位后最有可能从事的行业。所以,博士生毕业计划最受欢迎的职业道路是在学术界从事科研,其次是工业界从事研究。最不受欢迎的职业选择是与自己专业无关、与研究无关的工作。

而且大家普遍对能找到个好工作还是充满信心的,有67%的受访者认为他们的博士学位将大大改善他们的工作前景,让他们在职场上占有学历的优势。几乎一半的受访者(46%)认为,他们将在完成博士学位后的头两年内就能找到一个稳定的最好是终身的职位。

那么,好了,最后看一下初心,大家认为读博的理想生活是什么样的?答案是这样的:

      

咱们博士生还是棒棒的,我们读博主要还是为了科研和学术,为了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大多是不甘心平庸的理想主义者。

这就是读博生活,处处有遗憾,然而处处又有希望

读博本身是一种充满了遗憾和选择成本的过程,幸亏还有未来的希望在安慰着我们。青春在悄悄逝去,论文还没有发表,毕业仍遥遥无期,我们有很多遗憾甚至焦虑,但我们并不能悲观,为了我们的责任。面对着2021年的新年日历,我谨祝贺读者朋友们:

无论如何,无论我们读不读博,生活都在继续,新冠病毒离我们远远的,大家新年快乐!

注: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内容仅做学术分享之用,若涉及侵权等行为,请先与微信号xuezhang820联系删除,万分感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Nature报告:中国博士真的太艰难了
博三换课题,7年终毕业!5位科研人Nature发文谈“换赛道”
法国博士PK德国博士 哪个博士更牛气
我要采访全球100个在读博士
中国博士生们的科研围城
研究生如何夯实成功科研生涯的基础(转) - anita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