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不一定要听古典音乐

按:

人们总觉得古典音乐是“高雅”的,希望在古典音乐里寻找到动听如歌的旋律,以为某些音符背后隐藏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入门者一旦在聆听古典音乐时没有在上述这些方面获得正向反馈,就会觉得古典音乐很难,无从把握。

很幸运能够出版人文学者钱浩老师的这本《是什么让我们难以领略音乐的艺术?》,与其他音乐导赏图书不同,这本书不认为古典音乐可以陶冶情操,不鼓励在古典音乐中寻找悦耳的旋律,也不去挖掘某些音乐背后有着怎样虚无缥缈的象征意味,抛开这些玄虚概念,反倒可以让我们直面音乐艺术本身:古典音乐并不比其他艺术高雅,也不比其他艺术深奥,它自有其成为一门艺术的逻辑,而通过标签化的想象永远无法把握到它的本质。

本次推送是我们从书中摘选出来的对于古典音乐常见的三种误解,关于如何欣赏古典音乐,书中还有更丰富和深入的阐述,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购买。

图片

广告

是什么让我们难以领略音乐的艺术?

作者:钱浩 著

当当

创作音乐是为了抒发情感、打动听众?

以下视频来源于

鹿书deerbook

在《中国好歌曲》一类的节目里,“音乐为了抒情”这一观念可谓得到了最典型的体现。一位陌生的艺人带着原创的作品登台,并且面对评委的椅背演唱(这就把先入为主的情感完全清空了),而他的最大成功就是能把各位专家和在场听众以至屏幕前的亿万观众感动得泪流满面,至少是“浑身起鸡皮疙瘩”。给这样的作者和作品戴上桂冠,推向全国,谁也不会有异议。人们对待音乐的基本逻辑在此就显现出来,即作者是因有情感要抒发才进行创作,表演是一种传达,如果听众被作品深深触动,产生强烈共鸣,这就是好的音乐,否则就不够成功。

可是当这一观念与严肃音乐相遇时,就会产生一些“反常”的现象。就拿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和贝多芬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来说,这两批作品的地位是如此之高,以至于分别被尊奉为音乐的“旧约圣经”和“新约圣经”,然而当它们在舞台上被奏响时,听众都是平平静静、纹丝不动的,非但不会有眼泪掉下来,连血压和呼吸都十分平稳。从他们的心理反应来看,甚至连“共鸣”也谈不上。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音乐的目的就是感动人,那为什么催人泪下的歌声其价值和地位永远也赶不上这些叫人“无动于衷”的东西呢?

其实,音乐若想使人感动,本不是一件多难的事——也许只需要一把木吉他、一个安静的地方、一副不赖的歌喉,然后缓缓地拨着分解和弦,悠然地唱出一段怀旧、失恋或思乡的歌,就能瞬间触碰到人心深处那种种普遍的情思,使听者为之动容;或者连吉他和唱功也不用——只需要让一个幼小的女孩走上舞台,用略微跑调的稚嫩童声唱一首《世上只有妈妈好》,不出几秒就一定会有大片的观众抹眼泪;甚至还可以只凭一条没有歌词的孤零零的音线——就像《前赤壁赋》里的那只洞箫,“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其感染力之强,竟能“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使苏子愀然危坐,由古今久暂之悲叹,引出恒变物我之哲思。

这种种的听赏反应都已经达到震颤心弦、感怀万千的程度,其情绪指向也绝不在浅薄、小我的层面,其受众也没有明确的修养高低的划分,音乐所激荡的是人同此心的普遍情感。既然如此强烈、深切而又普适的情感触动完全可以用简简单单的音乐形式来实现,那么作为音乐家的勃拉姆斯们——如果他们从事音乐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感人,又有什么必要耗费那么巨大的心血,运用那么繁杂的技法去写一首曲子呢?

为了让一个乐章能触动听众而决定采用帕萨卡里亚结构,又从巴赫的两百多首康塔塔中选出一个可供发挥的低音主题,然后经过反复试验和修改写出三十段富有新意的变奏并将其合乎逻辑地衔接在一起,同时又在一种足够一个学生为之写一篇硕士论文的复杂程度上处理好每一处和声与配器问题,最后指挥家拿到了总谱还要反复训练一支庞大乐队直至精熟,才终于将音乐呈现给听众——这就好比一个人为了到不远处的飞机场接孩子回家,竟提早半年出发,背着沉重的行囊绕遍了半个地球,经历艰辛漫长的奔波之后才终于来到接机口,身心疲惫、一脸沧桑地接上了孩子。他这么做只能说明,其出行的首要目的并不是接人,而是去办一些更重要的事。

我打这个比方的意思是,严肃音乐固然也有感人的目的,但种种迹象表明,这并不是它的终极追求。

听古典音乐是为了追求动听悦耳的旋律?

以下视频来源于

鹿书deerbook

仿佛是发自本能一样,我们对于那种规整、如歌的旋律会天然地抱有好感。所谓规整,就是结构端方,句读分明,末尾有稳定的收束。所谓如歌,就是抒情性较强,音线的起伏婉转而不剧烈,其连绵与间断的长度大致符合人的呼吸节奏。你只需重温一下《秋日私语》《二泉映月》《回家》这样的曲子便可理解这里所说的每个特征。你也可以感觉到,钢琴、二胡和萨克斯这时与其说是在演奏,不如说是在歌唱。在听音乐时,人们总是期待这样的“歌唱”,如果怎么也等不来它,就会觉得茫然和吃力。无需多深的理论思辨我们便可以发现,器乐作品越是接近于一个歌曲的模仿物,它就越容易被大众接受,越不会被抱怨“听不懂”。

令人费解的是,对于在旋律上的这种近乎本能的审美需要,那些享有崇高地位的器乐曲偏偏是很不愿意去迎合的,这种不迎合表现在很多方面。

比如从手法上说,那些作曲家常把一些非歌唱性的器乐旋律或者有歌唱性但并不完整的片段式旋律作为核心素材。所谓器乐旋律,就是那种常含有大幅的跳进、快速的跑动、密集的半音、奇突的变化音等特征的乐思,非常不像歌声,叫人很难哼唱(肖斯塔科维奇《第九交响曲》开头的第一主题就是个典型)。而片段式旋律就像是上下联少了下联,或者一句话只说了半句,本身没有自足性和稳定感,单听起来会有种思路中断、不了了之的感觉。不过借助它的这一性质来推动音乐发展却是严肃作曲家非常着迷的一件事。还有一种连“半句话”的规模都算不上的更短小的旋律素材,即“动机”,也常作为乐曲的胚胎或灵魂而被认真对待。

从作品价值上说,旋律是否如歌以及有多美妙,向来都不是评判这类作品的首要考量。比如李斯特的钢琴作品中最符合这个标准的要数《爱之梦》《安慰曲第三首》《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但若论他对钢琴音乐贡献最大的力作,还是那首很不如歌的《b小调奏鸣曲》。再比如变奏曲这种体裁,其主题大多是完整的歌唱性乐段,但每一首变奏曲的价值全在于后边一段段千姿百态的器乐化的变奏,而不是这个主题本身。

再从作曲家方面看,这些创作者远不像流行音乐人那样专注于旋律本身的打造,也不以旋律的成功为成功。在该领域内,善写美妙旋律的人不一定拥有更高地位,比如舒伯特就常用如歌的旋律写曲,肖邦更是以华丽迷人的曲调著称,可他们的位置却处在不擅旋律的贝多芬之下;而且,一辈子也没写过什么动听旋律的作曲家往往会被公认为顶尖级大师,比如斯克里亚宾、贝尔格、艾夫斯等等。

由这些事实可见,严肃音乐的价值重心也不在好听或旋律美上。

古典音乐更高雅?

以下视频来源于

鹿书deerbook

每个人都有自己爱听的歌或曲,也都会被所爱的音乐深深打动,在这个意义上没有人不是音乐爱好者,没有人不对音乐感兴趣。这种兴趣就像食色之欲一样自然和必然。但要说到对音乐的艺术感兴趣,那就可称得上是一种癖好了,因为领略音响建构的新意与巧妙并不是发自人性本能的需求,正如核物理学和微生物学研究不是发自本能的需求一样。

我们没有必要像鼓励青少年坚持锻炼身体、关心时事一样劝说每个人都去听巴赫、贝多芬,也没有必要觉得人们都像缺钙、缺铁、缺锌一样普遍缺乏这种音乐品位,因为音乐的艺术既非生活所必需,也不是品位的问题,它只是一种独特的兴趣选项,和身心的健康发展没有多么紧密的关联。很多人都极力强调音乐对于陶铸灵魂的重要意义,其实那不一定是就音乐的艺术而言的,像是说:“具有美的品味的音乐,已经并且必将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变得更加充实、更加美好,使人们的心灵变得更加高尚、更加纯净。”这种观念实质上是儒家乐教思想和古希腊“音乐净化说”的延续,里面还隐约带有“诗乐不分”的痕迹。其实从来也没有一项调查研究能表明一个人的高尚与纯净是听音乐(尤其是艺术音乐)的结果。更夸张的表述来自歌德,他说:“不爱音乐,不配做人。虽然爱音乐,也只配称半个人。只有对音乐倾倒的人,才可完全称作人。”如果这里的“音乐”指的是自然状态的,那还能叫人松口气;如果指的是音乐的艺术,那么人类的情况就非常不乐观了,而且由此可以得知在十七世纪以前地球上就没存在过像样的人。

在除去歌词、剧情等文学要素之后,音乐并不能带给我们任何关于这个世界的实质性信息,古往今来的音乐巨匠们也大多是放弃了不少文化功课才得以专心投入创作的,所以他们辛苦经营了什么我们就要用心关注什么,除此以外不需要附会太多的内容。音乐的艺术当然有无穷的奥妙,但每一个妙处都可以在声音和乐谱中被具体指明,如果有谁着意神化这门艺术的功能,那他就是在神化自己的感受力与悟性。

领略音乐的艺术并不意味着情趣在往“高雅”提升、精神在向“高深”迈进,这类玄虚的概念只可能掩盖艺术的真面目,正如约翰·凯里(John Carey)所说:“'高雅’艺术一般也被当成是'高深的’。然而,使用这些术语的人不会给它们加上一些实实在在的含义。高雅艺术的倡导者认为他们的体验在本质上比低俗艺术带给他人的体验要有价值得多,我们会发现这个观点是无法证实的,也是没有意义的。”如果要说“高雅”意味着什么,那它只是意味着这个词的使用者不了解艺术的真实情况,正如当外国人觉得“中国人都会功夫”时恰恰说明他不了解我们的真实情况一样。“高雅”只是表露着隔阂,它会随着你的实地探访而完全消失。

是什么让我们难以领略音乐的艺术?

本书旨在用一套理论化了的艺术感悟为爱乐者提供新的认识视角,澄清一些关键问题,同时也试图在音乐美学上摸索一些新的思路。这些感悟所围绕的核心,就是对音乐的艺术和音乐的自然状态的区分。这一区分并不是别出心裁的提议,而是对音乐世界里种种现象的反思和总结。

在分析艺术和自然状态各自的本质、来由和特点时,我始终都在关注音乐的物质性、客观性、规律性和可言说的一面,而没有去讨论“什么样的音乐更美、更好”,也没有把心灵的力量夸大,甚至在解释音乐的深浅时也不着眼于价值评价,因为我觉得,什么作品更美好是个人的体会,别人无须越俎代庖,而那些不以个人好恶为转移的事实情况才有必要广而告之。音乐欣赏者就好比是游客,他更需要的是交通工具、行车导航、景区全图和所在位置,而不是有个人跟在身边去帮他品味哪座山更美、赞叹哪座楼更妙。

事物往往都有它可解释的一面和尚不可解释的一面,“音乐的艺术为什么难以领略”这个问题也是一样。我所做的就是在它能被解释的一面上寻根究底,把道理尽量说清说透。按照我的思考来说,音乐的艺术之所以难以领略,并不是因为我们不够专心、不了解背景或欠缺审美品位,而是由于误将固有的听赏观念放在了它上边,以为它和其他音乐有着一样的功用和性质,没有认识到它是什么、它在追求什么、它为什么会有这种追求。同时,与生俱来的听赏观念——“歌式音乐观”,在与音乐艺术的对照中也得了到条分缕析的说明,并被归为一种自然。所以从深层来看,这个问题就呈现为“艺术”与“自然”、“音响建构”与“歌式思维”之间的矛盾关系。又因为它们双方都有着坚实的物质基础作为根据,且后一种观念更加强势,所以音乐的艺术注定是一个特殊的领域和小众的爱好。明白这种爱好所爱的是什么以及它何以小众,我们也就不必太过神化这门艺术的功能与效力。

对于在古典音乐欣赏方面抱有兴趣的读者来说,本书的首要意图是从观念上给出参考。这些观念有的比较宏观,比如音乐的艺术与自然状态的本质区分、“歌式音乐观”的内涵以及它如何制约着鉴赏力、音乐的深浅与节拍的关系等;有的比较具体,比如古典音乐的体系性和关联性、贝多芬和古尔德在乐感上所能带来的启发等。此外,我也根据个人经验与读者分享了音乐理论的学习方法。

【相关图书】

《是什么让我们难以领略音乐的艺术?》

钱浩 著

图片

◎内容介绍

广告

是什么让我们难以领略音乐的艺术?

作者:钱浩 著

当当

长久以来,非专业听众在面对古典音乐时,总会习惯性地认为感人和悦耳就是作者们的创作目标,也常以为了解到作品的意象、背景、“思想内涵”,便有了欣赏的钥匙,或者会把古典音乐看作一种超凡脱俗的象征和修养身心的良药,而一旦无法把握这些要素,听者就会感到迷茫,觉得古典音乐很难。

本书从艺术与自然状态的区分出发,逻辑清晰地破除了上述固有观念,帮助赏乐者抓住古典音乐的实质,认识其价值所在,对于入门者是实用而有效的指引,对于深思音乐之美的人亦可提供新的视角和启发。

◎作者介绍

钱浩,清华大学哲学系硕士、中文系博士,现为高校教师。致力于音乐美学和文艺理论研究,也涉猎文学、书法和音乐创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严肃音乐:装逼之外,别无他用?
威尔第歌剧思想极简指南丨《西方音乐400年》课程导赏
从古希腊到20世纪,一份宅系古典乐梳理
古典音乐小知识
Eurodisco器乐最佳旋律 好音乐,尽情享受!
最佳长笛器乐 ,美妙的音乐旋律让你耳目一新心旷神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