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还原声乐的本源(一)
身体的呼吸

人类一思考

上帝就发笑

人类不思考

上帝都不屑一笑

CarusoLuciano Pavarotti - Tutto Pavarotti

“歌者”(歌唱者)通常指声乐表演艺术者,从事歌唱工作。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歌者”并不容易,要把身体训练成发声的乐器和共鸣的箱体,将器官和肌肉如同一架精致乐器的各种零件般,“松紧”、“高低”、“大小”、“长短”均需恰到好处才地协调运转。歌唱并不仅仅是唱出来就行,面对高难度乐句,歌者需要重复练习成千上万次;但仅凭蛮力,而不运用技巧就有会对嗓子造成不可逆的伤害。所有声乐演唱都会面对两个问题:“唱什么”、“怎么唱”。“唱什么”是作品问题,“怎么唱”是技艺的问题。唱什么”会面对两种情况:其一,歌者基于某个已有作品进行演唱;其二,歌唱者进行即兴演唱。无论哪种,演唱和作品同在,只不过第二种情况是把表演过程和创作过程合二为一罢了。所以,“无作品的演唱”是不存在的,作品本身既可以先于演唱,通过谱面或口头传授的形式存在,也可以在即兴演唱的过程中逐步地显露。“怎么唱”也需要注意两点:其一,演唱是一个动态技术,其二,在演唱中技术与艺术不可分,二者相互衔接、相互转化。

德国声乐表演艺术家莉莉·雷曼(Lilli Lehmann)在《怎样歌唱》开篇写了这样一句格言:“艺术技巧的获得总是同夸张联系在一起,因为要使他人在宽阔的大厅中听见、看到和理解歌者对某些事物的细腻情感,这很必要,不是吗?这种情感越是细腻,艺术技巧就越复杂。艺术技巧必须通过精神上的唯美主义获得美的和谐,且只有通过它才能再次变得明显、自然。”

身体的呼吸

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歌唱过程所发出的声音取决于三个必要条件:其一是动力,物体的振动必须依赖于某种动力,没有动力就没有振动,没有振动就没有声音;其二是振动装置,动力必须作用于振动装置,否则无法产生振动,故发也不可能发声;其三是空间,声音的传播必须在一定空间中进行,没有空间声音就无法传播。对于声乐表演者而言,歌唱的动力来源是气息,歌唱的振动装置是声带等(不局限于声带,例如清辅音发“f”、“s”,或者口哨发声并不需要用到声带,这些声音也是歌唱的一部分),歌唱的空间是共鸣腔体。

歌唱的气息依赖于呼吸,这个看似简单自然的动作能牵连出了一系列问题。呼吸是人作为一个生命体的前提保证,是最自然、下意识的动作。但歌唱者必须有意识的去干预这种自然状态,去控制自己呼吸的快、慢、深、浅,甚至暂时屏住呼吸,像游泳运动员憋足一口气潜水那般。所以对于歌者来说,必须把呼吸的自然状态通过训练提升为可以自我控制的“人为状态”。

现在我们再次回到音乐本体论的视界,即音乐究竟是物质的存在还是精神的存在。若音乐是物质存在,那就是形式主义者汉斯立克所说的“乐音的运动形式”;若音乐是精神存在,那就是情感主义者叔本华所说的“意志的副本”。跳脱出乐谱这种以静态作品呈现的美学本来思考,若将音乐表演中歌者的呼吸看作是身体与精神的衔接转化,那么形式与情感就能找到一座桥梁,即物质与精神处于呼吸的交汇中。

歌者的呼吸是有意识的,中西音乐在这点上殊途同归。唐代《乐府杂录》中写道:“善歌者必先调其气,氤氲自脐间出;至喉乃噫其词,即分抗坠之音;既得其术,即可致遏云响谷之妙也。”翻译成白话,“好的歌手,先要能控制和运用呼吸,气息从腹部出发;到了喉部才发出字音,同时分出上升或下降音的高度来;学会发声的方法便能发出足以阻遏行云、震动山谷的声音”(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卷》)。莉莉·雷曼也有类似的看法,“收缩腹部和横膈膜,抬高胸部,并在肋骨帮助下把呼吸保持在胸中;放松腹部,让呼吸缓缓流出。为了把每一件事情做彻底,我夸张了所有的动作,但多年来我几乎只用这种方法呼吸,自然达到了非常熟练的程度。”

有意识的呼吸并不是一种刻意对抗自然呼吸,而是音乐作品和歌者本身对呼吸提出的要求。音乐作品是由音乐语言构成的,高音和低音,长音和短音,对呼吸自然要求不同。歌者的呼吸应将字面意思倒过来理解,即先吸后呼,同时“吸”与“呼”并不一定是连续动作,可以通过憋气来间隔“吸”与“呼”。成熟的歌者对这三个过程必然训练有素。吸,可慢亦可快;呼也一样。腹式呼吸用鼻子把气吸到腹部,吸得长、吸得深;胸式呼吸主要用嘴把气吸到肺部,吸得短、吸得浅;而腹胸式联合呼吸是鼻和嘴同时使用,让吸气获得一种更为理想的状态。总之就是控制。

每一种呼吸都与身体所处状态有关,快跑时大口吸气的胸式呼吸,睡眠时均匀吸气的腹式呼吸,游泳时通常使用胸腹式联合呼吸等。在声乐表演中,几种呼吸方式的使用也是随机应变。一方面作品限定了呼吸,但另一方面呼吸也限定了作品。倘若一个音符要求独唱者持续不断地唱几分钟甚至更长时间,这是个无效的音符。即便在合唱中,合唱队员掌握了循环呼,一个音符可以在队员间依次连续呼吸中持续演唱很长时间,也不代表作品不需要考虑呼吸问题,超出呼吸能力范围的作品在演唱中毫无意义。虽然某些原生态歌者并未经过专业训练也能把歌唱的很好,但这并不能否定有意识呼吸的重要。下面雷曼的两段话相当中肯:

“我承认,能不时从某些完全无意识中获得些年轻的、特别是初学者的完美声音。教师听起来是好的,观众也这样认为,但只有极少数的人(甚至在歌者中亦如此)才知道这究竟是为什么。因为只有极少数人了解完美声音产生的规律。是他们自身的才能或者说他们的耳朵告诉其事实,但对于这是为什么,他们既不想了解也不去探求。
……
有人说即使是无意识,声音唱得好就足够了。但我不这么认为。因为哪怕一个最微不足道的不利因素出现,例如陌生的环境、身体不适或是疲惫,甚至某个在自己习性之外的外因出现都可能导致这样的'无意识’演唱者失败,至少会令他岌岌可危。因为当你对一切基本原来一无所知,那任何内在的自助都是不可能的,任何外在的帮助也是徒劳的。”(利莉·雷曼:《怎样歌唱》)

从歌唱的复杂性来说,先天条件的确占据重要位置,后天学习也是必不可少。呼吸作为歌唱的动力来源是身体机能的一部分,很难想象完全不顾呼吸的歌唱。人们对呼吸的争议更多是聚焦在歌唱习惯上,而不是纠结于呼吸与歌唱本身是否相关。因此,呼吸作为歌唱的前提条件被确定下来。

编/茶茶斑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论如何培养歌唱感觉
演唱需要的技巧(一)
【管见】打开声乐艺术探幽索胜之门,学会歌曲识其真!(二)
京剧练嗓知识
[转载]《美声唱法与声乐艺术》第九章 关闭与高音(41
美声唱法与声乐艺术随笔(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