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马勒声乐作品《帕多瓦的圣安东尼斯向鱼说教》

相信很多马勒粉丝都知道,在马勒的交响曲中有一种特殊的二元性。作品的特质往往是欢乐对应阴沈、感官对应理智、简单对应复杂、高雅对应低俗。而这些冲突与矛盾竟能在他的每一首交响曲中都调和自如、并行不悖。以致于他的作品对许多乐迷来说充满了无穷的魅力与魔力。




然而马勒这种矛盾冲突的灵感又是从何而来的呢?事实上,佛洛依德曾经帮马勒作过这样的心理分析(佛洛依德与当时许多艺术家都关系密切,常有许多艺术家的八卦是从他的笔记上得来):由于马勒自小生长在父权高涨的犹太家庭中,常常看到暴力倾向的父亲对着妈妈家暴。在这样的心理压力之下,小时候的马勒常常在家庭冲突一发不可收拾的情况下逃离家门,寻找外在片刻宁静。而讽刺的是,当马勒逃离风暴的中心时,在外面花花世界中所呈现的竟是家附近的军营乐队吹奏着不成调的欢乐童谣,自娱娱人!

这样强烈的反差与对比深深烙印在马勒的心中,致使他的音乐总是充满着对立与矛盾。这一小节你听到欢乐的乐团齐奏,但转瞬间的下一小节,却是铜管惊天地泣鬼神的凄厉哀鸣。这样的效果反差,在马勒的音乐中屡见不鲜,当然也成为马勒粉追求音乐感官刺激的无上享受。

但今天,我们不谈交响曲,我们来说说他早年的艺术歌曲集「少年魔号」。「少年魔号」其实是十九世纪早期由两位普鲁士贵族所编辑出版的古代民谣诗集。而孟德尔颂、舒曼与布拉姆斯都曾根据里面的小诗写作单首的艺术歌曲。事实上「少年魔号」诗集当初发行时共有三册五百多首诗作,这些作品对于当时普鲁士的艺术界掀起很大的波澜,同时也成为十九世纪浪漫派勃兴的滥觞。


这些民谣充满了冒险与幻想,描述了在地狱里受罪的人、被神放逐的人、饥馑的人、被枪毙的人、逃兵、幽灵、士兵,而马勒深深被其中生动的描述所吸引,有感于其间的描述与他的遭遇有不少雷同之处,因而以其中的十二首诗作为素材而提笔创作。「少年魔号」不像「旅人之歌」或「悼亡儿之歌」那样全篇各曲紧密结合,而只是把根据民谣诗谱成的歌曲凑在一起,曲集中呈现着各式各样的情景与内容。马勒在此曲集中展现了大师圆熟的风貌,堪称为个人艺术歌曲作品中的典范。每一首乐曲都能顺应歌词的内容,流露出独特的表现意境,这种多样的变化与成就,不免使人惊叹竟然出自同一作曲家的手笔。



而在这十二首歌曲中,个人认为最有趣的应该是其中的第六首「帕都瓦的圣安东尼向鱼传教」(Des Antonius von Padua fischpredigt)。这首乐曲的歌词述说着中世纪的盛僧安东尼想在教堂内对着人们宣教,然而由于宣教过程索然无味,因此竟无一人前来聆听。沮丧之余的安东尼只好走向河边对着河中的鱼虾来传道。没想到这些鱼虾似乎如同听得懂似的,竟都向安东尼靠拢,在水里咕噜咕噜的听着安东尼讲道。正当安东尼兴高采烈的体验这上帝降临的神迹之时,没想到讲道甫一结束,这些鱼虾们又彷若无事的各自游走,依然故我。这样的气氛与场景,着实令人发噱,但也一样发人深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马勒 第五交响曲
浅析马勒的交响曲
马勒《第七交响曲》
千人马勒(索尔蒂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录制马勒第八交响曲)
他相信来世,相信每个人会经历很多次来世丨伯恩斯坦指挥马勒《第二交响曲“复活”》
【夏依】马勒《第二交响曲“复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