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朝最能作的武将父子却得善终,父辈嗜杀儿子霸道,子孙福报绵延

明朝初年的武将之中,常遇春的知名度肯定是最高的,这不但和他在历史上无敌的勇力有关,也和《明英烈》、《倚天屠龙记》等文学作品的渲染有关。常遇春本身一生极具传奇色彩,不管是加入朱元璋集团还是最后猝死,都很有神异色彩。他的家庭,在真正的历史中是特别奇怪的存在,他的儿子因他获得了爵位,但是无德无才,最后抑郁而死;他的妻弟蓝玉因为目无法纪被杀,并掀起了明初四大案之中的“蓝玉案”,株连上万人,常氏一门幸免,没有被赶尽杀绝,反而在后世一直做官,明末还出了一个对清朝“非暴力不合作”的常延陵,也是让人不得不感叹命运的神奇。

大名军神常遇春

常遇春也是安徽怀远人,明太祖朱元璋的范老乡。他勇力过人,擅长射箭,并依靠自己的能耐当上了山贼。《明史》记载,在元朝至正十五年的一天,常遇春在睡觉,突然梦里有人喊他:“赶紧起来!你的主君来了。”常遇春惊醒,来到山下正好碰上朱元璋,便立刻要求加入队伍,并且担当先锋。其实现在我们知道,这应该只是常遇春想要投靠朱元璋的托词,根本不可信。但此时朱元璋还未成事,哪里会理会一个来历模糊的黑大汉,于是拒绝了他。但是常遇春尾随朱元璋,在之后的薄牛渚之战中奋勇当先,打败了元军。此后他才算是正式加入了朱元璋的队伍。

朱元璋征战像

此后,常遇春在朱元璋平定江南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不仅勇力过人,还善于用兵,懂得谋略,经常以奇兵打败敌人。不管对手是明玉珍、张士诚还是陈友谅,只要常遇春出手,朱元璋必能获胜。用《明史》中的一句话来说,就是“遇春沉鸷果敢,善抚士卒,摧锋陷阵,未尝败北。虽不习书史,用兵辄与古合。”再后来,常遇春奉命北伐太原,竟然打得元朝第一名将扩廓帖木儿狼狈逃窜,甚至连鞋都跑丢了。他也因此志得意满,曾经夸下海口,只要手握十万大军,就可横行天下,因此他又有了一个雅号“常十万”。

在攻下北平之后,元顺帝带领朝廷逃回草原,常遇春追击数百里,缴获了大量战利品。但是当军队回师走到柳河川(今河北宣化县北的盘常河)之时,常遇春突然暴毙,年仅四十。有人说这是常遇春一生杀伐过重的报应。明太祖朱元璋大为悲痛,用宋太宗给宰相赵普的规格安葬了常遇春,并且让其配享太庙。

其实,常遇春在正当红的时候死去,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他在皇帝心中的形象,从此便一直停留在好的那一面。

庙中的常遇春像

可是,常遇春在常年的军事生涯中,却有一个为人所诟病的毛病:杀降屠城。杀降原本是朱元璋在起兵初期用过的一种政策,本是当初势力弱小之时,为了防止降兵反复采取的无奈之举,范围和力度很有限,而且在其政权相对稳定之后就不再施行了。可是常遇春似乎是杀上了瘾,继续在自己的指挥范围内杀降屠城。元至正十八年九月,常遇春与陈友谅大战,活埋其投降士兵4000人;洪武元年,常遇春收取泰州后屠城;北上灭元时,还下令将鲁中重镇潍县的全部元军和大部分平民杀死;又在北伐时,东昌屠城,城内和附近村庄几近断绝人烟;1369年,攻下平饶之后,血腥屠城。他杀起人来,就连位置高于自己的徐达都不能禁止。甚至到了后来,连朱元璋都亲自告诫他,不要嗜杀。想想曾经传说常遇春曾在少林寺学艺,我们不禁要感叹,佛法无边,终究难度一个人的杀心。

明军征战四方

当然,领导的不断规劝,最后都随着常遇春的死而灰飞烟灭了。可是,常遇春混不吝的脾气,却传给了自己的两个儿子。

常遇春长子常茂,在评书中号称“横勇无敌将”,手使后唐李存孝的禹王神槊,打遍天下无敌手。但是历史上的常茂,却远没有这么厉害。在明太祖朱元璋大封功臣之时,常茂以父亲的功劳,得封郑国公,食禄二千石,颁给免死世券。虽然有了封爵,可是这个人脾气乖戾,完全不靠谱,日后他吃亏便吃亏在这里。

洪武二十年,常茂随岳父冯胜征讨辽东。此时明朝威名远播,本来元朝的太尉纳哈出已经同意投降,双方准备在大吃一顿之后,就走受降手续。可是在酒桌之上,常茂的舅舅蓝玉为表亲近,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给纳哈出穿。可是草原人没这风俗,这位元朝太尉没明白什么意思,不肯穿。蓝玉没说什么,常茂可是已经有些不愿意了。一会儿,纳哈出和自己的左右嘀嘀咕咕的说了一阵子话,转身想要走。常茂看对方想要逃酒,立即火冒三丈,拔出刀来就把纳哈出的一直手臂砍了下来。

纳哈出给自己摆了一桌鸿门宴

常茂这一刀砍出了大事儿,明朝本来已经收服的人心再次混乱。在冯胜回师期间,都督濮英殿后率领三千人殿后,被纳哈出的军队袭击而死。冯胜眼看自己的一个全功被女婿搅黄,气不打一处来,将常茂带上枷锁,押解回京,并在朱元璋面前添油加醋的说常茂的坏话。常茂一看,你不仁别怪我不义,大不了大家一块儿完蛋。于是他也在皇帝面前,把岳父冯胜私藏良马、强娶对方女儿等等恶行都抖落出来。这下好了,大家真的一起完蛋,冯胜被收了将印,从此没有再带兵打过仗。而常茂则被安置在龙州,并且在洪武二十四年一命呜呼。

大明立功第一人冯胜

常茂死了,没有儿子,明太祖朱元璋还真是对得起常家,把原本的郑国公改成开国公,让常茂的弟弟常升继承。这位常升算是一个忠臣吧,曾经在明成祖朱棣靖难之役时,和魏国公徐辉祖一起抵抗燕军,后来在建文帝失败后不久就死了,儿子常继祖也被迁到云南居住。常氏一族的爵位,也就在此后断绝了。

但是,常氏一族的故事还没有完。在明孝宗弘治五年,皇帝在看了太庙配享之后,觉得这帮功臣当初费力帮自己家打天下,如今他们的一部分子孙竟然享受不到祖宗的功德,他不太忍心。于是常升的孙子常复被召回,被封为了“南京锦衣卫指挥使”。后来嘉靖年间,常复的孙子常玄振被封为怀远侯,常家又一次得到了爵位。到了崇祯年间,常复的孙子常延陵曾经帮助朝廷练兵,但是终究抵挡不了历史的车轮。在清朝统一全国之后,常延陵回家归隐,终生没有在清朝为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皇帝对功臣说:你儿子剑法不错,功臣随即把儿子首级砍下扔皇帝前
历史故事——因小失大的名将冯胜
明朝大将蓝玉死的冤不冤?蒙古王妃受辱自尽足以说明
明太祖朱元璋命造
明朝姓高的如何避明仁宗朱高炽的名讳?
朱元璋如何防止子孙腐化?宫内种菜走路穿草鞋,最后大明还是亡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