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读懂古诗》的教学设计

《如何读懂古诗》的教学设计

 

点击《考大纲》

1.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2.理解诗歌中词语的含义。

3.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4.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现状分析】很多考生埋怨古诗难读,甚至读不懂,对面古诗阅读鉴赏存有畏难或放弃的心理,不利于全面提高语文素养。鉴于此,本节课从如何读懂诗歌入手,教会学生解读古诗的方法,掌握解读古诗的钥匙。

【教学目标】学习读懂古诗的方法,帮助学生找到解读诗歌的钥匙。

【教学重点】如何从两个层面读懂诗歌。

【教学难点】如何领会诗歌的深层意思。

【教学方法】讨论法、鉴赏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建议】关于“如何读懂古诗”的方法可操作性强,建议教师把方法落实到具体的诗歌鉴赏中去,进行示范操作,让学生在看教师示范操作的过程中懂得方法要领,学会独立操作。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经常埋怨读不懂古诗,害怕读古诗,甚至放弃读古诗。其实,读不懂不是不读诗的理由,我们“读不懂”,很多时候不是因为我们“没文化”,而是因为我们“不懂读”,即尚未掌握读古诗的方法,当我们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后,我相信“读不懂”的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授课内容

(一)诗歌备考的四个环节

知识——读懂——鉴赏——表述

1知识包括形象、语言、技巧、思想内容和古诗词常识等。

2读懂”在四个环节中的地位

1读懂是知识的综合运用。

2读懂是鉴赏和表述的基础。

 

)首先弄清怎样才算读懂

1、明白表层意思能翻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

2、领会深层意思,包括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

)传授如何读懂诗歌的方法

1、如何明白浅层意思?

1填充内容——诗中省略的主语、宾语、状语、过渡语等

2调整语序——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

3整合句意——前后连缀,大体翻译为意思相对完整的句子。

   

课堂演练 

明白以下两首古诗的浅层意思。

1

   咏白海棠

   薛宝钗

珍重芳姿昼掩门,

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

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

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

    不语婷婷日又昏。

【参考:(我)珍惜看重(白海棠)美好的姿容。白天,我掩门出去

亲自提着手瓮浇灌白海棠。(刚浇上水的白海棠)在秋日的台阶上像洗去胭脂一样,映出了它的身影;在那洒满露水的台阶上招来如同冰雪般的精魂。淡雅到极致才知道海棠花更娇艳,而像玉一样忧愁怎能够没有泪痕呢?(海棠花)想报答白帝的雨露之恩,只凭借自身的清亮洁白就可以了,(但它只是)默默无语高高地站立在那里直到黄昏。】

 

2

   咏白海棠

   林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

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

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

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

倦倚西风夜已昏。

【参考:(我)半卷起门帘,半掩着门,(望着那白白的海棠),(觉得该)碾碎冰块给它做土用玉来给它做盆。(它仿佛)从梨花那里偷来三分洁白,(又好像)从梅花那里借来一缕精魂。(眼前的白海棠)像月宫中的仙女在缝制白衣,又仿佛是秋天闺房中哀怨的少女在擦拭泪痕。(我)倦倚在昏夜西风之中,娇羞无语能和谁倾诉(我的心事呢?)】

 

2、如何领会深层意思?

1)联系信息,揣摩语言,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题目、注释、诗人生平、典故;意象语言、情感语言、首尾句。 

例1:戴复古《江阴浮远堂》: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最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

(情感语言、注解)

2杜甫的诗句: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诗人生平、意象语言、尾句)

3:崔颢的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 (意象语言、情感语言)

 

2)再现情境,设身体验

通过联想和想象,再现诗歌情境,设身进入这一情境中去体验、感受其意境和情感。

3)筛选词语,确定内容

联系意境、情感、思想态度等相关主题词,确认诗歌的深层意思。

 

课堂演练 

进一步领会薛、林《咏白海棠》的深层意思(加下划线的词语是重点词语)。

   海棠

   薛宝钗

珍重芳姿昼掩门,

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

冰雪招来露砌魂。

极始知花更

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

不语婷婷日又昏。

此诗有意以白海棠结合自己,以花写人,反映出薛宝钗以稳重、端庄、淡雅、宁静、清洁自诩的内心世界。)

 

海棠

林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

为土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

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

秋闺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

西风夜已昏。

诗中的种花人、白海棠花以及拟花之“‘秋闺怨女”,又都是她的自我写照。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潇洒、高洁、孤傲、哀愁、深情的形象,正是林黛玉思想性格的化身。与宝钗的白海棠诗相同,她们都在诗中表现了自我,但黛玉之真率与宝钗之矫情,表现出完全不同的特征。)

 

(四)方法小结

如何读懂诗歌的方法

1明白浅层意思

1填充内容,(2调整语序,(3整合句意

2、领会深层意思

1)联系信息,揣摩语言;(2)再现情境,设身体验;3)筛选词语,确定内容。

 

(五)小试牛刀

请从两个层面解读以下这首古诗。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

微风惊暮坐,

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

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

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

为拂绿琴埃。

[注]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参考】

浅层意:傍晚时分,一阵微风吹来,把我从冥坐中惊醒。我走近窗户,思绪飘渺起来。(风)吹开门,又吹动竹子。(我听到动静)以为是故人来(看望我)。(风)吹落竹枝上的露珠,露珠滴在石阶下的青苔上。(这风)应该掀开门帘进屋来,为我拂去绿琴上的尘埃。

   深层意需领会以下要点:

1这是一首怀远思人之作;2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这两句诗渲染了清冷幽静的氛围。3、本诗通过微风的形象,表现了诗人孤寂落寞的心情,抒发了思念故人的感情。

 

(六)学习建议

1、“读懂”是一项综合性的智力活动,要先学会分步阅读,再上升到综合阅读。

2、要真正读懂诗歌,方法不是万能,多读多悟才是关键。

3、这段时间做诗歌鉴赏题,不要忙于答题,要有意识地把读懂诗歌放在首位

 

三、作业:

请按照“读懂”的两个层面的要求,给下面这首诗写一段解读性的文字(2009年广东高考题,见《金榜夺冠》P128)。

 

 

                                       

杜甫

万里瞿唐月,春来六上弦

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

爽和风襟静,高当泪满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

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

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

③故故:常常,频频。

 

    教学反思

 

在高呼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是高中语文教育的基本要求,而诗歌的鉴赏能力就包含在其中。有人说,诗歌是文学之母,诗歌鉴赏是文学鉴赏的最高形式,诗歌是培养学生文学趣味和文学素养的最佳媒介之一。所以,作为教师,授予学生读懂诗歌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由于学生对古诗有强烈的“读懂”渴望,再加上本节课的方法可操作性较强,且教师把各层次的各操作落实到具体的诗歌当中去,并让学生充分参与,故学生在课堂中热情高涨,兴趣颇浓,参与率高。学生评价曰“很有收获”,“摸到了道道”等。

而我个人认为,这节课最大的遗憾是学生在“知识”积累此一环节上欠缺较大,在领会深层意思这一层面上,不少学生无从运用“知识”,严重影响领会的效果,需要教师适时补充才能过关,如在领会《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的深层意思时,学生对“风”的传统比兴义不了解,故无法理解诗人设计此一形象的意义,直到教师对风的比兴义给予讲解,学生才恍然大悟。

以上遗憾在很大程度上提醒我:语文学习,积累必不可少,然我学生对此重视不足,亟待引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绝句》教学设计
《游园不值》教案2
走在语文的路上(二十一):《古诗三首》教学琐记
怎样读懂诗歌(直播课视频)
《出赛》教学反思
古诗文教学中“少教多学”探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