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些“疫情财”发不得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口罩、额温枪、防护服等疫情防控物资成了抢手货,甚至一时间成为极度紧缺物资,一方面是广大人民群众积极行动起来,发扬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精神,为湖北及武汉重灾区捐款捐物,而另一方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一些不法之徒从中嗅到了发财的商机,对防控物资坐地起价,哄抬价格,甚至有的借机诈骗,大发“疫情财”,当然都受到了应有的处罚,事实证明,这些“疫情财”,真的发不得。

我们佩戴的外科医用一次性口罩,平时价格每个成本价只在几角钱,疫情期间有的药店和微商卖到2到3元,甚至更高,N95口罩有的每个卖到几十元,引起了人民群众的不满。这种趁疫情期间坐地起价,哄抬价格的行为非常恶劣,接到群众举报后,一些无良商家受到了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的严厉处罚。典型的有湖北洪湖一家药房以0.6元/只购进一次性口罩38000只,售价1元/只,涉嫌哄抬价格,被罚款4万余元;杭州一连锁药房因疫情期间哄抬口罩价格被罚款150万元;南通一微商在朋友圈哄抬口罩价格被崇川区市场监管局罚款40万元......这些人只为一己私利,自认为聪明,想趁疫情期间大捞一把,没想到只落得偷鸡不成蚀把米的下场。

疫情期间,口罩需求量大增,口罩的主要原材料熔喷布也成为了香饽饽。有的商家不顾全国防疫大局,囤积居奇,大发不义之财,将平时2万元一吨的熔喷布炒到30万元甚至50万元一吨,无形中增加了口罩生产成本,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虚增的成本转嫁到普通消费者头上,影响到了国家防控疫情大局。当然这些扰乱正常市场经营秩序者也都受到了市场监管部门的严厉处罚,如广东省市场监管部门就处罚了四起经多次转手倒卖熔喷布的违法犯罪行为,起到了严厉震慑违法犯罪,稳定口罩市场价格的作用。

疫情期间,还有少数利欲熏心者铤而走险,利用人们急切想购买到口罩的心里,实施虚假诈骗,以致涉嫌犯罪,这种行为更为可耻。据媒体报道,疫情期间,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微信群实施口罩诈骗,涉及案例数百起,有的单个案例金额高达数十万元,这些犯罪分子最后都受到了公安部门严厉的打击和惩罚。

目前,随着我国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取得了阶段性胜利,转入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阶段,防控物资的价格逐渐回归理性,奉劝那些靠哄抬价格,实施诈骗,妄想发“疫情财”,实现一夜暴富的利欲熏心者,赶紧收回违法犯罪之手,老老实实的遵纪守法经营,“疫情财”发不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涉疫诈骗犯罪有哪几类?如何预防?最高检相关负责人答问
做好民生防疫商品保供稳价
牵出7宗口罩案件| 九江派出所侦破一宗假卖口罩诈骗案
典型案例丨利用口罩进行诈骗,被告获刑4年6个月
口罩商在发“国难财”?一个卖家的自述:我们所有人都要反思
一场疫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