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史上最高颜值院士王德民!一张照片火爆网络,网友:这么帅|大庆油田|石油|王德民|油田|袁隆平
 

说起院士,你会想到怎样的人物形象?

袁隆平那样的朴素低调?还是像刘先林那样头发发白?

但看到这张照片,你能想象这个人是一名工程院院士吗?

当时这张照片被众多网友疯转,一度上了微博热搜。网友感叹,“还有这么帅的院士!”

这位长相堪比吴彦祖的院士,便是我国石油开采专业首位工程院院士王德民

他不仅有着超高的颜值,更是一位学霸型的中国工程院院士。

但提到颜值,他却不愿意多谈,回应称“只有不正经的人才会谈论长相。”

因为这张脸,曾让他吃了不少苦。

家庭出身特殊,奋发学习证明自己

1937年,王德民出生于医生世家,因为母亲是瑞士人,王德民长得不太东方。

高鼻梁、深眼窝的他,在同学眼中成了个“另类”,大家背地里总是嘲笑他,叫他“二毛子”。

面对嘲笑,王德民有口难辩,慢慢养成了内向性格,不爱与人交往。

1949年,王德民沾了爷爷捐赠的光,被保送到爷爷的母校,北京汇文学校读初中。但因为成绩不好,他被分配到了成绩较低的班级。

王德民感觉到很羞愧,无形的压力促使他不再贪玩,开始专心学习,按时完成作业,慢慢地,他觉得学哪门课都不难,成绩基本保持在90分以上。

也在此期间,王德民定下了将来成为一名物理科学家的目标,把精力集中到数、理、化的学习上。

为了考上理工科大学,他每天埋头苦读,只是,有时候,有些事,不是努力就可以的。

在“三反五反”运动中,王德民的父亲被隔离审查,王德民的人生道路,也跟着在这,拐了个弯。

1955年王德民高考,他的高考分数很好。数学100分,物理98分,化学96分,然而这样的高分却无缘他填报的一二志愿——清华、北大。

王德民最终去了北京石油学院。

这样的结果,在王德民的意料之中,他坦然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只要能上理工科大学,他就满足了。

但也正是这个被动的选择,改变了王德民的一生,也改变了一个时代。

就如王德明后来回忆的:“是石油选择了我,不是我选择了石油事业。”

无缘清华北大,坦然入读北京石油学院

在北京石油学院,王德民表现很优异。他既是班长和课代表,每门功课都很优秀,还被评选为全校的模范学生。

但这个模范学生,却不太被大家所接受。

这一切,都因为王德民太耿直了。

大三实习那年,王德民参加了川中石油会战。

当时川中打出了3口大油井,每天可以采上百吨石油。

生产队以为找到了大油井,不惜下血本,连续打了70口井,但只有9口采了少量的油,其他油井基本上没油。

石油队的领导紧急召集了会议,要求一定要找出石油失踪的原因。会上,耿直的王德民坦诚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这里是裂缝油田,产出石油的机率很小。”

刚说完,就遭到了领导和老师的批评。甚至有些人上纲上线,直言王德民不配做一名模范学生。

王德民很纳闷,明明是对的,硬要说错的。但这次教训也让他不敢再轻易发言。一门心思全投入到专业课程的学习上,以便将来能胜任采油工程师这一职业。

临近毕业,王德民面临着两大选择。

一是留校任教,二是去大庆油田

家人和师长都希望王德民能选择第一条路。

留校任教意味着王德民留在北京工作,如此一来,家里就有三套房产,吃住都不用愁。

但王德民摇了摇头,坚持要求去大庆。他递交了决心书,决心去当一名采油技术员。

然而当王德民满腔热忱,背着行囊来到大庆后,命运再一次冷落了他。

同行的大多数同学被分配去了科研单位,成绩优秀的他却被分配到了基层,干起了劳动强度最大、最艰苦的试井工作。

没有抱怨生活,潜心钻研采油工艺

基层工作,又苦又累。

白天,王德民要和工人们一起抬着100多斤重的绞车,来回搞试井测压。一天最少要测10口井,井与井之间间隔500米,劳动强度很大。

晚上,王德民还得熬夜做大量的油田开发资料分析。

在用国外的“赫诺法”解析资料过程中,王德民发现这个分析方法不符合大庆实际情况,误差大,直接影响了油田的生产进度。

为了提高生产进度,王德民每天做完测压,就泡在资料室里,翻看国外各种解析的方法。

那时粮食很少,王德民经常饿着肚子啃资料,饿得头昏眼花,也不肯休息,拼命地计算,反复解析。

终于,连续奋战了100多天后,王德民推导出了油井压力的计算方法——“松辽法”。

这个方法,比国际的“赫诺法”,精度提高了80%,测压方法简单,平均误差小。

借助“松辽法”,全油田的生产进度大大提速。

王德明也因此受到了嘉奖,被评为科研标兵,从一名基层技术员,破格提拔为工程师。

但人红是非多,开始有人说他成名思想严重,有人说他走白专道路,甚至有人扬言王德民不配搞科研。

在种种声音之下,王德民再一次受到不公平对待。他被调到了副业队劳动。

王德民想不明白,只是搞科研,尽了自己该尽的一份责任,为什么会被说是成名思想呢。但这些话只能咽在肚子里,不能说。

在副业队,王德民做的事儿和石油没有任何关系,他去了养鸡场养鸡。

到了鸡场,王德民没有自怨自艾,而是拿出了搞科研的精神,买了十几本的养鸡的书,开始研究怎么科学养鸡。

鸡长得特别快,但鸡长得越快反而先死。这一疑难杂症让王德民的倔脾气上来了,他一定要找到解决思路才罢休。

他翻看了所有养鸡的书,找不到解决方案。又开始研究医学书,最后在小儿科病的医书上,他找到了鸡的死因是因为缺少维生素K。

最后,问题解决了,鸡养得很成功。全油田的职工都吃上新鲜鸡肉和鸡蛋,养鸡场还成了副业队唯一不亏损的单位。

但养鸡刚做出点成绩,王德民就又被下放到井下作业队,并强调只准劳动,不准搞科研。

好在队里的领导和工人都鼓励他不要荒废业务,并积极为他创造研究条件,“出力气用不着你,我们希望你能充分发挥你的技术特长,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

在领导和工人的支持和帮助下,王德民又研制出了非自喷井连续气举试油法、适合低产油层的分层取样器,帮助解决了大庆的采油难题。

遭受了太多冷眼与非议的王德民,终于受到了大家的欢迎。

大家的信任,给了王德民勇气和信心,开始大胆抓科研。在此后的40多年里,王德民一直在研究如何将地下的石油采上来。

攻克世界技术难题,再创油田采收新高

经过多年的开采,大庆油田采出来的石油,越来越少。如何提高采收率,这个不容回避的难题,摆在了王德民面前。

为了把石油采上来,王德民提出了三次采油技术。

三次采油不仅是大庆的冷门技术,在上世纪80年代,早已被美国否定了。

大庆石油含蜡高,很容易凝固。外国专家说只有把大庆油田搬到赤道上,才有可能成功。

许多研究试验人员也不看好这个项目,觉得短期内不可能实现,不愿意尝试。但王德民没有知难而退,毅然挑起了这副重担。

按照王德民的设想,运用三次采油技术后,老油井的采收率可以再提升10%。

大家担心王德民把话说大了,收不了场,都劝他:“别担这个风险了,过几天太平的日子算了。”

但王德民认准的事情,就一定会去做。

1987年,王德民带领团队开始做三次采油试验。但很快新问题出现了,第三次聚合物驱油时,比麦芽糖还黏稠的聚合物,无法注入地下。放弃,就意味着有大量的油取不出来。

王德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每天24小时的实验数据,他都要亲自过目才放心。

经过无数次实验后,黏稠的聚合物终于成功注入地下,老油井的原油采收率提升了10%。

1995年,大庆油田产量达到5600.69万吨,产值高达421亿元。王德民也因此成了石油界的泰斗,登上了科技巅峰。

2009年,王德民荣获第十五届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2015年,经国际小行星委员会批准,国际编号为230231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王德民星”。

王德民,终于用自己的一身本事,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石油事业。

反观王德民求学和生活的道路,一路走来并不平坦,每一步都付出了艰辛努力。

但每次遭到排挤和质疑,王德民都没有自暴自弃,仍旧坚持初心,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因为他坚信只要初心不改,尽自己所能地去提升自己,无论干什么事情,都能干出一个样来。

我为什么要写王德民呢?

因为在王德民身上他有一种“小强精神”,这个“小强精神”恰恰是我们最为需要的。

也许我们成不了像王德民那样的大科学家,但当我们身处逆境,如果能像他一样学会迎难而上,必定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所以,不妨问问自己,最想做的是什么,去做就是了。

. END .

【文| 采薇】

【编辑| 丹尼尔李】

【排版 | 毛毛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责任编辑:彭欣怡_NBJS1663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科院院士王德民:曾因年轻时的照片上了热搜,他年轻时有多帅
王德民院士:高考满分却遭清北拒收,学采油成大庆油田高产功臣
【周末读史】首位石油工程院士——王德民(上)
中国最帅科学家,看完他的经历才明白,颜值最不值一提
中国最帅科学家一夜爆红:从贵公子到石油工,为国奉献50年的他才是真国民男神!
帅到惊动党中央?中国科学家颜值天花板,一张履历照,走红网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