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一辈人都有他们的杰出丨“无名望,无著作、无学位”却是300年来中国最博学的人

傅斯年说:先生的学问,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梁启超说:我著作等身,不如先生寥寥百字

吴宓说:吾必以寅恪为全中国最博学之人

他是“无名望,无著作、无学位”的“三无”学人

却也是被誉为“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的文学教授

他就是中国文史学大家——陈寅恪

说起陈寅恪的头衔,可不止文史学家这么简单

他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

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

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

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

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

等等名号,不一而足

陈寅恪的祖父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

是清末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

父亲陈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

优渥的家庭环境让他自小打好深厚的国学底子

除四书五经、算学地理以外,眼界更扩及东西洋

先后在日本,德国,瑞士,法国留学

但陈寅恪却从未摆出留洋知识分子的架子

回国后,陈寅恪被聘为清华研究院导师

但仍是身着蓝布大褂的民国老先生模样

陈先生的侄子陈封雄曾问他:

“您在国外留学十几年,为什么没有得个博士学位?”

陈先生回答: “考博士并不难,

但两三年内被一个专题束缚住,

就没有时间学其他知识了。

只要能学到知识,有无学位并不重要。

而后,陈寅恪也的确做到以学问服人

在北大的课堂上,他说:

“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

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

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

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

由此,陈寅恪的课上学生云集,

甚至许多名教授如朱自清、冯友兰、吴宓、

北大的德国汉学家钢和泰等都来听他的课

在清华任教,也许是陈寅恪最安稳闲适的时光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

陈寅恪随校南迁,过上颠沛流离的旅途生活

牛津大学曾聘他为汉学教授,这在当时是很高的荣誉

但就在他赴任途中,因战争而困于香港

1941年,日本人占领香港

陈寅恪立即辞职闲居

日本当局持日金四十万元委任他办东方文学院

他坚决拒绝,随后出走香港

移居燕京大学任教

陈寅恪的一生便是教书与治学两件大事

他的研究类目繁多,史学上纵览中华上下五千年

区域文化上,从蒙史,敦煌学

藏学到突厥学皆有所成就

更遑论宗教学,语言学,诗文上的突出贡献

更有盛传其通晓包括英、法、德、俄、西班牙、

日、蒙、阿拉伯、梵、巴利、突厥、

波斯、匈牙利、满、藏、希伯来、

拉丁、希腊、回鹘、吐火罗、西夏、

朝鲜、印地、暹罗等20余种语言

但在战乱颠沛,物质生活困顿

与劳作辛苦的多重因素下

陈寅恪其实早已双目难视,甚至在晚年

因不慎摔倒而只能长期卧床

陈寅恪暮年曾对身边的人说:

“一个人没有了眼睛等于没有了百分之五十的生命,

没有了腿,等于连另外的百分之五十也少了一半。”

但即便如此,他仍以口述的方式

完成了85万字的《柳如是别传》

有时为了第二天一个要修改的小地方

陈寅恪一夜都不敢睡,一直牢牢记着

直到助手黄萱第二天清晨来叩门

出生优渥却也一生颠沛的陈寅恪先生

1969年,逝世于广州

墓碑旁的大石上是由著名画家黄永玉

为其镌刻的一生坚守的信条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老师,专家,大师

在如今,似乎已经成为了非常普遍的称呼

但真正的治学之人是什么模样?

大抵不外乎以陈寅恪先生为榜样

十余年的坚守,心无旁骛的修炼

他所留下的不仅是无数的学术成就

更是能以之为镜的治学品行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每一辈人都有他们的杰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没学位没著作没名望,却成了清华国学研究院专门聘请的导师
「散文」:大师陈寅恪
国学大师陈寅恪到底有多厉害?
陈寅恪的厉害之处在哪?
陈寅恪“四不讲”
佳 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