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话说冬藏

#冬日鉴片官#

文/王民官

《史记·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其意思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自然界的重要规律,不顺应它就无法制定天下纲纪。

可见,“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大多数人都知道的自然规律,而“藏”,则是冬天最好的状态。

我们常讲的一句话就是“养精蓄锐”。在中医的养生观里,“藏”是万物的根基,是人体能量的源泉。人要顺天时而活,只有冬“藏”好了,才能根基牢固,厚积薄发,为来年的身体积蓄能量。由此可见,古人的智慧博大精深,在今时今日也不过时,一个“藏”字,便蕴涵着深刻的养生哲理。作为冬藏,其最终目的就是养生,而养生又分为三个层次:养身、养气、养心。

首先,养身。养身,就是把重点放在自己的身体机能上,使身体的各个器官养精蓄锐,润滑通畅,保持健康地运转。我们身体在冬天到来时,要按季节时令添加衣服,保持温度。那种“春捂秋冻”也是因人而异,天气已降温到了零下十几度,还是单衣薄裤,“美丽冻人”,真的是会害惨了自己。

记得小时候,邻居有一位小伙子,大冷的天,还穿着单薄的衣服,冻得直流鼻涕,还说没事。按当时的生活条件来讲,还不至于到了穷得穿不上棉衣的地步,而他就是那么个生活习性。到了第二年春天,虽然三月份已是春暖花开的时候,天气暖和,但河水却是冰冷的。我经历过冬泳锻炼,春天的水比冬天还要寒冷刺骨。他就敢一脱衣服,直接跳到河里游泳,并招呼我们也一起跳下去。到了五十多岁的时候,他己浑身是病,又是关节炎,又是畏寒怕冷的。有一年见到他时,只见他全身倦缩成一团,蹲在墙根底下晒太阳,那象当年那位站在渠坝上,一跃而下,钻入水中的青年小伙子?

小的时候,常听老人说:“寒从脚底生。”一旦脚冷,就会感觉全身发冷。有一年去黑龙江参加哈尔滨市政府举办的冰雕艺术节。在参观太阳岛上的冰雕展时,尽管冰雕造型变化多样,丰富多彩,尤其是在晚上,冰雕中的霓虹灯闪烁,如同进入了童话般的世界,各种冰雕让人看得目不暇接。但脚底踩得全是冰,即使是穿了厚底的翻毛皮鞋,但还是冻得脚生疼,看了不到一个小时就回宾馆了,很长一段时间才缓过脚的温度来。想想在冬天里,外出时,穿一双棉鞋保暖,还是非常必要的。

当然,冬天的日子里,还是要藏好自己的胃。冬天的活动量小,要多吃一些营养丰富的食物,少吃些寒凉的东西。冬天微胖点儿也没什么关系,毕竟脂肪厚对御寒也是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切忌暴饮暴食,以免伤及身体。

其次,养气。什么是气?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我们是否就可以理解为这是一种能量,是在滋养自身的元阳之气。简单地说,就是人的一种精气神,表现出一种由内而外的精神状态。

有的人打眼前一站,就给人感觉精神抖擞,面色红润,目光炯炯有神,劲头十足,站如松,坐如钟,那就是一种气质,一种气场。而有的人,看上去萎靡不振,两眼无神,印堂发暗,一走三晃,那肯定是身体出了毛病。

有次见到一位多年不见的朋友,只见他面色发灰,说话消沉,人也显得颓丧,打不起精神来。原来可是个五官端正,白白净净、爱说爱笑的帅哥呀!后来问起别的朋友,才知他一日三餐,饮酒无度,在家里老婆不让喝,他就出来找朋友要酒喝,不醉不归,身体早已是肝硬化了。一个人如果在饮食上不能自律,没有规律,暴饮暴食,只能是害了自己。

《黄帝内经》里说冬天宜“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看起来,冬天里夜长昼短,适当睡个懒觉也是可以的。尤其是这新冠疫情闹得人们不能出门,不便聚餐,睡个懒觉养养神,补充一下身体的元气和能量,也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

还有一个最简单补阳气的方法,那就是多晒晒太阳,即所谓“负日之暄”,晒太阳的时候要背着日光,多晒晒后背。这是列子提倡的方法。在清代医家曹庭栋《养生随笔》中也提到:“脊梁得有微暖,能使遍体和畅。日为太阳之精,其光壮人阳气,极为补益。”看来,后背晒足了,通体经络也顺畅了,怪不得冬天晒太阳那么舒服,尤其是年纪大了的老人们,大都愿意蹲在向阳的墙跟底下晒晒太阳,即使是动物们也大都会自然地在太阳底下酣睡,伸伸懒腰呢。

更多的时候,还是坚持必要的运动为好。走出户外,亲近大自然。既可以去公园树林、江河湖泊、沙滩海岸,也可以轻装简行,走出户外,去你喜欢去的地方,贴近大自然,呼吸新鲜的空气,增强自己的体质,提升自己身体的机能和元气。

因此,冬天的时候,也不要老宅在家里。人必须走出门去,去体验不同的事物,不管你出门干啥,哪怕是在街道上散步,漫无目的地走走,都比老是坐在家里不动,要强得多。因为长期宅家的后果,就是人失去了灵性,变得越发呆板、无语、孤独。

第三,养心。这也是养生中的最高境界。养心,从身体上来讲,即保护心脏。常保持心理平衡的人五脏淳厚,气血匀和,阴平阳秘,所以能健康长寿。

何谓“养心”?《黄帝内经》认为是“恬虚无”,即平淡宁静、乐观豁达、凝神自娱的心境。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尽心下》。庄子说,有修养的人“平易恬,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管子言:“人能正静,皮肤裕宽,耳目聪明,筋信而骨强”;荀子也说“有德则乐,乐则能久”;孔子精辟指出:“大德必得其寿”。唐代大医孙思邈则认为“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年”,“道德日全,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此养生之大旨也”。由此可见,“仁者寿”是很有道理的。善良者能获得内心的温暖,缓解内心的焦虑,故而少疾。恶意者,终日在算计与被算计之中,气机逆乱,阴阳失衡,故而德劣者往往病多寿短。

“积善成德”,德的内涵就是做善事。德者养心,而养心的核心,就是平静心神,清心寡欲,减少各种欲望,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想想我们之所以经常感到焦虑,多半是有太多的心思放不下,平日里总是会惦记着那些自己得不到的、曾经失去的、别人已经有过的事。倘若杂念重生,心神动荡,必将消耗自身大量的能量。而冬藏就是让我们收收心,静下心来,忘掉烦恼,减少各种欲望,遇有急事缓办,遇有难事慢办,遇有多事巧办,凡事皆要看淡,大不了放一段时间后再看。让气血按正常的规律运行,达到平心静气,内养精神,外敛气息,补足人体能量。

冬藏,是一个真诚面对自我的时刻,我们应像草木一样,静然潜居,蛰伏等待,度过艰难,“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所有的潜藏与沉淀,都是为了来日的明亮与生长。正所谓,“岁冬万物善伏藏,只待惊蜇春雷响。”

学会并懂得了冬藏,将神志内藏,养己心,明初志,以达到人生最理想的状态。即使心有猛虎,亦能细嗅蔷薇,静待瑞雪飘飘,潜心静默,无欲无求,恭候来年春暖花开。

2022年11月21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今天立冬,藏者为王,有点难!
养生——养身是基础
站桩使我的身体从内到外都改变了!太神奇了!
养身先养心
心情不好,所有“养生”都是徒劳!
今日大雪:补以养身,勤以养志,静以养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