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一辈人都有他们的杰出︱他太“南”了,但他不服输!

“你是中国人吗?
你爱中国吗?
你愿意中国好吗?”
1935年9月17日
南开创始人张伯苓校长
在开学仪式向全校学生发问
 
张伯苓一生历经
清末、北洋政府、民国政府和新中国
目睹民族存亡危机之际
投身军校,最后弃军从文
竭尽全力拯救祖国于万一
 
 
青年时期的张伯苓
曾是一名海军军官
1891年,张伯苓考入北洋水师学堂
他如饥似渴地学习近代科学知识
学习成绩在航海驾驶班名列前茅
1894年,张伯苓完成学业
此时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清政府的海陆军被击溃
于是紧急让北师水军增员
张伯苓被派往北洋军舰
参与了这一历史性的战役
 
中日双方交战激烈凶猛
当时号称亚洲
最强的北洋舰队
惨遭腹背受敌的困境
张伯苓眼看出战的军舰
被敌寇一艘接着一艘击沉
内心的屈辱和爱国的热忱
受到第一次沉重的打击
 
甲午战败后
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接踵而至
中国成为了西方国家瓜分的一块肥肉
继英国占领香港之后
又看上了山东半岛的东部——威海卫
当时威海卫已被日本占领
经过多方谈判
日本在私下把威海卫卖给了英国
 
▲在北洋海军服役时的张伯苓

22岁的张伯苓亲眼目睹
清朝的黄龙旗被降下
升起了英国的米字旗
就在前一天
这面黄龙旗才代替日本的太阳旗被升起
 
这场“国帜三易”的闹剧
让张伯苓不禁慨叹
“念国家积弱至此,苟不自强,奚以图存”
“自强之道,端在教育”
于是离开海军
决定‘弃武从文’
创办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

在他看来,中华民族患有
“愚”“弱”“贫”“散”“私”五大病
于是他立下南开的校训
“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用白话解释就是
通过自身的能力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同时要求学生
打破保守,积极进取
 
为了让学生跟上时代的步伐
在张伯苓和创始人之一的严修共同努力下
将原本留洋在外
任教于知名学府的大师们
请回南开大学授课
这是一份在当时
让各大学都羡慕不已的师资名单
 
梅光迪(文学)、竺可桢(气象)、邱宗岳(化学)、应尚德(生物)、姜立夫(数学)、饶毓泰(物理学)、司徒月兰(英文)、蒋廷黻(历史)、薛桂轮(矿物学)、李济(人类学)、徐谟(政治学)、萧公权(政治学)、黄钰生(心理学)、何廉(经济学)……

▲严修、张伯苓等在美国考察教育时合影
(前排:居中为严修,右为张伯苓)
 
在创办初期,欧美化一度严重
甚至有人质疑
“处处学洋,这也算是救国吗?”
当时已有社会名望的张伯苓并未反驳此观点
反而认真思考并作出改变
“此种教育既非学生之需要
复不适于中国之国情”
要办“土货的南开”
即“贴近中国国情”“扎根本土实际”
开始自编教材
以更好“中国,服务中国
 
七七事变后
日本人第一个炸毁的学校
就是南开大学
37栋建筑、十几万册图书资料
在持续一天的轰炸中化为灰烬

 
张伯苓站在废墟前向他的学生们说
“南开凝聚我一生心血,战端一开,难以保全。保不住就不保了,决不能向日本人屈服!打烂了南开可以重建,国家一旦灭亡了,还谈什么教育!”
 

现场无一人不受感动

让南开学子真切感受到

国家的危难和南开人的责任

不少同学从此投身到救国运动之中


梁启超说过:“少年强则国强”

张伯苓一生以此践行

先后创办

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南开女中

南开小学和重庆南开中学

“难开,南开,越难越开”

他重教爱国以及迎难而上的精神

影响的不仅是那个年代的青年

它更体现在每一次民族危机面前

每一个中国人众志成城的决心

#每一辈人都有他们的杰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19年10月17日 (己未年八月廿四),南开大学创办。
张伯苓 鲜花何妨粪水浇
“土货”校长张伯苓
张伯苓一手创办南开大学,晚年想去参加南开校庆,为何却惨遭拒绝
民国的近亲与远亲(五十七):严家(2):近代教育大家严修
严修想把爱女嫁给周总理,被婉拒后他做了一件事,周总理很感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