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走进西方原典的精彩世界?这场学悦讲座告诉你~
--

《荷马史诗》相传是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根据民间流传的短歌综合编写而成。两部史诗都分成24卷,以扬抑格六音步写成,集古希腊口述文学之大成,是古希腊最伟大的作品,也是西方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对后世的西方文明产生巨大影响。

那么,作为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中国人,如何去理解和解读这两部不朽之作,又可以从中获得哪些智慧和启迪呢?学悦“风咏讲坛”系列公益讲座第80场 便以《<荷马史诗>——英雄的远征与返乡的英雄》为题,为广大学员揭示这部西方原典的精华。讲座主讲人为学悦资深教师、上海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张建锋。

《伊利亚特》:

英雄的出征与个人命运的选择

《伊利亚特》全诗共二十四卷,15693行,史诗以特洛伊战争中希腊联军统帅阿迦门农夺走勇将阿喀琉斯宠爱的女俘,阿喀琉斯因愤怒而不再参战这一情节为楔子,描写阿喀琉斯的愤怒以及此后五十一天内,特洛伊和希腊军队双方交战,互有伤亡,难分胜负的战事。战争场面宏大,双方交战内容多达全卷的三分之二,最后以阿喀琉斯杀死特洛伊主要将领赫克托耳及其葬礼而结束。

上海译文出版社版《伊利亚特》,图片来源:互联网

阿喀琉斯的名字由两个词根拼接而成:“悲痛”(akhos)和“群众”(laos,古希腊语境中,此词主要指参与战斗的兵士)。《伊利亚特》也可以相应分成前后两部分:阿喀琉斯先拒绝参战,给希腊战士们带来惨痛的伤亡;而后他和阿伽门农同归于好,成为了特洛伊人的灾星。

正如他名字的暧昧词义所暗示的那样,阿喀琉斯面临着个人命运的两难选择。

他的母亲忒提丝预言,他可以选择两条截然不同的命运:尘世平庸的幸福或死后不朽的声名。于是,阿喀琉斯成了全书中唯一一个为自己的理想而战的勇士,而正是其理想本身的强度和局限,以及他的个人价值与命运的必然性之间的激烈矛盾,使他的所有行为都抹上一层悲情的色彩。

在第九卷中,希腊领袖派出奥德修斯、埃阿斯和福尼克斯(Phoenix)三位说客,劝阿喀琉斯回归。在这场针锋相对的辩论中,可以窥探阿喀琉斯的心理活动。

阿喀琉斯和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的争吵,缘于包括女奴布丽塞丝(Briseis)在内的战利品(geras)分配问题。两人对如何衡量英名(kleos)的理解显然并不相同。阿伽门农认为英名直接和战利品的价值相关,可是阿喀琉斯更关心个人的能力。也因此,阿喀琉斯对阿伽门农给出的丰厚物质补偿不屑一顾。对阿喀琉斯来说,无论有多少物质回报,向这样一个贪婪不义的领导者折腰,都是他的自尊所不能接受的。

画作《阿喀琉斯的凯旋》,来源:互联网

在这场辩论中,阿喀琉斯更提出了一个令人惊异的观点:既然无论是强者还是弱者,一旦死去就再也无法挽回,那么人就最该珍惜生命。

阿喀琉斯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肉身的必朽,而在他十年前决定和希腊舰队一同来到特洛伊的时候,他已经选择了永远的盛名这条路;但是他在此时却犹疑要不要打包回家,心中至少有所动摇。他不再确定这场战争是否还值得他为之献身——即使他的奖励是死后永恒的荣耀,他也不想在阿伽门农的领导下忍气吞声。

未来虚无缥缈的承诺对阿喀琉斯而言,远不如当时当下的具体得失来得真实有力;阿喀琉斯想要的不是在安详的光辉中死,而是在力量的火花中生。这种接近尼采式的肯定生命的态度和他的命运抉择相互纠缠,构成了阿喀琉斯的悲剧。

当他的魂灵和奥德修斯在《奥德赛》中相遇时,我们再次听到他对生命不顾一切代价的渴求:他宁愿当人的奴隶,也不愿作鬼的王者,因为死去的灵魂不过是什么也感受不到的幻影(xi.476)。

“幻影”(eidōlon,或图像、形象)一词在《伊利亚特》二十三卷阿喀琉斯的感叹中同样出现:“就算在冥府中还剩下什么,那也是一缕幽魂、一个幻影,丝毫没有生命的血气”(XXIII.103-104)。

可见,在阿喀琉斯看来,定义生命的不是形象,甚至不是灵魂(psukhē),而是“血气”(phrenes)——出于本能的、非理性的、汹涌的激情。这种血性,有时候使阿喀琉斯显得比其他的英雄更为残酷。

阿喀琉斯通过在二十一卷和二十二卷中所向披靡的勇猛赢得了永远的英名,但是诗人也时刻提醒我们,在给敌人造成悲痛的同时,他自己也忍受着无尽的忧愁。

阿喀琉斯和特洛伊老王、赫克托尔父亲普里阿摩斯的对话,可能是《伊利亚特》当中最令人动容的片段之一。阿喀琉斯可以轻轻推开年迈的特洛伊王,可以别过头去、噙着泪水,和对方共享一刻沉默以怀念各自的爱人,但他依然无法摆脱笼罩在心头的苦涩。

在履行了爱的义务,为挚友报了仇之后,阿喀琉斯肩头依然背负着命运的重担。他光辉灿烂的功绩已经结束:在特洛伊全城为赫克托耳举行盛大葬礼的哀悼声中,史诗的大幕落下;留给阿喀琉斯的只剩下一件事,那就是死亡。

阿喀琉斯雕像,来源:互联网

《奥德赛》:

英雄的返乡之路与个人身份的追寻之旅

亚里士多德对荷马《奥德赛》情节的概括并不长:“有一个人在外多年,有一位神老盯着他,只剩下他一个人了;他家里情形落到了这个地步:一些求婚者耗费他的家财,并且谋害他的儿子;他遭遇风暴,脱险还乡,认出了一些人,亲自进攻,他的性命保全了,他的仇人尽死在他手中。”

然而便是这看似简单的情节,荷马用12105行壮丽的诗句表现出来后,却构成了西方历史上最重要的经典文本之一,并可从中追溯到此后西方精神世界的诸多重要母题。它们在不同的时空中不断交错回响,使《奥德赛》时时拥有历久弥新的魅力。

特洛伊战争中与阿喀琉斯齐名的英雄、贡献木马计的奥德修斯,在战争结束后踏上了返乡之路。然而,返乡的路途却充满险阻,奥德修斯花了整整十年才最终回到故土,与妻子相认。这十年间,他遭遇了各种各样的诱惑与危险,这条返乡之路实际上也是他追寻和确认个人身份之旅。

译林出版社版《奥德赛》,图片来源:互联网

首先,具有决定性、前提性意义的一层身份确认是神样的奥德修斯确认了自己是一个凡人,愚蠢、目光狭隘、充满了局限的凡人。

希腊人认为,在享受崇拜的诸神和作为诸神仆从的人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对立。诸神是不死者(athanatoi),人则是注定要生病、衰老和死亡的必死者。凡人的有死与神明的不朽之间被划出了严格的界限。然而,当奥德修斯两次被给予机会去越过这层界限,他却都选择放弃。

神女中的女神卡吕普索许给奥德修斯“长生不老,永远不衰朽”,美发的基尔克的药草能让青春常驻。然而,当不朽——一名战士与英雄所追求的至高荣耀以这样的形式来到奥德修斯面前,他却选择了拒绝。

奥德修斯为了荣誉和不朽走上骇人的特罗伊的战场,就像阿喀琉斯那样;然而当战争结束,当名声的不朽被替换成肉体的不朽,当他所要付出不过是一份记忆的抹去——在洛托法戈伊,只需一朵花就可以办到了,奥德修斯却宁愿选择做一个有死的凡人,忍受痛苦和折磨:“我与掌管广天的神明们无法比拟,/无论身材或容貌;我是个有死的凡人。(7:210)“一心渴望哪怕能遥见从故乡升起的/飘渺炊烟,只求一死。(1:58)

不朽的神明住在安宁的奥林波斯,而有死的奥德修斯却属于阳光明媚的伊塔卡。

奥德修斯雕像,来源:互联网

第二层身份确认发生在奥德修斯返回伊塔卡的前夕。在回乡之前,历尽艰辛也享了七年安逸的奥德修斯再次证明自己仍然是位英雄的人物,孔武有力而拥有智谋。

费埃克斯的后生这样邀请憔悴的奥德修斯参与竞技:“和你向往的获益,与竞技家毫不相关。”(8:164)“须知人生在世,任何英明都莫过于/他靠自己的双脚和双手赢得的荣誉。”(8:147)被激怒的奥德修斯将反击的话语说得一针见血而有礼有节,又将石饼扔得远远在前,“不会与任何人的相混”,“再无人否定你的力量。”费埃克斯人这样说道。他们热情款待,给予他英雄的待遇。

第三层身份确认发生在奥德修斯和特勒马科斯相见的时候,受益于雅典娜的热心帮助。在相认之前,他们互述自己的心绪。一个内心“热泪不断往下流”愿为“父亲欣喜地欢迎自己的儿子”,一个敬重客人恰似高贵的君王的后裔。雅典娜显现让他们相认,父亲重新成为父亲,给予儿子血统、勇气和指引;儿子真正成为儿子,辅佐、学习和超越。        

随后一层关系身份来自伊塔卡国王的确认。奥德修斯刚返回伊塔卡的时候还是装扮成老乞丐的样子,却在粗鲁的求婚者面前不失其勇气、力量和智谋,他为他们策划死亡,他拉起伊塔卡“国王的弯弓”。他的像他一样“心灵忍受过那许多苦难的”的年迈的女仆为他清洗双脚,摸到白牙的伤疤将他认出。一场杀戮在经过奥德修斯仔细的考察之后势不可免。伊塔卡国王奥德修斯正式宣告了他的归来,奥德修斯的伊塔卡正式见证了他的归来。


第五层身份确认来自奥德修斯审慎的妻子佩涅洛佩。佩涅洛佩被别有用心的求婚人包围,他们强留在她身边,日日饮宴。于是,佩涅洛佩提议让求婚者用奥德修斯昔日使用的强弓进行射箭择婚。虽然求婚人个个都跃跃欲试,但是他们甚至都没有一个人能给奥德修斯的强弓安上弦。奥德修斯乘机接过弓箭,在特勒马科斯和数名忠心奴隶的帮助下,把求婚人一个个射杀,并且告诉了佩涅洛佩一个只有他们夫妻二人才知道的秘密,于是夫妻相认。

奥德修斯历经艰难险阻回到家中杀死骚扰妻子的求婚者,图片来源:互联网

最后一层身份确认也发生在父亲和儿子之间:阿尔克西奥斯之子拉埃尔特斯和他的儿子奥德修斯。他们相聚意味着祖辈的荣耀将再复重现,“他们往日一向以英勇威武阳明与整个大地”(24:508)。

身份确认的漫长仪式的最后一个环节,奥德修斯再次加入一个光荣而悠久的序列。他感受到祖先的脉搏和呼吸,他终于不再是一个漂泊者,他是奥德修斯。

至此,他奥德修斯完成了他的身份确认。漫游十年的漂泊者奥德修斯,远离故园,无所归依。他经历重重的考验再次成为伊塔卡的奥德修斯,神样、有死,是名英雄。他是父亲、丈夫、儿子和国王,他是伊塔卡的奥德修斯。(完)

风咏讲坛

提供全方位文化氛围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为学生带来见识、思想和个人品质的深刻影响与改变,为此,学悦打造了沉浸式语文体验的环境,让学生在其中得到滋养,“风咏讲坛”便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学悦风咏讲坛系列公益讲座创始于2007年,每月举办1-2场,至今已连续举办十三年。十三年来,我们为学悦学生在课堂之外提供了一个拓展文化视野、滋养文化修养的园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希腊神话与“荷马史诗”
外国名著导读:古希腊《荷马史诗》
邮票上的荷马与荷马史诗
关于荷马史诗,你想知道的全在这里|好读经典
世界上下五千年(古代卷)荷马
荷马史诗:欧洲文学的始祖,对欧洲文学的发展具有开拓性伟大意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