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立春﹒诗经植物之寒有梅信


立春﹒诗经植物之寒有梅信



立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万物冻结于冬,遇春风而解,最先就想到了梅花。古人提出自小寒到谷雨的“二十四番花信风”,第一个花信也是梅花。


终南何有?有条有梅。
──《秦风·终南》

为什么是终南?位于陕西境内秦岭山脉中段,古长安之南,今西安郊外的终南山,有中上等用材、花很美丽的山楸树,有早春怒放清香花朵、果可食用和药用的梅树,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南北气候的天然分界线。秦岭以南为暖温带亚热带气候,往北则是温带季风气候,相对寒冷与干燥成了主要特点。而说起梅花,人们最深的印象,似乎永远是磨灭不了“三九严寒何所惧”的斗士形象。

其实,原产川鄂交界处及川滇桂等山区的梅树,花开虽早,却不耐严寒的。它是对温度很敏感的树种,有一定抗寒力,但有喜温暖的习性。冷到滴水成冰的地方,就无法生长。从梅的分布地看,主要的露地栽培是长江流域的城市及郊区,向南到珠江流域,最南是海南岛的海口。向北到达黄淮一带,最北以北京为界。西北以西安为限。终南山又称南山,想到有“寿比南山”的说法,再看梅花为什么是一种长寿树,恐怕与它从这里开始找到最适合自己生长繁衍的环境密不可分。超山原有20株宋代梅树,由苏轼在1056年亲手种植,到最后一株在1933年枯死,树龄长达877年。有说现存“寿星梅”是昆明温泉曹溪寺的元代梅,有700多年高龄,仍每年开花结果。也有说,不少地区都有千年古梅,湖北黄梅县一株1600多岁的晋梅,至今岁岁开花。

摽有梅,其实七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
──《召南·摽有梅》

这委婉而大胆的求爱诗提到的梅,并不是把梅花作为吟咏主体,而是用梅实起兴,比喻男女年龄会慢慢衰老,要珍惜青春欢乐的时光。据《周礼﹒媒式》记载,在召南地区每逢仲春时,当地媒官会让未婚的大龄青年去幽会。


梅子落地纷纷,树上还留了七成。
想要娶我的儿郎,请莫耽误了良辰。
梅子落地纷纷,枝头只剩下三成。
想要娶我的儿郎,今儿切莫再慢等。
梅子纷纷落地,要用大筐来收拾。
想要娶我的儿郎,快来开口莫迟疑。

1975年,在安阳殷墟周代考古发现的梅核,说明至少3200年前,梅已用作食品。《书经》说“若作和羹,尔唯盐梅”,也指辛酸的梅子,而非梅花。《周礼》中“馈食之笾,其实干橑。”橑,也是梅子的古称,是加工后进贡给天子享用的嘉果。从那时起,来自蔷薇科的野梅,引种驯化成了家梅。


梅花图册  1757年 (清)金农  号冬心先生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但现在,仍有野梅分布于西南山区,尤其滇、川两省,并东延到鄂西地区,西藏的波密、通麦等地,几乎云南全境,四川的丹巴、汶川、广源、万源、西昌、会理、汉源等山区,湖北宜昌、恩施等较低山地,还有沿鄂南、赣北、皖南、中西山区,湖北咸宁汀泗区、江西景德镇瑶里乡、安徽黄山、浙江昌化山间,以及广西东北部和西部、福建崇安、南平、台湾中部及北部等山区。当年,78岁高龄的陆游所见寂寞无主的梅花,想来也是野梅。毛泽东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用之,塑造了梅花“只把春来报”的俊美形象和精神,鼓励人们的乐观主义精神。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飞雪中的梅,把我引到山西尉迟村,想起一位农村作家赵树理,毛泽东称他是“人民作家”。1966年,《红旗》杂志批判“文艺黑线”,他成了“黑帮”树立的“标兵”,被押游街,打断肋骨,又在批斗台三张摞起的方桌上被推下,摔断髋骨,从此残废。1970年9月6日,几经周折获准探望关押父亲的女儿,来到山西高级法院一间小屋。见父亲伏案一手按着被打断肋骨的侧胸,一手握笔认真抄写着毛泽东的《咏梅》。汗水从额头滴落在纸上,仿佛用整个生命书写着自己的信仰和寄托,女儿却积悲难禁,一下哭出声来。回头看见女儿,他双手捧着刚写好的《咏梅》,庄重地交代女儿:“替我把它交给党,党会明白我的”。17日,他还被揪到太原工农兵会堂批斗,因病体不支,昏厥倒地。23日凌晨2时45分,距离64岁生日仅差一天,忍受了4年多精神和肉体折磨后,终于撒手人寰。

据考证,在南北朝之前,人们种梅树的目的不是为看花,而要结果,梅子酸酸甜甜,是人们爱吃的,可制蜜饯和酒,还可当醋用调味品。梅的古文写作“槑”,或“某”与“楳”,形象地表现了梅是树上嘉果。之后,有陆凯折梅赠驿使所赋的诗,也仅是那个年代里,把梅花当一种表达友情的道具。梅花大大被人重视和赏玩是在汉、魏之后,到晋代,也没见谁写过诗歌赞美梅花。真正在诗歌中给梅花赋予人格化的形象是唐宋后,咏梅的诗,写梅的画,才真是车载斗量、汗牛充栋。诗人、画家、文学家专以梅花作对象,吟咏角度不同,风格韵味不同,就这样,在“文学艺术史上,梅诗、梅画数量之多,足以令任何一种花卉都望尘莫及。”更有细心人发现,咏梅艺术蔚成洋洋大观,确切的时间是宋代以来。在唐代,还没有梅花被诗人大量写到作品里。就拿《唐诗三百首》说,才有个位数的诗篇提到梅。几万首唐诗中,描写梅花也不多,和咏松树和柳树的诗作数量简直没法比。

梅香  作品年代未知  伊藤若冲(1716-1800)

据说,近代有个彭玉麟,写有一万首梅花诗,但邓云乡先生说,除了只记得一句“彭郎夺得小姑回”,别的就不知道了,又说“他这万首梅花诗真是白写了。抵不上'疏影’、'横斜’十四个字”。就像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写诗最多的乾隆皇帝,故宫工作人员在2014年清理文物时发现,写着“乾隆诗稿”的两个箱子装有乾隆诗稿2.8万余首,加上此前已存的1.7万多首,共计4.5万余首,竟没有一首可称代表作流传人世,说明艺术创作,数量是战不胜质量的。

今日中国,可说上至显达下至布衣,千年来对梅花深爱有加,把它看成是中华民族最有骨气的花。而真正是从何时开始、为何是它成“花魁”?有说是1186年,写作全世界第一部艺梅专著《梅谱》的南宋作家范成大说了这样的话:“梅天下尤物,无问智贤愚不肖,莫敢有异议。”而比他早近500年的唐代名相宋璟,在尚未步入仕途年轻时写的《梅花赋》说:“相彼百花,孰敢争先!……独步早春,自全其天。”恐怕是他最早把梅花放到了唯我独尊的地位。

而在国外,除日本有艺梅之风,朝鲜有一定数量梅花种植,新西兰也在发展梅花的切花栽培,欧美仅在大植物园有梅花,别的地方很少见。十九世纪末叶,在法国有过把与梅花有较远关系的物种杂交育种,用宫粉型梅花与红叶(樱)李杂交受粉、播种,养育成开紫红色重瓣大花的新品梅花,曾在欧美风靡一时。

梅园  1857年 (日本)歌川广重(1797-1858)

日本  1887年 (荷兰)文森特·威廉·梵高(1853-1890)
荷兰凡高博物馆藏

无意中,在查询梅花资料时,我见到梵高1887年画了题为“日本”的梅花图,画风完全模仿日本画家歌川广重的《梅园》。现在,被收藏在荷兰凡高博物馆。

墓门有梅,有鸮萃止。

──《陈风·墓门》

这是传递什么信息?梅是报春使者,民间传为吉祥的象征,而猫头鹰是民间认为的恶鸟,为何偏偏是它聚在梅树枝头叫不停?蓦然间,想起两个不同年代的“折梅”诗人。一个是与以爱梅著称的林逋同是杭州人的“扬州八怪”之首金农,他在《梅花册7》中写有题记:“驿路梅花影倒来,离情别绪系相思,故人近日全疏我,折一枝儿寄与谁。”他的《花果册》在2009年杭州拍卖会上以3976万元创下西泠拍卖最高成交纪录,而生前历康雍乾三朝,布衣终身活了76岁。


大雪纷纷
站在那里折梅
……上帝带给我一封信
是她写给我的信
我坐在茫茫太平洋上折梅、写信

──海子《折梅》1989.2.3

2009前推20年,安徽农村长大的诗人海子,立春前一日折了一枝梅,同样无人可寄,竟卧轨见了上帝,年仅25岁。

我没折过一次梅,因为怕落下,茫茫太平洋全是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赏梅极简史:古人为何总对梅花另眼相待?
一树独先天下春---漫话梅花
梅花和梅子
隐士林和靖
青青梅子及时摘,黄熟梅子无人要
谈谈梅花为中国国花的理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